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1页
课标版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2页
课标版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3页
课标版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4页
课标版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8 页 课标版第四中学课标版第四中学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现代考古发现台湾海峡有古代森林遗迹 这可以说明 A 大陆处于不断的漂移中 B 过去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C 地球上 沧海桑田 的变换 D 古代海水比现在要少很多 2 2 分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原因 A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挤压的结果 B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由火山爆发而成 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挤压形成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形成 3 2 分 读图 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A 南极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第 2 页 共 18 页 C 太平洋板块 D 非洲板块 4 2 分 海陆在不断地变迁 早在 20 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人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吻合性提出 了一个假说 请问这个人是谁 提出了什么假说 A 哥白尼 日心说 B 魏格纳 大陆漂移说 C 魏格纳 板块构造学说 D 麦哲伦 地圆说 5 2 分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 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个现象说明 A 地球在自转 B 古代海洋面积较小 C 海陆在不断变迁 D 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 6 2 分 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 A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B 亚洲 非洲 南美洲 C 北美洲 大洋洲 南美洲 D 欧洲 非洲 南美洲 7 2 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是 A 南极洲 太平洋 第 3 页 共 18 页 B 亚洲 大西洋 C 北美洲 印度洋 D 南极洲 北冰洋 8 2 分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 完成下题 1 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三分海洋 七分陆地 B 亚洲东临太平洋 C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 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2 世界七大洲各具特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洲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大洲 有 高原大陆 之称 C 大洲 的特色动物是袋鼠 D 大洲 是黑种人的故乡 9 2 分 有关地球基本面貌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地球上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第 4 页 共 18 页 B 陆地集中分布在南半球 C 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D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10 2 分 关于海陆面积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 任意相等两个半球 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B 难以确定 C 海陆面积大致相等 D 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11 2 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A 山谷 B 陡崖 C 山顶 D 山脊 2 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实现旱涝保收 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 合适的坝 址是 A 甲 第 5 页 共 18 页 B 乙 C 丙 D 丁 12 2 分 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 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 中间有一片绿颜色 据此我们可 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为 A 山地 B 高原 C 盆地 D 丘陵 13 2 分 读 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 四个坡面中坡度最缓的是 A B C D 2 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 A 西北方向 B 东南方向 第 6 页 共 18 页 C 东北 D 西南方向 14 2 分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绿色代表的是 A 高原 B 盆地 C 海洋 D 平原 15 2 分 阅读我国南方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小题 1 运动员计划去 A 地进行攀岩比赛 你认为准备的安全绳多长最合适 A 50 米 B 120 米 C 220 米 D 400 米 2 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A 地开垦梯田 种水稻 B 地发展海水养殖业 C 地发展林业 种松树 第 7 页 共 18 页 D 地宜种甜菜 大豆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B 河流大致沿山脊流下 C 站在甲村能看到 地 D 甲村位于乙村东南方 16 2 分 现在最先进 最方便的地图是 A 羊皮地图 B 手绘地图 C 纸质地图 D 电子地图 17 2 分 下图中 在郊外不能用来辨别方向的 A B C D 第 8 页 共 18 页 18 2 分 若下面两图图幅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表示盆地地形 B 图的比例尺比 图大 C 甲 乙的坡度比丙 丁的坡度小 D 甲 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 丁的实际距离 19 2 分 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A 比例尺是个分数 分母愈大 比例尺愈大 B 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 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 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 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D 的比例尺比 的比例尺小 20 2 分 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千分之一 B 万分之一 C 十万分之一 D 百万分之一 21 2 分 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造成的是 A 电闪雷鸣 B 昼夜更替 第 9 页 共 18 页 C 四季更替 D 时间差异 22 2 分 地球上昼夜交替的一个周期是 A 1 年 B 36 小时 C 24 小时 D 12 小时 23 2 分 北京的小明在早晨的时候打电话向远在美国纽约的姨妈道晚安 这是因为 A 纽约位于西半球 夜半球 B 北京位于东半球 昼半球 C 纽约位于东半球 夜半球 D 北京位于西半球 昼半球 24 2 分 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 一年四季变化 B 昼夜现象 C 昼夜长短变化 D 极昼极夜现象 25 2 分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公转产生昼夜更替 B 运动周期相同 C 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 第 10 页 共 18 页 D 运动方向相同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2 分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 长约 km 地球 的表面积是 km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km 27 2 分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 还围绕 不停地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也是 自 向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年 28 2 分 昼夜更替主要是由于 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四季更替主要是由于 所产生 的地理现象 29 2 分 读某区平面图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比例尺较大的是 图 内容较 填详细或简略 比例尺较小的是 地图 内容较 填详细或简略 30 2 分 南方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 下图为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8 页 1 图中 A B C 三处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为 2 两处坡度较陡的是 处 判断的理由是 3 甲村在乙村的 方向 在乙村 同学们测得气温为 20 则此时甲村的气温约是 3 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 但经济较落后 为改变这一现状 他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如建 议该村发展 业 理由是 三 三 解答题解答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8 8 分分 31 4 分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甲中的地轴附近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 图甲中的 A 点正处在 白天 黑夜 3 在图乙中的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方向 4 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位置时 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 此时太阳直射 5 图乙中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 位置时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 现象 北京处在 一年中的 季 32 2 分 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12 页 共 18 页 1 提出的问题最有可能是 A 非洲河流水文特征 B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C 红海的形成 D 地中海的形成 2 能够解决所提问题的是 A 流量大 有结冰期 B 气候类型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C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3 2 分 读大洲大洋图 完成填空 第 13 页 共 18 页 1 写出大洲名称 写出大洋名称 A B D 2 大洲与 大洲的分界线是 3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填名称 4 关于下图所示大洲的描述 正确的有 多选 A 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B 大洲有赤道及南北回归线穿过 C 大洲有寒带 温带 热带 D 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第 14 页 共 18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8 2 9 1 10 1 11 1 11 2 12 1 13 1 第 15 页 共 18 页 13 2 14 1 15 1 15 2 15 3 16 1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二 二 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