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苏教一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苏教一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苏教一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苏教一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苏教一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旨在教育学生劳动光荣,懒惰可耻。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很少参加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也就感觉不到劳动的光荣。因此,学习这一单元时,学生会有所感悟。本单元被称为“劳动篇”,有三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分别是三个小伙伴、蚂蚁和蝈蝈、古诗两首、练习7,是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为主题框架选取课文。三个小伙伴讲的是三个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树的故事。蚂蚁和蝈蝈采用对比的手法,讲的是夏天蚂蚁劳动,蝈蝈乘凉,冬天蚂蚁吃得饱饱的,可蝈蝈却又冷又饿,要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古诗两首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练习七安排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单元教学目标:1、能自读课文、练写生字。2、能熟练的读准字音,理解句子以及课文的意思。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的25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多音字和新偏旁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课文中感受一定的道理。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教学时间12课时,其中三个小伙伴2课时,蚂蚁和蝈蝈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练习七3课时。单元小结:三个小伙伴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童话,写了三个小动物一起栽树的故事,它们互相配合,各显神通,最终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全文可分三部分。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好事的道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每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学重点:1、学会9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了解三种小动物的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教法学法:运用图画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表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字词,明白道理。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不过,能自己读懂故事并学着讲故事会更有意思。咱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关于小伙伴的故事。板书课题。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3提问:你有好伙伴吗?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二、初读课文1、听老师讲故事(即读课文内容)2、你听了故事,知道课文中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吗?他们在干什么?3、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把句子读通顺4、检查读生词tng mi yu me b同 没 有 怎么办 把 yo ba ji l不要紧 嘴巴就 手拉着手自由读指名读齐读5、再读课文,在书上标好自然段,分自然段一段一段读6、交流、指名分小节读、纠正字音 指导读小野猪就用嘴巴/拱出了/一个树坑。小袋鼠就用皮口袋/运来了/一堆肥料。三、学习生字1、出示句子: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指名读读,你能找出其中的个生字吗?老师点出,学习“没有”没:三点水十撇、横折(不要加钩)有:横,撇+月(注意下面的“月”的第一笔是竖,不要写成撇)用“没有”练习说话,如:没有妈妈,就( )么:组词什么、怎么要:上面“西”第五笔是竖,下面“女”组词(不要、要点、主要)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可以用“色”去掉刀字头)2、文中哪两个生字都有提手旁?出示:拉把这两个字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吗?(韵母都是“”),把:提手旁加“嘴巴”的巴,可以说“一把()”(刀尺枪)拉:提手旁加“立”3、 其它生字同:读准后鼻音组词:一同、同学、同桌、同伴、同时。就:左边是“京”,右边是“尤”,不能写成“龙”四、指导写字。1指名读:同拉么2根据笔顺提示集体书空。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字形结构,笔画。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三个小伙伴指谁?指名讲讲看图说说你看到的三个小伙伴怎么样?(很快乐) 谁来读好这个课题?指生读课题。过渡:这三个小伙伴上山干什么呢?二、 新授1、精读第一段(1)指名回答上述问题,你怎么知道的?(2)谁来读读第一节?指读。(3)出示:“一同” 指名读 你能换一个词吗?(一起)指导读好“一同”。过渡:上山栽树是三个小伙伴要共同完成的任务,课文25节讲的就是栽树的经过2、精读第二到五段(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栽树的经过(2)再读课文,划出栽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读读再问问自己我会怎么办?(3)交流: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没想到栽树中会遇到这么多的麻烦,当时小伙伴的心里一定很-(着急) 试着用着急的语气朗读。 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4)尽管困难重重,但小伙伴们却齐心协力解决了,怎么解决的?第一次 小野猪说的做的 小野猪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有硬硬的嘴巴。”a、师读: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生读:不要紧指多人读,评价谁读得好。b、用自信的语气读,点出“硬硬的”自由读“不要紧”可以读轻松些(语速可快也可慢) 指名读c、从小野猪的话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小伙伴?(很勇敢,机灵,聪明)d、谁知道什么叫“拱” 谁会做做拱的动作e、练习说话: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小野猪( ),( ),我有( ),不一会儿,小野猪( )。指名讲,齐答f、四人小组分角色读,演(5)第二、三次是如何解决困难的,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找找,读读,说说,然后再交流。方法同上,步骤雷同 (出示话,指导读-谈体会,说说小袋鼠,小象是怎样的小伙伴-点出“运来,吸足”-练习说话-读读,演演)3、精读第六段(1)大家看到了什么?指名读(2)是谁把小树栽好的?(3)再指名读(兴奋,愉悦的心情) 齐读(4)演示三个小伙伴欢庆的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小树仿佛也在欢呼,练习说话: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小伙伴,你会说什么?三、总结1、学了课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个小伙伴?为什么?2、总结:当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四、拓展练习口头填空:一( )肥料理 一( )树坑 三( )小伙伴用( )拱土 用( )吸水 用( )运土板书设计:19、三个小伙伴小野猪 嘴巴 拱小袋鼠 皮口袋 运小象 鼻子 浇教学反思:20、蚂蚁和蝈蝈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的劳动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第一自然段讲夏天一群蚂蚁在搬粮食。第二自然段讲几只蝈蝈笑话蚂蚁是傻瓜,躲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乘凉。第三自然段讲冬天到了,蚂蚁安然过冬,蝈蝈却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本文篇幅较短,却富有教育意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吗?2、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和蚂蚁有关的故事。(贴蚂蚁图)3、板书课题:16、蚂蚁和蝈蝈4、指名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第二个蝈为轻声。5、读了课题,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个故事里不止有可爱的小蚂蚁,还有蝈蝈。(贴蝈蝈图)过渡:蚂蚁和蝈蝈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打开书自己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二、指导看图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指名当众说图意。(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小朋友们大声地读课文,要求:读通每一句话,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准每一个字,尤其是生字词。给课文编好小节号。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 乘凉冬天洞里 搬粮食刮起来呼呼地自由自在满头大汗 又冷又饿 (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2)指读难读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处理好停顿)(3)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到课文当中去,你还能读好吗?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四、教学生字1、读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2、教学“米”字旁。粮:左右结构,右边是“良”,和“浪”区分记忆3、自学课后笔顺表,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如: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拆字法等)冬:上下结构,上边是折文儿,三笔,而“散”“放”“牧”的右边是四笔折文,下边是两点,往右点。冷:偏旁是两点水,右边是“令”,而不是“今”。4、指导学生写字。5、师范写生字,生描红,仿写。6、用生字口头组词:汗()冬( )由( )冷( )五、拓展练习辨字组词。冬( )乎( )玩( )元( )东( )呼( )完( )原( )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二、细读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看图:(1)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2)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2、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3、提问:(1)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板书:搬粮食(2)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3)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 理解:满头大汗4、指导朗读:(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3)学生练读,齐读。 过渡: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二)第二自然段: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2、提问:(1)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2)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3、看图(1)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 板书:树下乘凉(2)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3)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A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B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师:句A中的“有的”指谁?句B中的“有的”又指谁?(让学生知道,像这类句子,“有的有的”指前面整体中的一部分)练习说:A小小组练说;B指名用“有的有的”说话。 4、指导朗读: (1)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嘲笑他们,自己还躲到大树下乘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2)学生练读,指名读。过渡: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三)第三自然段:1、看图:(1)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2)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3、提问:(1)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板书:洞中过冬(2)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3)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板书:又冷又饿(4)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5)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4、指导朗读: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齐读。(指导突出词句)三、练习背诵、角色表演1、看板书,自己练习背诵2、同桌互背3、学完了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好吗?先用最快的速度,在小组内分好角色,再练习表演。指名一组表演,集体评议。再指名一组表演,取长补短。四、拓展训练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板书设计: 20蚂蚁和蝈蝈 蚂蚁 搬粮食夏天 蝈蝈 树下乘凉 蚂蚁 洞中过冬冬天 蝈蝈 又冷又饿有的有的教学反思:21、古诗两首教材分析:本课两首五言绝句都是唐代诗人李坤所作。锄禾前两句描写农民在烈日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后两句通过反问告诉人们粮食来之不易。悯农前两句写农民“春种”、“秋收”,一年到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丰收;后两句写农民虽然辛勤劳动(不让一块农田荒废),但仍免不了饿死的悲惨命运。表现了诗人对当时农民的深切同情。这两首诗浅显易懂,感情真挚。课文配有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想象,帮助理解诗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指导学生观素描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流露真情;助学生在想、述、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插图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理解课题: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禾:禾苗。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注意停顿。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出示:当中当时中午下午汗水盘子苦瓜饭粒汗珠 米粒辛苦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三、精读训练(一)第一句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2、当众交流。3、出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讲解字意:锄:给禾苗锄草松土,是在劳动,指动作。禾:指禾苗或庄稼。日:太阳。当:正是什么时候的意思。午:中午。 4、说说前半句话的意思:(参考:在炎热的夏天,中午的时候,农民顶着烈日给禾苗锄草松土。) 5、理解字意:滴:滴到的意思。 6、说说后半句诗的意思。(参考:汗水滴到禾苗下边的土里。)7、看图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中午,太阳高高悬挂在空中,农民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着锄头,一手擦汗,在田间给禾苗锄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8、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内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二)第二句1、出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理解字意:盘:盘子餐:饭食皆:都的意思2、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指名说一说,即理解诗句的意思。(参考: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用农民辛苦劳动的汗水换来的。)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5、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指名23人)指名背诵全诗。 6、小结: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提示:作者看到农民辛苦劳动,知道粮食来得不容易,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艰辛的同情。告诫人们要爱惜粮食。)四、指导写字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粒”左窄右宽。“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2、师范写“禾、粒、辛、苦”3、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这首诗选自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板书课题:悯农 二、初读古诗1、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提出不懂的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粒、颗、闲、夫、饿、死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死: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撇。饿: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饿。颗: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换上页字旁,就一颗星的颗。4、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三、讲读诗句(一)第一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粒:像米一样细小而成颗粒状的东西。 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的种子。 颗:小而圆的东西。 2、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春种一粒粟:春天种下一粒谷物的种子。秋收万颗子:秋天收下千颗万颗的粮食。 3、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指导朗读)(二)第二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1、个别字意的理解闲:无事可做;空闲。夫:和农组成农夫,意思是:农民。犹:还。饿:肚子里没有食物。死:没有了生命。四海:我国古代认为中国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内指全国或全世界。 2、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四海无闲田:天底下没有一亩闲荒的土地。农夫犹饿死:仍然还有不少农民吃不饱肚子而被饿死了。3、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怕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4、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5、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1、请学生在全班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2、背诵古诗(1)自己练习背诵(2)指名背诵四、练习巩固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写下来。天( ) 拉( ) 一颗( )夫( ) 粒( ) 一棵( )板书设计: 21、古诗两首锄禾 辛苦 来之不易悯农 春秋 种收 一粒粟万颗子 教学反思:练习七教材分析:本次练习安排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重点。教学目标:1学用字词句。 2朗读背诵成语和诗歌。 3按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习写字。教学重难点: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教法学法:让学生通过看文字画了解象形字的特点,体会文字的优美,感受这些字的意义和造形特点。结合课文蚂蚁和蝈蝈体会感悟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通过引导看图,弄清图意,知道做客时应当怎么做。教具准备:小卡片,田字格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出示文字画)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2、 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3、 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日、鸟、山、水、人、舟、木、鱼、石) 4、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二、教学第二题:成语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1) 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2) 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3) 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