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PPT课件.ppt_第1页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PPT课件.ppt_第2页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PPT课件.ppt_第3页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PPT课件.ppt_第4页
绳经病学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 Cerebralischemicstroke cerebralinfarction 1 概念缺血性脑卒中 又称脑梗死 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导致脑组织缺血 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 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 占60 90 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概述 概述 2 按起病形式和病程分型 完全型脑梗死 起病6小时内病情达高峰 进展型脑梗死 病情逐渐进展 可持续6小时至数天 概述 脑梗死的分型 概述 3 脑梗死的分类1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2 脑栓塞3 腔隙性脑梗死4 分水岭梗死 概述 概述 4 概念 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 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 血管壁病变 形成小的梗死灶 是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的微梗死 直径在0 2 20mm之间 是影象学诊断 病变部位 壳核 尾状核 内囊 丘脑 脑桥病因 高血压所致的脑内细小动脉硬化 第一节腔隙性脑梗死 5 1 多见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 2 安静时急性或逐渐起病 3 无头痛 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 4 症状较轻 常见的腔隙综合征 临床表现 6 常见腔隙综合征 1 纯运动性轻偏瘫 puremotorhemiparesis PMH 2 纯感觉性卒中 puresensorystroke PSS 3 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ataxic hemiparesis AH 4 构音障碍 手笨拙综合征 dysarthric clumsyhandsyndrome DCHS 临床表现 7 1 CT2 MRI 辅助检查 8 1 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2 临床表现符合腔隙综合征之一3 影象学证实存在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病灶 诊断 9 1 病因治疗 降血压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 脑保护治疗预后 较好 但易复发 治疗 10 概念 分水岭脑梗死又称边缘带梗死 是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 脑边缘带的供血动脉是终末血管 当体循环低血压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 边缘带最先发生缺血性改变 病变部位最常见 大脑中动脉与大脑后动脉之间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之间 第二节分水岭脑梗死 11 12 第三节动脉血栓性脑梗死AtherothromboticCerebralInfarction 13 概述 动脉血栓性脑梗死 ArterothromboticCerebralInfarction 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动脉壁病变的基础上形成管腔内血栓 造成该动脉供血区血流中断 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坏死 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是脑梗塞中最常见的类型 约占80 14 1 血管壁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最主要的病因 其次为高血压 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2 血液高凝状态血液学异常如红细胞 血小板或白细胞增多等有关的细胞性血液高粘度综合征3 血流缓慢 一病因 15 年龄增长 正常 脂纹 纤维斑块 粥样硬化斑块 斑块破裂 裂纹和血栓形成 心肌梗死 中风 严重的下肢缺血 无临床特征 心血管死亡 心绞痛一过性脑缺血发作间歇性跛行 PAD 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进行性过程 二发病机制 16 动脉内膜损伤 血管内皮损伤 胆固醇沉积内膜下层血管壁脂肪透明变性纤维增生动脉变硬 迂曲 管壁凹凸不匀 发病机制 17 血小板 纤维蛋白等血液中有形成分粘附聚集 沉着血栓形成扩大阻塞血管脑梗死 发病机制 18 在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 管腔狭窄 闭塞 脑动脉血流中断持续5分钟 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出现脑梗死 发病机制 19 脑梗死缺血中心区的脑血流阈值为10ml 100g min 神经细胞膜离子泵和细胞能量代谢衰竭 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 发病机制 20 缺血中心区周围脑血流处于电衰竭 20ml 100g min 与能量衰竭 10m1 100g min 之间 局部脑组织存在大动脉残留血流和 或侧支循环 故脑缺血程度较轻 仅功能缺损 具有可逆性 发病机制 缺血半暗带 21 三病理及病理生理 一 病理 动脉闭塞后6h内 脑组织改变不明显 属可逆性 12 24h内 可出现梗塞性坏死 并发脑水肿最明显 7 14天脑组织软化 梗死区液化 小梗死灶被胶质瘢痕所替代 大病灶形成中风囊 内有液体 少数梗死区有继发出血 病理上为出血性梗死 22 存在侧支循环 部分血供有大量可存活神经元如血流恢复 脑代谢改善神经细胞仍可恢复功能 二 病理生理 急性脑梗死病灶 中心坏死区 完全缺血 脑细胞死亡周围缺血半暗带 ischemicpenumbra 保护缺血半暗带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关键 病理生理 23 四临床类型 1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 RIND 时间超过24小时 但在1 3周内恢复 不留任何后遗症 2 完全型 起病6小时症状即达到高峰 为完全性偏瘫 病情重 甚至出现昏迷 多见于血栓 栓塞 3 进展型 起病6小时至2周局灶性脑缺血症状仍逐渐进展 阶梯式加重 4 缓慢进展型 症状在2周以后仍逐渐发展 多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血栓形成 24 一 发病年龄中老年患者多见 60岁以上动脉粥样硬化多见 二 危险因素病前有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 三 既往病史1 3患者前驱症状表现为反复出现TIA 四 起病情况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 五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25 五 症状体征患者一般意识清楚 无头痛 呕吐 意识障碍等全脑症状在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 病情严重 出现意识障碍 甚至有脑疝形成 最终导致死亡 根据脑动脉血栓形成部位的不同 相应地出现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 26 临床表现 1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脑梗死 1 颈内动脉血栓形成侧支循环代偿好 无症状体征 侧支循环不良 TIA或大片脑梗死 临床表现程度不等 病灶侧单眼一过性黑蒙 持续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27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脑梗死 2 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皮质支闭塞 中枢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 上肢重于下肢 可有失语 深穿支闭塞 上下肢同等程度的偏瘫 无感觉障碍及偏盲 大脑中动脉起始段 主干 闭塞 完全性三偏症状 起病重 有意识障碍 28 临床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前循环 脑梗死 3 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单侧大脑前动脉近端闭塞 不完全或无症状 远端闭塞 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 下肢重于上肢 大小便失禁双侧阻塞时 常为精神症状 淡漠 轻快 强握征 29 临床表现各异 体征的共同特点有下列之一 交叉性瘫痪或感觉障碍双侧运动或感觉功能缺失小脑功能障碍眼球协同运动障碍偏盲或皮质盲Horner征 眼球震颤 构音障碍 听觉障碍等 临床表现 2 椎 基动脉系统 后循环 脑梗死 30 基底动脉主干闭塞 四肢瘫痪 去脑强直 眼球固定 瞳孔缩小 高热 昏迷 死亡 大脑脚综合征 Webersyndrome 多为供应中脑的基底动脉穿通支闭塞引起 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 对侧锥体束受损 临床表现 椎 基动脉系统 后循环 脑梗死 31 临床表现 椎 基动脉系统 后循环 脑梗死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Wallenbergsyndrome 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 常为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闭塞 表现为 A 突发眩晕 恶心 呕吐 眼球震颤B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 软腭提升不能和咽反射消失C 同侧面部和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D 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E 同侧Horner综合征 32 临床表现 椎 基动脉系统 后循环 脑梗死 大脑后动脉闭塞 皮质支闭塞 偏盲 有黄斑回避中央支闭塞 丘脑综合征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 感觉异常 丘脑性疼痛 锥体外系症状 33 血液化验及心电图血液化验包括血常规 血流变 血糖 血脂等检查 有利于发现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2 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有出血性脑梗死时 CSF中可见红细胞 大面积脑梗死时 CSF压力可升高 细胞数和蛋白可增加 四辅助检查 34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阻塞区域血流速度变化 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 闭塞 血管痉挛或者侧支循环建立的程度有帮助 应用于溶栓治疗监测 对预后判断有参考意义 辅助检查 35 4 头颅CT起病后 24h 无异常密度 24h 边界不清的低密度灶 2周 梗死区可呈等密度灶 5周 中风囊 辅助检查 36 5 MRI发病数小时 6 12小时 即可见T1低信号 T2高信号病变区域 MRI可发现脑干 小脑梗死及小梗死灶 功能性MRI 如弥散加权成像 DWI 和灌注加权成像 PWI 可在发病后数分钟内检测到缺血改变 对溶栓治疗有指导价值DWI与PWI可发现更早期 20 30min 的缺血病灶 对溶栓治疗有指导价值 辅助检查 37 6 脑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 磁共振动脉成像可以显示可发现病变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 7 SPECT和PET发病后数分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局部脑血流的变化 通过对脑血流量的测定 识别缺血性半暗带 指导溶栓治疗 判定预后 辅助检查 38 中 老年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前可有反复的TIA发作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症状常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 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梗死的范围与某一脑动脉供应区域相一致 影像学检查 CT MRI显示无占位性病变 无出血性病变或显示梗死灶 五诊断 39 1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栓塞鉴别2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可急性发作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脓肿有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病史头部CT 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六鉴别诊断 40 挽救生命 降低伤残 预防复发 七治疗 41 一 急性期治疗重视超早期 6小时 和急性期处理整体综合性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相结合总体 急性期治疗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 溶解血栓脑保护治疗 治疗 42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尽量增加瘫痪肢体的活动 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控制危险因素维持呼吸控制血糖调控血压处理上消化道出血控制肺部感染心脏损伤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期治疗 43 2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挽救缺血半暗带 通过溶解血栓 使闭塞的脑动脉再通 恢复梗死区的血液供应 防止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溶栓治疗的时机是影响疗效的关键 起病3小时内最佳 3 6小时可慎重选择病例 6小时后治疗效果不佳 并有较大的出血危险 适应证 1年龄 75岁 2瘫痪肢体肌力 III级 3无明显意识障碍4血压 180 110mmHg 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 2CT示脑部大片低密度灶 3深昏迷 4伴有严重心 肝 肾疾患 常用药物 tPA uK 急性期治疗 44 3 抗凝治疗主要是阻止血栓的进展 防止脑卒中复发 预防脑梗死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临床常用药物肝素 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中度 重度卒中患者不推荐使用抗凝治疗并发症出血倾向和血小板减少 急性期治疗 45 4 降纤治疗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 增加纤溶系统的活性 抑制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巴曲酶 降纤酶5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发病早期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可降低卒中的复发率 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期治疗 46 6 脑保护治疗 1 神经保护剂许多试验和临床研究 探讨了各种神经保护剂的效果 不少神经保护剂在动物实验时有效缺乏有说服力的大样本临床观察资料常用的有胞二磷胆碱等 2 亚低温治疗亚低温 32 34 可以降低脑氧代谢率局部亚低温可能是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急性期治疗 47 7 降颅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时有明显颅内压升高 应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脑水肿的高峰期为发病后的3 5天 常用降颅压药物为甘露醇 速尿和甘油果糖8 血液稀释疗法 10 低分子右旋糖酐 急性期治疗 48 9 扩血管治疗10 高压氧舱疗法 部分病人有一定疗效11 中医中药 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丹参 川芎 红花 三七12 外科治疗 大面积梗死可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血管内支架置入 急性期治疗 49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