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联考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北京人采用打制的方法 制作不同类型的石器 这种石器被称为 A 旧石器 B 新石器 C 磨制石器 D 切割石器 2 2 分 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是 A 火的使用 B 发明和使用工具 C 使用旧石器 D 人工取火 3 2 分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人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A B C D 4 2 分 观察下面图一 图二 通过比较最能说明 第 2 页 共 16 页 A 建筑技术的发展 B 冶铸工艺的提高 C 战争武器的改进 D 生产力不断进步 5 2 分 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远古居民分别是 A 河姆渡人 半坡人 B 元谋人 北京人 C 北京人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北京人 6 2 分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 生活情形 粟遗存 钻孔石斧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第 3 页 共 16 页 人面鱼纹彩陶盆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7 2 分 炎联蚩败统天下 种养车行屋建藩 教化群生兴社会 中华始祖拜轩辕 该诗句歌颂了谁的主 要功绩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皇帝 8 2 分 按照历史发展先后顺序来排列以下内容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人 黄帝 A B C D 9 2 分 下列各项制度不符合西周情况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第 4 页 共 16 页 C 奴隶制 D 分封制 10 2 分 生产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下列早期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 正确的是 A B C D 11 2 分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是什么文字 A 楷书 B 甲骨文 C 小篆 D 隶书 12 2 分 尚书 中记载 惟殷先人 有典有册 在这些 典册 上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A 大禹治水 B 盘庚迁殷 C 武王伐纣 D 商王狩猎 13 2 分 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 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 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第 5 页 共 16 页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14 2 分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不断演变 地方官员称呼也时有调整 如图为秦朝疆域图 图中的 琅邪 郡 管辖地在西周时期的地方长官可能是 A 周王 B 郡守 C 县令 D 诸侯 15 2 分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治理洪水 发展生产 使人民安居 乐业 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 创造了奴隶制国家 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 他 是指 A 黄帝 第 6 页 共 16 页 B 舜 C 禹 D 启 16 2 分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阅读 使用成语故事 下列这些成语故事 按其反映故事情节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酒池肉林 约法三章 卧薪尝胆 陈桥兵变 房谋杜断 A B C D 17 2 分 下图所示文物证明了我国哪个地区的青铜文明达到很高水平 A 黄河流域 B 珠江三角洲 C 成都平原 D 东北平原 18 2 分 观察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在战国 第 7 页 共 16 页 形势图上找不到 该诸侯国是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19 2 分 人们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开始于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20 2 分 如图是 战国七雄形势图 其中 所示位置分别是 A 秦 楚 齐 燕 B 齐 楚 秦 燕 第 8 页 共 16 页 C 燕 秦 齐 楚 D 燕 齐 楚 秦 21 2 分 春秋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 A 天子势力衰微 B 诸侯势力强大 C 战争频繁 D 生存环境恶化 22 2 分 下图是小王国庆期间在成都某地旅游时拍到的照片 其中的文字是 继禹大业谋福为民 父作 子述普利群生 他到的景点应是 A 都江堰 B 淮河 C 灵渠 D 黄河 23 2 分 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 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 央视科教 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 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 代开始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第 9 页 共 16 页 D 春秋 24 2 分 学了 百家争鸣 知识后 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 以德治班 颇有儒家真谛 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 要求大家互爱互利 颇有道家风范 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典型墨家风格 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 照章办事 深受法家影响 A B C D 25 2 分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 A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C 在中央设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D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26 2 分 在已出土的秦朝文物中 一块 秦砖 的砖文 如图 有这样记载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 饥人 践此万岁 解读 分析该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 从中我们所能获得的最主要信息是 历史上的秦朝 A 疆域辽阔 人口众多 B 政权统一 中央集权 第 10 页 共 16 页 C 法律严苛 赋税繁重 D 交通发达 文字统一 27 2 分 有人曾形容秦朝是 赭衣塞路 囫囵成市 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 监狱里关满了 人 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A 治安混乱 B 刑罚严酷 C 社会安定 D 人口众多 28 2 分 下图的秦代砖文为 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 道毋饥人 践此万岁 其中 海内皆臣 反映的历 史信息主要是 A 疆域辽阔 人口众多 B 法律严苛 覆盖全国 C 国家统一 中央集权 D 交通发达 经贸昌盛 29 2 分 公元前 209 年夏 900 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 途中遇到大雨 不能按期到达 情急 之下 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押队的军官 发动起义 材料中的 领队人 是 A 李斯 韩非 B 项羽 刘邦 C 陈胜 吴广 D 商鞅 李冰 第 11 页 共 16 页 30 2 分 周顷王继位时 王室财政拮据 竟无法办理襄王的丧事 他只得派人去向鲁国讨钱 鲁国国君派 使者送钱到都城 才安葬了襄王 这时已经是襄王死后第二年的 2 月了 这个故事说明 A 诸侯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比较尊重周天子 C 周天子平时比较注重节俭 D 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诊断 在历史课上 小文发言说 陈胜 吴广之所以起义 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 误期 按秦律当斩 才揭竿而起的 如果没有遇到大雨 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为什 么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2 10 分 阅读材料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温故 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 1 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2 有人认为 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 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 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 想民 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33 25 分 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僇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 得为属籍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太和 十有八年 革衣服之制 十有九年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诏迁洛之民 死葬河南 不得还北 九月庚午 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 高帝纪下 第 12 页 共 16 页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富 国以富强 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 获魏楚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 李斯 谏逐客书 材料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 目睹了洛阳的风貌 感慨地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 异 族 风气 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 人才济济 难以言传 人教版 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五 1982 年 南海 大沥公社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 即按人口 劳动力或者按人口比例分包耕地到户 分包户实行经营自主 除必须完成上调任务以外 盈亏自负 生产面貌均有明显起色 生产者也从过去统一 排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经营其他产业 南海县志 农业 第十四卷 1 据材料一 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是哪项 2 据材料二 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族 汉化 的主要措施 3 据材料三 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商鞅变法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似之处 4 据材料五简要分析 80 年代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 该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5 综合上述材料 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4 20 分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民族 为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世界著名的长城 斯托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不断内迁 大量的南下的少数民族与 汉族人民在黄河流域杂居相处 他们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材料三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 于 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摘自北师大版七 上 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6 页 2 根据材料二结台所学知识写出大量内迁的两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重大改革 这一重大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4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朝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趋势 第 14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