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质碳化技术生物质碳化技术 摘要摘要 针对生物质炭化技术相对滞后的现状 从生物质特性研究入手 在分析炭化机理的基上 重点评述了生物质炭化影响因素和工艺装 置的研究进展 指出原料 预处理方式和工艺参数是影响生物炭产 量的 3 个主要因素 并对比了窑炭化 固定床炭化的优缺点 为后 续生物质炭化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字关键字 生物质 炭化 机理 影响因素 炭化设备 目录目录 一 生物质特性 1 二 生物质炭化技术特征 1 三 生物质炭化机理 1 四 影响炭化的因素 2 五 我国生物质炭化设备发展现状 3 六 生物质炭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 七 参考文献 4 一 生物质特性一 生物质特性 一切有生命的 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统称为生物质 包括植物 动物和微 生物 目前 关于动物和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领域 而热化学领 域则主要以植物为研究对象 故本文提到的生物质主要指植物 对于植物型生 物质来说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 CO2和 H2O 转化为葡萄糖 进而通过脱水 把葡萄糖缩合成淀粉 最终以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等成分组成植物本身 生物质是继煤 石油 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 具有清洁 可再生 分 布广泛 二氧化碳 净零排放 等优势 同时也存在能量密度低 运输成本高 利用设备 技术 不完善等问题 实际上 在生物质的利用过程中 首先要对其特 性进行分析 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设计后续处理工艺 目前 工程上以元素分析 和工业分析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生物质的性质进行衡量 基本上能够 满足生物质在热化学转化过程中的分析需要 总体来看 生物质原料含碳量较低 含氧量较高 灰分和固定碳较少 挥 发分较多 与煤相比 生物质的燃点 灰分 含硫量 热值更低 碳 氧 挥 发分含量更高 二 生物质炭化技术特征二 生物质炭化技术特征 作为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的一种 生物质炭化技术是指切碎或成型后的 生物质原料 在绝氧或低氧环境下被加热升温引起分子内部分解形成生物炭 生物油和不可冷凝气体产物的过程 生物质炭化技术也称为生物质干馏技术 与气化 液 化等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典型工艺特征 1 加 热速率慢 一般在 30 min 以下 2 保温炭化时间长 一般从 15min 到几天 不等 3 热裂解温度较低 一般不超过 550 炭化环境要求绝氧或低氧 尽 量 减 少 氧 化 反 应 影 响 生 物 质 炭 化过程与生物炭特性的因素 有原料特性参数和炭化工艺技术 参 数 等 其中原料 特性参数主要包括原料 种类 粒径和含水率等 工艺技术参数主括炭化温度 升温速率 环境压力 反应气氛和保温时间等 三 生物质炭化机理三 生物质炭化机理 炭化是指有机物质受热分解而留下残渣或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原料 中的非碳物质被除去 产生以固定碳为基础的孔洞结构 反应相对复杂 一般 来说 生物质原料进入炭化装置中 先后经历干燥 预炭化 炭化和燃烧 4 个 阶段 最终生成生物炭 干燥阶段是生物质炭化的准备阶段 当温度达到 120 150 时 生物质中所蕴含的水分受热率先析出 变成 干生物质 预 炭化阶段是生物质炭化的起始阶段 当温度达到 150 275 时 干生物质 受热 其中不稳定成分 如半纤维素 发生分解 析出少量挥发分 炭化阶段是 生物质炭化的主要阶段 当温度达到 275 450 时 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发生剧 烈的热分解 产生大量的挥发分 放出大量反应热 剩余固态产物即为 初步 生物炭 燃烧阶段是生物质炭化的结尾阶段 当温度达到 450 500 时 利 用炭化阶段放出的大量热 对初步生物炭进行煅烧 排除残留在木炭中的挥发 性物质 提高木炭中固定碳含量 获得最终的生物炭 四 影响炭化的因素四 影响炭化的因素 1 原料 原料 从原料的角度来看 一般木本植物生物炭具有较高的含碳量及较低灰分含 量 草本植物及禾本科植物生物炭具有较高灰分含量及较低的含碳量 这是因 为不同生物质原料 甚至是不同类型土壤中生长的同一物种 其有机成分 纤维 素 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之间的构成比例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不同生物质原料中 的灰分含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从软木材的 1 到草本植物和农业废弃物的 15 因此 原料性质是影响生物炭产量的首要因素 2 预处理方式 预处理方式 不同预处理方式也会对生物炭的产量产生重要影响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 况下 生物炭的产量随着原料块状由大到小而逐渐降低 当然 原料块状越大 炭化过程越长 炭化程度则相对较低 对生物质进行酸碱处理或添加化学品预 处理前后 产生的生物炭特征或性质具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来说 一定浓度的 酸或碱会破坏生物质内部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结构 使之与木质素分离 导致 炭化产物具有更高的孔隙率 3 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影响生物炭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热解温度和加热速率是影响 生物炭产量及特性的关键因素 这是因为在热解过程中除了生物炭以外 还会 产生生物油和生物气 2 种副产物 不同的热解温度和加热速率会对这 3 种产 物之间的分配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玉米秸秆颗粒为原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 考察了反应温度对炭产率的影响 发现反应温度为 300 时 炭产率为 55 达到最大值 再提高热解温度时 炭产率及热值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 碳含量增加 氢和氧含量降低 灰分含 量亦有所增加 比较来说 高温热裂解比低温热裂解的生物炭具有更高的 pH 值 灰分含量 生物学稳定性及含碳量 但高温热裂解保留原生物质中的碳要 比低温热裂解少 而生物炭的孔隙度 比表面积 离子交换量是在一定温度范 围内热裂解方可获得最大值 加热速率也会对生物炭产生影响 根据加热速率 的快慢 生物质热解可分为慢速热解 中速热解和快速热解 快速热解如果在 较高温度下进行又称为闪速热解 几种热解方式的对比见表 其中 慢速热解 的生物炭产率最高 对原料粒度的要求不严格 温度也相对较低 但时间最长 其次是中速热解 各方面都居于中间水平 快速热解的生物炭产率较低 对原 料粒度要求严格 但时间极短 不同加热速率下生物碳产量 五 我国生物质炭化主要装置五 我国生物质炭化主要装置 1 窑炭化 窑炭化 中国具有悠久的烧炭历史 最早的炭化装置以窑的形式出现 一般以土窑 或砖窑为反应装置 将炭化原料 杂草 秸秆 枯枝 落叶等 填入窑中 由窑 内燃料燃烧提供炭化过程所需热量 然后将炭化窑封闭 窑顶开有通气孔 炭 化原料在缺氧的环境下被闷烧 并在窑内进行缓慢冷却 最终制成炭 该过程 是慢速热解过程 也是产炭率最高的制炭方法 但这种制炭方式存在周期长 炭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河南三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热解炭化立窑技术实现了连 续生产 是集中制炭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 敞开式快速热解炭化窑 采用自热 控氧工艺 3 t 秸秆可生产出 1 t 生物炭 200 kg 醋液 50 kg 焦油 2400 m3 可 燃气体 浙江大学设计了一种外加热回转炭化窑 筒体转速可在 0 5 10 r min 范围内调节 窑体温度可控 以稻壳为原料 热解终温在 550 650 和 750 时 炭产率均在 40 以上 总体来看 经过改造的窑炭化具有原料适应 性强 设备容积大 产炭率高等优点 但也具有炭化周期长 炭化过程难以控 制 资源浪费严重 油 气等直接排放 等缺点 2 固定床炭化 固定床炭化 固定床炭化源于中国古老的烧炭工艺 现已开发出钢铁材料制成的固定床 炭化炉 泰国清迈大学研发了大型烟道气体金属炭化炉 将实验用木薯根茎在 燃烧炉内点燃 用产生的燃料气进行炭化 且热解产生的可燃气体还可二次回 流利用 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开发了内燃式 BX 型炭化炉 所得生 物炭品质较高 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 司研发的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技术以及配套的可移动组合式炭化炉 实现了在原料产地就地或就近制炭 将生产模式从原料收集 储运 异地集中 炭化 转变为在产地就地 就近炭化 解决了长期制约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和产 业化的原料运输成本过高等 瓶颈 问题 使大规模制备生物炭成为可能 近 些年 生物质固定床热解炭化技术发展较快 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构的固定 床炭化炉 按加热方式可以分为外热式固定床热解炭化炉 内燃式固定床热解 炭化炉和再流通气体加热式固定床热解炭化炉等 比较来看 生物质固定床炭 化炉具有运动部件少 制造简单 成本低 操作方便 得炭率高等优点 适用 于小规模制炭 但由于生物质能量密度低 收集成本高 运输成本高以及炭化 工艺及装置不完善等问题未能得到大范围推广 六 生物质炭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六 生物质炭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尽管国内外对生物质成型炭的制备工艺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但仍有一些问 题亟待解决 1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木材的炭化成型 而国内则是主要针对一些农业废 弃物如秸秆的热压成型的研究 对果壳类花生壳冷压成型研究较少 同时对成 型炭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2 树种不同 其木材废料的燃烧特性也不同 目前针对特定树种的研究 还尚未见报道 3 多数研究报道局限于单一生物质炭化的研究 对复合生物质的研究相 对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是极其必要的 包括研制新型大型的炭化装 置 研究生物质炭化工艺的特性 提高生物质炭化的效率 研制和开发成本低 黏结性能高且具有良好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西门子编程试题及答案
- 财务指标分析技能培养试题及答案
- 激光应用项目的经验总结考题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工程师证书考试试题及答案方法指南
- 教师资格笔试学习与考试结合的方案试题及答案
- 网络设计与实施的经验总结试题及答案
- 提高医学基础知识应对能力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财务分析工具在初级会计师考试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图书管理员跨界服务拓展试题及答案
- 《遥感导论》全套课件
- 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英文教材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学弈》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2023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第1套)(含答案)
- 飞行器总体设计(二)
- 奥迪A7L汽车说明书
- 栖居之桥的现象学沉思-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续)
- 钢结构焊接施工方案最终版
- 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指导
- 谈判药品审核备案表
- 果蔬采摘机器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