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917 年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2 2 分 2017 毕节 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俄国二月革命 C 新中国成立 D 俄国十月革命 3 2 分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 看 我们有炸 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 有柴 伊万气坏了 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 上身出水 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 大林万岁 该笑话反映的是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 4 2 分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A 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第 2 页 共 11 页 B 权力高度集中 缺乏群众监督 C 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 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5 2 分 斯大林说 工业化的中心 工业化的基础 就是发展重工业 燃料 金属等 归根到底 就是 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 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由此可以看出 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轻工业 C 优先发展农业 D 优先发展商业 6 2 分 关于 1929 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 说法错误的是 A 工农业 商业金融全面危机 B 破坏性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 C 危机首先从战败国发生 D 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战争的危险 7 2 分 罗斯福新政的 新 是指 A 加强政府对工业的控制 B 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扶持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加强政府对就业的指导 8 2 分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 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下列行径中 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 都卷入的是 A 日军进犯卢沟桥 B 德军入侵波兰 第 3 页 共 11 页 C 德军入侵苏联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9 2 分 20 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 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 A 雅尔塔会议 B 巴黎和会 C 华盛顿会议 D 慕尼黑会议 10 2 分 雨果曾说 总会有这么一天 到那时 你们法国 俄国 英国 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 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 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到那时 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为 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 建立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 B 成立联合国 C 成立欧盟 D 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11 2 分 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 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 并在不少问 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 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维护和平 的原则 实行 集体安全 对战败国殖民地的 委任统治 严厉制裁德国 A B C D 12 2 分 勾结一敌对一联合一冷战一对峙一牵制 适合用来概括近现代的 A 美日关系 第 4 页 共 11 页 B 美俄 苏 关系 C 英美关系 D 英法关系 13 2 分 1944 年 6 月 6 日 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 战场来说的 A 苏德战场 B 北非战场 C 太平洋战场 D 中国战场 14 2 分 它结束了曾对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 也结束了曾在战后 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 材料中的 它 指的是 A 德国分裂 B 奥地利被占领 C 苏联解体 D 波兰遭德国闪击 15 2 分 西欧六国在建立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共同体时 都没有忘记战后竭力鼓吹欧洲联合的英国 它们邀 请英国参加进来 但却被英国拒绝了 丘吉尔曾说 我们有我们的梦想 有我们的任务 我们与欧洲大陆相 联 但并不包容在里面 我们是和欧洲在一起 而不是属于它 我们同它利益与共 但并不被它吸纳 这表明当 时的英国 A 成为阻挠欧洲地区联合的主要障碍 B 试图建立由英国主导的欧洲联合 C 与欧洲其他国家关系处于敌对状态 D 欲改变其传统的欧洲均势政策 第 5 页 共 11 页 16 2 分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意 德 日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以下各项 属于这些国家法西斯暴 行的是 迫害犹太人 南京大屠杀 疯狂对外扩张 镇压 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A B C D 17 2 分 欧洲的六个大国中 既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又是轴心国成员的两国是 A 德 意 B 英 俄 C 法 俄 D 英 法 18 2 分 1991 年 日本首相在施政演说中强调要 积板参与建立世界新秩序的国际努力 并将其作为执 政的首要目标 这反映了日本试图 A 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B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C 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D 利用高新技术成果 19 2 分 东欧剧变 最具决定性的变化是 A 社会制度 B 政治制度 C 国名变化 D 国家分裂 第 6 页 共 11 页 20 2 分 1940 年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该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 进行农奴制改革 B 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C 推行新经济政策 D 改革斯大林模式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21 20 分 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 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 国际 关系 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 则和行动方针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21 年美国急欲改变日本在华的优势局面 瓦解英日同盟 孤立日本 遂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名 召开 了此次会议 提案是由中国北洋政府在美国的授意下提出的 会议期间 中国方面曾提出收回关税自主权 取消 领事裁判权 撤退外国驻华军队和收回租界 租借地等 但均遭拒绝 材料二 美国只要能打开中国的 大门 就可以开创一个外交新时代 自然 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 作用可以更容易地遏制苏联 而经济上强大的日本则能抗衡中国 这样一种 新颖的 外交格局中 美国将独占 鳌头 扮演世界领导的角色 因此 对于尼克松总统的外交攻势来说 中国是至关重要的 北京欢迎尼克松 来访既有实际原因 也有心理原因 最重要的是要同他讨论改善国际地位 以遏制苏联可能的进攻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1600 2000 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世界大国 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需要及时向世界表达中国 人对世界发展和国际秩序的愿景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力所能及的大国责任 以展现并提升中国的外交道义 和大国形象 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国际责任担当 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一种期待 罗建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气象与新特色 1 材料一中的 此次会议 指的是哪一次国际会议 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 在这次会议 中 中国处于怎样的外交地位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在 尼克松访华 这一外交活动上 中美双方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外交上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 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 7 页 共 11 页 22 5 分 最近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 再次引起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 结合所学知 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3 年 美国强行打开日本的大门后 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 日本经济遭到摧残 国家主权不断 丧失 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 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 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 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 齐格勒 新全球史 第三版 下 材料三 20 世纪 30 年代是萧务 危机和战争的 10 年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领土和约 并有办法 有决心这样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 使日本 300 万人丧生 所有大城市都因空袭而遭到严重破坏 全国 1 4 的财富被毁 生产水平只相当于战前的 1 3 经济陷于崩溃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回答 日本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 变革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 首要目标 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的 萧条 危机 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 面对危机 日本的 办法 是什么 4 为走出 经济陷于崩溃 的困境 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 请你举出其中的一条措施 5 综合上述材料 你从日本摆脱危机的措施及影响中得到哪些启示 23 15 分 随着美国大搞所谓的 亚太再平衡 战略 美日同盟日趋强化 历史上 美日之间时敌时友 对亚太乃至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 美日之战 材料一 下面三幅图片均为历史上日本与美国涉及舰船的历史事件 第 8 页 共 11 页 图一 1853 年美国舰队闯入日本港口 图二 1941 年硝烟中的珍珠港 图三日本向盟国递交投降书 图一美国舰队的闯入后 日本民族危机严重 引发了日本历史上的哪次变革 变革前后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图二 图三所对应的历史事件 分别意味着二战进程发展到怎样的阶段 2 美日之争 材料二 列宁说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 美国 日本 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据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九国公约 签订后 日本人沮丧 美国人得意 为 什么 3 美日之盟 材料三 美国 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 二反映出 20 世纪 50 70 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 请问 50 年代初 美国哪些举措影响了日本经济的 发展 图二 三日本 西欧实力的增强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4 20 分 阅读下列有关俄罗斯联邦的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到了 19 世纪 60 年代 它们 俄国 弱点暴露无疑 内部很不稳定 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 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 又是经济的 英国历史学家艾瑞克 霍布斯鲍姆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917 年 11 月 7 日 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 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 开始了一次对 20 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第 9 页 共 11 页 纪录片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材料三 俄罗斯 指苏联 在 1929 年时 不能生产一架飞机 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 也不能生产一辆汽 车 十年以后 到 1941 年时 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 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 大国崛起 解说词 材料四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 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 产的发展付出代价 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 果 既有物质上的 也有精神上的苦果 普京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 材料一中 19 世纪 60 年代 俄国是怎样解决 关键弱点 的 解决后 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 化 2 材料二中 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20 世纪 20 年代 他领导这个国家进行 伟大实践 的经济措施是 什么 3 从材料三可看出 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请说明变化的原因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四中 苦果 的根源是什么 为此 苏联付出的最沉重的代价是什么 我们从 中应该吸取哪些历史教训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