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五柳先生传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2.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理解文中“不”字的言外之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2.学习作者安贫守志,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教学重点1.把握五柳先生的精神实质,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2.熟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中“不”字的言外之意,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如下: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完成自学内容 一、 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3 、重点词句理解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在东晋时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他好生准备,不料他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北宋欧阳修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著名文学传记作品五柳先生传。二、整体感知,把握文意。1.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2.关于传记的一般写法。(1)历史人物传记一般包括两部分:传文和赞语。传文叙述人物生平事迹;赞语对其进行评价。(2)传记内容的一般写法。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例如五柳先生传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字、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等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家庭状况、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真实。3.教师配乐朗读课文或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好语调。4.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词句,翻译课文,并画出不理解的词句。5.多媒体显示重点词语的含义。(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何许:何处。)(2)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3)每有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4)性嗜酒(嗜:爱好。)(5)亲旧知其如此(亲旧:这里指旧交、旧友。)(6)造饮辄尽(造:往,到。)(7)期在必醉(期:希望。)(8)环堵萧然(萧然:空寂。)(9)短褐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三、理清思路,合作探究。1.文章中写了五柳先生的哪几方面?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特点的句子。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晏如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2.文眼是指提示或提挈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本文的文眼是什么?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3.文中哪几处出现了“不”字,突出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文中共出现了九个“不”字,突出了陶渊明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守,突出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