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_第1页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_第2页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_第3页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_第4页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及当代演进的分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建筑发展同样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史诗 不同地域又书写着这部史诗 的不同篇章 基于背山面海的岭南独特地域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 亦是中华建筑文化史上绚丽的一 枝 它融汇中西 扎根地域文化 勇于创新 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 成就卓越 在中国建筑 发展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乐章 1 岭南建筑概况岭南建筑概况 1 11 1 岭南建筑的基本定义岭南建筑的基本定义 岭南派建筑即岭南建筑 其名称是伴随着新中国建筑实践的发展与特色明显的广东新建筑的突 出成就的取得而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的 正式提出 岭南建筑 的时间是在 1958 年 其标志是时任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教授的夏昌世 先生在 1958 年 建筑学报 第 10 期上发表了题为 亚热带建筑的降温问题 遮阳 隔热 通 风 的学术论文 夏昌世教授指出 岭南建筑应有自己的特点 满足通风 隔热 遮阳的要求 首 次论述了岭南建筑的特点 这不仅开启了岭南派建筑理论研究的先声 也成为岭南建筑的学名渊源 此后岭南建筑渐渐地为人们所知晓 接受和承认 知名于全国建筑界 并成为广东新建筑的代名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指出 在所有岭南的建筑中 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的主导 精神和统一风格的建筑 或者说 只有那些具有岭南文化地域性格的建筑 才称得上岭南建筑 1 21 2 岭南建筑的形成背景岭南建筑的形成背景 要探讨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和当代演进 就必须先了解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 就先得从岭南这 块独特地域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性进行理解和认识 1 2 1 自然环境特征 岭南位于中国南方 因在南岭 又称五岭 之南得称 一般是指南岭山脉以南 包括广东省 海南省 广西省 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大部分 还有香港和澳门 岭南地形复杂 背靠五岭 面向南 海 与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 广东境内 有山地 丘陵 台地和平原 还有岛屿及漫长的海岸线 岭南气候属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 日照充分 气候温暖 冬无严寒 雨量充沛 夏秋多台风 全年适宜植物生长 复杂的地理条件 是造成岭南建筑形制上多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先民的居住建筑中 需要重 视防风 防雨 防腐 防洪 甚至于防毒虫猛兽等多方面的要求 干栏式建筑成为岭南地区早期主 要的建筑形式 林木茂盛则为建造干栏式木建筑提供了物质条件 以后发展起来的岭南建筑 不论 是木 石 砖构 都十分注意抗击自然袭扰功能 为适应山地 丘陵 平原等复杂的地形而造成了 多种形制的建筑 由于背靠南岭面向大海的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使岭南文化呈现出独特的发 展状态和素质 1 2 2 人文环境特征 岭南先民属百越民族 秦统一岭南 开始了中原文化为主的岭北汉文化的大规模融入 明清时 期 岭南封建经济和文化全面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岭南成为中西文化激烈碰撞地区 广东成了我 国最早出现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地方 岭南的历史进程 决定了岭南建筑相应的发展时期 秦 汉时期兴建堡城塞嶂 明清时期营建卫城所城 炮台烽燧 烈士陵园 纪念碑等建筑表明了近代岭 南的觉醒和斗争之激烈 岭南人文以广府 客家和福佬三大民系为主体 由于广东有着与海外文化交流的远久历史 从 海上丝绸之路到近代社会的西学东渐 中西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加上澳门 香港沦于西方殖民统治 之后迅速西化 传教士首先进入广东内地 还有众多的华侨在接受和传播西方文化中所起的桥梁作 用 使岭南率先接受西方近代的思想和先进技术 岭南文化从总体上呈现出开放的 兼容的特性 百越民族迷信巫术 多神崇拜的民俗流风使得岭南庙宇建筑庞杂繁多 为维系聚族而居的移民 宗族 宗祠建筑遍及城乡 侨乡建筑在吸纳外来建筑文化上开风气之先 西方建筑文化在开埠城市 教会建筑中得到移植 1 31 3 岭南建筑的显著特点岭南建筑的显著特点 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各方各面影响着岭南建筑 使之产生强烈的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和 兼容性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岭南古建筑 亦或是当代思潮引领下的岭南建筑创作 其都具有以下 几点显著的特点 1 适合岭南湿热的气候条件 符合该建筑所处的特定地势 地质 气候 建筑环境等条件 2 功能合理 布局灵活 建筑思想以人为本 设计手法务实理性 3 空间通透 体型轻快 朴素 简洁 清新 4 庭园 园林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 5 善于从传统岭南建筑艺术中吸取营养 也博采古今中外建筑艺术之长 作品有广泛的兼 容性 6 善于吸收 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具有理性实用的技术特征 2 改革开放之前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改革开放之前岭南建筑的历史形态 从秦汉至清初的近两千年里 岭南建筑文化一直受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而发展 公共建筑几乎 都是以中原建筑法则营造 明末清初 西洋式建筑开始出现在岭南 二千年的岭南传统建筑景观被 打破 鸦片战争之后 广州开埠 沿海一带陆续成为开放城市 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 外来 文化的输入带来了进一步的影响 一方面 来自地域上地形 气候的影响 另一方面 外来文化 经济的影响 使得岭南建筑在近代形成其特有的形态 2 12 1 岭南建筑历史形态特征岭南建筑历史形态特征 2 1 1 近代民国时期 20 世纪初期的岭南建筑 主要以政府公共建筑以及行商建筑为主 时间大致为 1930 年代 受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新建筑运动的影响 体现为对西方古典主义和中国固有式的双重诠释 另一些非纪念性的公共建筑以现代主义的摩登样式出现 行商建筑方面 建筑师以合理的布局和功 能 经济的造价和创新的建筑造型适应商业建筑的开发和运作 从而体现出建筑的商业气质 2 1 2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 新中国成立之后 20 世纪 50 60 年代 岭南建筑则是另辟蹊径 犹如新中国建筑界盛开的 一朵奇葩 1950 年代期间 主要以夏昌世教授为代表的岭南建筑创作活动 以此开创岭南建筑新 风之先 1960 年代起 佘峻南 莫伯治以及在他们引领 影响下的一群中青年建筑师 把岭南建 筑的发展推上了新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岭南建筑的主要特征有 冲破 中国固有形式 的羁绊 崇尚现代理性和技术 回避政治意识形态的虚无意识之纷争 重塑建筑地域性 挖掘地方传统 文化基因 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追求简洁 朴实 明快的现代美 不搞形式主义 注重建 筑微环境的塑造 融贯传统园林意境 把建筑设计概念提升到环境营造层面 2 22 2 近代岭南建筑实例分析近代岭南建筑实例分析 2 2 1 广州十三行 康熙二十五年 1685 年 广州的粤海关被允许对外贸易 在怀远驿附近设立夷馆 并设立十三 行 专门从事对外贸易 西方商人在十三行按照西方模式建造商馆和住宅 18 世纪后期至 19 世纪 中期 西洋形式在十三行得到极大的发展 十三行商馆成了一个西洋式建筑表现的舞台 1840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十三行经历了由纯粹商馆区向符合西方模式的社区的过渡 西式 花园和教堂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十三行商馆区作为贸易使用的原始定位 表明广州城外已经开始 形成西方人社区 同时也表明 岭南建筑的西洋化成为历史趋势 1856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广州市民激于义愤 放火焚烧洋行 火后沒有再进行重建工作 1858 年 英 法二国谋取沙面租界 以新的布局形式进行规划 十三行历史遂告终结 广州十三行 2 2 2 梅州客家民居 客家民系是我国南方五大民系之一 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是梅州等地客家侨乡特有的文化景观 这些民居的创建者多有侨居海外的背景 接受了西方建筑文化 才将西方建筑文化引入客家建筑之 中 梅州联芳楼 联辉楼 万秋楼 南华又庐 继善楼及济济楼等都反映了中西交融的建筑文化 从它们的风格转换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岭南民居西洋式风潮的兴起和转变 联芳楼外观 2 2 3 开平碉楼 碉楼是一种特殊的民居建筑特色 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 在中国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其形 成与发展是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广东开平碉楼大多数是清末民初华侨兴建的 被誉为 世界建筑大观 开平碉楼是一种乡土建筑 最主要的作用是防土匪 华侨将家乡的生活 改变之后发现当地治安很差 于是就建碉楼来保护 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样式 也有国外不 同时期的建筑形式 建筑风格 开平碉楼突出了历史文化艺术 合科学价值日益被国内外所关注和 认同 2007 年 6 月 开平碉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雕楼群 2 2 4 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向有 京华帝王府 潮汕百姓家 的美誉 沿袭至今的潮汕建筑既传承了中原建筑文 化 又因地制宜 吸纳了多元建筑文化 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潮汕建筑文化 汕头开埠 后 富商巨贾和华侨纷纷投巨资在家乡大兴土木 逐渐把西洋的建筑技法和异国建材带到汕头 从 而使传统民居建筑开始展现了 中西合壁 的娇美风姿 这类民居既注重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又善于对海外先进建筑文化的吸收融合 最明显的是 钢铁 混凝土等材料以及西方柱式 外廊式 和地下室等建筑形式在很多民居中得以广泛采用 规模宏大 中西合璧的汕头陈慈簧家族宅第 始建于 1871 年 2 2 5 骑楼 骑楼是岭南近代城市发展和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也是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 即反映 了岭南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以建筑形式来改革城市街区的手段 同时也反映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 演变 因此在岭南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骑楼一般分为楼顶 楼身 骑楼底三部分 在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 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 广州骑楼的最大特点就是把门廊扩大 毗联串通成沿街廊道 骑楼首先作为一种城市制度 然后才是一种建筑现象 作为一种城市制度 骑楼建构了岭南近 代城市以旧城为中心的基本骨架 并衍生了岭南最具特色的 骑楼街 和 骑楼城市 作为一种 建筑现象 骑楼是岭南最具平民意识的建筑形态 广泛存在于岭南城乡 广州骑楼 2 2 6 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是集居住 休闲于一体的园林 其特点是 多是与住宅结合为一体的宅院形式 规模较小 其造园顺应地域与自然环境 园林的的艺术表现 除本身的艺术处理 如叠石 理水 植被 园林小品等要素的运用外 还广泛借助其他艺术门类 如绘画 书法 雕塑等 更加讲究点景 借景和意境的升华 园林空间的意境表达往往借助绘画 书法 楹联 匾额 题字等文学艺术手段来实现 具有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的特色 同时有带有西方文化的影子 佛山 梁园 3 改革开放之后岭南建筑的当代演进改革开放之后岭南建筑的当代演进 3 13 1 新的局势带来新的矛盾新的局势带来新的矛盾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经济逐步走向繁荣 政治环境则渐进宽松 加之思想束缚的解脱 国际 国内交流频繁进行 建筑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机遇 并激发出极大的创作活力 然而 正当此 时 岭南建筑 奇葩独秀 的局面逐渐势弱 岭南建筑发展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困惑局面 欧美现 代主义建筑的强势输入 使得岭南建筑难以抵挡新式潮流 其优势地位逐渐趋于弱势局面 社会 整体现代审美情趣的转变 以及自身现代性文化的缺失 必然导致对外来现代文化的盲从 抄袭甚 至媚洋的局面 自身传统文化的发展断层 而时代新统尚未形成 民众渐失自我认同的信心 外 来现代主义形式很容易填补了这种空缺 但民众当代价值趋向的迷茫依然存在 3 23 2 新的机遇需要新的探索新的机遇需要新的探索 改革开放之后 对岭南建筑发展道路乃至建筑理论 创作哲学和管理策略的研究却相对滞后 显得力不从心 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 当代岭南建筑如何在与世界各种建筑风格和建筑流派的大 碰撞中保持自身的鲜明特色 是一个要认真探讨的课题 对此 当代岭南建筑研究领军人物 华南 理工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何镜堂 对当代岭南建筑的创作探索提出了几点建设性要求 加强整体观念 促进岭南建筑文化发展 建设者们必须从城市整体环境人手 综合规划 景观 建筑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由整体到局部的设计 在创造具有时代特色建筑的同时 不 忘尊重地域特点 创造一个整体优化的 适宜人居的建筑环境 学会融合 继承兼容并蓄的岭南建筑风格 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融入世界建筑文化 另一个是融合传统建筑文化 岭南建筑文化在洞察世界建筑潮流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 锐意创新 才得以开创岭南 建筑新风 建筑是应加强几个方面的思索 1 回归地域 勇于创新 2 表达建筑的文化意义 3 33 3 新的时代下新的建筑 当代岭南风格建筑实例赏析 新的时代下新的建筑 当代岭南风格建筑实例赏析 松园宾馆 中华艺术宫 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4 结语结语 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 人文环境的溯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