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_第1页
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_第2页
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_第3页
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十九章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 2 让学生在探索三角函数定义过程中 确信三角函数的合理性 知道解决实际问题又 多了一种方法 三角函数 3 培养学生以已有的知识 通过探索 思考 讨论 论证 归纳 从而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 2 数学思考 提出问题 探索解决方法 并加以讨论 论证 归纳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 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 3 解决问题 三角函数的学习中 初步体验探索 讨论 论证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懂 得用数形结合思想 探讨数学问题 4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探索 分析 论证 总结获取新知识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 悦 从解决实际问题中感悟数学的实用性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 是十九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 这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 课时是从测量旗杆的高度入手 利用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说明所用方法 的理论依据 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 从已有知识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 从而 逐步引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体验三角函数定义的合理性及实用性 从 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本节内容 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定义后 对于 0 SINA 1 O COS 在教学中要注意 要充分展开引入与探索的过程 使学生确信三角函数的合理性 要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 对三角函数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 上记忆 三 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澄迈二中 是澄迈县仅次于澄中的学校 录取的学生属于中下水平的居多 但我所教的班 是我校成绩最好的两个班之一 因此 学生总体情况还可以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学习积极主动 对老师所提问题积极思考 认真完成 而且通过一年多的课程改革 在课 堂上基本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四 教学设计 一 引课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19 1 节中 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 并说明这些方法的理论依 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 略 2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 能否找到其他不同的测量方法 理论依据是什么 如 利用等 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观测出旗杆顶部的视线与水平线成 45 角 再量出观测点到旗杆底 部的距离 可以直接知道旗杆的高度 3 问题 如果观测的角是任意的锐角 能否求出旗杆的高度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 只要 学完三角函数这节内容 你们就可得到答案 二 新课 Rt ABC 中 C 90 各边名称是什么 一般用什么字母表示 学生回答 老师在图形中标明 学生活动 B 的对边 邻边各是什么 P109 练习第 1 题 2 在以上测量旗杆高度的各种方法中 那些量是改变的 哪些量是不变的 它们之间有 何联系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 并归纳出以下结论 如果学生有缺漏 教师可点拨 在 Rt ABC 中 当 A 不变时 三角形的形状可以改变 即各边可改变大小 但 任两边的比值不变 当 A 取一确定值时 任两边的比值是唯一确定的 当 A 取其他固定值时 任两边的比值也有唯一确定值与之对应 3 在以上结论 A 取固定值 任两边的比值不变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 讨论并归纳出理论依据 略 4 三角函数定义 由 A 取每一确定值 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有唯 一确定值与之对应 我们把这两个变量之间这种函数关系用符号 Sin 表示即 SinA A 的对边 斜边 同理得出 COSA A 的邻边 斜边 tanA A 的对边 A 的邻边 cotA A 的邻边 A 的对边 学生活动 写出 B 的四个三角函数 说出 SinA cosA tanA coSA 值的范围 求 tanA cotA 5 例题讲解 例 1 P108 由学生回答解题思路 再由学生自主完成 三 巩固练习 P108 第 2 题 P109 第 3 题 四 随堂练习 在 Rt ABC 中 已知 sinA 3 5 求 A 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五 课堂小结 由学生完成 教师补充 1 了解三角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2 理解并熟记三角函数的定义 3 利用三角函数解决简单的问题 六 课外作业 P111 习题第 1 2 题 五 教学自我评价 1 这篇教案 我认为已经充分展开引入与探索的过程 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合理性及意义 会有很深的认识 2 整篇教案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会起很好的促进作用 3 三角函数 是一门新知识 学生理解及掌握要有一个过程 本节课的练习量还不够 因此 必须在以后的课程中增加练习量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三角函数的认识 六 案例点评 吴老师这篇教案 在教学设计上 条理清楚 内容具体 设计比较合理 这个教案从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