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导游基础: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三节第三节 传统思想文化一、先秦思想文化 (一)龙凤崇敬 中国古代的龙凤崇敬源于人们对身外世界的疑惑和敬畏。 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我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将龙看作吉祥、力量或希望的象征,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遍及神州大地的众多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批带有各式各样的龙形文饰的文物。人们想象中角似鹿、眼似龟、腹似蟹、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龙的形象,正是综合了各氏族的图腾形象而产生的,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由各地区、各民族多元发生、发展的结果。凤为古代传说中的百鸟,能在火中再生,雄为凤,雌为凰,合称凤凰。 长期以来,龙与凤作为我国人民心中的神兽和瑞鸟,始终受到崇敬。进人阶级社会以后,龙凤崇敬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统治者的仁德、贤明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与寄托。统治者则利用人们对龙凤的崇敬,自封“真龙天子”,将龙凤作为帝、后的象征,向人们灌输“君权神授”理念,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巫史的出现 商周时期的巫和史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知识分子。巫和史在当时是最有学问的人,能代表鬼神发言,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的行动,所以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般说来巫史有分工:巫偏重鬼神,擅长歌舞音乐和医治疾病;史偏重人事,负责记人事、观天象,对典章制度更为熟悉。但巫与史通常又集二任于一身,所以后世往往合称为“巫史”。 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既奠定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文史哲相通为特点,其源头即为巫史文化。 (三)阴阳、五行、八卦 1.阴阳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周易中,阴阳用以形容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属性,后人将其引申为两种相互对应、此消彼长的现象或事物。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动为阳静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脏为阳腑为阴等。 2.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在尚书洪范中原为构成宇宙万物的5类基本物质要素。春秋时期,有人将五行与天命鬼神联系起来,用以推断人间祸福。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联系在一起,创立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以后,不断有人将五行附会于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从而衍生出五色、五方、五脏、五性等。阴阳五行的理论在民间广泛流行,成为术士们卜卦算命的主要依据。 3.八卦 八卦是周易中的8种符号,各有其名称和象征意义,如下表。 附表3.3八卦卦名、符号、象征表 八卦初为商周巫史卜筮(shi)所用,后传至民间,用以卜算吉凶祸福。 “”(阳)和“一一”(阴),称为爻,三爻组成一卦,得八卦,也称经卦,并构成4组矛盾对立的形态;两个经卦依次排列,得64卦,也称别卦。矛盾统一与动静的变化是64卦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周文王推演为64卦。每卦和每爻都有文字说明。据说卦辞为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而解释卦辞、爻辞的则为孔子。 (四)诸子争鸣与儒学产生 1.诸子争鸣 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激烈;政治变革、社会动荡,各主要诸侯国相继变法,旧贵族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沉闷局面被打破,学术文化下移,进而得到普及和发展,新兴的“士”阶层空前的活跃,其作用越来越大;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人们研究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依据;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造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当时学术流派计有0多家,被称为先秦诸子,或诸子百家。其中以儒、道、墨、法、名、阴阳、农、杂、纵横、小说家影响,皆有代表人物和反映该派政治思想、哲学观点的著作,两汉就有“九流十家”的提法。还有兵家与医家也很。 2.儒家学说的产生 儒家是春秋后期由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创立的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产生不久就在诸子百家中取得了显学的地位。 孔子(前55l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概括起来就是恢复周礼,待人宽厚、诚信、谦让,不要把自己不希望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承认天、命、鬼、神对人类的支配作用,世界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重人事轻鬼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死后,儒学分为8派,对后代影响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两派。他们将各自的思想注入儒家学说,形成儒家内部的两个对立派别。 孟子,名轲。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被后人视为儒家正统,尊为亚圣。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性善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统治者应实施王道和仁政。只有法先王,行仁政,复井田,省刑罚,轻赋役,使黎民不饥不寒,才能顺民心,得民望,使自己的江山稳固。 二、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变化 (一)独尊儒术 西汉初年,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以道家清静无为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宗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激化,清静无为显然已不能适应统治需要。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博士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对儒家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发挥,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君为臣纲”为核心的新儒学,大力倡导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置五经博士,专任儒生,负责解释儒家的五经。第二年,凡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被一律罢黜,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入朝,这就是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玄风蔚然 由于汉末以来长期的割据纷争,社会动荡不安,使世家大族的思想越来越空泛没落,他们无法确切地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只好向虚无主义的精神世界寻求安慰。代表世家大族没落思想的玄学,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魏晋时期,玄学在哲学思想领域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玄学产生于曹魏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等。他们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开儒道结合之先河。西晋初年的嵇康、阮籍则公然宣称“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诋毁名教,玩世不恭。玄学的最后完成是在西晋末年,向秀、郭象等宣扬“名教出于自然”,彻底走上了儒道合一的道路。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宋代以后,理学在思想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理学是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了某些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体系,是适应宋代以后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激化等新情况而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集中在宋、明两代,也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也称程朱理学;另一派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也称陆王心学。两派对宇宙起源、理气(即精神与物质)关系等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看法,但总的来说应属于唯心主义内部分歧。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集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之大成,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提出以“理”、“气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理”(或称“绝对精神”)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而“气”是万物生成的材料,理在气先,理气结合生成万物。他的理,反映到人类社会中,就是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欲”是与天理相对立的,只有“灭人欲”,才能“存天理”。 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的代表人物,观点与朱熹针锋相对。他认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中期王守仁接受陆九渊的思想,并吸收佛道两家的某些观点,形成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体系。他的心学核心内容是所谓的“心外无物”。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人心的体现,离开人的“本心”,一切都不复存在。 (四)清代的朴学 朴学也称考据学、汉学,原指汉代经学家对先秦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释、疏证等工作而言,以其提倡朴实的学风,故名。两宋以来,一些学者对大批儒家典籍的成书年代、和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考证、训诂,考据之风大起,到清代更形成了专门的考据学科。 清代早期的考据学者主要代表为顾炎武。他主张做学问应当讲究“经世致用”,并通过考证古籍来说明白己的政治观点。他的治学态度对后代的学风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乾嘉时期,考据学达到全盛,形成一支专门的学派,史称“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分吴派和皖派。吴派以惠栋为首,主要致力于搜集汉儒的经注,加以解释、疏证;皖派以戴震为首,注重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从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人手,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含义,因而不仅在考据学领域里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小学和音韵学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乾嘉学派整理了大批古籍,对之进行了大量的辑佚、辨伪、校勘、考据工作,为后人研究这些古代典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乾嘉学派的们不去注意和揭露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而是埋头故纸堆中进行繁琐考证。这一弱点使乾嘉学派逐渐被清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御用学派。 (五)儒家的思想特征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不断发展完善而形成的 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它主张统治者应敬天法祖,节用爱民,实施“仁政”;老百姓应严格遵循君臣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自觉遵守一切传统的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由于儒家思想适应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自汉代以来,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以之作为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主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 1.奉孔子、孟子为宗师,孔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构成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内容。 2.重伦理、教育,重人事而轻鬼神,是一个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仪陇网络推广合同标准文本
- 东芝热水器安装合同标准文本
- 中医调理雇工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写真合同样本
- 二手货架拆除合同标准文本
- 兴发门窗合同样本样本
- 中日采购合同样本
- 个人做贷款合同样本
- 临时驻地建设合同样本
- 临街房产租赁合同样本
- 叙事护理参考课件
- JBT 11699-2013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 2023年安徽国控资本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社会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专题08 八年级下册易混易错总结-备战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
- 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测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提高手卫生正确率品管圈课件
- 医院劳务派遣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中数学开放题赏析
- 非工伤人道主义赔偿协议(标准版)
- 中华民族的复兴
- 品质部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