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 林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 摘摘 要 要 本文从全球及我国汽车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切入 采取 数据分析说明 对比论证等多种方法 一方面分析论证发展 节能汽车 以解决现阶段能源和环保问题的战略 一方面详 细分析了开发新能源汽车 实现车用能源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我国惟有坚持开发节能及新能源汽车并举 才能保障能源可 持续供应 实现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节能 能源 发展 3 Abstract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nd our global energy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utomobile cut into take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ared to demonstrate a variety of methods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ergy efficient cars on the one hand to address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 this stage of the strategy the one h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new energy vehicles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energy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Only adher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nergy saving and new energy vehicles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guarantee sustainable supply of energy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Keywords Keywords Saving Energy Development 4 目 录 绪论 6 第一章 汽车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策 8 第二章 发展节能汽车 10 2 1 高效柴油发动机技术 10 2 2 节能汽油发动机技术 11 2 3 高效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 12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15 3 1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 15 3 2 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16 第四章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20 4 1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20 4 1 1 基本情况 20 4 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0 4 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21 4 2 1 基本情况 21 4 2 2 典型车型 21 5 4 2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4 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23 4 3 1 基本情况 23 4 3 2 典型车型 24 4 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结 论 25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6 绪论绪论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未来十大振兴产业规划之一 在国民 经济发展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然而 传统内燃机驱动方式对 于空气质量的严重污染 以及内燃机驱动完全依赖不可再生 能源 越来越制约着未来汽车工业的前进步伐 同时也威胁 着我国的石油安全 有鉴于此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应用就成 为了必然 自从 1886 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 100 多年 汽车 能源几本上采用的是石油制品 汽油和柴油 经过多年大 规模的开采 地球上的石油存量已经不多 7 亿多辆内燃机 汽车组成的庞大耗能群体 其他交通工具 火车 轮船 飞 机等 化工以及众多民用锅炉 还在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消耗 着地球上残存的石油 与此同时 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运行 时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日积月累地使环境和生态不短恶化 有 鉴于此 寻找具有环保特征的交通新能源尤其是汽车新能源 的任务显得日益紧迫 对于我国汽车能源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应当采取综合性 7 措施 立足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 发展节能汽车 以解决现 阶段产业发展 能源紧张和节能环保问题 另一方面 开展 新能源汽车研究 实现车用能源多元化 保障汽车能源的长 期可持续供应 8 第一章第一章 汽车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汽车能源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对 策策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是 21 实际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 国 际能源机构 IEA 的统计数据表明 2001 年全球 57 的石油 消费在交通领域 其中美国占 67 预计到 2020 年全球汽 车保有量将达到 12 亿辆 交通用油占全球石油总消耗的 62 以上 美国能源部预测 2020 年以后 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 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 2050 年的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 2000 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 2 倍 如表 1 1 与此同时 交通 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炮房的主要 来源之一 交通能源问题已不可避免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 今年来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 预计 2020 年前我国将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我国目 前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还很低 是世界上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 国家 预计 2020 年汽车保有量将达到 1 3 1 5 亿辆 但是 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 门槛儿 车用石油消 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还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时 我们 9 已经感受到了石油供应的日益紧张 2000 年以来 汽车 包括农用车 汽油 柴油年消费量 约占我国汽油 柴油消费总量的 1 2 石油消费的 1 3 左 右 这一数据说明 车用汽油 柴油消费总量与石油消费总 量同步快速增长 由于汽车市场的持续升温 石油安全风险 不断增大 再有 根据国际平均水平和我国现状分析 我国 车用汽油 柴油消费占石油总消费比例还将大幅增长 此外 我国目前车用燃油消费总量与汽车保有量之比偏 高 即汽车的油耗量偏大 同时 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 气污染和 CO2 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 这充分表 明 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问题将会愈来愈严峻 对于我国汽车能源面临的危机和严峻挑战 我们应采取 综合性措施 一方面 发展节能汽车以解决现阶段产业发展 能源紧张和节能环保问题 另一方面 开展新能源汽车研究 实现车用能源多元化 保障汽车能源的可持续供应 年份石油消费 200157 202062 2050200 10 表表 1 1 1 1 第二章第二章 发展节能汽车发展节能汽车 现在 我们应优化现有以石油和内燃机为基础的车用能 源动力系统 终点发展喷式内燃机及其混合动力系统 带动 节能汽车的发展 节能汽车能源关键动力技术如下 2 1 高效柴油发动机技术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认为 大量发展轿车柴油机的节能 效果与汽油电混合动力不相上下 柴油发动机以其经济性 耐久性和优异动力性能成为一种国际新趋势 如今在燃油最 为昂贵的欧洲 50 以上的汽车装着柴油发动机 共轨直喷系 统 CDI 代表着良好燃油经济性以及大幅度提升的扭矩 柴油 机轿车通常可以比同等汽油机车型技能 20 40 据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分析预测 如果 2020 年我国柴油轿车占到乘用 车的 20 则当年可节约燃料 1880 万吨 为此 我国应当发 展先进的柴油轿车 但必须同时解决好排放控制及噪声 振 动等技术难题 11 高效柴油发动机技术主要包括 柴油机电控技术 排气 后处理技术 情节柴油与待用柴油技术 柴油机电控高压燃 油喷射系统和电子管理系统是绿色高效柴油机核心关键技术 应当大力发展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中 废弃再循环技术 EGR 较成熟 效果显著 应尽快推广使用 微粒捕捉器技 术 DPF 2010 年前将会在欧洲柴油车普及 我国需加快应 用速度 氮氧化物催化转换器技术路线需要慎重选择 深入 研究 2 2 节能汽油发动机技术 当前 我国轿车燃料基本上以汽油为主 现采用的 轿车汽油发动机还有相当的节能潜力 汽油发动机节能技术 的发展趋势是 缸内直喷技术 电辅助增压 电动气门 可 变压缩比 停缸控制技术等 这将会在今后五年进行规模产 业化 可以预计 将来的汽油车仍将是国内汽车的主力 这 不仅因为柴油供应紧张的局面预计仍将持续 而且在过去十 几年汽油机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能够大幅度提高热效率 有实验数据显示 按照欧美汽车测试规定 应用高效汽油机 技术的汽车平均油耗有可能比常规电喷汽油车提高 25 30 同时 应用高效汽油机技术的单机成本要小于其 12 他技术 例如混合动力 柴油机等 因此 开发高效汽油机 技术对汽车节能是极其必要的 各种燃油动力技术的节能效 果和单机成本的增加见图 2 1 图 2 1 2 3 高效汽油机技术发展现状 13 高效汽油机技术一直是欧 美 日各国政府和汽车公司 降低油耗的重点 已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最近十几年来 在高效汽油机技术方面 特别是在汽油机燃烧系统方面有了 一系列重要进展 已逐步应用或将要应用于产品中 现代缸内直喷汽油机的研制是从 1990 年前后开始的 在 1996 年首次应用 世界上主要的汽车公司都开发出多种缸内 直喷汽油机产品 从 2006 年初至今 已有两种 喷雾导向 型分层燃烧缸内直喷汽油机上市 其他上市的缸内直喷汽油 机都是均匀混合缸内直喷汽油机 分别与可变气门定时技术 或增压技术相结合 在高效汽油机技术上更为重要的突破是均质压燃燃烧的 应用 从 21 世纪初开始 均质压燃汽油机成为国外内燃机研 究的热点 受到世界主要汽车公司的关注 在 2007 年 通用 和戴姆勒分别展示了装备均质压燃汽油机的样车 这一里程 碑式的成果证实了均质压燃汽油机驱动汽车的可行性 与国外努力开发高效汽油机技术的情况相反 国内对实 用的高效汽油机技术的研发应当说是相当忽视 长期以来 国内不仅有重视 高科技 不重视 传统发动机 的倾向 在发动机领域也存在着重视柴油机 轻视汽油机的传统 进 14 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 中国突然发现在轿车和汽油机技术方 面远远落后于国外 其后 通过合资引进国外汽油机电喷技 术 使中国汽车动力技术迅速上了一个台阶 但国内基本上 没有对高效汽油机技术进行研发 投入很少 近年来 一些 汽车企业开始对汽油机技术的研发有所重视 但力度和投入 远远落后于国外 国内某大学也曾在国家支持下做过一些均 质压燃的研究 但偏重于理论方面 距汽车实际应用还很遥 远 在世界上竞争激烈的高效汽油机技术方面 中国正面临 着两种选择 一是积极参加高效汽油机技术的竞争 在汽车 节油方面取得实际成绩 另外是基本上放弃在汽油发动机技 术领域的努力 而把注意力放在 50 年后 放在当真正的新能 源被开发成功后有可能有用的动力技术上 15 第三章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3 1 交通能源与环境问题 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 8 亿辆 预计到 2020 年全球汽车 保有量将达到 12 亿辆 主要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 国际能源 机构 IEA 的统计数据表明 2001 年全球 57 的石油消费在 交通领域 其中美国达到 67 预计到 2020 年交通用油占 全球石油总消耗的 62 以上 美国能源部预测 2020 年以后 全球石油需求与常规石油供给之间将出现净缺口 2050 年的 供需缺口几乎相当于 2000 年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两倍 与此同 时 交通能源消耗也是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和全球温室气体排 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此 全球已达成共识 交通能源转型 势在必行 16 近年来 我国汽车业迅猛发展 2005 年 我国汽车产 销量均超过 570 万辆 分别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 自主品 牌轿车和汽车出口均出现大幅增长 预计 2020 年前我国将成 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之一 我国 目前的汽车人均保有量还很低 2003 年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 为美国的 2 5 19 辆 大约相当于美国 90 年前的水平 是世界上汽车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预计 2020 年汽车保有量 将达到 1 3 1 5 亿辆 但是 当我国刚刚到达汽车社会门槛 车用石油消费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例 1 3 以下 还大大低 于世界平均水平时 1 2 以上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 石油 供应的日益紧张 同时 车用石油消耗所产生的空气污染和 CO2 排放也正在变成愈来愈严重的问题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 上第二大 CO2 排放国 由此产生的国际政治和经济争端将会 愈演愈烈 这充分表明 我国所面临的石油安全与交通能源 问题将来势更猛 影响更大 挑战更加严峻 按传统交通能 源动力系统发展下去 不可持续 实现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 统转型是大势所趋 3 2 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17 历史上 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一直处于技术革命和经 济转型的核心位置 十九世纪 煤和蒸汽机火车引发了欧洲 的工业革命 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 二十世纪 石油和内燃机汽车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 把人类带入了基 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 也带来了能源环境的巨大挑 战 进入二十一世纪 以替代燃料和混合动力为代表的各种 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迅猛发展 相互竞争 引发了一场新 的技术变革 预示着人类将要进入后石油时代过渡期和能源 动力技术创新突破的机遇期 这场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主要趋势是汽车能源多元化 汽车动力电气化和汽车排放洁净化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生物 燃料对于各种车辆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成为各国共同推广的 新型燃料 混合动力作为新型汽车能源动力技术共性平台 继承了先进内燃机技术 结合高效洁净的电力驱动方式 既 充分利用现有燃料基础设施 又能包容各种新型燃料 现已 成为新型动力汽车产业化的里程碑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兴 能量转换装置 尽管目前还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技术障碍 18 但其作为新一代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远期解决方案仍然被全 球所看好 汽车能源动力技术的变革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混合 动力有望在近中期逐步普及 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商业化大 约在 2020 年以后 面向中长期的汽车技术发展 我国汽车所 处的这一技术变革时期为我国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提供了 历史机遇 机遇之一 中国的资源和能源状况适合发展新能源交通 动力系统 中国缺油 少气 多煤 这一结构特点给交通能 源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基于各种资源特点的多种 替代燃料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地域辽阔和资源多样性的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基于煤炭的燃料工业 基于生物质的农业能源 和基于天然气的各种气体燃料技术 从而实现交通能源来源 的多样化 同时 从我国城乡布局看 城市模式以大城市群 为主要特点 汽车燃料基础设施比较集中 有利于燃料清洁 化管理和监督 我国广大农村 随地区不同 其一次能源资 源特点 也不同 这比较适合发展一次能源来源多元化 燃料 制取和消费当地化的燃料供应体系 19 机遇之二 我国具有实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后发 优势 从我国汽车发展阶段看 具有后发优势 尽管发达国 家政府均大力推动各种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和向氢能燃料电 池汽车动力系统的转型 但是其传统汽车产业庞大 石油基 础设施完善 消费习惯难以转变 实施转型社会成本高昂 转型难度很大 而我国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 汽车普及率 低 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 有更大的自由度 相对常规汽车而言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 有比较优势 如果政策得当 可以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转型 机遇之三 实施汽车动力系统变革 是多年来我国发展 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成功实践的战略总结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对我国能源安全 环境保护和实现我国汽车工业跨越发 展的战略考虑 九五 期间 科技部会同有关部委组织实 施了 清洁汽车行动 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目前 全 国已有燃气汽车 22 万辆 加气站 700 余座 年替代石油 150 万吨 而且天然气汽车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预计今后几年将 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 十五 期间 科技部组织实施 了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国家投入 8 8 亿元 是最大 20 的科技专项之一 全国 200 余家单位 2000 多名骨干科技人 员直接参与实施 初步形成了官 产 学 研合作机制 目 前 小型纯电动车辆已经开始小规模产业化 混合动力汽车 已有多个车型通过国家认证成为产品 燃料电池汽车已进入 示范考核运行阶段 自主开发的燃料电池 动力蓄电池 驱 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具备批量化生产能力 这为我国汽车 动力转型战略的实施 奠定了坚实的技术 人才和实践基础 第四章第四章 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综 述述 4 1 纯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4 1 1 基本情况 期间组织了纯电动汽车的攻关 而 十五 和 十一五 期间 863 计划包含纯电动汽车专项 研发的产品包括 纯电 动公交客车 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市政用车 用在对环保有 特殊要求的场合 我国纯电动汽车开发取得如下进展 1 基本掌握整车动 力系统匹配与集成设计 整车控制技术 样车的动力性和能 21 耗水平与国外相当 2 在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大型公交客车方 面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示范运行 4 1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整车产品在电池包单位重量续驶里程 或能量效率 可靠性和工程化上仍落后于国外先进产品 2 电池的比能量 安全性 可靠性 使用寿命等方面 还不能 满足整车要求 3 电机 电池所需部分部件 材料需进口 同时在控制器基础硬件 芯片 高速 CAN 网关和信号处理放 大部件等方面也要依赖进口 4 电动附件还没有成熟的产品 可用 成本高 也依赖进口 4 2 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 4 2 1 基本情况 十一五 期间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和产 品开发列为 863 课题的重点 各大汽车企业都开始研究混合 动力汽车 多个城市开展了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示范运行 混合动力汽车是北京奥运示范的主要车型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取得以下进展 1 基本掌握了混合动 力汽车整车开发技术 2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结 构形式和多种混合度的技术方案 3 动力电池和电机的技术 22 性能取得较大进展 部分满足混合动力整车要求 4 混合动 力汽车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产品类型 部分企业开始 展开较大范围的示范运行 部分产品开始进行产业化推广 4 2 2 典型车型 典型车型 1 上汽目前正在开发荣威 750 中混混合动力轿 车和荣威 550 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 计划分别于 2010 年和 2012 年上市 并已完成混联式混合动力客车的设计 2 一 汽双电机重混合动力轿车和中度混合动力客车已上公告 在 长春 北京奥运会及大连达沃斯等地进行了示范运行 节油 率 28 5 3 东风公司混联混合动力轿车产品已完成 3 轮样 车研制 其中 微混已经完成公告试验 节油率约 7 并联 混合动力客车 2003 年开始示范运营 现已达 120 余辆 实际 运行节油率达到 20 25 6 款车型已申报国家公告 4 长 安基于杰勋和志翔平台采用 MT 和 CVT 两种机电耦合方案开发 了 ISG 混合动力轿车 已完成 137 辆杰勋和 29 辆志翔混合动 力汽车小批量试生产 在重庆 北京奥运会及中南海进行了 示范运行 去年 6 月杰勋轿车上市销售 5 北汽欧 V 混合动 力客车采用伊顿系统 现进行电机电池国产化 2008 年 1 月 开始商品化销售 已交付广州 北京等地公交集团 6 广汽 23 研发的并联重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已上公告 在昆明公交线路 上试运行累计行程近 2 万公里 平均节油率在 23 左右 完 成了混合动力多用途乘用车 AHEV 样车开发 目前正在全力推 进 AHEV 量产化开发 7 奇瑞公司 BSG 混合动力轿车 2008 年 上市 量产 800 多辆 节油率达 6 7 基于 A5 平台开发的 ISG 混合动力汽车 节油率 17 NEDC 工况 示范运行已 投入近百辆 8 华晨集团 ISG 轻度混合动力汽车 节油率 10 以上 已上公告 投入 10 辆参与大连达沃斯示范运行 中华骏捷重混合动力轿车采用混联方案 节油率达 35 9 江淮集团基于 MPV 和宾悦开发了 BSG 混合动力汽车 并已开 发同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江淮串联和并联混合动力客车 已经在上海 大连等地示范运行 串联式混合动力客车节油 率 20 4 2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除个别整车企业的产品已上市外 大 多数企业尚处于样车阶段 未经过多轮验证研究 未达到系 统优化和批量生产要求 2 零部件产业链未形成 关键原 材料和电力电子元器件依赖进口 3 整车和零部件工程化不 足 产品尚处于产业化初期 成本较高 24 4 3 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 4 3 1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十五 燃料电池汽车及其关键技术列入 863 计划攻关 十一五 燃料电池汽车在整车集成技术 动力平 台的成熟性 整车的可靠性等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样车的主 要技术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取得以下进展 1 基本建立了燃 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体系 2 研发的样车与国外相比 主要技 术指标水平相当 3 样车进行了示范运行 4 3 2 典型车型 典型车型 1 清华大学承担燃料电池客车动力系统平台开 发 联合北京客车总厂 北汽集团等整车单位成功开发了燃 料电池客车 完成了 5 万公里的道路考核运行 有 3 辆样车 参与了奥运示范 并在北京公交示范运营了 1 年 2 上海燃 料电池动力系统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 上汽集团等单位完 成了四轮燃料电池轿车的开发 已成功研制出第三代 超越 系列燃料电池轿车 可靠性与耐久性试验实车累计完成行程 10 2 万公里 其第四代燃料电池轿车在生产线装配了 20 辆 参与了 2008 年奥运会示范运行 25 4 3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在核心技术上 如燃料电池电堆和发 动机系统的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研发进展较 为缓慢 2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考核运行规模较小 储氢 和氢能源基础设施等问题尚未解决 3 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 品的可靠性和成本离实用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结结 论论 总体而言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取 得了重要进展 1 初步建立混合动力 纯电动和燃料电池 三纵三横 研发布局和技术体系 2 在技术研发方面 初 步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技术 动力电池和电机取得重 要进展 部分产品基本能满足示范运行要求 3 在产业化方 面 部分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和示范运营 正向产业化推 进 4 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和测试评价能力 26 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 我国新能 源汽车研究起步较早 但政府投入长期不足 企业投入更少 长期处于试验阶段 近年来虽加大投入 有了很大发展 但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 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 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 3 在动力电池 性能和成本方面 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 同样存在较大的问 题 与整车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成为纯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 颈 4 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的困难更大 近中期内产业 化可能性小 5 混合动力整车共性关键技术 包括高效内燃 机 先进变速箱 轻量化技术 机电耦合技术等亟待攻关 同时 混合动力汽车在工程化开发方面相对薄弱 需要进一 步加强 6 动力电池基础原材料 含隔膜 电机及电控系 统用电力电子元器件 IGBT 等自主化不足 大部分关键原材 料和零部件 以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 存在受制于人的重大 风险 7 有关配套鼓励政策措施有待完善 包括缺乏对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的引导 以及在消费和使用环节的 支持政策等 8 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试验检测能力 还需进一步增强和补充 相信经过努力和完善 我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7 一定会有一个不可估量的前途 致 谢 本篇题为 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的毕业论 文终于完成了 在此 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韩伟老师 从选题到构思到选材再到最终的完稿 每一步都倾注了老师 的心血 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 她是认真的工作作风深深的 教导了我 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树立了榜样 她的精神将 是我终生难忘并深深受益 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学习的这三年之中 是老师们的教育和关怀使我成长 在此 我衷心的感谢曾经 28 帮助和教导我的孙莹老师 韩伟老师等等的所有的老师们 对老师们的恩德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年生活之中 我同样要感谢和我一同成长的同学们 感谢他们在我失意时的安慰 生活中的辅助 谢谢大家 感谢不辞辛苦审阅论文和督导论文答辩的老师们 你们 辛苦了 主要参考文献 1 边耀璋 汽车新能源技术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2 张铁柱 张洪信 汽车安全 节能与环保 第一版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3 陈军 袁华堂 新能源材料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 简晓春 杜仕武 现代汽车技术及运用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 陈清泉 孙逢春 祝嘉光 现代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6 崔心存 现代汽车新技术 北京 北京交通出版社 2001 7 上海市石油学会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1 8 吴荣辉 电喷发动机控制系统 福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9 徐家龙 柴油机电控喷油技术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10 王尚勇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29 Suspension The modern of in the car has two kinds of suspension is from move another a kind of suspension is active of From move an a function for is from spring coil reducing flapping machine reduce to the flap leading to organization etc constituting it is vibration that impact to dies down road cause this 30 kind of can produce the function dint by oneself therefore call active of The active of is more than ten years to develop of from a kind of that computer control have three terms 1 have to can produce the motive source of the function dint 2 carry out a piece can deliver this kind of function dint combines it can continue the work 3 have the variety spreads to feel the machine combines to concentrates the relevant data to micro computer to proceed to carry to calculate to combine the decision controls the way Therefore active a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together mechanics with electronics knowledge is a kind of high technique that compare pass the carriage dint the reduces from the impact dint but causable loading system Among them the spring coil rises primarily the function that deceleration pound at dint reduce the main 31 function that flap the machine is a to reduce the vibration Because this kind of be driven by outside dint but rise function of so call from move But active a device for of in the control link installing can producing take out moving Adopt a kind of repress in suppressing the dint by dint the road face the impact dint of the carriage and the inclination dint of the carriage Bo sophisticate to equip For example equip active an axis for of France snow iron dragon mulberry the car s a system is speed carriage that a micro computer have on the of the 5 kinds of spreading feels machine distinguish to deliver to micro computer the car soon the ex round system moves the pressure and step to move the accelerator pedal perpendicular flap and frequencies change direction the dish angle and change direction flat out etc date directionally The computer receives these data continuously and with in advance 32 the critical value that set up proceeds the comparison choosing the homologous an appearance At the same time on micro computer independence control catch a car wheel of carry out a dollar a for passing the control reduce to flap the machine inside hydraulic pneumatic variety creation take out moving from but can on any time any car wheel creation meeting request a sport Therefore the mulberry bridge car has various driver s modes chooses driving as long as pull automatically in the best an appearance in order to best and comfortable function Moreover active a function for having carriage sport of control When the ca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代乐清围海筑塘考略
- 2025华远集团高层管理人员绩效合同
- 2025装修工程施工合同范本:家居装修与商业空间装修
- 买卖合同样本简
- k式房合同样本
- 光租船合同标准文本
- 简单劳务用工协议书
- 计时工工作制的劳动合同二零二五年
- 光伏经销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安防工程售后服务承诺书
- 16J914-1 公用建筑卫生间
- 机械加工PFMEA案例
-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PP-R)工程技术规程
- 《梅岭三章》教学实录
- 环境艺术与室内设计专业室内设计手绘表现技法教学课件(图文)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DB50∕T 906-2019 殡葬服务标志和设置规范
- 警察查缉战术讲义
- 安全生产管理和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讲义PPT通用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含答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单元练习试题(共六套).docx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