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67 1 绪 论 计任务与原始资料 始资料 H 小区地处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该小区常住人口约 20000 人。取水源为小区附近( 如图 示 )的湖泊( 水质如表 示 )。湖泊水深较浅,水位随季节变化不大,最高水位位于地平面以下 低水位位于地平面以下 ;岸边地势较缓,地基条件较好。由于工业的发展,水源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水质指标总体基本符合地面水质标准中类水的标准,但氨氮( 3N )含量超标, 同化有机碳)和的含量也较高,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已经无法使出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 卫生标准 。 表 水水质一览表 项目 2浊度 色度 H g/L 最高 00 50 18 低 20 0 10 均 60 8 14 设计的主要内容 本设计的任务是针对题设要求和条件,设计出适合 H 小区的给水处理工程。本设计的内容包括: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67 ( 1) 取水构筑物及泵站设计; ( 2) 针对原水水质,选择适宜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其中应当包括(或部分包括): 预处理工艺; 常规处理工艺; 深度处理工艺。 ( 3) 水厂处理构筑物设计、设备的选型及运行参数确定。 ( 4) 绘制工艺的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 ( 5) 绘制主要构筑物的加工 /施工 /工艺图。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67 北555354河流道路道 路道 路河流皮革厂饮料厂乳品厂预留空地生活区生活区生活区生活区河流湖泊图 H 小区地形图 计的具体要求 ( 1) 学会收集与整理设计资料;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合理规划,设计小型给水处理系统;通过设计,熟悉有关技术规定和设计规范。 ( 2)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合理安排和规划时间,按期独立完成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4/67 设计任务;设计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要提交的设计成 果 ( 1) 毕业设计说明和计算书一本(合订)。 ( 2)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图纸一套,其中应包括: a、 2 张); b、 取水构筑物 剖面图( 1张); c、给水厂主要处理构筑物的 加工 /施工 /工艺图 ( 5 8 张)。 艺流程选择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加快,城市人口膨胀,引起了城市工业生活用水量大大增加;同时,相应的污染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导致了饮用水水源普遍受到污染,饮用水水质恶化。常规的工艺已经无法满足处理水有较好水质的标准。国外也纷纷在常规工艺基础上增设预处理、深 度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较好,使用安全,经济上也可运行。 针对本次设计,因为是经济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主要超标项目:可同化有机碳(有机物)和氨氮。拟采用生物预处理 +常规工艺 +深度处理。常规处理中可以选择混凝沉淀也可以选择澄清工艺将二者合为一个工艺。通过对原水水质的分析,现拟定以下工艺流程: 原水 絮凝沉淀 过滤 消毒。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5/67 2 取水装置及泵站设计 2 1 水量确定 根据所给资料,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查给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表 1H 小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属于第三区,即:上海 浙江的全部 江西安徽 江苏的大部 福建北部 湖南湖北的东部和河南南部。 给水设备类型 : 室内有给水排水卫生设备并有淋浴设备和集中热水供应 。 表 活用水量定额 用水情况 一 二 三 四 五 最高( L/人 d) 170200 180210 185215 190220 180210 平均日( L/人 d) 130170 140180 145185 150290 140180 时变化系数 以最高日 生活用水量定额 200 L/人 k=水普及率 f=98% ( 1) 城市或居住区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1 =200( L/人 2000 人 98%=3920( 2) 浇洒道路和大面积绿化需用水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6/67 浇洒道路每平方米路面 每次 1d. )。 若按面积计算,绿化及浇洒道路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不合理 。 所以据经验估计占 3%,只负责预留地及生活区的用水量。 各个工厂可自己打井供绿化浇洒道路, 也不计入用水量计算。 ( 3) % =3% 3920= =118. ( 4) 再增加相当于最高日用水量 15%25%的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漏水量 。 ( 5) 设计年限内最高日用水量 1+=(3920+118)=5047.5 d ( 6) 再加水厂自用水量:取设计用水量的 5% 则 5047.5 d=d ( 7) 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9 924 33 =m s/3 ( 8) 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h/3 =m h/3 =m s/3 水装置 水点 取水点因为是湖泊取水, 湖泊取水的基本要求是: ( 1) 远离湖岸芦苇等较多的地方,这 些湖区有机物丰富,水生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7/67 物较多,水质较差,易发生堵塞现象 。 ( 2) 取水点应该避免选择在夏季主风向的向风面的凹岸处,因为这些地方大量浮游生物集聚并死亡,使水质恶化,水的色度增加,且产生臭味。 ( 3) 取水头部应该远离支流的汇入点,选择水深较大,浊度较小的地点。 ( 4) 取水头部应该建在稳定的湖岸,选择岸坡坡度较小,岸高不大的地方。 所以取水口应选在近湖泊出口处,离开支流汇入口,且须避开藻类集中滋生区。考虑到实际地区情况,无法满足取水口在主导风向上风向这个条件,所以取离预留空地最近的湖泊边的一点,但取水头部可以取远点 。伸入湖泊 水方式 从湖泊取水,应考虑风浪对淹没深度的影响。 ( 1)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适用于湖泊岸边较陡,主流近岸,岸边有足够水深,水质和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 2)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在湖岸平坦,岸边水深不够或水质不好时采用。 本设计从湖泊中取水,水深较小,岸边地质条件较好,水质比较均匀,可分建或合建取水构筑物。考虑造价问题,泵房不宜挖太深,所以选择河床分建式取水构筑物。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8/67 水构筑物示意图 河床式取水构筑物按照进水 管形式的不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主要类型有自流管取水,虹吸管取水,水泵直接吸水,桥墩式取水等。 ( 1) 自流管取水:自流管淹没于水中,湖水靠重力自留,工作较可靠,但敷设自流管时,开挖土石方量较大,适用于自流管埋深不大时。 (2)虹吸管取水:虹吸管比自流管提高了卖官的高程,可以减少水下土石方量,缩短工期,节约投资。但虹吸管对管材及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运行管理要求严格,并须保证严密不漏气,需要真空装置,工作可靠性不如自流管。 (3)水泵直接吸水:适用于水中漂浮物不多,吸水管不长的中小型泵房。 (4)桥墩式取水:造价 高,适合在大河中,岸边无建泵房条件下使用。 水厂规模较小,湖泊岸边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水质稳定,水位落差不大,所以可以选择自流管取水方式,既可以减少工程造价,与虹吸管相比又可以保证供水安全,并与取水量要求相适宜。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9/67 水头部 常见的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取水头部主要有喇叭口取水头部、蘑菇头式取水头部、鱼形罩取水头部、箱式取水头部、斜板取水头部等。 ( 1) 喇叭口取水头部:是设有隔栅的金属喇叭口,用桩架或支墩固定在河床上, 这种头部构造简单,造价较低,施工方便,但取出漂浮污效果较差。 ( 2) 蘑菇头式取水头 部:是一个向上的喇叭口,其上再加一金属帽盖。河水由帽盖底部流入,带入的泥沙及漂浮物较少。缺点是头部高度较大,有求水深较大。 ( 3) 鱼形罩取水头部:是一个两端带圆锥头部的圆筒,在圆筒表面和背水圆锥面上开设圆形进水孔。其外形区域流线型,水流阻力小,而且进水面积大,进水孔流速小,漂浮物难于吸附在罩上,所以能减轻水草堵塞。 ( 4) 箱式取水头部:进水孔总面积较大,能减少冰凌和泥沙进入量,适于在水深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 5) 斜板取水头部:适用于粗颗粒泥沙较多的情况。 综合各种取水头部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选用箱式取水头部 较为合适,能满足浅水取水的条件限制,又能节省造价,施工也不太复杂。 水头部的进水孔与格栅面积 取水头部进水孔的上缘在设计最低水位以下的浸没深度,侧面进水时不小于 水头部至少分成两格或分设两个,以便清洗和维修。如图,取水头部的平面尺寸为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0/67 图 取水头部平面图 进水孔流速无冰絮时为 s,本设计取 0.4 m/s, 栅条直接固定在进水孔上,栅条采用 扁钢,厚度 s=10条净距采用 b=50栅阻塞系数 栅 条 引 起 的 面 积 减 少 系 数k2=105050=进水孔总面积, 21= 每个进水孔面积 f=24 /4= 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水孔尺寸用 栅尺 寸因为太小,无法用现有的标准尺寸,自己制的尺寸为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1/67 图 格栅 板格网 设在进水间内,用于拦截水中细小的漂浮物。过网流速采用5丝直径 d=2网格面积减少系数 )( =2)25(55 =网 阻塞系数采用 流收缩系数采用 a= 平板网格所需面积 21 = 设两个格网,每个格网面积为 ,进水部分尺寸为 1=样没有这么小的标准格网,自制的尺寸为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2/67 图 平板格网 水头损失约 2 水管 自流管采用钢筋混凝土,出于安全性考虑,不少于两根管。管径按正常供水时的设计水量和流速决定。进水管设计流速不小于 0.6 m/s,本设计取 0.8 m/s,水量为 s,少其对江河水流的影响和免受冲击。如需要铺设在河床上,须用块石或支墩固定。坡度和坡向河心。 A=18 5m,集水间到一级泵房 级泵房到水厂内处理构筑物 预处理的长度为 水间 集水间的平面尺寸为 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 最低水面标高为 52.9 m。 图 水间平面图 级提升泵站计算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3/67 计扬程 小水厂的 一级泵站考虑一半或两班制运转。 按最高日的平均时流量计算。 Q=33 设计扬程粗估 a 静扬程通过取水计算已知在最不利情况下 一条自流管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 75%的设计流量时, 从取水头部到泵房吸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为 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 最低水面标高为 52.9 m 水泵所需静扬程 洪水位时 m 枯水位时 b 吸水管路水头损失为 c 输水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设计输水管为钢管,两根各长为 径为 250 则水头损失为 2 。 d 泵站内管路的水头损失 0.5 m 则水泵设计扬程为 设计枯水位时 计供水位时 m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4/67 据此,参考相关规范,选 水泵, 3 台,两用一备, Q=,扬程 18m,转速 2000r/电动机型号 率 11 千瓦,叶轮直径 125量 42公斤,效率 ,81% 吸程 泵安装高度 水泵安装高度 22h 其中, 泵的最大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v 为水泵吸入口流速,为 ms h 为吸水管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之和, 从而有 即水泵最大安装高度为 取水泵的安装高度为 2。水泵的布置高度 =s, Z=泵在地面上 其中 吸水间最低水位标高 。 泵机组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经参考规范,设计采用平行单排方式的机组布置,其优点为:使得悬臂式水泵的吸水管可以处于顺直状态,布置紧凑,泵房建筑面积小,电动机轴抽出方便。大致布置情况可用 图 示: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5/67 1 . 5高 压 2 . 0配电设备出水管 1 . 5图 水泵平面布置图 取水泵到墙的距离为 1m ,水泵间的间距为 2m ,水泵机组到配电设备的 距离为 2m ,出水方向上距离墙的距离为 2m ,水泵机组占用宽度取为 占用长度为 配电设备宽为 墙宽 从而可知泵房的设计平面布置尺寸为: L B=17 6() 房高度 经查阅相关规范,知 水泵的相关安装尺寸为:泵的安装总长度为 L=1185m m 总宽度为 B=490m m ,高 530心离地面高 160号电动机的相关尺寸,改选符合要求的 电动机。功率 13 380 公斤。高 522508 940由 于水泵重量不大,泵房采用单轨吊车,从而泵房的计算高度为: H a b c d e f g ()m a 为吊车梁高度,取 0.2 m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6/67 b 为滑车高度, c 为起重葫芦在钢丝绳吊紧情况下的长度,取 1.5 m d 为起重绳的垂直长度,水泵为 电动机为 x 为起重部件宽度,为 e 为最大一台水泵或电动机的高度,取 f 为吊起物底部和最高一台机组顶部的距离,一般应大于 取 g 为 最 高 一 台 水 泵 或 电 动 机 至 室 内 地 坪 的 高 度 , 其中 基础厚。 经查阅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十一册 常用设备 ,选用 1型单轨小车,其起重高度为 3 10 米,起重量为 1 吨,高 300 ,宽400 。 泵房的计算高度: H =a+b+c+d+e+f+g =房高度草图大致 图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7/67 图 泵房高度示意 图 3 预处理 述 化学氧化法处理水的毒理学安全性下降,致突变活性提高,吸附法作为预处理手段也有费用高,增加排泥量等缺点。而生物预处理能获得生物稳定的水,使整个处理工艺出水更安全可靠,具有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特点。 微污染水源水时一个贫营养的生态环境,在其中生长的微生物群落与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群落不同。需要一个由适应贫营养的异养除碳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生物膜法能截留微生物和有机物,保证处理系统中有足够的高效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氨氮能力的微生 物群落。而活性污泥难保持,所以生物预处理技术都采用生物膜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也叫浸没式生物膜法,即在池内设置人工合成填料,经过充氧的水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使填料上长满生物膜,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通过生物净化作用使水中污染物质得到降解与去除,这种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具有它们的共同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能力大,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生成量小,能保证出水水质,易于管理。我国目前针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8/67 对微污染水源水预处理工艺较多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 由于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技术 仍在研究、发展阶段,对设计数据没有明确的规范规定,设计参数由实验确定。这里根据有关课题成果所得的数据进行计算。 计参数、适用条件 采用人工合成填料 (物接触氧化池 适合处理微污染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高,特别是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饮用水处理。 进水浊度不得高于 40度 水温太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当原水水温低于 5时,构筑物应设在室内。 填料单位在填料支架上悬挂式安装,使用时填料和填料支架一起置入接触氧化池 空床停留时间一般为 1 小时左右,气水比为 1:1 左右( 20 105 ( 6)为保证布水布气均匀,每池面积一般应在 25以内,填料层高度一般为 3m 左右。 为充分利用生物反应池的空间,填料的填充率应大于 70%。 池数一般应不少于 2 计计算 水力停留时间 t= 曝气水比 1:1 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的容积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19/67 W=24=336生物接触氧化池总高 取超高 填料层上部集水区 料层高度取m,则填料池总高 H=2+4=4.3 m 生物接触氧化池平面布置 总面积为 F= 3336 =112 ,每座池面积 f=16 8m,池子的座数 N=1612 =7 曝气量 Q 气 因为气水比为 1: 1,所以 Q= /d=220.8 m 3 /h 每池曝气量 31.5 m 3 /h 布气系统 布水干,支管始端流速均采用 10m/s,则各池干管管径 0管管径 水采用球冠形可张微孔曝气器,尺寸为 73 55,曝气器布置在填料层下缘。曝气间隔 136个。 图 曝气系统图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0/67 ( 6)排泥系统 为保证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沉积的生物膜及时排除,在池底设 2 条斗式排泥槽,每槽内设一条穿孔排泥管,排泥管上装阀门。由设在池内的超声波污泥浓度计输出(信号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 图 剖面图 具体详图见附图 02 4 加药混合 查资料,部分水厂的投药量,厦门 精制硫酸铝 10 28mg/l 悬浮物 100 200 Ss= b 取 浊度 20 300 度,水温 535 液池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1/67 溶液池容积 W1=51417 =取 0.7 溶液池设两个,每个 3.5 尺寸 高 解池 计算水量 Q=h 混凝剂为精制硫酸铝。 混凝 剂最大投加量 u=20mg/b=15%。一般有两个溶解池交替使用。 ( 1) 溶解池体积 尺寸 高 (2)溶解池放水时间 t=10放水流量 qo=060 =s 查水力计算表 放水管径 2mm,v=s (3)溶解池底部设管径 d=100排渣管 一根 溶解池一般为地下式,通常设在加药间的底层。般采用机械搅拌装置以加速溶解。小水厂的搅拌装置可用挂壁式。 药和混合 投药管流量 q=2 1000/24 60 60=2 1000/24 606 0=设计采用计量泵投加方式 (三台,两用一备)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2/67 图 计量泵投加方式 1 23混合方式,本设计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特点如下: 投资 省,在管道上安装容易,维修工作量少; 能快速混合,效果良好; 产生一定的水头损失,为减少能耗,管内流速一般采用1/ V=1m/s 分级数三级 D= = =76 300= =s。 静 态混合器内的投药点应靠近水流方向的第一节混合元件,投药管插入管内径的 13 处,管内径较大时,可在投药管上开孔,多孔投药,使药液均匀分布。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3/67 图 管式静态混合器 药间布置 平面布置 图 加药间平面布置 123456 75 絮凝沉淀 格絮凝 述 网格絮凝池是我国近年来应用紊流理论发展起来的新型池,现已在近百项工程中应用,。它可以和斜管沉淀池合建。 网格絮凝池的平面布置和穿孔旋流絮凝池相类似,由多格竖井串联而成。絮凝池分成许多面积相等的方格,进水水流顺序从一格流到下一格,上下对角交错流动,直到出口。在全池约 2/3的分格呢,垂直水流方向放置网格或栅条。通过网格或栅条的孔隙时,水流收缩,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4/67 过网孔后水流扩大,形成良好絮凝条件,因而可降低絮凝剂量并缩短絮凝时间。 网格絮凝池的优点:反应絮凝的效果较好,采用了微涡旋理论;单位面积负荷 大,效率较高;水头损失较小,能耗较小。 计计算 絮凝池设 2 个池子,每池设计流量 Q=s。 絮凝池时间 t=10均有效水深 3m. 絮凝池有效容积 V=10 60 s 絮凝池有效面积 Ad=13/3=6 水流经每格竖井的流速 s 单格面积 设计 每格为正方形,边长采用 n= 24,采用 25个 超高 的总高度为 H=3+过水洞流速 .3 m/s 递减到 0.1 m/s,上孔上缘在最高水位以下,下孔下缘与池底平齐。,代表每格的网格层数。 内部水头损失 1 6格为前段,水过网孔的流速 =s, 7 15格为中段,水过网孔 =m/s。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5/67 a 前段 网格的孔眼尺寸为 8080 m/s, 净空断面 每个网格的孔眼数 17 个 前段设网格 16 个, ,n=16, 1=网格阻力系数取 损 =n 1 2g =16 前段孔洞水头损失 2=孔洞阻力系数 = 22g = 3+3)/b 中段 网格孔眼尺寸 100100取 V 中 =s, 净空断面 每个网格的孔眼数 13 个, 中段共设网 格 9个 中段网格的水损 9 段孔洞水损 3+2+2 +2) /c 后段 不设网格,孔洞水头损失 = 5+4)/m d 絮凝池内水头损失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6/67 h= 1h 2h =4)絮凝池的格墙宽 凝池的总宽 从絮凝池到沉淀池的过渡段净宽 表 絮凝池过水孔洞尺寸 格编号 1 2 3 4 5 6 孔洞高 *宽 /m 速 /( m/s) 编号 7 8 9 10 11 12 孔洞高 *宽 /m 33 33 35速 /( m/s) 编号 13 14 15 16 17 18 孔洞高 *宽 /m 0 35 43 43 43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7/67 流速 /( m/s) 编号 19 20 21 22 孔洞高 *宽 /m 0 43 43速 /( m/s) 计要点 斜管沉淀池的计算主要用于确定池体尺寸,计算斜管装置,校核运行参数(停留时间、上升流速、雷诺数等),确定排泥的设备和进水与出水系统。 参考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第三册 城市给水 ,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要求主要有: ( 1) 颗粒沉淀速度 一般为 0 0 mm s; ( 2) 上升流速 斜管倾角为 60 时,流速约为 2 3 mm s,水在斜管 内停留时间一般取为 4 7 ( 3) 斜管倾角 采用后倾式利于均匀配水,为方便排泥,倾角为 60 ; ( 4) 斜管长度 斜管长度一般为 1m ,考虑池子不宜过深,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8/67 以及安装支 承方便起见,斜管区不宜过高; (5)管径 管径指圆形斜管的内径,正方形的边长,六边形的内 切圆直径,一般为 25 35 (6)斜管过渡段长度 考虑水流由斜管进口端的紊流过渡到层流的影响,斜 管计算可另加 20 25过渡段长度,作为斜管总长度; (7)有效系数 指斜管区中有效过水面积(总面积扣除斜管的结构面 积)与总面积之比。由于材料厚度和性状不同而异。塑料与纸质六边形蜂窝斜管 , 0 0 ,石棉水泥板 0 0 ; (8)整流设施 使水流能均匀地由絮凝池进入斜管下部配水区 a 、缝隙隔条整流,缝隙前窄后宽,穿缝流速可为 ms b 、穿孔墙整流,穿孔流速可为 0 0 /9)配水区高度 采用 V 型槽穿孔管或排泥斗时,斜管底到 V 型槽顶的高 度不小于 当采用机械刮泥时,斜管到池底的高度不小于 外为便于检修,在斜管区或池壁边设置人孔或检修廊; (10)清水区和集水系统 清水区深度为 集水系统包括穿孔集水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29/67 管(上面开孔)和溢流槽。穿孔管的进水直径一般为 25 ,孔距100 250管中距在 间,溢流槽有堰口集水槽和淹没孔集水槽,孔口上淹没深度一般为 510设计集水槽时,应考虑池子超载,按 20%计; (11)斜管沉淀区液面负荷一般可采用 329 . 0 1 1 . 0 / ( )m m h。 12)清水区高度 水区布小于 管中水流的 小于 500, 03 104 。 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异向斜管沉淀池。 处理水量 Q=s,斜管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 池有效宽 粒沉降速度 s. 采用塑料片热压六边形蜂窝管,管压 距 d=30平倾角 60。 (1)清水区面积 A= 10 其中斜 管结构占用面积按照 3%计算,则实际清水区需要面积 0 为了配水均匀,采用清水区平面尺寸 斜管长度 L 斜管内水流速度 60 s=s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0/67 L=()d/ =( 30/虑到管端紊流,积泥等因素。过渡区采用 200m 沉淀区高度 清水区高 水区 管高 1000 = 孔 排 泥 斗 槽 高 超高 池 子 总 高H=沉淀池进口穿孔墙 穿孔墙上的洞口流速采用 m/s(不宜大于 洞口总面积为 3 每个洞口尺寸定为 1010洞口数 0 个 (在布水区 围内) 图 斜管沉淀池剖面图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1/67 集水系统 沿池长方向布置 2 条穿孔集水槽,中间为 1条集水渠, 为施工方便槽底平坡。 集水槽中心距为 L =集水量 q=s 查给排水计算手册得槽宽为 高 m,集水槽双侧开孔,孔径 d=25数为 50 个 。 集水渠 每条集水渠的流量 Q=s 假定集水渠起端的水流截面为正方形,则渠宽为 b=施工方便采用 端水深 考虑到集水槽水流入到集水渠时应自由跌水,跌落高度取 集水槽底应高于集水渠起端水面 同时考虑到集水槽与集水渠顶相平, 则集水渠总高度为 m 出水管流速 .2 m/s,则直径为 D= =排泥系统 采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横向布置,沿与水流垂直方向共设 2 根,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2/67 双侧排泥至集泥槽。集泥渠长 1.8 m, B H 为 0.3 m 0.3 m。孔眼采取等距布置。 穿孔管长 m,首末端积泥比为 得 孔径 d=25口面积 f=。取孔距 s=眼数目为m=L/. 孔眼总面积为 7 ,穿孔管断面积为W= w =。 穿孔管直径为 =m,取直径 5角,并排排列。 采用气动快开式排泥阀。 核算 a 雷诺数 水力半径 R=4d =25/4=当水温 t=20 时 ,水的运动粘度 =s 管内流速 V= Q = s=s Re= = 支管长度与其直径之比不 60。 D 45 取 50 支管截面积为 。 查水力计算表 得支管始端流速 73.4 s 孔口流速采用 6 m/s( 5 6), 孔口总面积 f= sm / =17300m 配水系统开孔比为 2 孔眼直径采用 个孔口面积 .5 m , 孔眼数 273 个 (考虑干管顶开 2排孔,每排 11 个孔 ) ,孔口中心距 1= 每根支管孔眼数 0 个 2222273 =12 个 支管孔眼布置设二排,与垂线成 45夹角向下交错排列, 每排 6 个,孔口中心距 配水系统校核 孔眼总面积与支管总横截面积之比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7/67 /22 眼中心距应 这里 管横截面积与支管总截面积之比 2 际孔口数 m=12 22+22=286 实际孔口总面积 f=286 106 = 实际孔口流速 v= s ()2 +()2 =(2 103 )2 =合配水均匀性达到 95%以上的要求 孔眼水头损失 支管壁厚采用 5 ,流量系数采用 u=头损失 )10(2=(14/10 /2g=洗砂排水槽 f= 滤层厚 0 ,冲洗强度 14L/(滤层膨胀度 e=40% 每个滤池设 2 条冲洗排水槽,槽长 两槽中心距采用 每槽排水量 Q=14 =s H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8/67 图 冲洗槽断面 求断面尺寸模数 X=内流速一般采用 0.6 m/s 冲洗排水槽底厚 护高 槽顶距砂面高度 H= 壁 厚 ) +0% 38+核:冲洗排水槽总面积与单个滤池面积之比 f 2 =2 2 小区给水工艺设计 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