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白咏月诗初探【内容摘要】李白,作为中国古代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他在批判继承了前人传统诗风的基础上又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诗风,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他一生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而他的咏月诗更是中国诗坛的一支奇葩。李白对月亮的爱是情有独钟的,无论是圆圆满满的一轮,还是残残缺缺的一钩,入夜翘首,都能引发他特殊而又别致的心理感受。这是引言,引入话题的,不是摘要。摘要是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摘录概括到一起。他的政治理想、感情机遇、人生追求,甚至是他的生平踪迹,我们都可以在他的咏月诗中找到答案。李白咏月诗之所以能千古流传,与他的咏月诗的独特艺术特色是紧密相联的。【关键词】李白;咏月诗;月意象;边关明月;思乡咏月浩瀚缥缈的漫长的历史长河,曲折复杂的坎坷人生。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月亮成了历代文人吟咏不厌的对象。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从而使月亮这一无生命的物象变得多姿多彩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咏月之意象。李白一生爱月,明月伴随他人生始终。在他传世的一千多首诗中,咏月的诗就占了他全部诗歌的四分之一。“月”与李白,就像陶渊明与“菊”,成了彼此的象征、代表。以至于后人将他的死也与月亮联系在了一起,说他是喝醉后在水中捞月,不幸坠入水中溺死的,于是就有了元代萨都刺采石怀太白“不作天仙作水仙”的佳句流传至今,而其中的“水仙”即是李白。本文对李白咏月诗做一个简单的分类,并就李白咏月诗的特色做简单的分析。 (一)政治理想李白一生以大鹏自负,这从他青年时代的大鹏赋,中年之作上李邕,绝笔临终歌中得到反复证明。蓬勃发展的盛唐,催生了诗人积极入世的精神和建功立业的自信。1以月写人:李白将自己引以为豪的人物用明月加以褒扬,以显示自己“大鹏”的自我精神、自我形象,表现诗人的远大政治理想。如古风(十)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在诗中,作者把鲁仲顶格。下同。连比作是从海底一冲而出的明月,照耀古今,万世景仰。鲁仲连退却强秦建立奇功而又不受赏,成为李白的偶像,而鲁仲连之功绩,亦成为李白终身奋斗的政治目标。谢安是李白咏月诗歌咏的另一个对象,同时也寄予着诗人对美好社会的理想。如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及夜泊牛渚怀古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明月高悬,照耀古今。这两首诗中的明月仿佛是古与今之间的一座桥梁。诗人睹月忆人,看似是怀念古人,而实则是诗人内心孤寂,知音难觅,功业难立的感叹。这类的还有如题金陵王处士水亭“此堂见明月,更忆陆平原。”明月即陆平原在诗人心中的代表。赠别从甥高五“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诗中的明月摇身一变成了诗人的“贤甥”。书情赠蔡舍人雄“倒海索明月,凌山采芳荪。”本篇是李白被谗出京后所作的咏怀诗。诗人以谢安自比,回忆自己在天宝初年怀着济苍生、安黎元的壮志来到京城,“丹霄冀飞翻”,满以为能做出一番事业,不料却因“敢进兴亡言”,遭到了权奸的谗毁,只得离开长安。李白在诗中敢于直率地暴露黑暗,抨击权贵,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但是在斗争的面前,他却选择了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局限。诸如此类的诗还有很多,比如以下这些诗,都是李白写给自己引以为豪的朋友的,并且借月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赞美之情或是依依惜别之情:赠裴司马“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赠僧朝美“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赠从孙义兴宰铭“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系寻阳上崔涣三首(三)“白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赠僧行融“海若不稳珠,骊龙吐明月。”登巴陵开元寺西阁赠衡岳僧方外“见君万里心,海水照秋月。”赠宣州灵源寺仲濬公“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 司马将军歌“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在以上这些诗中,李白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于明月,并于有“明月之志”的朋友有机结合,表达了自己“大鹏”的志向,以及远大志向无法实现的苦闷和知音难觅不得志的孤寂。最后的总结阐释要再详细一些。2.以月写边关战事:出入边关,成为一名儒将,可他一生没有机会进行尝试,所以他把自己这种强烈的愿望写进了自己的诗歌中。如军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月色下骑着骝马的将军,“战罢”时,城头的鼓声的还震天,“金刀”上的血还没干,一个久经沙场,屡建奇功将军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的将军正是诗人自己的化身。胡无人行“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一个“催”字生动的展现出李白欲奋勇杀敌的雄心壮志。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形象的写出了边关战事。他的塞下曲六首中的第四首中这样写道:“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边关万里,闺阁遥忆;萤飞秋窗,月度霜闺。冷落清秋节,何堪以愁。在这里诗人把女子闺阁思念丈夫的那份情感以月度之。而在这千里的跨越的情感传递之中,使那本来无心的明月,也不禁暗暗生出一丝莫明的惆怅来。塞下曲六首(二)“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弯弓辞汉月”这句是不通的,弯弓怎么辞汉月?是人辞汉月?还是弯弓辞汉月呢?李白这句诗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只能说是一种幻想。所以,我们只要用一种潜意识的幻想去感悟,才会发现李白正是以不通为大通,表现了我们以正常语言和思维所无法表达的感受。再如塞下曲六首(二)“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也是同样的道理。幽州胡马客歌“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翻飞射鸟兽,花月醉雕鞍”行行游(且猎篇)“弓弯满月不虚发,双鶬迸落连飞髇”弓不虚发,表明了李白胸怀大志,时刻准备着为理想而战。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表明诗人杀敌报国的决心。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类诗中充满了诗人侠肝义胆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何等的开阔和雄壮,读之,任人心胸一振,全无一丝狭气。在这里我们也找不到他一丝惆怅的借月咏愁情的意象。这部分的最后要进行小结,总结“以月写边关战事”的内涵、精神风貌、艺术特色。下同。3.直抒胸臆:李白除了将自己引以为豪的人物及边关战事引入咏月诗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外,还直接将明月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来描写。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首诗中的明月已成为诗人心中理想的可视的、具体的物象,他虽然饱受精神上的抑郁和不满,但是并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如刘学错教授阐述的那样:“上天揽月,固是一时兴到之语,未必有所寓托,但这飞动健举的形象却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他的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中“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写出了明月高悬,超尘脱俗,正如具有英雄气概、建功立业的历代英雄人物一样。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诗人心中的明月是高洁的、神圣的,也是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化身,只有“名山”才有权力“弄明月”。同时也看出诗人不畏艰辛,锲而不舍地追求政治理想的实现,继续访“名山”。登太白峰“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月亮触手可及,前面的重重阻碍似乎全都消失了,表达诗人欲有所作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玉壶吟“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髙咏涕泗涟。”这里的月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把剑而起的豪情。登瓦官阁“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虽为写景,实则表现了诗人希望能与“日月行”,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李白一生爱月,不仅将明月寄赠他人,也径自把自己写成明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但在行路难(三)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人世浑浊,理想实现之时遥遥无期,诗人对自己也产生了怀疑。诗人高洁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彻底的摧毁,但他又不愿苟合权贵。这种矛盾的心态,忧郁的感情集于一身,诗人向谁诉说?自然只有明月了!诗中借月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 感叹仕途的坎坷。他把对月的幻想同自己的主观意念融合在一起, 注入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展现出独特的诗情世界。应将以上三部分的内容总括,而不是只总结一个方面。(二)感情李白不仅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予咏月诗中,而且将自己的感情机遇也融入到了咏月诗中。1.思乡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之前用一个凝练的语句概括。下同。以豪迈著称的李太白也不例外。如李白最为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妇孺皆知的,是他的名篇静夜思。该诗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文字虽短,内涵却非常丰富,表达了久离故乡的人的共同情感,能激发起人们的共鸣,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又如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从小在蜀中长大,峨眉山的月亮常照着李白,让他这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时刻魂牵梦绕。再如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诗人不仅身披月辉,睹月生情;而且心中有月,月催情生。相思之情感与明月之形象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赠别王山人归布“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也可以见出诗人对故乡和明月的依恋。太原早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乡的情感更加急切。寄淮南友人“海云迷驿道,江月隐乡楼。复作淮南客,因逢桂树留。” 赠崔侍郎“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在李白看来, 正是有了那轮万古长存的明月的照耀,故乡的山水才变得更加妩媚可爱; 而只有将自己的全部感情交托给明月, 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才能得到充分的抒发和表达。注释 高军强:论李白的咏月诗,忻州师范学报,2008年6月版第24卷第三期。2. 李白性格豪爽,喜欢交朋友,他的朋友遍天下,上到王公大臣,下至贫民百姓。李白以明月的为题材的歌咏友谊的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流传至今。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遭谗毁被贬官的消息,但相距遥远无法与之饯别,只好作诗异地遥寄,将自己的一颗愁心寄与月,伴随着朋友,以慰籍朋友的孤寂与愁苦。再如以下这些诗句:泾川送族弟錞 “仙人不见我,明月空相知。”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清晨鼓棹过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楼。”送张舍人至江东“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秋夜崔八丈水亭送别“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江西送友人至罗浮“中阔道万里,霞月遥相思。”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征君“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江上赠窦长史“相约相期何太深,棹歌摇艇月中寻。”从这些诗句都可以看出,李白常常举目对月,寄托着自己的无限相思之情。在这里,月亮则成了他寄托友情的凭据。并无生命的月亮,在李白真挚的情感的浸泡下,也变得情真意切了。 3.在李白大量的咏月诗中还有一些以女子的口吻写的闺怨诗,如春怨“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一个“落月”表明思夫之妇一夜未眠,也写出了思妇独守空闺,只能夜夜与月为伴。实则是诗人怀才不遇,以月来寄托自己的孤寂与苦闷。长信怨“月皎昭阳殿,霜清长信宫。”借托旧事,对宫中妇女的不幸命运表示了深深的同情,写得十分微妙传神。上之回“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漫漫长夜,美人孤寂难眠,起身散步,只有月影相随。长门怨“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南流夜郎寄内“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塞下曲六首(四)“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秦女卷衣“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江夏吟“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长相思“卷帷望月空长难,美人如花隔云端”独不见“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代美人愁镜其一“拂拭交冰月,光辉何清圆。”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在这些诗中明月是传递爱情的使者,有时是可望不可即的美人,有时是深闺思妇刻骨相思的伴侣,有时像明镜一样照见少女的愁容,有时是万里征途上良人的伴侣,有时又给予捣衣思妇以心灵的慰籍,“总之,明月在李白的心中一步步走向情绪化、精神化、心灵化。” 郁贤皓:中国李白研究,黄山书社,2002年12月版第314页。在这些诗句中看似是表达思妇的孤寂、不幸,其实也是诗人知音难觅,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表达。(三)李白咏月诗的艺术特点翻开全唐诗,几乎处处都闪烁着月亮的清辉。李白的吟月诗歌在我国众多的古代诗人当中,表现得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最完美。可以这样说,李白的咏月诗歌代表了我国古代诗人关于咏月诗歌的最高成就。李白笔下的月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明月并非孤立的出现。月相变化多端,就其形态而言,有“初月”“弯月”“半月”“满月”“圆月”,色彩层面来说,又有“明月”“素月”“朗月”“皓月”“清月”“皎月”“艳月”等;明月还经常和自然景物连在一起,有“山月”“水月”“花月”“松月”“云月”“风月”“霞月”“霜月”“星月”“冰月”“江月”“湖月”“海月”“溪月”“石上月”“碧溪月”“沧岛月”等;明月还与地点联系,有“金陵月”“天门月”“峨眉月”“罗浮月”“宛溪月”“秋浦月”“西江月”“芦洲月”“楚关月”等;月还与天气、时令结合,如“春月”“秋月”“冬月”“寒月”“晓月”“晴月”“凉月”等;追忆历史,则有“秦月”“古月”“今月”“汉月”等;此外,李白明月意向的构成多用“动词+月”的形式出现,如“问月”“揽月”“邀月”“攀月”“乘月”“借月”“赊月”“望月”“待月”“弄月”呼月“舞月”“捧月”“梦月”“醉月”“弯月”“窥月”“留月”“衔月”“泛月”等;李白笔下的月千姿百态,丰富宜人,“不仅说明了李白月下活动的多样性,也说明了月亮的清耀酿造了李白的诗情,是李白的天才的创造能力的最好体现。” 郁贤皓:中国李白研究,黄山书社,2002年12月版第308页。2.明月意象在同一首诗中反复出现。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中就四次出现明月意象,而把酒问月中则七次出现明月。峨眉山月歌送蜀僧宴入中京六次写到明月峨眉山的月则是李白永恒的记忆和无尽乡愁。3.李白的咏月诗,月多与酒、琴、云等意象组合,谱写成令人心醉神迷的月光曲。先看李白咏月诗中琴的意象,如“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赠崔秋浦三首第二首),在这里,抱琴、横笛、弹琵琶,在月下本身就显得非常淡雅,然而这些弹奏却是“取意任无弦”没有定型的曲调,只是随意的弹拨,这种洒脱或许只有李白才能够展现给我们。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诗人留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着由松间传出的幽幽琴声,欲复何求?还有其他的写琴的诗,如赠嵩山焦炼师“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月夜听卢子顺弹琴“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夜别张五“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也许有的人一生都没有经历过这种平和的宁静,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李白体验并描绘了那种高文化、高修养,才可能领悟到的人生真谛。这些诗句都很好的体现了李白对人生的领悟已经达到空明的境界了,就如月光曲第一部分的恬静飘渺。杜甫有诗说“李白斗酒诗百篇”,又有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王安石语“白诗近俗人,易悦故也;白识见污下,十首九说妇人与酒”。虽然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但是对于李白做诗时酒的重要性,说的却还是有点道理的。我也觉的无酒就无李白,无酒便无李白的诗。对于李白的诗歌与酒,也是世人皆知的。现代诗人余光中他在寻李白中写道:“酒入愁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 绣口一吐, 就是半个盛唐。”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酒”“月”对于李白的诗歌,甚至是他的人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他的诗歌中将“酒”与“月”结合起来的诗篇也是有着独特的韵味的。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深感明月是永恒不变的,而人生却是有限的,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自己理想的深深的遗憾之情。友人会宿“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醉后的李白以地为床,以天为被,明月相伴而入睡,谱写了一曲恬淡,宁静的月光曲。还有如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窥日畏衔山,促酒喜得月。”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楚江黄龙矶南宴杨执戟治楼“一见醉漂月,三杯歌棹讴。”下途归石门旧居“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君不见梁王池上月,昔照梁王樽酒中。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对酒“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送韩侍御之广德:“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明月,酣歌一夜送泉明。”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些诗句浑然天成,有如行云流水一般,有的是诗人独酌,有的是诗人与朋友对饮,无一不流露出月光曲般宁静而闲适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那种感情又显得多么淳朴、天真、直率、自然,交有“清水出芙蓉”之感。虽然李白的“痛饮狂歌醒复醉,飞扬跋扈为谁雄?”之句是对世道的一种消极的反抗,但是李白的诗中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鬼斧神工的艺术,已经足以让后人一唱三叹,流连忘返了。他以其惊人的才华,将其“大济天下苍生”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悲愤交融存一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后人们创作出了惊世骇俗、万世不朽的诗篇。特别是其咏月诗,更是让古今中外所有咏月诗自惭形秽,黯然失色。为什么李白对明月有着如此之深厚的感情呢?这是因为明月所具有的皎洁、通透的形象特征。月挂中天,是不可触及的,所以它不会被世俗的卑劣和污浊所左右;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绝对的不可触及性,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和高尚的情感,让人在遐想之余,徒增几许惆怅之思,平添缕缕相思之情。而李白在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感受到了明月的这些特征,再加上他所独有的浪漫气质,以及四海交游的生活经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卷十一)的审美观念,还有对政治理想的执著追求等因素,都使得李白对明月有着不同于常人的感悟。当诗人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和月的形象特征有了相同之处时,“达到“感物动我心” (古诗其二十二卷二) 的共鸣程度,一首首咏月诗就会从诗人的笔端飘逸而出。” 钟一鸣:论李白咏月诗,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卷第1期。参考文献 郁贤皓:中国李白研究,黄山书社,2002年12月版。 李白:李太白集,万卷出版社,2008年7月版。 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高军强:论李白的咏月诗,忻州师范学报,2008年6月版。 钟一鸣:论李白咏月诗,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版。英文摘要 Preliminary study on Li Bais poems of moonName of specialty: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ent name: Liao Xiaomei teachers: Yang Xiaobin Summary of Li Bai, as was the most distinguished romantic poet in ancient China, Tang dynastys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to open a new situation, he inherits the predecessors in criticism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style and set up their own unique style, and created a golden age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He wrote numerous popular poem, and his Ode to Moon is a wonderful work of Chinese poetry. Li Bais love is love for the bright lights of the Moon, whether it is round and full round, also be residual deformity to the lack of a hook, raise ones he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道路标识标线更新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河北省二零二五年度劳动合同管理与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合同
- 2025年度企业网络安全维护及应急响应合同
- 贴地板砖施工方案
- 圩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 大管棚施工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托管中介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车辆租赁合同数据安全保密协议4篇
- 活动方案的通知
- 2025年二零二五厂房拆迁安置房建设合同3篇
-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财务指标与财务管理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全部教案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