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民族精神_第1页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_第2页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_第3页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_第4页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日本的民族精神论日本的民族精神 聂帅南 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国家主要的精神支柱 是巨大的无形文化 资产和生存影响力 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面貌 性格 意志 活力 一个国家民族的优劣 首先取决于其民族精神和价值观 对于一个 国家的兴衰起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 国土面积不足 38 万平方公里 比中国的 云南省还要小 日本的天然资源匮乏 矿石 石油 煤炭 粮食等 主要的生产资料基本都是依赖于进口 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还是地 震 海啸的多发地 在这样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下 形成了日本人 民所特有的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和迫切需要出人头地的自尊意识 在 这种意识下 也深厚培育了日本民族天然的对内积极奋发图强 创 新思变的进取精神 以及对外不断寻求拓展 甚至不惜声誉去掠夺 侵占他人资财的野性 近代历史上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改革是日本开 始吸收西方文明 提出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主张 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转折 长期的孤立与对西方工业强国的 依赖 使日本产生了强力的危机感 为了摆脱这种危机感 日本在 这一时期 大力开展西化教育制度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 到了 1894 1895 年 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 战争 1904 1905 年 日本又在中国的东北旅顺发动了日俄战争 强烈的占有欲望深入了日本人的骨子里 现代史上 日本尽管是在 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但日本几乎同时是在与中国 缅甸 新加坡 菲律宾 马来西亚 朝鲜 美国及苏联交战 日本战败后 用了一 二十年的时间战争赔偿和恢复重建 再之后从五十年代一直到九十 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成长期和稳定期发展 奠定了日本稳居世界 经济文明强国的领先地位 日本何以能死而复生 从战败国的废墟瓦砾中崛起一个现代化 的 经济强国 在二战后的六十多年复兴中 日本何以先进的工业化 技术引领世界的潮流 日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本人利用今 年暑假的日本实地考察感受 谈谈对日本民族精神的一些认识 并 希望在国人举国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时候 能够从理性的 角度分析和汲取日本民族精神中有益的成分 一 一 日本天然的忧患危机意识忧患 激励了世代团结奋斗精神日本天然的忧患危机意识忧患 激励了世代团结奋斗精神 长期以来 日本人有一种生存危机和前途渺茫的不安感 地震 火山 海啸不断 时刻给日本人带来不确定的创伤 日本资源匮乏 使得日本人缺少生存为继的依托 有今天不知明日事的忧愁 日本 由众多岛屿组成 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 缺少平地 生活 开垦 极是问题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资料统计 这些年基本上有 60 多 的粮食需要依赖进口 几乎没有石油 原油 99 7 依靠进口 四分 之一的天然气需要从周边国家购买 铁矿石 铁矾土 100 进口 铜 锌 盐等地矿资源需要大量进口等 所以 日本人感到自己远没有 资格和资本去与其他一些资源国家相提并论 要想自己过得比别人 好 就只能用心去奋斗 而不是去学别人的安逸 在这样一种背景 之下 日本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的一种浓厚的忧患危机的精神压力 这种压力又被转化成一种不屈不挠的求生能力 以及刺激和凝聚了 日本人的自尊 顽强 不甘 奋争 团结的意志和勇气 仔细分析 来看 在全球化方面做得最好的就是日本 几乎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都能见到日本输出的身影 日本的核电技术 汽车工业 家用电器 文化产业等都居于世界前列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 日本列岛改 造论 中说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主要是看其国民的活动半 径 他们按照世界公民的要求 来培养国民 教育后代 二 二 日本强烈的吸收性 保持了顽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日本强烈的吸收性 保持了顽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日本人崇尚强者 他们认为只要是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 不论 西方还是东方 也不论是属于哪个民族的 有会自觉的化为己用 不排斥 不抗拒 对任何先进的文化 思想 技术都保持着一种常 态 饥饿感 历史上 日本早期以中国文化为师 把中国的汉字 秘方 瓷器 造纸 礼仪 习俗化为己有 后来又从欧美引入科技 管理 法典 更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把拿来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 尽管日本人可能都有着藐视任何一方的妄自尊大心态 但所表 现的却是极其谦卑的学习精神 他们不论是敌是友 如饥似渴地学 习一切认为具有优秀品质的技术 经验 管理 吸收异国民族优秀 文化的元素 养分 精髓 正是日本独有的学习能力 造就了日本 的科技研究和发明创新能力始终保持旺盛的冲劲和超越 如早在秦 汉时期 日本人就从中国学会了冶炼金属的方法 而现在日本的新 日铁 川崎 神户等一大批钢铁企业却成为了当今世界领军标杆 日本人在学习吸收异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 也没有忘记紧 密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并加以发展和创新 他们不讳言 自己的文化是 杂种 文化 认为优秀的文化必然是多种文化的结 合 他们也不担心因为吸收外来文化 会失去本国文化的个性和民 族特点 日本人学习了中国汉字 创造了假名文字 大量吸收外来 语作为材料 创造了自己的独特语种 他们请美国的戴明 PDCA 循 环理论的倡导者 传授企业管理经验 却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全面质 量管理 TQC 体系 并衍生出松下幸之助 稻盛和夫等一系列企业 家理论 日本人学习外来文化很注重实践和实际效果 这种强烈的 求知欲 融入了国民精神 企业精神和国家精神 有统计说 中国 人每年阅读书籍是平均每人 0 7 本 韩国人是 7 本 日本人是 40 本 这个数据也应对了这样一个事实 就是日本面对欧美的先进技术 日本人是想法设法 拿 过来研究学习 并且争取做到了 第一代 引进 第二代模仿 第三代创新 有一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成果 经常是在欧美发芽生根 却在日本开花结果 甚至更进一步在之后 靠某些关键部件制约着欧美的经济发展 三 三 日本的忠诚之道 教育了国民效忠 谦卑 礼让的文明日本的忠诚之道 教育了国民效忠 谦卑 礼让的文明 国民素质是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元素 它包括思想 修养 礼 仪 文化 政治 体能 道德 教育等等 日本人深受儒家的教育 思想影响 自古就有 以和为贵 无忤为宗 群卿百聊 以礼为 本 信是本义 每事有信 的教条约束 因此 在日本的企业管 理中 基本都要宣扬 和 诚 信 仁 义 爱 忠 孝 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标准规范 要求认同日本的社会组织 认同领导准则 日本人的人际关系也十分强调相互尊重 和谐共生 崇尚正直 坚毅 简朴 质朴 胆识 礼节 大义 廉耻 诚实 信用 自律 友善 忠诚等种种美德 在家庭 学校 商店 企业 和社会之间 日本人都要显得彬彬有礼 举止有让 员工培训时 从发型 衣着 坐姿 立姿 鞠躬角度 接打拿放电话的轻重迟缓 时机 到表演对方看不见的丰富表情 开门 带路 奉茶都设有严 格的要求 在提升对每个国民 乃至家庭 社会的文化 精神的修 养同时 也推动着日本整个民族保持着正能量 联合国曾对世界各 国国民素质做过一份调查 内容分为精神面貌 文化素质 道德修 养 礼仪素养 全民教育 经济条件 身体素质 民族的向心力凝 聚力等共计 118 项指标 都体现了国民素质 结果日本人是排名第 一位 日本民族对于恩情债务的重视程度 也是世界上罕见的 在日 本人看来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网上奋斗的 随着时 间的推移 就会像高利贷一样不断累积 日本人的 恩 包括 皇 恩 亲恩 师恩 等等 凡是对自己有恩的人 都会铭记在心 以后有机会 定当回报 其中对于天皇的恩 日本人视之为尽忠 皇恩浩荡 为天皇忠于天职 为荣誉置生死于度外 因此 也造就 了日本人敢于领命向敌赴死 敢于集体剖腹殉国 敢于谢罪引咎辞 职 执着参拜靖国神社的极端忠诚思想和敢于奉献 为荣誉而战的 武士道精神 四 四 日本的岛国文化 熏陶了抱团出征 团队合作的纪律精神日本的岛国文化 熏陶了抱团出征 团队合作的纪律精神 团队精神 或者说集体意识 是日本民族精神的另一特色 日 本人认为 国之虽小 度心隐忍 聚心惟大 只有大家抱成一团 有序和谐 才能在危机来临的时候 共度难关 如果不能同舟共济 那就只有全军覆没 所以每个日本人都时刻将自己融入集体 作为 组织的一部分 为整体分忧解难 把整个组织作为自己的利益共同 体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在现代企业中体现的十分明显 日本的公司 叫做 会社 他们把公司作为赖以生存的家 每个人都愿意为这个 家添砖加瓦 视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许多公司企业实行了终身雇用 制 一个日本员工在企业中 只要努力工作不犯什么大错误 往往 能在这个公司获得稳定增长的薪水 所以日本员工更愿意把自己的 一切都献给公司 一生都在一个公司任职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曾发生了大地震 在地震之后 海啸 来临之前 日本人竞相开车逃命 公路上有两条车道 左边车道排 了长队的车子 一眼望不到头 可是右边一条却是空着 为什么呢 原来日本人在逃命时也不会抢占右边的车道 那是为了让运送食物 药品和抢救的车辆先行的通道 这个真实的事例 体现了日本是一 个很重视纪律教育和执行纪律严明的国家 国民合作精神历经考验 虽然对内日本人和企业是 让而不争 但是一旦到了对外 则 变成了 争而不让 争而必胜 的好战精神 这可以理解为对内让 而不争是为了形成一个战斗集体 荣辱共享 从而去赢的对外战争 的胜利 稻盛和夫在 干法 中曾经提到 公司雇员之间的和谐 以及他们对于公司的奉献精神被认为是极其重要的 而公司雇员之 间的竞争则并不被看中 这种独特的日本文化 使得日本企业的雇 员能够努力寻求一个整体去与外国同行进行更加残酷激烈的竞争 它不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而是将人归位于一个整体 产生整体 力量之后的角逐 二战战败之后的日本 之所以能迅速摆脱经济萧 条落魄 在全球获得经济上的快速腾飞 甚至远超一些西方发达国 家 便是这种合作意志的一种体现 五 五 日本执着的精益价值观 决定了国家的品牌和民族的品位日本执着的精益价值观 决定了国家的品牌和民族的品位 日本一个被人们视为弹丸之地的 小日本 岛国 却是从没有 放弃思贤努力 向先进发达国家靠齐靠拢 并自信自己是个 大日 本帝国 日本的 大国 意识不是仅仅在精神上的自我膨胀 日本人在 学习了中国的精髓和西方列强的技术之后 这种 大国 思想为自 己标榜是个上等民族 表现形式上是把用高品质的国民 转换为高 品质的产品 高品质的生活 和自我高品质的价值认同 日本人对 待任何产品的制造过程 兢兢业业 千篇一律地追求精工细作 精 益求精 精细化管理 从设计到出品的全过程让人无可挑剔 完美 制胜 因此 创造出了诸如丰田 日产 三菱 东芝 松下 京瓷 等无数高科技含量的世界品牌 日本人对生活质量的表现充满人性 化和责任感 无论是衣食住行 还是生老病死 皆是以人为本的服 务 处处符合营养 卫生 健康 安全 环保 享受 国民的平均 寿命达到 89 岁 保持世界之首位优势 日本人偏执的品质意识 形 成了独有的民族价值认同的根基 这种牢固的根基构建了品牌产品 品质生活和品位民族 也自然塑造了唯我独有 唯我自尊的 大国 民族形象 同时 也依靠这份根基 积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谋求自 身经济大国的软实力 六 六 理性客观地看待日本民族的精华与糟粕理性客观地看待日本民族的精华与糟粕 我们在对日本民族进行分析的同时 还必须正视两个方面的问 题 一是必须对日本民族的劣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在中国与日 本的交战史上 1874 年 即明治维新的第二年 日本进犯了中国台 湾 1892 年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逼迫中国签订 马关条约 割 占了中国领土台湾和澎湖列岛 1900 年 日本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 国 取得了在天津北京等地带的驻兵权 1904 年 日本发动日俄战 争 从俄国手中夺取了中国辽东半岛和南满铁路租借权 1914 年 日本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机 入侵中国山东 1928 年 日 本在中国东北制造皇姑屯事件 酿成 五卅惨案 1931 年 日本 侵占中国整个东北 1937 年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件 实施全面侵略 中国 1938 年 日本进攻中国上海 南京沦陷并进行了 南京大 屠杀 历史告诉我们 在日本民族中 不管是军国主义 还是帝国 主义 也不管是政府虚伪道歉 还是不去参拜战犯神位 这些极其 卑鄙 恶劣 野蛮 凶残的民族品格 尽管主导这些残暴的是少数 但也是构成日本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教训 对日本民族中的弱肉强食的野蛮劣性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 二是必 须对与日本民族文明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日本 在世界各国之中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 一定是有其成功的理由 我 们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 但我们作为一个进取 之国 还要正视与日本之间的巨大差距 这个差距在经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