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1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3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4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单元标题:电和磁单元总体教学目标:1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2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5.认识磁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6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单元教材分析:根据课标的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认识简单电路:这部分内容编成了三课,从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电路开始,到认识一些简单的电路元件,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了解开关的作用,最后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红绿灯,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概念。因为连接电路,所以就会发生故障,使得电路不通畅。在断开的电路中用什么物体可以代替金属导线呢?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做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实验,让孩子们先预测再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的结果进行分类,最后总结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进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识到人体是导电的,大地是导电的。在这个基础指导学生认识常见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安全用电教育。最后通过组织学生探测暗盒里的电路,让孩子得用简单电路检测盒判断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培养孩子们的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同时向孩子们渗透一种“解暗盒”的科学思想。这也是对前两课的延续和巩固。二、研究磁铁:研究磁铁这一部分内容渗透着一个发散性思维的思想。通过开放性的玩磁铁,从而认识到多种形状的磁铁都有磁极。进而指导学生探究磁铁的性质,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等一系列现象。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探究活动和制作活动,如做小指南针以及制作磁铁玩具更好地让孩子们认识到磁铁的性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三、研究电磁铁:这一课是对电和磁现象的综合,渗透着一种整体看世界的思想。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利用干电池、电线、铁钉做一个电磁铁,尝试制作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磁极变化的因素,磁极方向能够改变地因素,比较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相同与不同。实验过程中组织学生做好对比性的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学会控制变量去研究,培养孩子们的探究技能。最后认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意识到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条不紊的实验操作过程和互助合作的科学精神;根据现象推测暗盒里的电路连接情况;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将连接的电路转化为电路图;通过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操作性概念;有顺序地进行测试和记录,不遗漏;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收集证据-学生得初步结论-教师指导-归纳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单元课时分配:1 简单电路(2课时)2物体都能导电吗(1课时)3神秘的暗箱(1课时)4研究磁铁(2课时)5电磁铁(2课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单元标题:四、呼吸和血液循环单元总体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知道为什么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2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3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二)科学知识:1 知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及其作用,了解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珍爱生命。2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人体的呼吸器官、血液循环器官以及相关的卫生保健等方面的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知道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2、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 知道肺是人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4、认识心脏和心脏的功能。4、 教学难点:1、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2、会做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3、认识心脏和心脏的功能。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收集证据-学生得初步结论-教师指导-归纳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单元课时分配:1、 测量呼吸和心跳1课时2、肺和呼吸1课时3、心脏和血液循环1课时单元测试与讲评2课时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电子备课单元标题:光与色彩单元总体教学目标:(1) 过程与方法:1.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2.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3.能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镜子的一些有趣现象。4.能倾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和想法。5.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6.尝试制作望远镜。7.制造彩虹,学会做日光的色散和合成实验;8.透过单色光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9.尝试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猜测和合理的解释。(二)科学知识方面:1.知道会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3.知道平面镜能成像,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了解镜子的用途。4.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5.了解凸透镜的应用;6.初步了解望远镜的构造。7.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光的色散现象;8.初步了解光与色彩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感受到光学世界的神奇和奥妙。2.能动手制作简易的潜望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体验完成自己作品后的成功感。3.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4.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会为我们带来许多方便;5.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生活;6.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7.感受光学世界的无限奥妙,欣赏大自然的缤纷色彩。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引领学生通过推测、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并通过制作小孔成像盒、模拟并解释小孔成像等探究活动,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深切的认识。第二部分:光的反射现象。引领学生通过照镜子、玩日光打靶游戏、制作潜望镜等活动认识光的反射现象。第三部分:研究透镜。通过研究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进一步了解透镜对光的折射现象。并知道把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在一起就是望远镜。第四部分:日光的色散。引领学生通过光的分解、合成实验知道光是有颜色的;通过在色光下观察物体的实验,认识光与色彩的关系;通过阅读牛顿的故事意识到科学需要证据,坚持真理需要勇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利用镜子的特点制作潜望镜;学会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教学难点:实验验证光在空气中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能够用语言和简图来解释小孔成像的成因;掌握镜子的成像规律;解释潜望镜的原理;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解释为什么透过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看到的图案颜色是不同的。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收集证据-学生得初步结论-教师指导-归纳结论。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解法单元课时分配:1、 光的行进2课时2、照镜子2课时3、研究透镜1课时4、七色光1课时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单元备课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从引导孩子们观测太阳和影子开始通过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变化的长短人手,进而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第二部分:在发现了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这既是对原理的运用,也可以让孩子投身到实际的天文观测中。第三部分:昼夜交替现象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古代的埃及人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做出许多的探索。第四部分: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第五部分:第五课是综合地去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和反应。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2、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做出合理的解释3、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能运用语言、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研究的过程与结论。4、能把探究过程中习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景中二、科学知识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物植物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4、敢于大胆想象5、感受和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6、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难点:观测太阳一天的运动;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时间;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关键点:室外考察和科学实验教学思路室外考察,收集资料-总结规律-深化提高教学方法观察法、测量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准备教师:标杆、粉笔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课时分配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二节第五节2课时;总结课1课时,共9课时小学科学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