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_第1页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_第2页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_第3页
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 NBNA 及操作指导及操作指导 姓名姓名 性别性别 年龄年龄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 1 对光的习惯形成 在睡眠状态下 重复用手电筒照射新生儿的眼睛 最多 12 次 观察和记录反应开始 减弱 甚至消失的照射次数 1 11 次 2 7 10 次 3 6 次 2 对格格声的习惯形成 新生儿处于睡眠状态 距其 15 20 厘米处 短暂而响亮地摇格格声红塑料盒 最多重 复 12 次 1 11 次 2 7 10 次 3 6 次 3 非生物性听定向反应 对格格声反应 在安静觉醒状态下重复用柔和的格格声在新生儿视线外 约 10 厘米处 连 续轻轻地给予刺激 观察其头和眼睛转向声源的能力 1 头和眼睛不能转向格格声 2 转向格格声 但转动 60 3 转向格格声 60 4 生物性视和听定向反应 对说话的人脸反应 在安静觉醒状态下 检查者和新生儿面对面 相距 20 厘米 用 柔和而高调的声音说话 从新生儿的中线位慢慢向左右两侧移动 移动时连续发声 观察新生儿头和眼球追随检 查者的脸和声音移动方向的能力 1 头和眼睛不能转向说话声 2 转向说话声 但转动 60 3 转向说话声 60 5 非生物性视定向反应 对红球的反应 检查者手持红球面对新生儿 相距 20 厘米 1 11 次 2 7 10 次 3 6 次 6 安慰 是指哭闹的新生儿对外界安慰的反应 1 哭闹经安慰不能停止 即使抱在怀里也无济于事 2 哭闹停止非常困难 3 安慰后较易停止哭闹 7 围巾征 一手托住新生儿的颈部和头部使其保持正中位 半卧位姿势 将新生儿手拉向对侧肩部 观察肘关 节和中线的关系 1 上肢环绕颈部 2 新生儿肘部略过中线 3 肘部未达中线 8 前臂弹回 只有新生儿双上肢呈屈曲姿势时才能进行 检查者用手拉直新生儿双上肢 然后松开使其弹回到 原来的屈曲位 观察弹回的速度 1 无弹回 2 弹回速度慢 3 秒钟 3 双上肢弹回活跃 3 秒钟 并能重复进行 9 下肢弹回 只有当髋关节呈屈曲位时才能检查 新生儿仰卧 检查者用双手牵拉新生儿双小腿使之尽量伸展 然后松开 观察弹回的速度 1 无弹回 2 弹回速度慢 3 秒钟 3 双下肢弹回活跃 3 秒钟 并能重复进行 10 guo 角 新生儿平卧 骨盆不能抬起 屈曲呈胸膝位 固定膝关节在腹部两侧 然后举起小腿测量 guo 窝的 角度 1 110 2 110 90 3 90 11 头竖立反应 颈屈 伸肌主动收缩 检查者双手抓握新生儿上臂及胸部 两手上缘在新生儿乳腺水平 拉其 从仰卧位到坐位姿势 观察到颈部屈伸肌收缩将头抬起 记录头和躯干维持在一个轴线上的秒数 1 为无反应或异常 2 有头竖立动作 3 头和躯干保持平衡 1 2 秒以上 12 手握持 仰卧位 检查者的食指从尺侧插入其手掌 观察其抓握的情况 1 无抓握 2 抓握力弱 3 非常容易抓握并能重复 13 牵拉反应 在做手握持基础上得到有力的抓握时 检查者抬高双食指约 40 厘米 则新生儿会屈曲自己的上 肢使其身体完全离开桌面 1 无此反应 2 只提起部分身体 3 提起全部身体 14 支持反应 检查者用手抓握新生儿前胸 拇指和其他手指分别在两个腋下 支持新生儿呈直立姿势 观察新 生儿下肢和躯干是否主动收缩以支持躯体的重量并维持几秒钟 1 无反应 2 不完全或短暂 直立时下肢屈曲或头不能竖立 3 能有力地支撑全部身体 头竖立 15 自动踏步 上面的支持反应得到后 新生儿躯干在直立位置或稍微往前倾 当足接触到硬的平面即可引出自 动迈步的动作 放置反应 取其直立位 使新生儿的足背碰到桌子的边缘 该足有迈上桌的动作 1 无反应 2 引出困难 3 好 可重复 16 拥抱反射 1 无 2 弱 不完全 3 好 完全 17 吸吮反射 1 无 2 弱 3 好 与吞咽同步 18 觉醒度 1 昏迷 2 嗜睡 3 正常 19 哭 1 无 2 微弱或过多 3 正常 20 活动度 1 缺或过多 2 减小或增多 3 正常 新生儿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操作解释指导项行为神经评定心理量表操作解释指导 Neonatal Behavi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 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是一种综合性行为和神经检查法 问世以来 历经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 已建立了 若干方法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医生们对新生儿不再单纯进行神经反射检查和成熟度评价 而是通过复杂的新生 儿行为评定来考察各种影响因素 评判其中枢完整性 鲍秀兰医生根据 Breazelton 和 Amiel Tison 的方法 结合 自己的经验 创立了新生儿 20 项行为神经评定 Neonatal BehaviralNeurological Assessment NBNA 并进行了探索 性研究 1990 年报告了全国 12 城市正常评分范围 NBNA 实用有效 简便易学 在我国已被普遍接受 新生儿行为测定多用于考察某些围产期高危因素如产科用药尤其是产前镇静药及 母亲饮酒 低出生 体重等 目前更注重于新生儿窒息 小于胎龄儿 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的监测和评价 1 新生儿行为 NBNA 评分的正常范围 1988 年全国 12 城市新生儿 714 人 男 369 人 女 245 人 于生后 2 3 天 12 14 天和 26 28 天测查 3 次 共 2142 人次 结果为 90 4 的总分在 39 40 分 97 在 37 分以上 无 1 人在 35 分以下 地区差别对评分结 果无明显影响 此评分只适用于足月儿 早产儿需在纠正年龄达到足月后再测查 2 NBNA 在窒息儿的应用 1989 年 1 月至 1990 年 6 月全国 13 个协作单位对 145 例足月窒息儿进行研究 发现窒息儿 7 天时 NBNA 35 分者 以后的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 CDCC 显示预后不良者占 44 4 35 分者预后不良者占 2 1 12 14 天时 NBNA 35 分的 14 例中 11 例预后不良 其中 5 例死亡 6 例智能落后 NBNA 35 分的 115 例中 智能落后者仅 1 74 NBNA 对新生儿窒息预后评价 7 天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8 99 和 82 6 12 14 天时为 84 6 和 97 6 重症窒息儿 NBNA 特点是行为及主动肌张力扣分最多 应常规动态检查 以监测病情变化 对生后 7 天时 NBNA 35 分者或出生 Apgar 评分 5 分钟 6 分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 包括新生儿期进行 NBNA 评定及以后的运动发育 认知能力 语言发育和交往能力的训练 1 5 岁时智能测定结果显示窒息儿干 预组精神发育指数高于常规育儿组 与正常对照组相近 而窒息儿常规育儿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新生儿行为 测定使家长知道小儿从出生开始已有感受外界刺激和产生反应的能力 指导家长通过丰富环境和良好的育儿刺激 促进窒息儿的智能发育 3 新生儿行为在其他高危儿中的应用 新生儿行为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高危新生儿包括高胆红素血症 小于胎龄儿等的监测与评价中 小于胎龄儿 视听刺激反应 睡眠觉醒状态的维持 状态控制能力 肌张力 原始反射能力和自发运动形成能力均低下 新生 儿期进步缓慢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定向能力测查成功次数普遍较正常儿少 精力不易集中 生后 1 年内追踪调 查发现 小于胎龄儿 6 个月 12 个月时 Bayley 智能评分与新生儿期行为测定有明显相关性 故新生儿期行为测 定可预测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