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导引资料.doc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1/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gif)
![文学导引资料.doc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1/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2.gif)
![文学导引资料.doc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1/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3.gif)
![文学导引资料.doc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1/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4.gif)
![文学导引资料.doc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1/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139122d1-c075-487d-9bf2-6f04daf7c6f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主义文学一、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流派l 现代主义文学是由象征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等文学现象或文学流派所构成。l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与传统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态的文学。 象征主义诗歌最先流行于19世纪7090年代的法国,后来波及欧美各国。象征主义主张用象征性物象暗示主题和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善于运用象征、暗示和自由联想,强调诗歌的音乐美,但其风格特色神秘朦胧、晦涩费解。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是美国的爱伦坡,他的代表作有长诗种、恐怖小说黑猫法国波德莱尔,他的代表作有诗集恶之花前期象征主义诗人有法国魏尔伦、兰波、马拉美戏剧方面著名的有梅特林克的青鸟,后期象征主义著名的有爱尔兰的叶芝,俄国的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法国瓦雷里的海滨墓园、美国爱略特的荒原。二、现代主义文学的含义(一)作为文学思潮的现代主义l 作为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末,l 在20世纪初开始波及西方各国,l 20世纪2030年代是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l 二战以后,作为文学思潮的现代主义开始逐渐衰落。(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兴起的相关背景(p131)l 1.资本主义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与矛盾、两次世界大战l 2.传统理念与信仰的丧失(上帝死了、非理性)l 3.对现实社会人生的迷惘(危机感、幻灭感)(三)作为文学表现形态的现代主义l 刘易斯说:“以往任何时代都没有产生过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新颖得令人震惊,令人困惑比起任何其他新诗来,现代诗歌不仅具有更多的新颖色彩,而且还以一种新的方式表现出它的新颖,几乎是一个新的维度里的新颖。” l P144 现代主义是一种整体观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对文学传统的颠覆l (一)内容:“向内转”其一: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观性、主观化的特点。其二:以人的心理生活、心理感受,特别是潜意识心理,作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l (二)表现:隐喻性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愿浪漫主义的“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席勒语),也不愿现实主义的“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高尔基语)。艺术手法主要有:象征、荒诞、意识流现代主义笔下的事物,无论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场面、一个情节、一个动作、一个细节都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让读者具体地感知某种抽象化了的内容。例:美国表现主义剧作家奥尼尔的毛猿,写轮船上的伙夫扬克,因为一位小姐被他满身是毛的长相吓晕过去,意识到自己在上等人眼中不过是一只毛猿,于是为了人的尊严,他到处寻找自己的归属,哪里都不要他,最后跑进动物园黑猩猩的笼子里,被猩猩咬伤,死在笼子中。 毛猿中粗大健壮的杨克却被文弱纤巧的绅士、夫人们撞倒在地,象征了劳动者在资产阶级势力面前无能为力。l (三)形象:符号化现代主义文学的形象,一般来说具有符号特点、象征意味和一定的抽象性。现代主义文学的形象并不是某个现实形象的直接摹写,而是一种具有指代特点的符号,指向形象之外的某种观念或意义。l (四)主题:异化所谓“异化”,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其义系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物,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现代主义文学所揭示的异化,包括了物质对人的异化、社会对人的异化、人对本身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异化等。现代主义文学关注人性的异化,其突出地表现在现代主义文学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意识和变革意识上;异化和由之带来的精神创伤与变态心理,构成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l (五)技巧:象征、变形、意识流、跳跃性、新奇三、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特征l 1 重主观表现:认为艺术是表现、创造,不是模仿再现l 2 重形式创新:认为形式即内容 l 3 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写丑的事物。l 现代主义文学对死亡、黑夜、堕落、犯罪、畸形、变态、疯狂、瘟疫、尸体的描绘,大大超过传统文学,表现出“以丑为美”、“反向诗学”这一新的美学倾向。l 缺陷:晦涩、怪异、空洞 不过,现代主义作家的“以丑为美”不是把生活中的丑作为美来肯定,而是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肯定美,使丑升华为美;他们无情地解剖、否定现实与自我的平庸,通过与丑的撕斗来表达对美的追求。中国的现代主义诗人:闻一多、李金发文学创作一、 文学创作与人生经验(一)创作动机1.作家为什么创作(材料归纳)(1)为了实际利益(物质、精神)(2)为了某种感情的宣泄(痛苦、快乐、不平等)(3)为了改变社会、改造社会(良知、道德、秩序)(4)为了证明生命的存在(尊严、抗拒死亡、丰富)(5)美学热情(对文字的热情、编故事的兴趣)2.关于创作动机的不同看法:(1)“诗灵神授”说:柏拉图 (p143) 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或代神说话。诗人们对于他们所写的那些题材,说出那样多的优美辞句并非凭借技艺的规矩,而是依诗神的驱遣。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伊安篇(2)“天才”说:康德天才是天生的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判断力批判上卷(3)“感物”说:刘勰“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4)司马迁:“发愤著书”说(p159)“创伤性”:坎坷的生活阅历或悲剧性人生体验,成就伟大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由此形成的创伤性心理体验,会郁结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动力,促使作家通过艺术的想象和虚构来获取心理平衡。悲剧性的人生和创伤性的体验,从人生感悟、情感内蕴、文学风格、语言形式等诸多方面,酿成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刘勰“树德建言”说:“不朽”、超越“生之有涯” 厨川白村的“苦闷说” :“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自我实现 弗洛伊德的“性欲升华说” :创伤治疗 瓦格纳:“如果我们真能尽情地活着,也就不需要艺术了。艺术开始于生活终止之处。” 3.创作动机的基本类型从形态看:物质、精神从来源看:外界刺激、内部驱动从目的看:个体需要、社会责任从程度看:丰富性动机、缺失性动机哪种动机下的创作可能更有艺术感染力?一个作家的创作是不是只有一种动机?n 对于作家而言,创作动机可以是多重的、变化的(二) 人生经验对创作的影响l 什么是经验?: A客观经验:来源于感官知觉的观念(外在、客观、实践) B心理经验:来源于反思的、即我们由内省而知道的那些观念。 (内在、主观、思想)小结(P159-1161)1.人生经验对创作内容的影响:提供创作动机、创作材料。2.文学创作的对象化:需要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把握生活材料,将外在于自己的生活材料,成为表现作家人生感受对象的过程。(P159)对象的主体化、情感化、个性化对象化的过程即主体与生活材料发生深刻遇合的过程。二、文学创作与文化传统对于创作具有重大影响的,既有来自作家个人现实的生活经验,也有来自其所处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学惯例的影响。文化传统:思想的、文学的(一) 经典对创作的影响1.什么是经典:重读经典、西方正典影响的焦虑、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经典”问题的争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 1968年的法国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反战运动 解构主义大潮、反传统 反经典(西方白人的、男性的)n 特征?n (1)内涵的丰富性:涉及人类社会、文化、人生、自然和宇宙的一些重大思想和观念,能参与人类文化传统的形成和积累,并极大地丰富和有益人类生活。n (2)实质的创造性: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而不仅仅是重复前人已经说明的东西。n (3)时空的跨越性:过去任何时代的极大,其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在它总是现在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n (4)可读的无限性:可复读的次数与范围越大,经典性越强。 刘象愚影响的焦虑序经典:指与社会历史、人性研究、世界本质等深刻问题产生联系,同时又兼有美好的外在形式、巧妙的艺术技巧、对当世或后世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作品。内容(包括认知方式和价值判断)的相对高度。表现(形式与技巧)的相对精致。经典的确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筛选过程。2. 影响表现(1)传统链的形成:经典是一种先验的规范、后人创作的法则、标准和参照系统、成为仿效和模仿的对象,营养和启迪后人的创造。(形式、技巧、惯例、观念)(2)束缚和限制了创造性:传统是当下创作的压力。 布鲁姆:“创造性误读”、“戏谑性模仿”(二)文学传统的影响:母题与原型(1)母题(motive) (164) 指源于传统的、不可再分的“最基本的情节因素”。母题必以类型化的结构或程式化的言说形态,反复出现于不同的文本之中;具有某种不变的,可以被人识别的结构形式或语言形式,是母题的重要特征。母题与主题的区别n 母题是作品中不能再分解的组成部分,它是客观的而不具有任何主观色彩和倾向性的,它不提出任何问题。n 而主题是母题经由作者处理之后从中归纳出的某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观点。(2)原型(archetype) 荣格心理学术语,是集体无意识中的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 文学理论意义上的原型,是指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并能激发读者情感反应的构思、形象、意象或情节类型。原型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通过原型意象,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原型批评的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弗莱。1957年他发表了成名作批评的剖析。n 原型批评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她们背后的基本形式。n 批评家强调作品中的神话类型,认为这些深化同具体的作品比较起来是更基本的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3)母题与原型的区别(164)原型是一种源于文化传统的原始意象,主要表现为形象类型,而母题则是在叙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种基本的叙事单元,具有叙述模式和形式结构的特点。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文化或文学传统的组成部分,生成于族群积累的人生经验,并在这些经验中积淀了族群共有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二、 创作个性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文学创作要求独创性。因此有无创作者的个性特点直接关系到创作的生命和成就。 歌德将创作个性称之为“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马克思将创作个性称之为“精神个体性”。(一)创作个性与心理个性比较心理个性又称为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特有的兴趣、气质、天赋、能力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个性,区别仅在于个性的外露与隐蔽。 创作个性的形成则取决创作实践。不能在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创作经验,并将其保持下来,不可能形成创作个性。 (二)创作个性的意义 创作个性直接影响和规定着文学创作的个人化程度,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有无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创作个性既是一种精神个性,又是一个和创作实践、和技术、形式因素相关的概念;创作者的精神个性最终需要落实在与众不同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方式上。 (三)创作个性的形成原因n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两个因素有关:其一是创作实践,其二是作家的个性。 n 个性气质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有条件的,现实生活的状况、创作经验的积累,都有可能不同程度地抵消个性对创作中的影响。生活实践和文学的虚构性有可能使一个人表现与自己个性气质相反的东西。(四)创作个性的表现创作个性表现在一个作家具有自己的 1.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特点 2.塑造形象和提炼意蕴的特点 3.艺术表现和形式创造的特点小结:创作个性定义 创作个性即体现于创作实践和创作结果中的个性特征,其显示了一个作家在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和表现生活上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形式与风格一、 形式的凝聚就创作过程而言,艺术构思的成果,即作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最终都须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所谓“形式的凝聚”,就是对文学创作这个过程特点的概括。P188 形式不是在艺术构思完成之后才出场;形式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作品的创造,创作过程就是一个逐渐向形式凝聚的过程什么是形式?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结构、体裁等。(一) 对“形式”的不同认识1.形式只有在从属内容的前提下才有意义。(189)重内容轻形式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人们对形式的理解。把形式置于从属地位的观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西方古典文论讨论形式问题的基础和前提。2.形式具有的独立性。(190)直到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等理论流派才强调语言形式在文学创作中的建构功能,真正认识到纠正了那种只重视内容而轻视形式的偏差。n 实际上,艺术形式具有不可忽视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内容只有通过与之相应的形式才能得到充分的显现,而且更体现在完美的艺术形式能够深化、提升和拓展内容。(191)艺术形式“照亮”、“强化”了生活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式的“凝聚”作用(二)“陌生化”1.“陌生化”的含义(p191) “陌生化”是指通过用陌生或反常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作品里的陌生或新奇的对象,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2.陌生化的几种表现(正常反常)l 形式的排列组合l 语义搭配的反常 (耳朵在倾听、方方的月亮)l 语言的修辞效果(通感、比喻、比拟等手段、局部)l 叙述的方法 、叙述视角、叙事结构(篇章方面、整体上的效果)二、 文学风格(一)风格的含义(P194): 文学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艺术呈现,是通过一系列作品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格调。李白与杜甫的风格婉约与豪放的风格写实与浪漫的风格(二)风格的类型n 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作家成熟的标志。(195)n 作家的创作个性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而凝定下来的,而接受者对作家创作个性及文学风格的把握,最为基本最为直观的也是从对作品语言形式的把握开始的。n 文学风格产生于作家对语言的运用,包括特定的词汇、语法、语气及其他种种表达方法。(199)(1) 简约与繁丰简约是语词简洁和精练的风格形态。就是以最经济的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它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即刘知几在史通 叙事中所说:“文约而事丰”,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所说:“句中无余字,篇外无长语”。 繁丰则是不节约词句而任意推衍、铺陈或修饰的风格形态。繁丰与简约相反,是纵横铺叙,泼墨如水,洋洋洒洒,语言丰腴而内容充实。繁丰的语言能突出强调文中要义,或者全面、周密地论述问题,或者细腻地描绘事物,或表达丰富情思和优美的意境,从而深化读者的印象,表现出丰满美和华丽美 。(2)刚健与柔婉刚健是偏于阳刚或刚强、劲健或雄伟一类的风格形态。具体说来,风格刚健的作品,往往气势上豪迈,感情上奔放,空间上开阔等。 司空图:“雄浑”、“劲健”、“豪放”皆为刚健风格的特征。柔婉是偏于柔和、秀美和婉约的风格形态。风格柔婉的作品,总是使人感受到外表秀丽和谐、情感细致微妙、表情曲折委婉等。3.风格研究的困难(P197)(三)形成风格的因素形成作家艺术风格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主观因素(或称内部因素)和客观因素(或称外部因素)两个方面。风格就是在主观和客观诸因素的交互作用和统一中表现出来的n 主观因素,是指进入创作过程并作为创作主体出现的作家的自身条件,包括作家的世界观、艺术素养、个人经历、禀赋、气质、学识等。这些因素本身并不就是风格,但它们却从各自的角度影响风格的形成n 客观因素主要有具体时代条件和历史环境等因素。此外,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语言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等,则会影响到风格的形成。(四)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n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n 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n 它不取决于少数人的选择,而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选择。一个抗争的阶级、苦难的民族、悲剧的时代,可能更激赏慷慨悲凉、沉郁顿挫的风格,而冷落闲适恬淡或华艳绮丽的风格,尽管被冷落被鄙视,但也自有其审美价值。 n 如沈从文小说中的原始纯朴,钱锺书小说中的机智冷峭都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文学接受5.1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一) 文学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文学接受的过程是文学文本从一个物质对象转换为审美对象的过程。(P203)接受活动是激活并使文学文本意义得以衍生的具体手段。(P204)衍生: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获得,包括新的发现和创造 (p205)。发现(作者、文本中心)创造(读者中心)(二) 接受与创作的互动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学文本只有通过接受活动才能实现其审美意义,体现了接受在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中介地位。这种中介作用集中体现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上(1) 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一方面,读者也是文学作品的生产者,是他的参与才促成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生成。另一方面,接受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 (P206)这种状况,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阅读时尚、文学精品、畅销书、系列丛书、姊妹篇、续集乃至狗尾续貂,均因此而产生。(2) 创作对接受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创作制约接受的更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接受活动的引导上。(P207) 另一方面,培养与提高读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而不是迎合)理解和接纳更多的人和更宽广的世界(三) 文学接受与文学功能的实现接受活动的性质决定着文学实际效应的发挥,决定着文学功能的实现。(1)文学的基本功能(p208)n 认识功能n 教育功能n 娱乐功能n 补偿功能n 审美功能(2)文学接受与文学功能实现的关系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的接受方式,直接决定这文学社会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3) 影响接受的要素A.“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理解模式,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要素构成,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审美实践形成的。 p210B 群体接受群体接受是在一定社会心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下形成的。和个体接受相比,群体接受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等特点。(P212)n 文学风尚:20世纪80年代初掀起的武侠小说热和言情小说热,造成“开言不谈金、梁、琼,读尽诗书亦枉然 ”的气氛。一个时代的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如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表现,相关的作品会被众多接受者争相传阅,文学风尚也是影响群体接受的原因n 艺术惯例是体现在每一个艺术门类系统都有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品而呈现出的一种结构形式。体裁惯例红楼梦小说与影视改编n 民族的审美文化积淀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先在”的东西,为每个体成员所具有。 例如,中国小说从传奇、话本、拟话本到章回体的独特发展道路培养了我们欣赏叙事文学的习惯。对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动作描写多、前后有照应、结局有交代、内心独白少的小说有兴趣,而对意识流等现代派小说则多少显得有点难以接受。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文学欣赏n 内容:语言体认(想象)评价(感性)n 逻辑:总分总 文学批评n 理论阐释(是什么)分析(体现)判断(一) 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性质不同1.文学欣赏(p214):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通过想象、联想、情感、再创造等心理活动,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2.文学批评(p230):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科学阐释活动。感性(直觉)理性(分析)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关系n 文学批评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进行。n 文学批评并不止于文学欣赏,它必须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评价和判断。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的过程(1)文学欣赏的过程:感知体验判断(216)语感体认想象(219222)语感是指接受者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如判断话语是否正确,语言和句子是否存有歧义,领悟话语所蕴藏的双关、象征、隐喻、反讽等等蕴意。体认:欣赏者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思想经验投入到对形象的感受中去,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以己之心去察觉、感受艺术形象,并作出认可与否的审美判断,即文学欣赏中的“体认”n 语感体认想象n 想象:再创造n 原因:从欣赏对象来说,文学作品具有“召唤结构”(223) ,能够吸引并激发读者的想象与创造。n 从读者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对作品的空白、不确定性所作的补充、延伸、拓展。“召唤结构”的含义n “召唤结构”是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n 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n “召唤结构”是区别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结构性特征。(p223)(2)文学批评的过程问题(理论、概念)阐释分析论证判断(观点)文学批评中的阐释就是要把那些隐藏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和形象体系之内的意义揭示出来。“凡是人们所说的东西不能直接被我们理解之处,解释学就开始起作用。”(p232)阐释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文学)理论是依据(P233234)文学批评的类型(1) 批评主体(237)(2) 批评的价值判断(243-244)n 审美批评:是严格意义上的狭义文学批评,它认为美是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属性,把文学作品看作是超越功利的审美对象,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具体评价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判断作品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n 非审美批评:关注文学与社会人生、历史文化和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揭示这些现象和内容所具有的种种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意义。文学批评的意义(p238略)n 对作品的评价功能。n 对作家的规范功能。n 对读者的引导功能。n 对文学理论的突破、超越、丰富和发展的功能文学活动第一节 文学活动的空间n 文学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纯粹虚拟的审美空间。n 文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性别、心理n 文学:复合的意义空间形态。 一、 文学与人生讨论:名著的力量n 文学艺术能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造就完整的个性。n 文学让人重新认识自己,鼓舞人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n 文学能让人生获得娱乐感,使读者获得情绪的平衡,感觉的快适和心灵的愉悦,达到精神上的调剂与休息。文学对社会心理的影响n 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带有不系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n 社会心理具体表现为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情绪、感情、心态、习惯、爱好、情成见等。二、 文学与道德(P253)道德为文学审视人生和认识人性提供了一种视角。道德是人们判断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之一。(253)道德激发了作家们探索生活和人性的激情。文学审美的意义在于显现了道德的冲突与矛盾,探索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两难。三、 文学与性别n 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文学叙述与性别身份建构的关系(从文学活动构成的四要素看)文本建构什么样的性别形象作者 谁在说话(话语权力)读者言语行为效果如何(认同还是抗拒)世界什么样的两性关系(文化模式)l 虚构的形象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作家把关于他者的看法构思成作品;通过书籍、影视或其它传媒表现出来,或通过出版发行推向市场;大众(读者、观众)通过阅读行为接受了这些形象,同时读者的作用又反作用于在社会生活中作家的创作如此循环往复”。文学叙述是制造性别身份与意识形态主体的最主要途径,也是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之一。男权中心的社会历史与文学历史。对性别的关注是社会进步、女性觉醒的表现。女性视角,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它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女权主义批评格外关注同性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表现女性意识、女性世界的作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意义n 质疑与批判n 颠覆与重构n 平等与对话n 多元与自主四、 文学与阶级、种族(p257)复杂性:不能以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的方法,在作家的出身和其作品的阶级倾向性之间想当然地划等号。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甚至是“对立和敌视”的现象,但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定文学家背叛了他所代表的阶级。n 文学与种族的关系即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n 生活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作家,其作品也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宗教、习俗、思维、审美理想等等。n 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居于弱势地位的民族还能否在文学中保有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n 西方的文化殖民五、 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政治和经济给予文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思想文化的范围。政治和经济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使自身的影响深入到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层面。政治和经济也可以通过政治制度或者经济规律,制约着甚至决定着文学的历史走向和整体面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p263)a) 其一是体现为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b) 其二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即政治思想对文学活动的影响。c) 对于作家来说,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往往会影响他的审美理想的建构,进而制约着他对生活材料的取舍和艺术形象的创造。(“十七年文学”、红色经典)d) 对于读者来说,以政治的观点和方式来理解、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发掘了文本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内容。经济基础影响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往往是间接发生的,但是却带有根本制约性的特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3698:2024 EN Cosmetics - Measurement of the sunscreen efficacy by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24722: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Biometrics - Multimodal and other multibiometric fusion
- 【正版授权】 ISO 16173:2025 EN Ships and marine technology - Jacking system appliances on self-elevating unit - Rack pinion leg fixation system
- 【正版授权】 ISO 1171:2024 EN Coal and coke - Determination of ash
- 2025年度玻璃隔断安装与品牌授权合同
- 2025年度金融科技企业员工试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高速公路服务区草坪绿化与旅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草种研发与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2025年度社会组织劳动合同范本解读与应用4篇
- 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要阶段计划
- 潍坊2025年山东潍坊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非综合简要介绍》课件
- 202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 百分数(二)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说课稿 新人教版
- 教体局校车安全管理培训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行车起重作业风险分析及管控措施
- 健康体检中心患者身份登记制度
- 《灾害的概述》课件
- 国产氟塑料流体控制件生产企业
- 空气能安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