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_第1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_第2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_第3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_第4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课标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2 分 在海边观察从远处驶来的轮船 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 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 地球自转 B 地球是个球体 C 地球公转 D 海平面上升 2 2 分 下列关于经线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 C 地球仪上经线有 360 条 D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3 2 分 下面四幅图中 哪一幅图 P 点位置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 东半球 北半球 低纬度 在我国境内 A 第 2 页 共 17 页 B C D 4 2 分 读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太阳直射 B 地时 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 B A B 均在北半球 西半球 C B 地的经纬度为 23 5 N 126 W D 甲 乙两图中 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 5 8 分 北极燕鸥是候鸟 如图 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 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 当北 半球冬季来临时 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 它们向南飞行 越过赤道 绕地球半周 来到南极洲 在这儿享 受南半球的夏季 直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 它们才北飞 回到北极 据此 完成以下问题 第 3 页 共 17 页 1 北极燕鸥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 行程均为 A 1 万千米 B 2 万千米 C 3 万千米 D 4 万千米 2 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 北半球各地 A 出现极昼 B 昼夜等长 C 昼长夜短 D 昼短夜长 3 北极燕鸥向南迁徙也越过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A 23 5 S B 23 5 N C 66 5 S D 66 5 N 4 如图所示的自然景观中 位于南极地区的是 第 4 页 共 17 页 A B C D 6 2 分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A 四季更替 B 昼夜长短 C 太阳高度变化 D 昼夜更替 7 2 分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 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 北京市四季分明 春暖 夏热 秋凉 冬冷 B 天安门广场一年之内每日的升降旗时间不同 C 学校教学楼的正午影子夏季比冬季短 D 太阳每日东升西落 第 5 页 共 17 页 8 4 分 读图 回下题 1 如图四地中 有可能观赏 午夜太阳 景色的是 A B C D 2 关于图中 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有阳光直射现象 B 地处低纬度地带 C 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 地处南温带地区 9 2 分 下列所给出的比例尺中 在图幅大小相同时 表示范围最小的是 A B 1 10000 C 1 100 000 D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0 千米 10 2 分 教室里贴有四幅大小一样的地图 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第 6 页 共 17 页 世界地图 中国地图 九江市地图 江西省地图 A B C D 11 2 分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 目标是图中的山峰 计划分为四个小组沿图中线路 进行攀登 你认为 A B C D 12 6 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后面小题 1 图中王村和李庄所在位置山体部位的名称分别是 第 7 页 共 17 页 A 山顶 山谷 B 山脊 鞍部 C 陡崖 山脊 D 山谷 鞍部 2 A 所在地区的地形是 A 丘陵 B 高原 C 盆地 D 平原 3 若要在图示地区修建水库 水库大坝坝址最好选择在 A C 地 B E 地 C A 地 D B 地 13 2 分 北纬 23 5 纬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A 最南界线 B 最北界线 C 最东界线 D 最西界线 14 2 分 关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表面有三分海洋 七分陆地 第 8 页 共 17 页 B 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C 地球表面有六块相互连着的大洲 D 地球上有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15 2 分 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 火山爆发 B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C 河流沉积 D 填海造陆 16 2 分 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是 A 一半陆地 一半海洋 B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C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 陆地均匀分布于地球上 17 4 分 结合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上图中 A B 分别代表的大洋 大洲是 A 大西洋 南美洲 B 太平洋 南美洲 第 9 页 共 17 页 C 大西洋 非洲 D 太平洋 非洲 2 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用以作为哪一学说的证据 A 海底扩张学说 B 大陆漂移说 C 板块构造学说 D 宇宙爆炸学说 18 2 分 你认为下列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的是 A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B 潮汐的作用 C 人为因素 D 火山喷发 19 12 分 小康同学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 积极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回答问题 1 他观察并记录了一年中不同季节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 产生图中差异的原因是 A 人类活动 B 地球公转 C 天气变化 D 环境污染 第 10 页 共 17 页 2 小康利用甲 乙两幅图可以探究的主要内容是 A 中国的民族分布 B 中国的地势特征 C 中国的温度带分布 D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 3 甲 乙两幅图可以说明 A 海洋上湿润气流便于深入我国内陆 B 我国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C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D 我国许多大河的流向是自东向西 4 小康观察下列几幅图时 发现世界陆地与海洋的面积比约为 第 11 页 共 17 页 A 4 6 B 8 2 C 1 9 D 3 7 5 小康在书上看到 喜马拉雅山脉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产生这种变化原因是 A 大气运动 B 板块运动 C 人类活动 D 历史沿革 6 小康自己绘制了一张世界某区域简图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B 地区是黑人的故乡 第 12 页 共 17 页 C 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 D 石油运输航线通往欧洲 20 2 分 红海从裂谷到海洋是因为哪两个板块张裂而成 A 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D 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828 分分 21 9 分 读 五带划分图 回答 1 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A B C D E 2 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22 5 分 读 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问题 1 甲地的海拔是 米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 丙地和丁地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和 4 图中等高距 等高线与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是 米 23 14 分 下图是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仔细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B C D E F G 大洋 2 A 和 D 两大洲的分界线 3 在下列空格中填出图中相应的代号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洋是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5 2 5 3 5 4 6 1 7 1 8 1 8 2 9 1 10 1 11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2 1 12 2 12 3 13 1 14 1 15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