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极拳基本功入门太极拳是慢运动,学拳慢,练拳慢。“未用功而期效,稍用功而即期成”,这是大忌。急于求成常有三种表现:一、学拳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总是急于学会一套再学一套。一年半载,24式、48式、42式、88式,以及太极剑什么的,都学全了,却是只能依样葫芦,未得此中三昧。多学些套路也不是不好,可是要有所精,宁可少但要好。这里有个目的问题。今日老年人群习练太极拳,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武打、比赛、表演,是为了延年益寿。急于求成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艺当成终极目的。学艺只是中程目的,学艺又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健身养生。如果学会一套或者几套,就算达到终极目的,也就不再练了,起不到保健作用。多而不精,满足于平面徘徊,不求提高层次,虽然对健体也有好处,效果可就差多了。现下练过太极拳的多,一直坚持练的少,这与急于学艺求成有关。太极拳讲究分层习练精、气、神。第一层次练精、练劲功,锻炼形体;第二层次练气、练气功,锻炼内脏,动作配合呼吸;第三层次练神、练意功,锻炼神经,精气神合一。第一层次的劲功又分着熟、懂劲等几个阶段。拳谱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功之久,不能豁然贯通”。懂劲就是明理、掌握拳势规律。懂劲后还要再上几个台阶才能“阶及神明”,这要“进而不止,日久自到”,“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练拳若想有成,必须坚持不断,最忌浅尝辄止。现下只练到着熟的多,懂劲这一关没过,就急于再学别的套路,更不求练气练神。这好比十块砖平铺于地,只有广度无高度;不如两块一层,十块垒成五层,上层次,水平高。太极拳是内功拳,“意气君来骨肉臣”。只练劲功,不练意气,严格说来不是太极拳,是“太极操”。“太极操”只要坚持,也比不运动好,只是收不到内外兼修的太极拳之效。急于求成往往只求大面上学学招式比划,不重视站桩基本功,不重视姿势细节。不练站桩基本功,也能学会套路;姿势不正,细节马虎,只要不出害体偏差,也有运动效果。但比起势正招圆、一丝不苟、基础扎实的太极拳运动,效果则差多了。拳谱批评不重视桩功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批评不重视姿势说:“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习拳容易改拳难皆由速成而致此”,强调“初学之时一招一式,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站桩较枯燥,有些姿势练到完全正确,难度也较大,非短期之功。如果先在基本功和姿势上要求过高,容易挫伤初学兴趣和信心。先站桩后练招、姿势纯正后再学二式,当然很好。对初学者也不妨变通为:边练招边练功、边学招边正姿,习练势式和站桩正姿交叉进行,孰先孰后不必强求一律。不过,无论如何,不可只练拳不练功,不可先把招式都学完再正姿,不可使练拳与练功、学招与正姿脱节。二、走架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总是急于把拳打完,省出时间来干点别的事。赶着打拳,总比不打好。可匆忙草率、心浮气躁,就不如聚精会神慢慢打收效大。太极拳讲究“因敌变化”,“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但是,总体说,还是讲究以慢制快、后发先至,不同于“手慢让手快”的常规。这是对打手而言。至于个人走架,传统杨式太极拳也有快架练法,为了体悟快速节奏,也可以特意快练。但是,总起来说,还是要慢不要快,“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为什么走架要慢?因为每一动作,都要细心检查是否从头到脚姿态完全正确,是否肌肤关节肢体感官脏腑神经全身各处“一动无不动”,是否做到松轻、柔和、匀缓、圆活、变转、叠折、连贯、整合,是否达到松体、固气、凝神、用意总之,各项要领是否都“无过无不及”。稍有不合,即速改换。这样练拳,怎能不“静心”、“沉着”,快了怎么行?慢孕育快。要锻炼中枢和末梢神经的感觉敏锐性和反应快速性,甚至“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必须慢练。打手时要能“急应”,走架时就不能快。慢,有利于每一动作到位、意气贯足;利于思维、想像和记忆招式;利于体会和掌握要领;利于守中气,绝杂念,含眼光,凝耳韵,只想拳不想拳外任何事,使大脑皮层绝大部分处于抑制状态,得到休养。现在国外提倡“锻炼大脑”。练拳要想拳,想拳就是练脑,对延缓脑衰十分有益。打拳时想拳,就要慢。打拳后闲暇时(例如睡前醒后)也要在头脑里打打拳。习练太极拳要学思结合,同样可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慢,可以使矮身屈膝的时间延长,强化腿部大肌肉群,是耗能较多的大运动量锻炼法;又可以减少体力消耗,是小运动量锻炼法。这种锻炼方法特别适合于老年人。慢,还可以保持呼吸自然深长,增加换气量;可以使心脏跳动有力,加速血液循环。这种有氧运动尤其有益于老年人。也不是越慢越好。要根据每次打拳的目的、个人爱好、体质特点、功夫深浅、掌握不同速度,初学者更宜求慢。三、见效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总是急于练拳治病见效。短期内病不见好,就失去信心,往往半途而废。太极拳对于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经络、新陈代谢、肢体运动等系统确实有良好影响,确实能发挥医疗体育作用;对于关节炎、气管炎、肺结核、腰腿疼、高血压、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心脑血管病等也确实有治好了的例证。但是,太极拳不是万能,不能包医百病,不能完全代替打针吃药上医院。而且,同类的病,别人打拳较快痊愈了,你也可能不行。因为,病虽同而体不同,具体的病情不会完全雷同,拳的练法也有差别。有些慢性老病,打拳很久并未减轻。可是没有恶化或者恶化非常慢,这正是效果不是无效。实际上,打拳只是养生保健,体健就增强了免疫力和抗病力,从而产生预防和康复作用。太极拳讲究运动与放松结合,利于消除病理紧张。又有修身和娱乐功能,可以平衡心态,化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良好心态是一剂良药,非常利于祛病疗疾。练太极拳要长期积累成效,不是“速效救心丸”,不是神仙一把抓。保健不是免费午餐、天上掉馅饼,需要付出信心恒心和耐心。在现代,学习是终身之事,打拳也是一辈子的事。天天要吃饭睡觉,天天要打拳。练功人,须于动静之中,悟太极的至极真理,于刚柔之中,寻生克之玄机,然后由太极而入于无极。心性神气,相倚相随,则达到心安定性,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肢百骸,气血周流畅通,不粘不滞,真可谓得敛神聚气之法矣。武学之真谛内家拳学经典著作云“习拳者应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能聚,神必乱之,心性不接,神气不交,则四肢百体莫能一气。虽依势活动而难收成效也。”这是拳理,也是养生健身哲理与方法的论述。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了50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寿命比普通人短,由此人们不禁要问,怎样的运动才能抗衰益寿延年呢?据科学理论,人的寿命可达120岁,可又有多少人活到百岁,中国有句古话说“欲做长明灯,须知添油法”,此灯如果要保持长明,重要的是要添油和保护,不要被风雨雷电扑灭了。太极猫步太极猫步(一)猫步是太极拳的基本步法。猫步走好了,领会了精神,再练习拳架事半功倍。猫步的走法:1、全身松静。这很关键,身不松则心不静,心不静就不易察觉自己。2、全身重量移于左腿,准备出右步。移动的过程要慢,体会身体右侧渐虚左侧渐实。3、提右腿。体会右侧大腿、小腿肌肉放松,膝盖有上提之意,右胯松开。仿佛膝盖有绳向上牵引。体会左侧实脚肌肉放松,关节放松,虽是实脚,却是不用一点力,全身重量落于左脚,调整尾闾,可感觉左脚心虚空,重量可卸掉,左脚仍可有轻灵感。4、左腿微弯,腰胯松开舒展开,尾闾向前向上微托,将右腿送出。5、落步。右腿要松开,右脚几乎平行于地面,在脚将触未触地前,脚尖轻挑,脚跟轻落地,随后全脚掌踏实。落步瞬间腹部容易紧张,一般是因为腿劲不足。此时重心由左腿随落步而向右侧略移,以前进后退都不觉得滞重为宜。6、重心向右腿移动。右腿完全松开,松到象别人的腿一样(松大概就应该这样,别人的东西不能动,不能动就不牵挂,心放下了,没有牵挂了,自然就松开了。这是俺自己的方法,欢迎借鉴),重心的移动全靠后腿推动。尾闾微向上向前托。移动至小腿垂直于地面或小腿与脚背成钝角。有支撑八面之感。7、收步。右腿为实腿,收左腿,左腿膝盖似有绳牵。松后胯,左腿轻盈收回。对于初学太极拳者,走猫步为主,拳架为辅。猫步走好了,再练拳架事半功倍。走猫步分三阶段:1、刚开始练习先不用注意很多,只要步子能迈大就可以。初练,对自己的身体很模糊,尽量松着迈大步可以放松肌腱(不主张压腿,如果喜欢压腿,那在走完猫步或练完拳后压),在迈步过程中体会自己的腿部肌肉,慢慢能听到自己腿部肌肉哪里是哪里,并练习放松。2、几个月后,对自己的腿有了些认识后,可以迈小步来体会胯,及迈步过程中放松胯。具体操作:迈步半个脚长及一个脚长即可,迈出腿落步时状如稍息,完全虚无,重心在支撑腿,而后听着自己的胯和腿部肌肉的细微变化,将重心慢慢移至迈出腿。如果劲为十分,落步时前腿为0,后腿为10,重心迁移,后腿送几分,前腿接几分。前腿一直保持松的状态,即使前腿成弓步。心下一沉即可将前虚变成前实,收后腿。此时后腿如同废掉一样虚设,拖带着收回来体会后胯放松。前腿尽量松开,即使是实腿。多长时间走一步?一分钟左右或更长,仔细体会每块肌肉、关节的细微变化,刚开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等对自己很熟悉了,自然时间用的就少了。你会发现:迈小步原来比几个月来练的大步还要累上n倍。步子小容易放松,因松而沉。3、能体会到胯及腿上的肌肉细微变化后,可以再迈大步。此时要保持胯的水平,脊柱的不偏不倚,及体会尾闾在迈步收步时的作用。尾闾托丹田:就如屁股下有个随时可以落座的凳子,而你一直处在将坐未坐之时。4、练拳也好、走猫步也好,只有能做到反观内听,才能很好的审视自己,不然与做操无异。怎样能做到反观内听,我最近体会是:脸部松透,松到抬起眼皮的力气也不愿意用,状如半睡。真格的眼问鼻、鼻问口、口问心,但这只是外像,实际上你的心思不在鼻口,而是在你自己的骨骼肌肉关节。走猫步常见问题:1、提步或落步时单脚支撑时容易站不稳:上身不松,重心偏高。松开心腹,自然就站得稳。2、练习一段时间后,膝盖开始噼啪作响:不但走猫步时会响,有些人平日走路或运动也会响,但没有痛感,这是正常的。响声多的人一般膝盖比较紧,有些人以前蹲不下或蹲下时脚后跟会翘起,此后腿部的柔韧大都会有不同程度改善。3、平时不容易出汗,甚至夏天或跑步都不出汗,而猫步走不上十几步就会出汗发热:练猫步时,只注重下盘,上半身因为被忽视而容易放松,因松而气学流通阻碍少。坚持锻炼2、3个月,每日十五分钟,原先身体虚弱的人也会有改善。4、练猫步前,平时也锻炼,可怎么走几步腿就发酸发软?练太极拳锻炼的腿部肌肉根平日经常使用的肌肉不大相同,而且平日腿劲跟不上的时候腿上其他肌肉及上半身会僵硬配合,因此腿部不容易吃劲。走猫步要求用的肌肉工作,不用的肌肉放松,即使是用的肌肉也要在用时尽量放松。单腿撑地时,全身的重量落于一腿,也就是几十上百斤的重量落放于一腿,当然会累。累说明动作基本到位,如果不累,不要沾沾自喜自己的腿劲了得,很可能是上半身不松。开心胸所述太极步:以立正姿势开始,相关的太极要领就不多说了。假设先迈右脚,重心移至左侧,身势下沉,注意左膝对左脚尖,下沉的幅度视自己功力而定,下沉时臀部不要后凸,骶椎竖直。此时右侧下肢自然虚起来,脚跟提起,左胯托右胯,以根催梢,将右脚托出,注意脚不可离地超过一寸以上,右脚跟轻触地,所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是也,若有危险,尚可从容后撤,呵呵!嗯,看来这一步出去没有危险,好,放下全脚掌,蹬左脚,上身被托起来,重心自然前移,落右胯,重心自然下沉,成右正弓步。右脚尖外撇约四五十度,向前送右胯,带动左胯前收,重心移至右侧,下沉,左胯继续收,托,出左脚。如此往复太极猫步(二)太极拳中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之说,猫步是太极拳的最基本的步法、脚法,.主要是前进、后退,云手的步伐是左右运动的横步,,猫步含义深刻变化多端,于健身技击于一体,久练自有体会,乐在其中。1、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重心在两脚之间,这时鼻尖对准右脚大脚趾大敦穴,左肩井找右涌泉穴(要从身后找),使百会穴也正对涌泉穴,松胯,使身体重心完全集于右腿,左腿此时有腾挪感。这里所说的腾挪感,从姿式上看是左脚似离非离地面,从意念上来说应该是左脚不支撑体重,最多支撑1/10的体重。尾闾穴有向前卷找鼻尖之意。从技击来说,左脚应该能随时运动到前后左右任何一个方向,而且都是灵活地运动,同时还能保持重心稳定。2、左脚向左前45度方向迈出。松垮沉气,当左脚掌离开地面时,要有脚裸相合之意,两膝也要有相合之意,整条腿放松,自然下垂,然后再向左前45度迈出。左脚运动向前迈出的运动路线应该是个圆弧形。.迈步的距离一般是自己脚长的一脚半,脚跟先着地,支撑体重的腿要沉稳,迈出的一条腿要轻灵,支撑体重的十分之一,并且能随时收回,“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脚尖有回钩找鼻尖之意,回钩的方向是向内侧回钩,这样的目的是能固住中气,使中气不散。此时两肩井穴往涌泉穴下落,并保持平衡,气沉脚底涌泉穴,精神上提,用头顶百会穴上的头发往上领(发为血之稍节)。这时,全身都是向下松沉的,只有头顶百会穴的头发向上领起,身体内有阴必有阳,有下必有上,有下沉的就得有上领的,这个姿式是太极拳的基本桩功。3、重心的转换。意念右腿的阳陵泉穴找左腿的阴陵泉穴,裆走下弧,使重心逐渐过渡到左脚,左脚由脚跟到前脚掌到脚大趾,脚二趾,三趾逐渐落平,脚尖要偏内侧一点(以脚外侧正对前方),膝盖尖对准大敦穴,百会穴对准涌泉,松垮溜臀,臀部向前裹之意,小腹往大腿上落,使重心全部集于左腿,右腿有腾挪之意。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必须是以前腿为支点,意念入地三尺,而后腿腾挪向下蹬地,但不能承担体重。松胯收右腿,自胯关节以下节节回收,两脚踝相合,右脚再右前45度迈出。余下要领相同。眼光要目视前方,身法中正,呼吸自然。等猫步比较熟练之后,再加上上肢是动作,可以练习,搂膝拗步、倒撵猴、揽雀尾等式子。太极猫步(三)什么是猫行步有些太极拳的爱好者见拳书中有“迈步如猫行”一说,以为这是单纯的形容词,意思是练拳行步时好比家猫或野猫般的轻灵、稳健。殊不知传统太极拳中确有猫行步的单练功法,只是详尽细致的介绍少见于书籍与杂志的字里行间。杨公澄浦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有训:“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武公禹襄在“打手要言”中曰:“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后之学子则将太极拳酷似猫科动物下腿柔韧而稳健之步态谓曰“猫行步”、或称之“虎步”、“太极步”。猫行步核心我们日常走步,是前脚去,后脚撑,后脚有了力,才易上去。但是“迈步如猫行”却不能如此。太极拳名家郝少如先生讲过:“不许出脚用力,要前脚十足站稳了,后脚提起慢慢移过去,而且后脚置前时,在重心未移过去时,还要能不费力地抽得回来。”林墨根老师曾说:太极拳中的猫行步体现腰胯带动四肢的虚实运动,要下苦功把猫行步练到位,练习猫行步虽费力辛苦,却能增长腰腿的松弹沉稳之劲。在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凡是运步必先彻底放松该腿,由胯根起带动大腿,由大腿带动膝关节,由膝关节带动小腿,由小腿带起足跟,由足跟带起尖离开地面。“猫行步”之重要标志是:从大腿、小腿、足蹠的“节节贯串”,往往足跟离开地面有较高距离,由于足蹠的重量下沉,足尖还在地面,当足尖离开地面后,足蹠自然下垂,迈步向前先由脚跟著地。以此为全腿松沉之表象,如斯酷似猫科动物之猎豹,在向猎物发起偷袭前慢步匍匍前进之步态;又如猛虎和家猫慢步时“节节贯串”的两前爪之形,柔韧而矫健。谓其“迈步如猫行”,而非“迈步如猫跑”者,其对太极拳步法形象之描绘,生动而准确,实乃我太极先贤为启示后人而独具匠心之作,堪称绝妙。猫在迈步行走时,是四条腿提起一条,还有三条腿支撑。人则不然,提起一条腿后,只剩下另一条腿支撑了。支撑腿要微屈支撑全身重量,并注意平衡与协调,还要“刻刻留心在腰间”,慢行时就更不容易做到了。作为追求太极拳技击艺术的爱好者,若不练好腰腿功夫,就会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制约拳术水平的提高。太极拳谚所云:“手进三分,腿进七分”,一语道破运步在太极拳中之显赫地位。惟具高质量之“猫行步”者,盖不一定具有高质量之拳架;欲具高质量之拳架者,则必具高质量之“猫行步”。欲此,“猫行步”之质量是衡量套路及活步推手技艺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猫行步的练习步骤猫行步分为慢练法和快练法,一般先学好慢练法,待此娴熟后再学快练。现把猫行步慢练法的练习步骤与要领介绍如下:当起始是右脚在前左脚在后的右弓步时,一、是先放松会阴穴(指进步时而言,而退步时则意松印堂穴,眼向前下看)与右边腰胯,眼向前上方看。从右腿髋关节松至膝关节再松至脚底涌泉穴,右脚跟外撇45,待右脚跟、脚掌、脚趾贴地沉实稳固与身体协调后,腰胯缓慢向右转,一直转到左脚跟离地为止。二、是先放松左肩,此时右脚应有更为沉稳的感觉。接着再放松左腹股沟(指小腹左右两侧各有一条向下走向的沟体),然后腰胯向左旋转,同时命门穴意领向前,头微上领。此时左胯微向前向上抽,用右胯托起左胯,一直转到左脚涌泉穴离地为止。三、是右臀垂落下收,左臀向前溜些,左膝往前松点,此时左脚掌离地,只剩左脚趾点地。四、是徐徐轻灵地迈出左脚,此时依次放松左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脚背,左脚跟先点地。五、是意想把右脚的重量吸上至下丹田气海处再落于左脚,右脚由实变虚,左脚由虚变实,一直松至左脚涌泉穴沉稳为止,同时稍为内扣点左脚尖和松落左胯,成为一个能八面支撑的左弓步姿势。左弓步时练习猫行步的步骤与要领和上述右弓步的相同,只不过需注意的是有关部位调换相反。无论是右弓步或左弓步,迈步时要注意尾闾中正和虚实分清,还要内中贯注精神。练习猫行步时要抓住这样的感觉,就是所迈之脚是有关相应的腰胯领起带出的。当慢行猫步熟练后,松活、轻灵、沉稳的质量提高了一个档次,就可学习猫行步快练法。快练法在猫步慢练法的基础上简化步骤,重点以内气带动腰胯,练时丹田气宜鼓荡,命门穴比慢练法更为受力。快练法与慢练法在感觉上有所不同,快练法所迈之脚是有关相应的腰胯领起弹出的,换句话说,所迈之脚是丹田内气领起弹出的。值得注意的是,猫行步快练法比起慢练法的步法虚实更为讲究,像郝公月如所说“虚非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即预动之势也;非全然占煞”,还要在气势上神似灵猫捕鼠之扑势,这是猫行步快练法的灵感。要有头顶青天、脚踏黄泉的气势打好太极拳要科学压腿,讲解压腿的方法压腿很多人都不会,不会科学压腿不仅起不到压腿的效果,还可能引起损伤。压腿应当和踢腿配合练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三翼全自动旋转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螯合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脱水甘蓝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私人美容师皮肤护理责任免除协议
- 历史人物的塑造与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探究教案
- 体育赛事组织与观众安全保障协议
- 公司股票发行认购合同
- 设备采购供货安装服务合同书
- 年企业货物运输合同
- 小区绿化和园林养护合同书
- 七律长征读书分享 课件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 语文教研专题讲座讲稿
- 2024年新物业管理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国考公务员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 DG-TJ 08-2407-2022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标准
- 2024汽车行业社媒营销趋势【微播易CAA中国广告协会】-2024-数字化
- 打印复印服务合同
- 作业人员触电一般B类事故案例 (1)课件讲解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