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卷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卷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卷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卷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下列官渡之战的正确叙述是 A 发生在三国时期 B 袁绍全军覆没 C 发生在公元前 200 年 D 曹操火烧袁绍全部粮草 2 2 分 三国时代 波澜壮阔 英雄辈出 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 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 曹丕废掉汉献帝 自称皇帝 国号魏 C 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 D 孙权称王 国号吴 3 2 分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 鼎 一般 鼎 有三足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 被形 象地称为 三国鼎立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 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4 2 分 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 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第 2 页 共 11 页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繁荣开放的社会 5 2 分 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诸葛亮 6 2 分 下列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社会上佛教盛行 A B C D 7 2 分 中国历史上公元前 771 年 280 年西晋完成国家统一 两个历史事件相距 A 1051 年 B 1050 年 C 491 年 第 3 页 共 11 页 D 1251 年 8 2 分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江南开发的重要原因有 南方建立了统一政权 北方人口南迁避乱 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A B C D 9 2 分 宋书 州郡志 所载 自 西晋 永嘉初至 南朝 刘宋末 南渡 迁 人口约 90 万 约占北 方总人数的 1 8 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北方人口锐减 B 政权分立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江南得到开发 10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 西晋 隋 B 东汉 南宋 隋 C 蜀 西晋 金 第 4 页 共 11 页 D 蜀 西夏 元 11 2 分 下列历史事件中 与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有关的是 A 齐桓公改革 B 商鞅变法 C 李悝变法 D 孝文帝改革 12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 汉化 政策 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直接原因是 A 改革由皇帝主持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 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 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13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 将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 A 元 B 穆 C 陆 D 贺 14 2 分 下列哪些条件促成了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时国力强盛 府库充实 当时中国造船技术先进 皇帝的支持 联合东南亚国家 抵抗倭寇 A B C D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哪一条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 A 迁都洛阳 B 实行汉化政策 C 采用汉族统治阶级的封建统治政策 D 颁布均田制 16 2 分 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 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 下列成果中属于魏晋时期民族融合成 果的是 胡乐 胡舞受到汉族人民喜爱 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胡 汉 思想感情难以沟通 汉语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 A B C D 17 2 分 顺天时 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道反 劳而无获 此观点出自 A 水经注 B 伤寒杂病论 C 大明历 D 齐民要术 18 2 分 周杰伦创作的 中国风 歌曲 兰亭临帖 行书如行云流水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却难拓 你的美 你唱到他的这首歌时会想到以下哪位书法家 A 张旭 第 6 页 共 11 页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19 2 分 下列属于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的是 A 龙门石窟 B 敦煌石窟 C 云冈石窟 D 大同石窟 20 2 分 祖冲之 贾思勰和郦道元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主要品质是 实践 吸取前人的科研成果 乐于向他人求教 持之以恒 潜心学习和研究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1 25 分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拔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拔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或重 复 皆改之 资治通鉴 1 魏主 指的是谁 诏令说的是什么改革 魏主 的改革还有什么内容 22 20 分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世界文明古国 某校七年级同学探讨了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请你参 与同学们的小组探究 回答相关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 第 7 页 共 11 页 材料一 引进优良作物 材料二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商路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而石榴 葡萄 胡麻 胡桃 胡豆 胡萝卜等 西域物产 也是在汉朝时通过这条商路传到内地的 在中原很多地区得到推广种植 这些作物的引进 不仅增加 了我国农作物的种类 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上的外来作物引进 采用先进技术 材料三 东晋南朝时 在太湖 鄱阳湖和洞庭湖一带开辟出了大量湖田 人们还把北方农作物的栽培 施肥 牛耕等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 在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 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 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都与战国时期秦国在岷江流域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关 它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 府之国 这是什么水利工程 是谁主持修建的 2 材料二中新的农作物是通过哪条商路传入内地的 汉武帝派谁两次出使西域 这条商路的开通有何重要 意义 3 根据材料三指出 东晋南朝时北方人口南迁 将哪些先进技术带到了南方 23 20 分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 史记 商鞅列传 第 8 页 共 11 页 1 管仲相桓公 后提出了什么口号进一步提高了齐桓公的号召力 2 材料二反映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各国纷纷变法后 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3 材料二卫鞅变法后给秦国带来什么影响 4 从材料一 二两个国家的强国之路中 对你有何启发 三 三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江南 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 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 食 放火烧荒 耕种水田 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 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 江南之国为盛矣 地广野丰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棉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意指江南出产的丝棉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宋书 材料三 皇帝说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那些 30 岁以上的人 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 可经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如果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 宋书 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 史记 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 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 3 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启示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北魏孝文帝也进行了有效的改革 他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至少 3 点 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