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 十九十九 一 选择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这次全会 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重返联合国 c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d 实行改革开放 解析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开始 故 d 项正确 a 项是 文革 时期的纲领 b 项是 1971 年 c 项是 1953 1957 年 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2 下图是 1984 年 10 月 1 日 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 35 周年游行活动的一个画 面 图中标语表明我国当时推行的经济改革举措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厂长负责制 d 农业合作化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 联产承包好 的标语可以判断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3 1982 年中共中央第一个 1 号文件 决定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下列关于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表述 正确的是 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改变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 b c d 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 农民仅仅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 故 错误 分配中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改变了原来的平均主义 所 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从本质上讲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和发展 故 b 项正确 2 答案 b 4 邓小平指出 农村改革的成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把农村改革的经验运用到 城市 进行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改革 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明确承包责任制 b 多劳多得分配制度 c 增强企业的活力 d 市场化的经营道路 解析 明确承包责任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 故 a 项错误 多劳多得分配 制度是城市改革中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不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故 b 项错 误 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 故 c 项正确 市场化的经营 道路是指依靠市场进行资源配置 不是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 该企业建立了公司 体制 发展了一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 从单一的钢铁生产企业转变为以钢铁生产为主 金融 贸易 机械 运输 服务业等产业并举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该企业的这一重大发展 变化与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相关的是 a 管理体制改革 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b 所有制改革 建立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c 分配改革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 产权改革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解析 1992 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实行以股份制为 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的重大发展变化正是这一改革的结果 答案 d 6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 从左图票证的取消到右图票证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 经济形态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d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解析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体现 而股票则是市场经济的体现 故 d 项符合题意 3 答案 d 7 从下图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 b 我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c 公有制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是在 1984 年 营业执照颁发的时间是 1980 年 故 a 项错误 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的颁布说明国家承认个体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 存 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故 b 项正确 国家承认个体经济 并没有改变公有制的主体 地位 故 c 项错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是在 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 与材料 的时间不符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8 下表是 1985 年到 1987 年中国经济信息 时间 指令性计划的 工业产品 计划管理 的商品 计划供应 出口商品 1985 年120 种188 种70 种 1987 年60 种23 种36 种 上表说明 a 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b 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 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1987 计划成分减少 并不能说明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 展 故 a 项错误 1987 年 我国经济中还有指令性计划 所以说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说法 错误 故 b 项错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的确立是 1992 年 故 c 项错误 据所学 4 知识可知 1984 年以后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 简政放权 结合材料 1985 到 1987 年指令性计划成分减少可知自主权扩大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9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 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 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国 家允许他们开办 个体企业 同时规定 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 人 企业主自己也必须 从事劳动 这说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 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 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解析 中国至今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 排除 a 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于 1992 年 排除 b 项 对雇工人数的限制和要求 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体现了当时 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仍受计划经济束缚 排除 d 项 允许开办 个体企业 体现了单一公 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c 项正确 答案 c 10 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 改革不仅是一场破除旧体制的深刻革命 而且是一项建设 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工程 这个体系主要是由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企业 竞争性的市场体 系和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组成 下列与 新经济体系 内涵相近的 是 a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根据材料中 由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企业 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和主要通过 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 等信息可以判断指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11 1977 至 1978 年度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比前一年度增长了 27 从出访领域看 科技教育类增长率最高 从出访国家看 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明显增 多 这段材料可直接用于研究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 b 改革开放决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c 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积极影响 d 打破僵局掀起建交热潮的表现 解析 1992 年党的十四大 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故 a 项错误 据材料中 1977 至 1978 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增长和出访领域侧重科技教育 很显然 考察的是改革开放的背景 故 b 项正确 中国于 1995 年宣布 决定实施科教兴国 5 的战略 故 c 项错误 1972 年中日建交 1979 年中美建交打破外交僵局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12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的标志 从此 中国的经济体制逐步迈向 a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解析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 制 故 a 项错误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主要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故 b 项错误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故 c 项正确 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3 1985 1987 年 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 120 种减少到 60 种 计划管理的 商品由 188 种减少到 23 种 计划供应的出口商品由 70 种减少到 36 种 这说明我国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 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 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c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 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指令性计划性商品减少 反映出市场自主调节的商品增加 说 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商品经济发展 故 a 项正确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建 立是 20 世纪 90 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 与材料不符 故 b 项错误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 故 c 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指令性计划 经济的减少 与非公有制经济无关 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4 1993 年以来 我国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如 公司法 商业银行法 经济合同 法 产品质量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等密集颁布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a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依法治国 方略的全面实施 解析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 1984 年 故 a 项错误 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 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公司法 商业银行法 经济合同 法 产品质量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等密集颁布 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需要 故 b 项正确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 年 故 c 项错误 依法治国 的方 6 略是 1997 年提出的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15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 这里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在遭受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二 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从网上搜集到了以下图片 1978 年 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1983 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的报道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材料三 到 21 世纪初 在我国已有 95 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国家定价的商 品不足 5 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 99 材料四 中国部分年份经济发展指标简表 国内生产总值 亿 元 国家财政收入 亿 元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 数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 数 19783645113257 567 7 20062180713950035 843 注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它能够说明 反映 家庭生活水平 的程度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它作出了哪些决策使中国经济 重新焕发生机 2 据材料二 三 我国为搞活经济而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 材料四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哪些重大变化 解析 第 1 问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 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 其核心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第 2 问材料二中 1978 年安徽省小岗生产队签订的全国第一份承包合同书 1983 年重庆开始经济试点 的报道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示意图 以及材料三中 到 21 世纪初 在我国已有 95 以 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 得出重大举措包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对外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 3 问根据图表中提供的项目分析即可 答案 1 事件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决策 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2 举措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对外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3 变化 经济发展迅速 城镇化进程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7 16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现在不实行改革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二 经验证明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 1 分别指出材料一 二的主要观点 2 材料一 二的主要观点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第一次被确定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政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 根据材料三的思想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场地合作合同
- 停车场特许经营权合同
- 吊装作业安全合同
- 住房房屋出租合同
- 产品买卖居间合同
- 土地复垦合同经典
- 存货质押贷款合同
- 鱼塘合同协议
- 废料协议合同
- 转让合同保密协议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GB/T 19077-2024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 任务1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构造与原理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4年2个娃儿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专题17导数中的三角函数问题(原卷版+解析)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iso22000202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基础会计》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
-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