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2 分 2015 年 11 月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领导人马英九的新加坡首次会面后的晚宴上 其中有风 味酱鲍片脆瓜 湘式青蒜爆龙虾 竹叶东星斑 XO 糯米饭和百合炒芦笋四道菜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风味鲍片脆瓜中 鲍鱼 脆瓜 酱汁相拌后很快入味 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 B 做湘式青蒜爆龙虾时用的是铁锅 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C 百合煸炒芦笋时 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百合和芦笋的内能增加的 D 清蒸竹叶东星糯米饭时 主要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米饭蒸熟的 2 2 分 下列关于组成物质的分子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总是同时存在 B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 C 在 0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D 固体分子间只有吸引力没有排斥力 3 2 分 关于物体的内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在凝固的水温度为 0 它没有内能 B 冬天搓手取暖 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C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燃料燃烧过程中 热值大的燃料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4 2 分 关于静电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带正电 是因为玻璃棒得到正电荷 B 不带电的物体同样具有电荷 C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第 2 页 共 11 页 D 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5 2 分 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升高相同温度的水和酒精 吸热多的质量一定大 B 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吸收相等的热量 水的末温一定低 C 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放出相等的热量 水降低的温度一定少 D 放出相等热量的水和酒精降低相同的温度 水的质量一定大 6 2 分 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 x y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且可用图线表 示 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恒力对物体所做功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所通过距离的关系 B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与燃料质量的关系 C 某种物质的物体温度升高时 吸收的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D 定值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7 2 分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方向画错的是 A B C 第 3 页 共 11 页 D 8 2 分 2016 衡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走进了很多家庭 下列关于汽车的相关知识说 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加油时人能闻到汽油的气味 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B 汽车的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C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 刹车片与碟盘摩擦使汽车减速 在摩擦的 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汽车在冬天时挡风玻璃上会起雾 这是汽化现象 9 2 分 在图中 表示热机的做功冲程的是 A B C D 10 2 分 如图所示 将甲 乙两个金属半球壳合成一个球体 用一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乙球壳 并将两金属 第 4 页 共 11 页 半球壳分开后撤走带电小球 如果用一根绝缘导线连接甲 乙两半球壳 则导线中 A 无电流通过 因两半球均不带电 B 无电流通过 因两半球带同种电荷 C 有瞬间电流通过 其方向由甲半球流向乙半球 D 有瞬时电流通过 其方向由乙半球流向甲半球 11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燃机是利用电能做功的机械 B 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内燃机在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随着技术的进步 内燃机的效率达到 100 12 2 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容易燃烧的燃料 热值一定大 B 热值越大的燃料 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 C 热机的功率越大 它的效率就越高 D 无论热机多精密 其效率一定小于 100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323 分分 13 3 分 2017 年 5 月 18 日 我国宣布可燃冰试采成功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这项开采技术的国家 这个消息 不胫而走 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是因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 的速度相同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 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结合的水合物 因形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 科学家估算 其资源量甚至能够满足人类使用 1000 年 可燃冰属于 能源 填 可再生 或 不可再生 0 1m3 天然气完全燃烧可释放 4 2 106J 热 量 若这些热量被水完全吸收 可使 kg 水温度升高 10 C C 水 4 2 103J kg C 第 5 页 共 11 页 14 4 分 由于雾霾天气的增多 空气净化器逐渐走入普通家庭 其工作过程如图甲所示 脏空气进入净 化器时 灰尘被正电钨丝放电而带上正电 流到负电格栅板时 带电灰尘被吸附 空气经过活性炭层时 部分有 毒气体被吸附 排出的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 多次循环后变成洁净空气 图乙是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控制电 路 该空气净化器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 负电格栅板吸附灰尘的原理是 2 取出使用一段时间后的活性炭 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说明 3 该空气净化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少 4 图乙中 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 R1 为可变电阻 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 R0 为定值电阻 当电压表示数达到 3V 时 空气净化器净自动报警 当二氧化碳浓度为 0 031 时 电压表示数为 1V 求空气净化器自动报警时房间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15 2 分 王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电学实验 取口香糖锡纸 剪成条状 将锡纸条带锡的一面的一端接 在电池的正极 另一端接在电池的负极 很快发现纸条中间处开始冒烟 起火苗 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锡具有 性 将它的两端直接接在电池的正 负极 就会造成 第 6 页 共 11 页 16 3 分 如图所示 甲 乙 丙三个轻质小球 甲吸引乙 甲排斥丙 如果丙带负电荷 则甲一定带 正 负 电 乙可能带 正 负 电或 带 不带 电 17 6 分 用如图 1 所示装置 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受热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 快 或 慢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 如图 2 所示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 分析图象可知 萘的熔化过程共持续了 min 此过程中 萘一直吸热 温度 萘的熔点是 3 第 6min 时 萘处于 选填 固态 液态 或 固液共存态 18 5 分 如图甲 在探究 不同物质吸热能力 的实验中 第 7 页 共 11 页 1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 相同的水和煤油 水 煤油 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 目的是 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 2 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甲可判断出 a 物质是 根据图乙可判 断出 吸热能力强 3 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 三 三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9 15 分 如图为一款利用高温水蒸气熨烫衣服的便携式挂烫机 它的正常工作电压为 220V 水箱最多装 水 0 2kg 它有大小两个加热挡位 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 电热丝 R1 56 R2 44 求 1 大功率挡的额定功率 2 若用大功率挡将水箱中 0 2kg 的水从 20 加热到 100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 若用大功率挡加热这些水 所需时间为 1 分 10 秒 求熨烫机的加热效率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 15 分 如图甲是家用电暖器 利用电热给煤油加热取暖 图乙为其简化的电路原理图 已知电阻 R1 R2 铭牌见下表 在电暖器跌倒时 跌倒开关 S 自动断开 切断电源 保证安全 电暖器有 高温挡 中温挡 和 低温挡 三个挡位 解答下列问题 第 8 页 共 11 页 已知 c 煤油 2 1 103J kg 煤油 0 8 103kg m3 1 煤油温度升高 20 时 吸收了多少焦耳的热量 2 电暖器在中温挡时 正常工作的电流为多少 3 R1 的阻值为多少 写出文字说明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二 二 填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