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立淡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程计画_第1页
台北县立淡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程计画_第2页
台北县立淡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程计画_第3页
台北县立淡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程计画_第4页
台北县立淡水国民中学九十一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程计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淡水國中 P 1 P 1 台北縣立淡水淡水國民中學九十一九十一學年度第二二學期學校課程計畫 壹 學校基本資料 一 學校簡述 二 學校基本資料 貳 學校教育目標及願景 參 組織與運作 一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方式 二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分工 三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運作方式 四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分工 五 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工作重點及預定進度 肆 課程規畫 一 學校本位課程架構 二 領域學習節數及彈性學習節數分配表 三 彈性學習課程規畫表 四 教學進度總表 五 各學習領域教科書選用版本一覽表 六 學校 社區資源特色及運用 伍 教學設計 各年級各領域教學計畫 陸 課程評鑑 淡水國中 P 2 P 2 壹 學校基本資料壹 學校基本資料 一 學校簡述一 學校簡述 本校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七月 就真理街日人所設定之 尋常小學 為舊 址 擴充利用做為校舍 校名為 台北縣立淡水初級中學 首任校長由淡水 鎮長杜麗水先生兼任 繼任者有楊經緯 董寶鏡 王客佐 劉慶堯 趙仁和 韓瑞光 邱文忠 許茂雄 萬宜誠諸先生 現任校長邱文惠先生自民國八十七 年八月一日接篆視事 為因應實施九年國民教育 於民國五十七年八月改制為 台北縣立淡水國 民中學 同時奉教育部指定為全省五十所實驗國民中學之一 民國六十年八 月奉准增設 賢孝分部 並於六十年四月獨立為 賢孝國民中學 民國六十 五年四月在奉准附設 國中補校 以照顧失學民眾 七十二年八月奉令停止實 驗學校名稱 改為 台灣省機動性追蹤輔導學校 迄七十九年七月止 八十年 八月又奉令成立 資源班 實施適性教學 八十一年八月在奉准成立 美術資 優班 暨 身心障礙班 各一班 以照顧特殊性向之學生 八十九年八月奉准 成立 附設幼稚園 二班 以照顧學齡前幼童 本校成立之初 僅有日式教室六間 禮堂一間 學生三班 計一百二十六 人 嗣因延長國民教務 人數激增 為配合教學需要乃不斷擴充校舍配備 計 先完成忠孝 仁愛 信義 和平 逸仙 三民各大樓及中正堂等現代化建築 七十八年幾又於第二校區增建成正 勤愛 日新三棟新式大樓級 PU 田徑運動 場 暨校園前庭通道 停車場 水生植物園 為有效紓解增班壓力 自七十八 學年度起奉令籌備 正德 級 竹圍 兩所國中 並辦理徵收代管文中四所學 校預定地 正德國民中學 並自八十二年八月開始招生 竹圍國民中學 亦自八十五年八月開始招生 全校班級與教職員 學生人數以八十一學年度為最作多 計日間部普通班 八十八班 特殊班三班 附設補校四班 合計九十五班 學生人數四千一百零 四人 教職員兩百一十四人 九十學年度學生人數 則為日間部五十班 特殊 班六班 附設補校三班 幼稚園兩班 合計六十班 總計約二千一百人 教職 員工一百四十五人歷屆畢業生總數超過三萬人 均能在社會上克盡責任 服務 人群 為母校增光 淡水國中 P 3 P 3 表一表一 二 學校基本資料表二 學校基本資料表 學校類型 一般中型國民中學班級數 58 校址淡水鎮真理街 10 號電話 26212758 傳真26216867 網址 http www tsjh tpc edu tw 校長邱文惠 E mailmaster webmail tsjh tpc edu tw 教務主任 郭福林 E mailflkuo mail tpc edu tw 職務人數 教師 127 職員 13 工友 7 其他 1 教職員工 人數分析 合計 146 班級班級數男生數女生數小計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八年級 16337344681 九年級美術班 3196988 資源班 1 特教班 214620 幼稚園 2342660 學生人數 分析 總計 58102511262151 淡水國中 P 4 P 4 貳 學校教育目標及願景貳 學校教育目標及願景 一 發展學生學術潛能 為國育才 二 因應地球村未來走向 培養學生生活英語基本能力 三 淡水景色優美 培養學生人人皆具備基本的水墨 或水彩 技 法 以能寫生 進而享受美感人生 四 企盼能著力中輟生的防治 達到 零中輟 零拒復 零 拒絕 零再復 的理想境界 五 發展學生諸項性向 開發球類 藝術等各方面藝能 培 養五育均衡發展的未來國民 淡水國中 P 5 P 5 參 組織與運作參 組織與運作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方式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運作方式 臺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臺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一 本校為推動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落實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功能 依據教育部頒布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之實施要點 暨 臺北縣公私立國民中小學課臺北縣公私立國民中小學課 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規定 訂定本要點 二 本校設置課程發展委員會之運作悉依本要點規定辦理 三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 以下簡稱本會 之任務如下 一 規畫 核定並執行全校總體課程計畫 二 評鑑課程實施成效 四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其職掌如下 一 充分考量學校條件 社區特性 家長期望 學生需要等相關因素 結合全體教 師和社區資源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並審慎規畫全校總體課程計畫 二 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計畫 內容包含 學年 學期學習目標 單元活動主題 相對應能力指標 時數 備註 等項目 且應融入有關兩性 環境 資訊 家 政 人權 生涯發展等六大議題 三 應於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 擬定下一學年度學校總體課程計畫 四 審查自編教科用書 五 議決各學習領域之學習節數及彈性課程學習節數 六 議決應開設之選修課程 七 審查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之計畫與執行成效 八 負責課程與教學的評鑑 並進行學習評鑑 九 規畫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 增進專業成長 十 其他有關課程發展事宜 五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置委員九人至二十五人 委員均為無給職 其組成方式如下 一 行政人員代表 指由校長及本職為教師兼行政之人員共同選 推 舉之代表 校 長及各處室主任 不含人事 主計 為當然委員 二 年級及領域教師代表 指由未兼行政之教師選 推 舉之代表 其人數不得少於 委員總額之二分之一 但教師之員額少於委員總額之二分之一者 不在此限 淡水國中 P 6 P 6 三 家長及社區代表 指由家長會或社區人士選 推 舉之代表 其人數為一至三人 委員由選 推 舉產生時 得選 推 舉候補委員若干人 於當選委員因故不能擔任 時依序遞補之 無候補委員遞補時 即應辦理補選 推 舉 被選為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 不得拒絕 應於任期內履行委員之義務 參加課 程發展委員會會議時 學校應予以公假登記 六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任期一年 任期起迄日期由各校依特性另定之 連選得連任 遞補候補委員或補選 推 舉產生之委員 其任期均至原任期屆滿之日止 選舉委員於任期中因故無法執行職務時 應解除其委員職務 七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由校長定期召集之 但經委員二分之一以上連署開會時 校長應 召開臨時委員會議 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 以校長為當然主席 校長因故無法主持時 由委員互 推一人為主席 八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每年定期舉行四次會議 以每學期各兩次為原則 唯必要時得召 開臨時會議 每學年開學前一個月召開會議時 必須提出下學年度學校總體課程計 畫 送區中心委員會核備 並送本府教育局備查 九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 須有應出席委員二分之一 含 以上出席 須有出席委員 二分之一 含 以上之同意行之 十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開會時得視事實需要 邀請學者專家 其他相關人員列席諮詢 十一 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之行政工作 由教務處主辦 相關處室協辦 十二 本校 課程發展委員會設置要點 經校務會議通過 陳請校長核定後施行 修正 時亦同 淡水國中 P 7 P 7 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分工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及分工 依據 一 教育部公布之 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二 台北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小組實施計畫 目的 為因應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 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及各學習領域 課程小組 以訂定本校課程發展之方向 並結合學者 家長 社區資源 發展學校本位課程 以提升教學本質並讓學生能快樂學習成長 課程發展委員會之組織與產生方式 課程發展委員 職稱成員產生方式人數 主席校長當然委員 執行秘書 教務主任當然委員 委員行政人員代表訓導 輔導 總務 等主任及教學組長 委員各學習領域召集人 七大學習領域之教師自行推選 每領域 一名 委員家長委員代表家長會推選 合計 兼具多重身份者只能選擇擔任一種代表 各類代表之任期皆為一年 於每年七月底前推選 之課程代表於任 期中若因職務或身份之變更 應即時遞補或改選之 校長得聘請專家或社區人士擔任本校課程發展之顧問 視需列席委 員會提供諮詢 課程發展委員會得視需要邀請相關人員 如 會計人員 人事人員 資訊組長 設備組長等 列席 九十一學年度課程發展委員會任務分工 職稱組別姓名主要負責業務備註 主任委員召集人邱文惠負責召集會議 督導本校九 年一貫課程的實施 執行秘書執行秘書郭福林策定計劃 推動本校九年一 貫課程的實施 委員執行幹事陳聰賢有關教學行政業務之執行 暨課務安排事宜 彙整教學 研究內容 暨相關會議事務 聯繫 紀錄 資料成果彙整 與呈送 淡水國中 P 8 P 8 委員行政組李安順 林金源 蔡秉郁 有關學校彈性課程之規劃 家長社區資源之運用溝通 與協調 相關教學設施之改 善 採購與維護 提供相關教學媒體資源 充 實相關資源 設備 圖書等 設備 委員研究發展性 國文 楊凱華 英語 姜玉香 數學 廖國良 自然與科技 徐意 雯 社會 許美蘭 藝術與人文 吳孟 教 健康與體育 陳威 宇 綜合活動 簡慧貞 1 擬課程統整計劃暨各領域 教材設計與編輯 建立教 學資源與學生學習檔案 2 提出學校發展九年一貫課 程教學實務經驗分享 提 出應改進意見 3 協調並審核全校總體課程 計劃之縱向與橫向之連 貫 4 提供並彙整該領域尔組研 討意見和各項議案決議 5 擬定教課書選用辦法 6 協助全校教師提昇各領域 專業智能 營造學習型醒 組織 委員家長代表葉惠文彙整家長意見提供參 考 並協助將九年一貫課 程相關措施宣導推廣 淡水國中 P 9 P 9 三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運作方式三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運作方式 臺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設置要點臺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設置要點 一 本校為推動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 落實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功能 依據教育部頒布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之實施要點 暨 臺北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學臺北縣公私立國民中學學 習領域課程小組設置要點習領域課程小組設置要點 規定 訂定本要點 二 本校設置學習領域課程小組悉依本要點規定辦理 三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以下簡稱各小組 分組如下 一 語文學習領域小組 二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小組 三 社會學習領域小組 四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小組 五 數學學習領域小組 六 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小組 七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小組 八 生活課程小組 四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任務如下 一 擬定課程計劃 二 分析出版社教材或自行研發教材 三 銜接新舊課程 四 整合其他學習領域 五 擬定教學評量方式 六 實施教學評鑑 七 其他 五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職掌如下 一 規畫所屬學習領域課程計畫或自編教材 計畫內容包括 學年 學期學習目標 單元活動主題 相對應能力指標 時數 備註 等相關項目 淡水國中 P 10 P 10 二 分析所屬學習領域之各出版社教材 作為選取教材之參考 未選用出版社編製 教材之學習領域者 自行研發學習教材 三 擬定舊課程與九年一貫課程之銜接事宜 四 規畫所屬學習領域教師專業成長進修計畫 協助其專業成長 五 進行課程規畫與協同教學 六 擬定所屬學習領域之教學評量方式與標準 或能力指標 作為實施教學評量 之依據 七 定所屬學習領域教師之教學評鑑指標 並實施教學評鑑 八 檢討與改進所屬學習領域教學策略與成效 九 其他有關所屬學習領域之研究發展事宜 六 各領域課程小組人數由各校視實際需要決定之 其組成人員及方式如下 一 學校教師 係由編制內教師採分領域 分年級或分學習階段 考量學校課程學 習階段連貫及領域聯繫之原則分之 二 家長及社區代表 各學習領域課程小組得視需要由家長會或社區人士選 推 舉 之代表 小型學校亦得配合實際需要 合併數個學習領域小組成為一個跨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上述各款每位教師均至少參加一個以上之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七 各小組各置召集人一人 由成員互選之 各小組會議定時由召集人召集 但經成員二 分之一以上連署開會時 召集人應召開臨時會議 八 各小組必須定期舉行會議 每年六月召開會議時 必須提出所屬學習領域之課程計畫 送請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查 九 經各小組審議通過之案件 由召集人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核定後辦理 十 各小組開會時得視事實需要 邀請學者專家 其他相關人員列席諮詢或研討 十一 本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設置要點 陳請校長核定後施行 修正時亦同 淡水國中 P 11 P 11 四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分工四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組織及分工 一 九十一學年度各領域教師名單 學習領域召集人教師成員 國文楊凱華 李幸玲 張 康 黃玲真 陳素美 黃明淑 徐美珠 黃麗雯 陳燕玲 胡英英 蔣春翠 周澤霖 吳寶龍 劉美琴 慕秀 娥 林秋蘭 李思明 宋慶蘭 蔡振德 黃春蘭 黃文貞 紀 麗貞 涂淑華 黃文真 林金源 英文姜玉香 謝幸真 陳麗華 李筱晴 凌彩瑤 黃秋合 張金鳳 楊淑 娥 許秀錦 左淑娟 黃一哲 陸韻萍 郭敏華 數學廖國良 劉夢蘭 高彩雲 黃幸雄 蔡秀美 洪發生 薛明霞 黃家 棣 李雅華 王友祿 湯芳如 蔡燦輝 吳仁宗 黃榮彰 潘 芳玲 自然與科技徐意雯 呂黎薇 秦麗珠 方惠文 許瑞月 梁美華 沈 瑞 郭福 林 林妙玲 陳秀桃 陳燕燕 李安順 林淑麗 蔡秉郁 吳 振松 張吉利 賴文旭 社會許美蘭 張曼娜 吳夢萍 曾 書 黃佳惠 張伊繻 王舜美 邱美 春 趙美君 賴靜儀 邢子玉 林宇霖 藝術與人生吳孟教 曹春君 陳慈婷 張瓊慈 徐聖惠 林儀芬 曾怡馨 高琇 慧 高如君 健康與體育陳威宇 蔡維欣 許美珠 楊惠美 蕭雪梅 黃素貞 陳姍妮 林正 賢 陳美容 綜合活動簡慧貞 林麗容 張怡俐 林秉璇 林書伶 二 任務分工 1 各學習領域之教師均為該學習領域小組成員 並推選一人為小組 召集人 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之各項任務 2 規劃各學習領域之課程重點暨進度 3 擬定各學習領域之每週上課節數提交課程發展委員會 4 規劃各學習領域和其他學習領域之統整方式 5 決定學習領域所使用之教材 自編或選用 6 協調各學習領域每月之教學主題 進度 7 規劃教學活動設計方針 教學評量方針 8 各學習領域應於七月中旬暨一月中旬將該領域課程計畫完成 送 課程發展委員會審核 9 擬訂教學評量方式 10 實施課程評鑑 淡水國中 P 12 P 12 五 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工作重點及預定進度五 課程發展委員會及領域小組工作重點及預定進度 項次工作項目辦理日期承辦單位備註 召開課程發委員會91 3課程發展委員會 研擬各學習領域之課程計劃91 4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規劃全校課程方案91 5課程發展委員會 決定選用或自編 改編之學習領域教 材 91 6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完成各學習領域之課程計畫91 7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審查學習領域之課程計畫91 7 31 前課程發展委員會 呈報縣府核備91 8課程發展委員會 執行學校本位課程計劃91 9課程發展委員會 召開課程發委員會議91 11課程發展委員會 評鑑本學期全校課程內涵92 1課程發展委員會 完成下學期各學習領域之課程計劃92 1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召開課程發展委員會議92 2課程發展委員會 下學期各學習領域之課程計劃92 2課程發展委員會 進行九十二學年度教科書評選工作92 5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研擬九十二學年度一 二年級課程構 想 92 6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研擬九十二學年度各學習領域課程 構想 92 6各學習領域課程發展小組 規劃九十二學年度全校課程方案92 6課程發展委員會 研擬九十二學年度一 二年級課程計 劃 92 7課程發展委員會 研擬九十二學年度各學習領域課程 計劃 92 7課程發展委員會 改組課程發表委員會並召開第一次 會議 92 8課程發展委員會 淡水國中 P 13 P 13 肆 課程規畫肆 課程規畫 一 學校本位課程架構 零中輟 零拒復 零拒絕 零再輟 零中輟 零拒復 零中輟 零拒復 零拒絕 零再輟 零中輟 零拒復 發展學生學術潛能發展學生學術潛能 培養生活英語基本培養生活英語基本 能力能力 淡水景色優美 培淡水景色優美 培 養人人皆具水墨技養人人皆具水墨技 能能 學學 校校 願願 景景 發發 展展 各各 項項 性性 向向 潛潛 能能 零中輟 零拒復 零拒絕 零再輟 零中輟 零拒復 零中輟 零拒復 零拒絕 零再輟 零中輟 零拒復 零零中中輟輟 零零拒拒復復 零零拒拒絕絕 零零再再輟輟 零零中中輟輟 零零拒拒復復 零零再再輟輟 零零中中輟輟 零零拒拒復復 零零拒拒絕絕 零零再再輟輟 零零中中輟輟 零零拒拒復復 零零再再輟輟 淡水國中 P 14 P 14 二 二 台北縣立淡水國民中學領域學習節數及彈性學習節數分配表 年級 學習領域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國語文 5 閩南語文 客家語文 本 國 語 文 原住民語文 語文 英語 3 健康與體育 3 數學 4 社會 3 藝術與人文 3 生活 課程 自然與生活科技 4 綜合活動 3 領域學習節數合計 28 彈性學習節數 5 總節數 33 淡水國中 P 15 P 15 三 三 彈性學習課程規畫表 項目內容節數 教務處資訊教育 生活實用應語會話 40 學務處班級活動課程 社團活動 60 輔導處 班級行事 班級活動課程 20 學校特色課程 資訊教育 20 補救教學 選修課程 英語會話 生活實用應語會話 20 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