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传播性疾病.ppt_第1页
性传播性疾病.ppt_第2页
性传播性疾病.ppt_第3页
性传播性疾病.ppt_第4页
性传播性疾病.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性传播性疾病 性传播性疾病 STD 简称为 性病 是由性接触 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经典性病包括梅毒 淋病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和腹股沟肉芽肿 第一节梅毒 syphilis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侵犯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人是梅毒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染 胎盘传染 产道传染 非性接触传染 输血传染 间接接触传染等 梅毒的分期 获得性梅毒 后天 1 早期梅毒 病程 2年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潜伏梅毒2 晚期梅毒 病程 2年 三期皮肤 粘膜 骨骼 心血管 神经梅毒潜伏梅毒 胎传性梅毒 先天 早期先天梅毒 2岁 晚期先天梅毒 2岁 皮肤 粘膜 骨骼 心血管 神经 潜伏梅毒 临床表现 一 获得性梅毒 后天梅毒 一 一期梅毒潜伏期平均3周 主要为一圆形或椭圆形周边隆起 基底干净 1cm 2cm的无痛性 软骨样溃疡 称硬下疳 90 在外生殖器 末经治疗3 4周 治疗1 2周消退 二 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 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形成螺旋体菌血症 引起皮肤 粘膜 骨骼 内脏 心血管及神经损害 称二期梅毒 1 皮肤粘膜损害 1 梅毒疹 斑疹性梅毒疹 玫瑰疹 丘疹性梅毒疹 掌跖梅毒疹 脓疱性梅毒疹 2 扁平湿疣表面湿润的扁平丘疹 基底宽而无蒂 周围暗红色浸润 梅毒性秃发弥漫性脱发呈虫蛀状 粘膜损害多见于口腔 舌 咽 喉或生殖器粘膜2 骨关节损害 眼损害 神经损害 多发性硬化性淋巴结炎 内脏梅毒 二期梅毒 掌梅毒疹 二期早发梅毒末经治疗或治疗不当 经2月 3月可自行消退 当患者免疫力降低 皮疹又重新出现称二期复发梅毒 皮疹较大 数目较小 破坏性大 三 三期梅毒 晚期梅毒 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所致 经过 年 年 40 可发生三期梅毒 1 皮肤粘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 梅毒性树胶肿 三期梅毒的标志 2 骨损害 眼损害 心血管损害 神经损害 二 先天性梅毒 胎传梅毒 一 早期先天梅毒2岁以内发病者为早期先天梅毒 与后天二期梅毒大致相似 无硬下疳 皮损多在出生后3周出现 婴儿发育情况差 二 晚期先天梅毒 多在5 8岁发病 角膜炎 骨损害 神经损害常见 标志性损害 哈钦森牙 桑椹齿 胸锁关节增厚征 实质性角膜炎 神经性耳聋 哈钦森齿 神经性耳聋和间质性角膜炎合称哈钦森三联征 三潜伏梅毒 latentsyphilis 凡有梅毒感染史 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已消失 除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外无任何阳性体征 并且脑脊液检查正常者 实验室检查 1 梅毒螺旋体检查 适用于早期梅毒皮肤粘膜损害 2 梅毒血清学试验 1 非苍白螺旋体抗原血清实验 VDRL USR RPR 为非特异性 2 苍白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抗体吸收试验 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为特异性 3 脑脊液检查 用于诊断神经梅毒 诊断 1 一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 有不洁性交史 2 潜伏期3周左右 3 外生殖器单个无痛性硬下疳 4 硬下疳处检查出梅毒螺旋体 5 梅毒血清试验阳性 2 二期梅毒的诊断标准 1 不洁性交史或下疳史 病程2年以内 2 多种皮疹伴全身淋巴结肿大和早期流感症状 3 粘膜损害处找到梅毒螺旋体 4 梅毒血清试验强阳性 3 晚期梅毒诊断依据 1 2年前有一期或二期梅毒感染史 2 心血管系统梅毒 梅毒性脑膜炎 脊髓痨和麻痹性痴呆 3 实验室检查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 亦可阴性 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阳性 脑脊液检查异常 VDRL试验阳性 治疗 1 治疗原则 诊断明确 早期治疗 剂量足够 疗程规则 追踪观察 作好预防 2 首选青霉素 也可用四环素和红霉素类 3 性伴同治4 定期随访 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 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第三年年末复查一次 第二节淋病 一 病因 是由奈瑟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是一种革兰阴性双球菌 常位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 慢性期则在细胞外 二 传染途径 1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 2 亦可间接接触传染 产道感染可致新生儿结膜炎 三 临床表现 潜伏期平均3日 5日 主要发生在性活跃的中青年 一 无并发症淋病 1 男性急性淋病 分泌物为深黄色或黄绿色粘稠脓液 并有尿道刺激症状 2 女性急性淋病 多数感染者无症状 常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和增多 不正常的经期出血 中 下腹的疼痛和触痛 幼女多间接感染 主要表现为急性外阴阴道炎 3 其它 淋病性肛门直肠炎 淋菌性咽炎 淋球菌性结膜炎等 二 有合并症淋病1 男性淋病合并症 淋菌性前列腺炎与淋菌性附睾炎2 女性淋病合并症 淋菌性盆腔炎与淋菌性前庭大腺炎3 播散性淋病 少见 四 实验室诊断 1 直接涂片 取尿道或宫颈脓性分泌物涂片 作革兰染色 涂片对男性诊断意义大 女性检出率低 有假阴性 必要时应作培养 2 细菌培养 可出现典型菌落 氧化酶试验阳性 五 诊断和鉴别诊断 1 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潜伏期 2 有各种类型淋病的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1 直接涂片 多形核白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 2 细菌培养 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 六 治疗 治疗原则为及时足量规则用药 按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药物 头孢曲松 大观霉素 多西环素 阿奇霉素 氧氟沙星等 第三节非淋菌性尿道炎 nongonococcalurethritis NGU 一 病因 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 但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感染的性传播性疾病 主要为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 偶由阴道毛滴虫 白念珠菌等引起 二 临床表现 潜伏期1周 3周 一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临床表现与淋病类似但程度轻 少数人有晨起尿道糊口现象 未经治疗常有并发症 附睾炎 前列腺炎 Reiter综合征 尿道炎 结膜炎 关节炎三联症 眼虹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等 二 女性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 子宫是主要感染部位 多数症状不明显 可并发急性输卵管炎 子宫内膜炎和宫外孕及不孕症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 1 有不洁性交史或配偶感染史 2 临床表现潜伏期 周 周 男性表现为较淋病轻的尿道炎 女性以宫颈内膜炎为主 3 实验室检查 用直接涂片 细菌培养检查确证无淋球菌 尿道或白带分泌物中见到多形核白细胞增多 检出衣原体 支原体及其它引起NGU的病原体 四 治疗常用多西环素 阿奇霉素 琥乙红霉素 氧氟沙星 米诺环素等治疗 第四节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um CA 一 病因 又称生殖器疣 主要是人乳头瘤病毒 HPV 6 11 16 18型 感染上皮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 不进入血流 人是唯一宿主 与生殖器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二 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月 8月 平均3月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少数通过间接接触传染好发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湿润区等 呈乳头状 菜花状及鸡冠状 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不洁性交史或间接感染史 2 有尖锐湿疣的形态学表现 3 醋酸白试验或甲苯胺蓝试验阳性 4 PCR试验 5 皮损活检有染特征性空泡细胞的病理学变化特点 五 治疗 一 外用药物治疗 0 5 足叶草毒素酊 50 三氯醋酸溶液 氟脲嘧啶软膏等 二 物理疗法 CO2激光 冷冻 电灼等 三 手术治疗 单发或巨大尖锐湿疣 四 全身疗法 干扰素 IL 2和抗病毒药物等 第五节生殖器疱疹 一 病因 主要由HSV II通过性接触感染 少数为 型 人类是其唯一宿主 潜伏神经节 反复发作 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迄今尚无预防复发及阻止诱发恶变的有效疗法 二 临床表现 一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潜伏期3日 14日 为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有群簇或散在的小水疱 2日 4日破溃形成糜烂或溃疡 自觉疼痛 最后结痂自愈 病程2周 3周 二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1月 4月以内复发 常发生在原来部位 全身症状及皮损轻 病程短 常有前驱症状 三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即无症状型生殖器疱疹 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潜伏的HSV II较潜伏的HSV 更易被激发致病 三 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有不洁性交史或配偶感染史 2 原发性 复发性 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 3 实验室检查 五 治疗方案 1 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 法昔洛韦或泛昔洛韦等药物 频繁复发患者 1年复发6次以上 可用抑制疗法 一般服用4个月到1年 2 局部治疗3 阿昔洛韦霜 1 喷昔洛韦乳膏和酞丁胺霜等 第九节艾滋病 一 病因与发病机制HIV属于RNA逆转录病毒 在CD4 表位的辅助T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中复制 导致宿主细胞死亡 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继而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 恶性肿瘤等而死亡 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 二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一 传染源直接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 目前已知从艾滋病患者的所有体液中都分离出HIV 但流行病学只证明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 乳汁也可使婴儿受感染 二 传播途径1 性接触传播直接或间接接触 2 血液传播输血或输入血液制品 共用污染HIV的针头 注射器 器官移植 医疗器具消毒不严等 3 母婴传播胎盘 产道 母乳哺养 4 未见食物 汗液 握手 呼吸道等传播 三 临床表现 一 HIV感染的临床分期1 急性HIV感染期 1 2周多数人出现HIV病毒血症 类似上感 和免疫系统急性损害 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多一个月内消失 从患者感染HIV到形成抗体所需的时间称 窗口期 2 无症状HIV感染期 由原发HIV感染或急性HIV感染症状消失后延伸而来 平均8 10年 患者无任何症状 仅少数有淋巴结肿大 CD4 T淋巴细胞正常 CD4 CD8 比值正常 血清HIV抗体阳性 3 艾滋病 患者有发热 腹泻 体重下降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伴有各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卡氏肺囊虫肺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多数患者致死的直接原因 末经过治疗平均生存期12 18个月 二 HIV感染的皮肤表现1 非感染性皮损 类似脂溢性皮炎 银屑病 毛细血管扩张症 但更严重 2 感染性皮损 病毒 真菌及细菌感染 3 肿瘤 卡波西肉瘤 KS 鳞癌 蕈样肉芽肿 黑素瘤 基底细胞癌等 四实验室检查 1 HIV抗体检查 初筛与确诊 蛋白印迹法 2 免疫缺陷实验检查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CD4 CD8 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CD4 细胞计数等3 条件致病菌检查 五 艾滋病的诊断 1 急性HIV感染者 受检血清初筛试验阳性 再经确证试验阳性 2 艾滋病确诊病例 1 确诊为艾滋病患者 2 实验确诊艾滋病患者 五 治疗 一 抗HIV治疗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目前主张 鸡尾酒 式疗法 即用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 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二 促进免疫功能 干扰素 IL 2 丙种球蛋白等 三 机会性感染的治疗 四 Kaposi肉瘤的治疗 皮损内注射长春花碱 或者放射治疗和联合化疗 五 中医药治疗 六 预防 一 特异性预防艾滋病疫苗 正进行试验中 二 综合预防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 一次性注射器使用 严格血液制品管理 HIV感染者避免妊娠 一次性避孕套的使用 医疗人员防护 课后小结 1 性传播疾病 STD 是由性接触 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所感染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包括有梅毒 淋病 软下疳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腹股沟肉芽肿 非淋菌性尿道炎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艾滋病等 2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交或从母体通过胎盘传入 侵犯多系统多脏器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根据传染途径的不同可分为获得性 后天 梅毒和胎传 先天 梅毒 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3 淋病是由奈瑟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主要通过性交传染 通常分为男性淋病 女性淋病 儿童淋病 其它淋病和无症状淋病 治疗首选大观霉素和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 4 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是通过性接触传染的一种临床上有尿道炎的表现 但尿道分泌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