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PQR.ppt_第1页
焊接工艺评定PQR.ppt_第2页
焊接工艺评定PQR.ppt_第3页
焊接工艺评定PQR.ppt_第4页
焊接工艺评定PQR.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成型工程综合试验 第三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第一节焊接工艺评定的概念及其目的 一 焊接工艺评定的概念根据JB4708 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定义 为验证所拟订的焊件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对试验结果的评价 称为焊接工艺评定 二 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1 验证施焊单位拟订的焊接工艺是否正确 2 评价施工单位能否焊出符合有关要求的焊接接头 待评的焊接工艺由施工单位拟订 试件要由施工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施焊 试件要利用施工本单位的焊接设备施焊 三 焊接工艺评定的依据主要依据是有关的技术标准国外标准举例 美国ASME 锅炉压力容器规范 中的第 卷 焊接及钎焊评定 日本JISB8285 1993 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英国BS4870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 德国劳埃德船建法规中关于船体结构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等 我国国内标准举例 JB4708 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JB4420 1989 锅炉焊接工艺评定 JB T6963 1993 钢制件熔化焊工艺评定 JB T6315 1992 汽轮机焊接工艺评定 等 第二节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则 制定焊接工艺评定规则的目的 防止漏评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评定 以钢制压力容器为例 在标准中作了以下规定 一 对须评焊缝的规定钢制压力容器中有五种焊缝必须评定 1 受压元件焊缝 受压元件包括 封头 或端盖 筒体 人孔盖 人孔法兰 人孔接管 开孔补强圈 球罐的球壳板等 2 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 3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4 受压元件母材表面的堆焊 补焊 5 上述焊缝的返修焊缝 二 对母材之间替代关系的规定 按照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的相近程度进行分类分组 比较相近的归为一类 更为相近的归为一组 表3 1钢号分类组表 1 组别评定规则在同类同组的母材中 只要其中一种评定合格 该工艺适用于同组别号的其它母材 在同类别号中 高组别号母材的评定适用于该组别号母材与低组别号母材所组成的焊接接头 组别号为VI 2母材的评定适用于组别号为II 1的母材 2 类别评定规则类别号为II 或组别号为VI 1 VI 2 的同钢号母材的评定适用于该类别号 或该组别号 母材与类别号为I的母材所组成的焊接接头 三 对试件厚度有效适用范围的规定 1 试件母材为IV 2组和 b下限植大于540MPa级的低合金钢 按表3 2和表3 3中的规定 表3 2试件厚度适用于焊件厚度有效范围 表3 3试件焊缝厚度适用于焊件焊缝厚度的有效范围 2 其它母材 按表3 4 3 5的规定 表3 4试件厚度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横弯 表3 5试件厚度试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纵弯 四 对焊接工艺因素的分类及分析 1 焊接工艺因素的分类 1 重要因素 影响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和弯曲性能的焊接工艺因素 例如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等 2 补加因素 影响焊接接头冲击韧度的焊接工艺因素 如热输入 电流种类等 3 次要因素 对要求测定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的焊接工艺因素 如坡口形式 坡口根部间隙等 2 对各种工艺因素的分析 1 焊接方法改变焊接方法需重新评定 当同一条焊缝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焊接方法 或焊接工艺 时 可采用组合评定和分别评定两种方法 例如 有一焊件 材质为16MnR 焊接接头有冲击韧度要求 用三种焊接方法焊成 如何评定 第一种方法 组合评定法表3 6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第二种方法 分别评定法 见下图 表3 7适用于焊件厚度的有效范围 2 焊缝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包括 对接接头 T形接头 十字接头 搭接接头 角接接头 锁底接头 端接接头等 焊缝形式有 对接焊缝 角焊缝 端接焊缝等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锁底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接接头对接接头对接焊缝对接焊缝对接焊缝对接焊缝角焊缝角焊缝角焊缝角焊缝由于任何接头都是由焊缝连接而成 同一种焊缝可以连接不同的接头 因此 焊接工艺评定时考察的对象是 焊缝 而不是焊接接头 规定 对接焊缝的试件评定合格的工艺亦适用于焊件角焊缝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评定合格的工艺亦适用于管材的对接焊缝 反之亦可 管与板角焊缝评定合格的工艺亦适用于板材的角焊缝 反之亦可 坡口形式 坡口根部间隙等一般为次要因素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管材对接焊缝试件板材角焊缝试件管与板角焊缝试件上图为对接焊缝试件上图为角焊缝试件 3 填充材料包括 焊条 焊丝 焊剂和附加的填充金属等 均是重要因素 4 焊接位置包括 平焊 横焊 立焊 仰焊等 通常情况下都是次要因素 只有将位置改变为向上立焊时 为补加因素 5 预热包括 预热和不预热 由预热改变为不预热 或预热温度降低50摄氏度以上时 需要重新评定 6 气体包括 可燃气体 例如乙炔 丙烷等 和保护气体 例如CO2 氩气等 均为重要因素 7 焊后热处理包括 不进行热处理和焊后进行热处理 例如正火 高温回火 固溶处理等 改变热处理方式或改为不进行热处理 均需要重新评定 8 电特性包括 热输入 电源种类 极性 钨极种类或直径等 热输入E 36UgIg V J CM 热输入 电源种类和极性能影响焊接接头的韧性 因此是补加因素 钨极种类或直径为次要因素 9 技术措施包括 焊丝摆动幅度 多道焊与单道焊 焊接方向 层间清理方法等 一般多为补加因素或次要因素 第三节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 一 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焊接工艺指导书是焊接工艺评定的原始依据和评定对象 应将待评定的焊接工艺内容全部反映出来 包括 焊接接头自然情况 母材种类 焊接方法 焊接材料 焊接电流 焊接电压 焊接速度 预热温度等 焊接工艺指导书通常采用标准中推荐的格式 也可以自己设计格式 表3 8焊接工艺指导书 二 施焊条件按照标准规定准备试件 由本单位技能熟练的焊接人员使用本单位的焊接设备焊接试件 采用的焊接工艺条件应严格遵守焊接工艺指导书 三 理化实验按照有关标准确定试验项目 按照有关标准制备各种性能试样 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各种性能试验 填写各个试验项目的试验报告 四 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评定报告是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全面总结 因此应对各项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汇总 同时给出最后的结论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的作用 作为制定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 具有指导作用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通常采用标准中推荐的格式 表3 9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第四节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内容和方法 焊件上不同的焊缝采用不同的焊缝试件 不同的焊缝试件有不同的试验内容 一 对接焊缝试件1 适用对象 焊缝是对接焊缝和受压角焊缝的焊件接头 2 试件制备 有两种 板材对接焊缝试件 管材对接焊缝试件以板材对接焊缝试件为例 厚度 应充分考虑其适用于焊件的有效范围 宽度 应 250毫米 长度 应足以切取所需试样 施焊 按焊接工艺指导书中给出的工艺 3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1 外观检查试验目的 检查接头表面有无裂纹等缺陷 试验方法 有肉眼观察试件接头的表面 合格指标 没有裂纹 2 无损检测试验目的 检查接头内部有无裂纹等缺陷 试验方法 采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法当试件厚度小于或等于38毫米时 采用100 射线检测 当试件厚度大于20毫米 抗拉强度大于540兆帕时 除采用100 射线检测 还应采用局部超声波检测 当试件厚度大于38毫米时 除采用100 射线检测 还应采用局部超声波检测 合格指标 没有裂纹 3 力学性能和弯曲试验 表3 10试验项目和试件的数量1 拉伸试验试验目的 测定接头的强度 试样形式 紧凑型板接头带肩板形试样 见右图 紧凑型管接头带肩板形试样型式I 见下图 紧凑型管接头带肩板形试样形式II 见下图 管接头全截面试样 见右图 试验方法 按GB T228 1987规定的试验方法在拉力机上进行 合格指标 试样母材为同种钢号时 每个试样 b不应低于母材钢号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试样母材为两种钢号时 每个试样的 b不应低于两种钢号标准规定值下限的较低值 2 弯曲试验试验目的 测定接头的塑性 揭示接头内部的缺陷 以及焊缝的致密性 试样的形式 有面弯 背弯 纵向面弯 纵向背弯和横向侧弯等五种 其中板材合和管材的面弯试样如下图所示 试验方法 按GB T232 1988中的规定在拉力机上进行 合格指标 试样弯曲到180度以后 其拉伸面上沿任何方向不得有单条长度大于3mm的裂纹或缺陷 3 冲击试验试验目的 测定接头的冲击韧性 试样形式 10mm 10mm 55mm 开V型缺口 取样位置 取样位置见右图所示 合格指标 每个区3个试样的常温冲击吸收功的平均值不得小于27J 至多准许有1个低于27J 但不低于19J 试验方法 按GB T229 1994中的规定在冲击试验机上进行 二 角焊缝试件1 适用对象 焊缝是非受压角焊缝的焊件接头 2 试件制备 有两种 板材角焊缝试件和管材角焊缝试件 如下图所示 3 试验内容和试验方法 1 外观检查试验目的 试验方法和合格指标与对接焊缝试件相同 2 宏观金相检验试验目的 检查焊缝根部是否焊透 接头内部有无裂纹 未熔合 以及焊脚之差 试验方法 以板材角焊缝为例 如下图所示将两端舍去20mm 沿纵向等分切取5块试样 对每块试样取一个面进行打磨 抛光 腐蚀 用肉眼或5倍的放大镜检查 合格指标 焊缝根部应焊透 焊缝和HAZ不得有裂纹 未熔合 两焊脚之差不大于3mm 三 型式试件1 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