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血液生化_第1页
第十六章血液生化_第2页
第十六章血液生化_第3页
第十六章血液生化_第4页
第十六章血液生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张奕 中山医学院 生化教研室 液 定义:血液是循环在人的 血管 和 心脏 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 总量:占体重 8。 一次性失血 20%,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一次性失血 30%,危及生命。 (一 )血液的组成 常用血液样品 全血 =血浆 +有形成分 (加抗凝剂 ) 血浆 =全血 加抗凝剂,离心取上清 ) 血清 =全血 维蛋白原 无形成分 血浆 有形成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的组成 (二 )血液的化学成分 液体成分 水 固体成分 无机物:电解质 有机物: 含氮化合物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非蛋白类含氮化合物 此外,还有一些微量物质如酶、激素、维生素等。 (三 )血液的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定义:血液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总称为 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 非蛋白氮 :这些化合物中所含的氮量则称为非蛋白氮 (正常值: ;其中尿素氮( 占 1/2。 种类: 尿素 (尿酸 (肌酸(肌酐 (氨基酸、氨、肽、胆红素 (。 临床意义 : 1. 反映机体蛋白质、核酸代谢的情况 2. 反映肾排泄功能 尿素 :反映肾功能;蛋白质代谢情况 尿酸 :嘌呤代谢终产物;与痛风有关 肌酸 :肝功能障碍;肌萎缩 肌酐 :肌酸代谢终产物;肾排泄;反映 肾功能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血浆蛋白 血细胞代谢 第一节 血浆蛋白是维持体内代谢的 重要物质 in 、血浆蛋白的分类与性质 血浆蛋白是指血浆含有的蛋白质 , 是血浆中的主要的固体成分 。 血浆蛋白总浓度: 7075g/L。 通常按来源 、 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将血浆蛋白质分类 。 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包括电泳(超速离心 ( (一)血浆蛋白的分类 1)原理:蛋白质的大小 (分子量)、电荷、形状等 2)方法: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样品:血清 4)结果: 1. 电泳法 通过电泳将血浆蛋白质分为: 2球蛋白 清蛋白 (1球蛋白 (球蛋白 球蛋白 A 清蛋白 1 2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图 谱 清蛋白( A): 38 48g/L 球蛋白( G) : 15 30g/L A/G:正常值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在临床上的应用 1)原理:密度等 2)具体方法:超速离心法 3)样品:血清脂蛋白 4)结果: 医学全在线 通过离心将血浆蛋白质分为: 极低密度脂蛋白 乳糜微粒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 种 类 血 浆 蛋 白 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 补体 凝血因子 、 、凝血酶原、纤溶酶原等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等 1抗胰蛋白酶、 2巨球蛋白等 促红细胞生成素、胰岛素等 2酸性糖蛋白等 依据生理功能将血浆蛋白质分类: 1. 绝大多数血浆蛋白在肝合成。 2. 血浆蛋白的合成场所一般位于膜结合的多核蛋白体上。 3. 除清蛋白外,几乎所有的血浆蛋白均为糖蛋白。 4. 许多血浆蛋白呈现多态性 ( 5. 在循环过程中,每种血浆蛋白均有自己特异的半衰期。 6. 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类型组织损伤等情况下,某些血浆蛋白的水平会增高,它们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质 ( (二)血浆蛋白的性质 二、血浆蛋白的功能 (一)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 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摩尔浓度 。 由于清蛋白的分子量小 ( 69, 在血浆内的总含量大 、 摩尔浓度高 , 加之在生理 其电负性高 , 能使水分子聚集其分子表面 , 故清蛋白能最有效地维持胶体渗透压 。 清蛋白所产生的胶体渗透压大约占血浆胶体总渗透压的 75% 80%。 (二)维持血浆正常的 正常血浆的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 血浆蛋白质的等电点大部分在 血浆蛋白盐与相应蛋白形成缓冲对 , 参与维持血浆正常的 (三)运输作用 血浆蛋白质分子的表面上分布有众多的亲脂性结合位点,脂溶性物质可与其结合而被运输。 血浆蛋白还能与易被细胞摄取和易随尿液排除的一些小分子物质结合,防止它们从肾丢失。 此外血浆中还有皮质激素传递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 这些载体蛋白除结合运输血浆中某种物质外,还具有调节被运输物质代谢的作用。 (四)免疫作用 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 称为抗体,在体液免疫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血浆中还有一组协助抗体完成免疫功能的蛋白酶 补体。 (五)催化作用 血浆中的酶称作血清酶。 根据血清酶的来源和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 1. 血浆功能酶 (六)营养作用 每个成人 300 体内的某些细胞,如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饮血浆蛋白质,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吞入细胞的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参入氨基酸池,用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或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 此外,蛋白质还能分解供能。 (七)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 血浆中存在众多的凝血因子、抗溶血及纤溶物质,它们在血液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循环血流通畅。 但当血管损伤、血液流出血管时,即发生血液凝固,以防止血液的大量流失。 (八)血浆蛋白质异常与临床疾病 血浆蛋白质在维持人体正常代谢中有重要功能,血浆蛋白质异常可见于多种临床疾病: 风湿病 肝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血浆蛋白电泳图谱 第三节 血细胞物质代谢特点是维持血液生物功能的基础 is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 , 它是在骨髓中由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而成的红系细胞 。 在成熟过程中 , 红细胞发生一系列形态和代谢的改变 。 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注:“ +” ,“ -” 分别表示该途径有或无; *晚幼红细胞为“ -” 。 代谢能力 有核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成 成 蛋白质 合 成 血红素合成 脂类合成 三羧缩酸循环 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 磷酸戊糖途径 (一)糖代谢 血循环中的红细胞每天大约从血浆摄取 30 其中 90% 95%经糖酵解通路和 2,3 5% 10%通过磷酸戊糖途径进行代谢 。 红细胞中存在催化糖酵解所需要的所有的酶和中间代谢物 , 糖酵解的基本反应和其他组织相同 。 糖酵解是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 , 每摩尔葡萄糖经酵解生成 2 产生 2+, 通过这一途径 可 使 红 细 胞 内 浓 度 维 持 103水平 。 1. 糖酵解和 2,3,3路 葡萄糖 1, 32, 3, 3酸酶 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3 油酸激酶 乳酸 2,32,3路: 正常情况下 , 2,3 所以 2,35% 50%, 但是由于 2,3 2,3 造成红细胞内 2,3 红细胞内 2,3 但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 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过程与其他细胞相同,主要功能是产生 +。 2. 磷酸戊糖途径 3. 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 1)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 ( K+的正常运转;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 (正常运转;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的脂质进行交换; 少量 生物合成; 启动糖酵解过程 。 2, 3氧的重要因素,可增加 () 2, 3 对抗氧化剂 , 保护细胞膜蛋白 、 血红蛋白和酶蛋白的巯基等不被氧化 , 从而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功能 。 红细胞中的 含量 , 使红细胞免遭外源性和内源性氧化剂的损害 。 () 谷胱甘肽的氧化与还原及其有关代谢 : 葡萄糖66H+ 22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谷胱甘肽还原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成熟红细胞的脂类几乎都存在于细胞膜 。 成熟红细胞已不能从头合成脂肪酸 , 但膜脂的不断更新却是红细胞生存的必要条件 。 红细胞通过主动参入和被动交换不断地与血浆进行脂质交换 , 维持其正常的脂类组成 、结构和功能 。 (二)脂代谢 (三)血红蛋白的合成与调节 珠蛋白 , 血红素 ( 血红素的合成 珠蛋白的合成 血红蛋白的合成 血红蛋白的组成 : 血红蛋白的合成包括 : 1. 血红素的生物合成 合成的组织和亚细胞定位: 参与血红蛋白组成的血红素主要在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中合成。 合成原料: 甘氨酸、琥珀酰 合成的起始和终末阶段均在线粒体内进行,而中间阶段在胞浆内进行。 合成部位: 血红素合成过程: 合成: + (磷酸吡哆醛) C O O S C o 反应部位在线粒体内; 催化此反应的酶是 其辅酶是磷酸吡哆醛。此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受血红素的反馈调节。 胆色素原 (生成: 2 在 化下,二分子 水缩合生成一分子 H H 尿卟啉原与粪卟啉原的生成: 4x 胆色素原 线状四吡咯 尿卟啉原 粪卟啉原 尿卟啉原 同合酶 尿卟啉原 同合酶 尿卟啉原 脱羧酶 反应部位:胞液 反应生成的粪卟啉原 再进入线粒体。 血红素的生成: 反应部位:线粒体 粪卟啉原 原卟啉原 原卟啉 血红素 粪卟啉原 氧化脱羧酶 亚铁螯合酶 原卟啉原 氧化酶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 , 但成熟红细胞不能合成; 合成的原料简单:琥珀酰 甘氨酸小分子物质; 合成过程的起始与最终过程在线粒体 , 中间过程在胞液 。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 : 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受血红素反馈抑制; 高铁血红素强烈抑制; 某些固醇类激素可诱导其生成。 血红素合成的调节: 与膜受体结合,加速有核红细胞的成熟以及血红素和的合成促使原始红细胞的繁殖和分化。 可被血红素 、重金属等抑制,亚铁螯合酶还需要还原剂 (如谷胱甘肽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高铁血红素 (无活性) 有活性 ) (无活性) P + 高铁血红素对起始因子 2的调节: (有活性) P 血红素合成后与珠蛋白结合成 血红蛋白。 珠蛋白的合成同一般蛋白质的合成,其合成受血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