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12高中历史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 4 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专题四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单元测试 人民版必修 2 2 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 欧风美雨 的影响下 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 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解析 西装源于西方国家 长袍马褂是中国的传统服装 中山装体现 中西合璧 但没有融合 满汉风格 故排除 A B D 三项 旗袍是在满族妇女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服装的长处 而形成的 同时具有中西合璧 满汉风格的特点 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 摩登姑娘 太太们 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 以期脱胎换骨 由黄皮肤黑眼 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服饰和饮食的西化 B 洋货在中国的畅销 C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 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 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 等信息 说明人们出现了盲目学习西方社会习俗的现 象 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3 原创原创 1898 年 有人作诗说 大半旗装改汉装 宫袍裁作短衣裳 腿跟形式先融化 说 道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服饰改革 废止缠足 婚姻自由 反清革命 A B C D 答案 A 用心 爱心 专心2 41866 年 张德彝记载了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 每日三次点心 两次大 餐 所食者 无非烧炙 牛羊鸡鱼 饮则凉水 糖水 热牛奶 菜肉汤 甜苦洋酒 这 一材料说明当时 A 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B 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C 西餐馆的服务周到而且营养卫生 D 西餐馆已经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解析 题干材料中 1866 年 从天津到上海 等信息 说明西餐馆主要分布在近代中国被 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故 B 项符合题意 A C D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答案 B 5 原创原创 某征婚广告称 女子须不缠足者 须知字者 男子不娶妾 男死后 女可再嫁 夫 妇如不相和 可离婚 这说明 A 废止缠足成为社会时尚 B 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C 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 D 封建正统思想销声匿迹 解析 该 征婚启事 中提出的要求 反映了我国新式婚姻观念的出现 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6 申报 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载 梳一东洋头 披件西洋衣 宣读婚约 互换约指 才一鞠躬 即携手同归 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这一近代婚姻礼俗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 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 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 民主进步思潮的熏陶 D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解析 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 不会成为近代婚姻礼俗变化的原因之一 故 D 项符合题意 A 项属于经济因素 B C 两项属于思想因素 答案 D 用心 爱心 专心3 7 山西一个乡绅曾在 退想斋日记 中写道 自变乱以来 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 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 改阴历为阳历 即服色亦效洋式 该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开始出 现于 A 鸦片战争时期 B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 洋务运动期间 D 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答案 D 81912 年以后 跪拜 作揖等被鞠躬 握手所取代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教育制度的改革 B 底层民众的呼声 C 领袖的个人决策 D 民国政府的倡导 解析 中华民国成立后 南京临时政府曾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 其内容之一是用点头 鞠躬 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 故 D 项符合题意 A B C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9 2009 2009 安徽文综安徽文综 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 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 是 解析 清末民初 剪辫运动具有鲜明的反清革命色彩 故 B 项符合题意 A 项反映的是废止缠 足 C 项反映的是新式婚俗 D 项反映的是新式交通工具 均不具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答案 B 10 2011 2011 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江苏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1912 年 1 月 11 日 民立报 提出 天下兴亡 匹妇有责 这表明中华民国 提倡女权 主张男女平等 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消灭了性别歧视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4 解析 就 天下兴亡 匹妇有责 而言 是间接说明的现象 和 是直接说明的理念 故 A 项符合题意 消灭性别歧视不可能仅凭一份报纸而解决 故排除 B C D 三项 答案 A 111877 年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 这一历史现象标志着我国 A 电报线路已遍及各地 B 有线电报业务的开端 C 民用电报事业的出现 D 近代民族工业的起步 答案 B 121880 年 刘锡鸿等官员认为 修建铁路 山川之神不安 即旱涝之灾易召 致使清政 府认为 铁路断不宜开 这说明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 A 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B 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C 资金和技术严重缺乏 D 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解析 山川之神不安 即旱涝之灾易召 等信息 反映了封建传统迷信思想阻挠近代铁路的 兴修 故 D 项符合题意 A B C 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 答案 D 13 2011 2011 浙江杭州师大附中高三月考浙江杭州师大附中高三月考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 重建 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 1910 年的中国上海 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 商人吴某乘坐有轨电车去谈生意 B 街上不少路人穿着中山装 C 申报 上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 D 同盟会成员陈某用无线电话与总部联络 解析 1908 年 上海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 故 A 项符合题意 中山装出现在辛亥革命后 武 昌起义发生在 1911 年 无线电话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 故排除 B C D 三项 答案 A 用心 爱心 专心5 14 2010 2010 山东文综山东文综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 破戏台 烂秀才 小足板子洋烟袋 火车站 德 律风 指电话 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 B C D 解析 和 是 破戏台 烂秀才 小足板子洋烟袋 火车站 德律风 等信息反映的现象 是 大足板子毕业生 等信息说明的问题 故 D 项符合题意 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故排除 A B C 三项 答案 D 151949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标志 着 A 中国人开始自办邮电通信事业 B 邮政通信开始扩展到中心城市 C 邮政和电信合一新时代的开创 D 我国开始与国际邮电事业接轨 答案 C 16 在近代中国 新式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的引进与推广所产生的影响 最为符合历史发 展潮流的是 A 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 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D 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 解析 A B C D 四个选项均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但 B C D 三 项都是 A 项的一个侧面 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171873 年 8 月 我国近代报刊 昭文新报 在汉口正式出版 对此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由在华传教士主持创办 用心 爱心 专心6 B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 说明近代报刊在华诞生 D 体现了国人办报的高潮 答案 B 181909 年初 大公报 上的一篇文章称 第一是开眼界 可以当成游历 看看欧美各 国的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 亲眼见得一样 时常看看 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 材 料中使人民 开眼界 的是 A 广播B 电影C 电视D 互联网 答案 B 19 在 从大脚到多变 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 的文章中 介绍了 20 世纪中国女人美 丽标准的变化轨迹 其中从 20 世纪初到 30 年代的标准先后有 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 敢 于婚姻自由的女人 有身段的才女 等 出现这些标准的原因不包括 A 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 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C 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D 妇女已完全摆脱了夫权的束缚 答案 D 20 2011 2011 江苏单科江苏单科 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 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广告主要 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7 解析 近代民族制帽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帽的冲击 从侧面反映了西方文明对国民生活的 影响 故 B 项符合题意 和 均与图文材料中的信息不符 故排除 A C D 三项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21 小题 21 分 第 22 小题 19 分 共 40 分 要求 紧扣题 意 条理清楚 逻辑严谨 书写规范 21 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 社会各阶层的衣 食 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 整理 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年间 1875 1908 年 的黄浦江畔 房屋多为西式 轩敞华丽 有高至六七层者 钟楼矗立 烟囱如林 入夜则灯火辉煌 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 中西邮局 洋行 海关 银 行 电报局 丝厂 船坞 轮船公司皆在焉 李维清编 上海乡土志 材料二 在上海还陆续创建了一些轻工业企业 如面粉厂 纱厂 罐头食品厂等 还有一些 以营利为目的的 蕃菜馆 面包房 咖啡店 出现 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1908 年和 1914 年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相继传入上海 一些市民怕触电身亡 多不 敢乘坐电车 为了吸引乘客 电车公司在车身外用斗大的汉字书写 大众可乘 稳而且快 还向尝试乘车的市民赠送牙膏和香皂等日用品 仲富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请完成 1 依据材料一 二 三 概括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 6 分 2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分析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9 分 3 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 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6 分 解析 第 1 问可依据材料一 二 三中 房屋多为西式 等信息 从衣 食 住 行等各个 方面进行归纳 第 2 问需结合材料二中 陆续创建了一些轻工业企业 等信息 从经济发展 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思考 第 3 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可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方面进行 概括 参考答案 1 西式建筑的出现 邮政事业的发展 电报事业的出现 新式航运业兴起 近代金 融业形成 交通运输近代化 西式餐饮业兴起 中国人穿着西装 每点 1 分 答出其中 6 点即 可 2 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最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 带 用心 爱心 专心8 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 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 带来了交往联系与出行方式的变化 处于东南沿 海地区 容易受到西方风尚的影响 答出其中 3 个层面即可 3 有利于革除陈规陋习 促进社会生活进步 有利于推进社会变革 加快政治经济发展 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 培育民主进步意识 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 同样正确 22 社会史 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 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变化 识读下列图文材 料 材料一 某家庭在民国初期的三幅 老照片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服饰 请完成 1 材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主要成因 10 分 2 有人说 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 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 试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 观点的看法 9 分 解析 第 1 问中的 变化 应注意从现象和实质等角度进行说明 原因 需要依据 民国 初期 的时间条件入手分析 第 2 问应注意结合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外政策 从政治 经 济 思想等方面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 1 变化 妇女改穿旗袍并不再缠足 男子剪掉辫子 说明人们的服饰 生活习俗 发生了重大变化 反映了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