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8课《论教养》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 8 8 课课 论教养论教养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 2 分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分歧 q 诀别 ju 憔悴 qi o 一霎时 ch B 酝酿 li ng 焚香 f n 援助 yu n 黄晕 y n C 停滞 zh 祷告 d o 须臾 y 满载 z i D 竦峙 s ng 栖息 模样 m 偌大 ru 2 2 分 2017 七上 翁牛特旗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披蓑戴笠 拙拙逼人 淅淅沥沥 毫不掩饰 B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各得其所 勇敢慈怜 C 美不胜收 人迹罕至 泼泼洒洒 知识渊搏 D 呼朋引伴 花支招展 疲倦不堪 絮絮叨叨 3 2 分 2016 九上 陇西期末 下列句子中 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言而喻 在创造的宇宙里 贝多芬 爱因斯坦 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B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都是光明的孩子 他们像一对孪生兄弟 长得惟妙惟肖 C 一到了黄昏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奔着去看河灯的人就络绎不绝了 D 站在罗布泊边缘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4 7 分 2017 九上 南平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答 以诗歌的名义相聚 文字与鲜花一起 甲 A 生长 B 成长 2016 年 4 月 15 日晚 春天读诗 之夜诗歌朗诵会在北京 77 剧场华丽开场 开花就是解放 一个宇宙的 d n 生不始于一次爆炸而始于一次花开 53 岁的诗人西川 依旧激情饱满 节奏铿锵 一首气势磅礴 才情 乙 A 肆放 B 肆意 的 开花 第 2 页 共 5 页 在他高昂雄厚的声音中传递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 连绵不绝的开花意象 渲染出春天蓬勃升腾的生机 一声声 开呀 点燃了每位观众的内心 诗人廖伟棠说 西川太开放了 节奏感真好 年轻人都写不出这么 狂 的 诗来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 d n A ji ng B qi ng 生铿锵 2 从文中 甲 乙 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 甲 乙 3 画线句有语病 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5 5 分 文章 论教养 第八至十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6 7 分 2017 八上 浦东期中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 比如斗笠 树叶说 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 树叶的 启发 还有帆船 帐篷说 飞鸟说等 观点虽不统一 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中记载 墨子为木鸢 三年而成 蜚一日而败 弟子曰 先生之巧 至能使木鸢飞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 风筝 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 从唐朝开始 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 到了宋代 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 动 明清时期 风筝的制作技艺 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 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 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各国的风筝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日本风筝是由中国传入的 学界一般认为传入时间是中国唐代 图形多为长方形和半圆形 上面没有任何装饰 到了明治时代 浮世绘的画风成为日本风筝的独特风格 在泰国 风筝则有男女之别 男筝称为鸟筝 女筝称为鱼筝 鸟筝一般有 2 米高 又叫 猜朗康 鱼筝形如钻石 也称 白宝 放飞时要由七个女子操控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中 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 河边 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六 人 其中 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 风筝高飞在空 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 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 怀抱衣着 鲜艳的孩子 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 稍远处的树下 站着两个男子 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第 3 页 共 5 页 摘编自 中看清明民俗 1 材料一 和 材料二 主要从 等方面介绍了风筝 2 说说 材料二 中划线字 一般 的作用 3 材料三 的内容印证了 材料一 中 这一句话 二 二 拓展阅读拓展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7 25 分 2017 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列各题 在 无纸时代 读纸质书 祝勇 现在 读纸质书的人少了 手机阅读者却在增加 对此 写书的人感受最深 因为书的发行数早已不复上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壮观 对于一位写作者沤心沥血的文字 人们已经无暇顾及 这将写作者推向前所未有的尴尬 位置 高纯度的文本也日益变成写作者的 独语 书这个词 原本是指一本具体的书 就是 尚书 中国第一部历史文献集 后来意义变宽 指所有的 著作 生活要人们去挣扎 奋斗 因此 一部手机 就是一个高浓缩的书房 在见缝插针的地铁里读一读手机上 的文字 也不失为一种温暖的抚慰 现在手机上的书算不算书 我不知道 假若让我决断 我认为手机上的书不 叫书 只有纸质书才是书 我认同手机阅读的便捷 同时担忧手机阅读的轻浅化和碎片化 我相信载体的变迁 必定带来内容的变化 当年我们古老的文字在甲骨 青铜 竹简 布帛 纸页上不断转移 与之伴随的必定是语 言和内容的变化 比如青铜器上的文字必然是精简的 所记内容也一定是国家大事 所谓 祀 与 戎 也就是 祭祀和战争 当文字转移到纸页上 化作诗词 书札 文章 书写才自由自在 才成为一种均等的权利 抒情 议论也才成为可能 并蔓延出灿烂的文学史 有了我们浩大 辉煌的纸上文明 像王羲之 兰亭序 李白 上阳 台帖 苏轼 寒食帖 还有 9 亿字的 四库全书 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当书从纸页转移到电子屏幕上 改变的绝不仅仅是外壳 而是思维方式和传播方式 网络呼唤点击量 因 此造就了 标题党 而一些沉静的 意蕴深藏的文字 显然是不适合手机阅读的 手机的书库中当然也可以下载 各类经典 但有谁会在手机上读黑格尔 韦伯 陈寅恪 钱锺书 有人说 纸的时代已然过去 就像甲骨时代 青铜时代终将过去一样 但我仍顽固地认为 纸质书的时代 不会消亡 文字需要阅读 文化则需要抚摸 感受 相融 我们的文字 从来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因此 我们碰触到 第 4 页 共 5 页 的不应该仅仅是冰冷的显示屏 更应该是温润的纸页 那是我们的文化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纸从自然 中来 带着生命的气息 牵动着汉字的呼吸筋脉 与我们的生命血乳交融 中国最美的书 世界最美的书 都依托纸而存在 书的艺术 实际就是纸的艺术 抽去一张纸 美就 会被抽空 文化也会被肢解 当然 我们还没有到悲观的时候 我们看到 书店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在增加 在各大城市不断进驻黄金 地段 像诚品 言几又 方所 西西弗这些品位高尚的书店也不断刷新着我们对书店的老印象 让阅读和选购变 得更加轻松 时尚和舒适 在书店里翻书的 绝大多数是年轻人 最近为拙著 故宫的隐秘角落 与读者面对面 交流 我惊讶地发现 来聆听我回溯历史 讲述故宫的 居然多是年轻读者 在电子时代长大的一代 对阅读 尤其是纸质书的阅读 竟然有着天然的好感 读纸质书 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因为这样的阅读 让我们的思想沉静 深入 体验文明的纯美与 辉煌 这样的阅读是可贵的 哪怕只有短短几分钟 选自 人民日报 海外版 2017 年 4 月 21 日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层次 2 在作者看来 手机阅读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3 如何理解第 段中的 均等 一词 4 第 段中的脚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