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_第1页
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_第2页
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_第3页
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_第4页
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量元素在儿科临床应用,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少,需通过食物摄入,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如:锌、铁、碘、硒、铜、铬等;锌、铁、碘为机体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锌是酶、维生素必需活性因子,构成或参与激素的作用,参与核酸代谢。,锌的代谢,锌是机体激素、酶、维生素等重要的组成部分。锌主要在小肠吸收,需要胰酶、胆汁,谷氨酸等促进吸收,与血浆蛋白结合,转入肝、肾、脾、胰、肌肉、红细胞,并分布中枢神经、骨铬和头发等;其中60存在于肌肉,30存在于骨骼。新生儿血锌生后逐渐下降,3个月最低,6个月时恢复到成人水平。,锌的代谢,锌、铁、铜互相抑制吸收,锌过量可抑制铁吸收造成铁减少。锌通过含锌酶来发挥生理作用,锌参与酶的活性,如:RNA聚合酶、胸腺激酶,碳酸酐酶、碱性磷酸酶,广泛作用于生物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与代谢,影响细胞分裂。锌对生命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内分泌、心血管、造血、神经、生殖等功能及疾病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对致癌,致畸有一定影响。,影响锌吸收因素,一、摄人不足食物锌不足:水果含锌少,纤维素影响锌吸收,长期素食容易缺锌。食物精加工丢失锌;偏食、挑食、吃零食,是年长儿缺锌主要原因。二、吸收障碍1腹泻和消化系统疾病影响锌吸收;2牛奶含锌与母乳相似,但吸收率低于母乳,人工喂养易缺锌; 疾病:如肠源皮炎,吸收锌障碍。三、需要量增加1生长发育迅速;双胎、早产儿易发生缺锌;2营养不良恢复期需要量增加。四、丢失过多1尿锌排出增加:肾病因大量蛋白尿而排锌增加;2慢性失血及长期多汗等,使锌丢失过多。五、药物影响1类固醇药物可使血清锌缺乏;2金属合剂(青霉胺),与锌形成不溶性锌整合物不吸收。,临床表现,我国膳食习惯使小儿锌水平偏低处于缺锌。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生长发育快,锌需要量多。一、消化功能减低 缺锌使味觉素合成障碍,唾液磷酸酶活性减低。食欲不振、厌食、异嗜癖等。二、生长发育落后 缺锌使生长发育停滞,消瘦矮小、性发育延迟,孕妇缺锌可造成胎儿畸形或流产。三、免疫机能下降 缺锌损害细胞免疫,使脾脏、淋巴结、胸腺重量减轻,T细胞减少和功能减低,抑制吞噬细胞酶活性,导致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四、智能发育延迟 缺锌使脑核酸、蛋白质合成障碍,影响脑谷氨酸代谢,使学习能力,智能发育迟缓。,临床表现,五、创伤组织不易愈合 缺锌使创伤组织胶原减少,组织不易愈合。六、维生素A减少 缺锌使维生素A减少,发生夜盲。七、皮肤粘膜损害 缺锌可使复发性口腔炎、舌炎、外阴炎、结膜炎,皮肤损害等经久不愈。八、肠源性皮炎 锌代谢紊乱的隐性遗传性疾病,好发于婴儿。小肠粘膜缺乏吸收锌的载体,细胞摄取锌减少,导致顽固性腹泻,脱发;小儿营养,体格,动作,语言发育落后同龄儿;继发营养不良及感染性疾病。,补锌防治铅中毒,实验表明,提高锌可抑制铅的吸收,铅抑制铁络合酶合成,导致锌缺乏。补锌防治儿童铅中毒,符合人体铅代谢特点;锌可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小儿生长发育及智能发育。铅抑制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吞噬细胞功能,影响儿童智能发育。,治 疗,病因治疗:消除引起缺锌的各种原因,治疗原发病。补充锌剂:常用葡萄糖酸锌,疗程为23个月。 婴幼儿按0.51.5mg/kg/日。分23次服用。 7岁以上儿童每日1030mg,分23次服用。常用锌制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醋酸锌、枸橼酸锌、甘草酸锌。甘草酸锌优于其它锌制剂,有引起水钠潴留副作用。硫酸锌含锌元素比例为:4.5(硫酸锌):1(锌元素);葡萄糖酸锌含锌比例为:7(葡萄糖酸锌):1(锌元素)。21金维他含氧化锌0.311mg。,饮食疗法, 锌 人体需要锌主要由食物中摄取,其中以贝壳、鱼类、肉类、肝、蛋、干果等食物含锌较高,且易于吸收;食物中未添加锌,可致严重缺乏。动物性食物中锌的吸收率可达35%40%。植物性食物中锌的吸收率为10%20%。人乳中锌的吸收率为59.2%,牛乳中锌的吸收率为42.0%50.9%。,饮食疗法, 锌 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动物内脏及坚果类都富含锌元素。食物 含锌量 食物 含锌量猪肝 11.3 小麦 23.4螺蛳 10.3 核桃 12.6 牡蛎 9.4 花生8.9蚌肉 8.5 香菇8.6 蛋黄 3.1 黄豆8.4 海带7.2 芝麻6.1,补锌注意事项,锌属低毒性元素,中毒量是治疗量的50倍。服生理量锌制剂偶见恶心呕吐。发生率约5%左右。服锌不应饮酒、饮茶,不吃味精,影响锌吸收。味精可与锌结合为谷氨酸锌而难吸收。面粉发酵,植物酸被破坏,有利锌的吸收。服锌制剂时少吃植物性食物,多食肉类。锌制剂不可当滋补品,防过量中毒;长期补锌,需检测血铜、铁、钙;植物性食物中的植物酸影响锌吸收。,铅 当血铅水平0.48mol/L儿童,多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已有亚临床损伤和生化改变。儿童血铅水平分为3级: 级属安全浓度;A和B级属轻度铅中毒;级属中度铅中毒亦不做驱铅治疗。 当前我国多数儿童血铅水平属级和级,但不需用驱铅药物。儿童铅中毒,应减少铅摄入,增加铅排出;锌和硒减少铅摄入,消除铅毒性有良好作用。,铅 儿童排铅是给缺锌或锌不足儿童补锌。使血、内脏等锌浓度维持适当水平;铅代谢:血液中铅半衰期约2535天。 骨骼中铅半衰期很长。 16岁骨骼铅半衰期为1135天; 8岁骨骼铅约为2560天; 1520岁骨骼铅约为3424天。 控制铅摄入,每经一个月血液中铅便可减少一半。当前铅暴露较严重,零铅摄入不可能。,铜牡蛎、贝类及坚果类含铜量约0.32mg/100g。动物肝、肾脏,豆类含铜量约0.10.3mg/100g。鱼含铜量,草鱼含铜量高达3.6mg/100g。黄豆含铜量为3.2mg/100g,花生含铜量为5.1mg/100g。牛奶含铜量很低,约0.40.8mg/L。膳食中蛋白质可增加铜的吸收。植物酸与铜形成难溶性复合物而妨碍其吸收。,饮食疗法, 硒 硒和维生素E能防止大鼠铅中毒引起的脾脏肿大,贫血和红细胞脆性增高。硒拮抗铅的毒性是保护多种酶免受铅毒损害。内脏和海味品含硒量较高,达0.41.5ug/g。肌肉含硒量为0.10.4ug/g。猪腰(116.8)猪肝(13.4) 蛋黄(37.5) 鲢鱼(26.0) 鸡肉(20.0)花生(15.7)硒吸收及利用常受许多因素影响。溶于水中的亚硒酸钠92%-95%被吸收,而固体状态仅20%40%被吸收。高脂肪膳食可造成硒吸收量下降。鱼肉中硒比植物性食物中硒吸收少。,饮食疗法,碘 海带、紫菜、海鱼、干贝、海蜇含碘量高。海带中含碘量可高达240mg/kg。动物性食品含碘量大于植物性食品。食品中蛋、奶含碘量较高,约为4090ug/kg。锰 茶叶中含锰量高,平均含量为150ug/g。海带中含锰量也较高,达78.7ug/g;坚果10ug/g; 糙粮5ug/g;叶菜和豆类2.5ug/g左右;肉、蛋、奶、鱼等含锰量较低(2ug/g)。,饮食疗法, 铬 谷类、肉类、鱼贝类及海带、坚果含铬量较高。 海带中含铬量为40.1ug/g。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中列出的“我国食物中的铬含量”转引于表 。食品 含量 食品 含量海产品 458 谷类 346奶类 388 豆类 270蛋类 182 薯类 144油脂 75 蔬菜 143坚果 428 调味品及根菜 80,饮食疗法, 含铁食品:猪鸡鸭血、猪牛羊肾、肝脏,鸡胗,瘦肉,蛋黄;黑木耳、芝麻大豆干果、红糖等。选择补铁食物,不仅注重其铁含量,应了解吸收率;猪血优于鸡、鸭血,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37%。常用食物中铁吸收率: 菠菜、大米约1%; 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小于5%;蛋类中铁吸收率约3%;玉米、豆类为3%,小麦为5%;鱼肉铁吸收率为11%;牛乳中铁吸收率10%;动物肝和瘦肉吸收率为22%。人乳中铁吸收率可达50%;,微量元素制剂及治疗,铁 按每日4.56mg/kg体重计算。 婴幼儿每日用2436mg亦有明显效果 。 硫酸亚铁每次0.3g(60mg铁),每日3次。 右旋糖酐铁可按每次2片(50mg铁),每日3次。如:硫酸亚铁(含铁20%)、葡萄糖酸亚铁(含铁11.5%)、 富马酸铁(含铁33%)、琥珀酸亚铁(含元素铁23.3%)、 枸橼酸铁胺(含元素铁21%)。服药时间选定:饭前或两餐饭之间服药吸收较好;饭后服药因食物中所含植物酸及草酸盐的影响,吸收较差,但饭后服药可降低敏感者的胃肠反应。,预防,提倡母乳喂养,人乳含锌丰富,约为血清的47倍。平衡膳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的习惯。对缺锌高危者,可适当补锌。如: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长期腹泻、长期静脉营养、长期应用醇激素、大面积烧伤、反复感染等。,微量元素制剂及治疗,铜 口服23mg。 可用硫酸铜或葡萄糖酸铜。铬 口服铬剂用量为1801000g/d。可用三氯化铬、烟酸铬、葡萄糖酸铬和富铬酵母。钼 有人给患者每天补充300g钼酸铵,使代谢障碍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