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doc_第1页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doc_第2页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doc_第3页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doc_第4页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选择题完整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化学选择题(下)第 25 页 共 25 页 作者 :王健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 物化试卷(一)1. 离子电迁移率的单位可以表示成: ( ) 参考答案: C (A) ms-1 (B) ms-1-1 (C) m2s-1-1 (D) s-1 2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下述分析哪个对? (B) 参考答案: (A) 发生电子传导 (B) 发生质子传导 (C) 离子荷质比大 (D)离子水化半径3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 (ti) 与离子淌度 (Ui) 成正比。当温度与溶液浓度一定时,离子淌度是一定的,则 25时,0.1 moldm-3 NaOH 中 Na+的迁移数 t1 与 0.1moldm-3 NaCl 溶液中 Na+ 的迁移数 t2,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C (A) 相等 (B) t1 t2 (C) t1 t2 (D) 大小无法比较4在 Hittorff 法测迁移数的实验中,用 Ag 电极电解 AgNO3溶液,测出在阳极部AgNO3的浓度增加了 x mol,而串联在电路中的 Ag 库仑计上有 y mol 的 Ag 析出, 则Ag+离子迁移数为: ( ) 参考答案: D (A) x/y (B) y/x (C) (x-y)/x (D) (y-x)/y 5298 K时,无限稀释的 NH4Cl 水溶液中正离子迁移数 t+= 0.491。已知m(NH4Cl) = 0.0150 Sm2mol-1 ,则: ( ) 参考答案: D (A) m(Cl-) = 0.00764 Sm2mol-1 (B) m(NH4+ ) = 0.00764 Sm2mol-1 (C) 淌度 U(Cl-) = 737 m2-1V-1 (D) 淌度 U(Cl-) = 7.9210-8 m2-1V-1 6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和 0.1 mol/kg的两个电解质溶液, 其电阻分别为 1000 W 和 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参考答案: B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7. CaCl2 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 参考答案: C (A) (CaCl2) = m(Ca2+) + m(Cl-) (B)(CaCl2) = 1/2 m(Ca2+) + m(Cl-) (C) (CaCl2) = m(Ca2+) + 2m(Cl-) (D) (CaCl2) = 2 m(Ca2+) +m(Cl-)8. 在10 cm3 浓度为 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电导率将: ( ) 参考答案: B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9. 按 国标(GB),如下单位不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 A (A) 摩尔电导率: Sm-1mol-1 (B) 离子摩尔电导率: Sm2mol-1 (C) 电导: S (D) 电导率: Sm-110.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kj/E =BzBF rB cB/E,式中zB、cB代表B种离子的电荷数及浓度。影响k值的下述分析哪个对? ( ) 参考答案: D (A) 迁移速率 rB愈大,则 k愈大 (B) 电场强度 E 愈大,则 k愈小 (C) 电流密度 j 愈大,则 k愈大 (D) rB、E 及 j 的大小对 k值无影响11. 下列电解质水溶液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HAc (B) 0.001 mol/kg KCl (C) 0.001 mol/kg KOH (D) 0.001 mol/kg HCl12. NaCl 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m与 Na+、 Cl-离子的淌度(Ui)之间的关系为 : ( ) 参考答案: C (A)m =(U+) +(U-) (B)m =( U+/F)+( U-/F) (C)m=(U+)*F +(U-)*F (D) m= 2 (U+ + U-) 13.浓度均为 m 的不同价型电解质,设 1-3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 I1,2-2 价型电解质的离子强度为 I2,则 ( ) 参考答案: C (A) I1 I2 (B) I1 = I2 (C) I1 = 1.5I2 (D) 无法比较 I1和 I2大小 14. 下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 A (A) 0.01 mol/kg NaCl (B) 0.01 mol/kg CaCl2 (C) 0.01 mol/kg LaCl3 (D) 0.01 mol/kg CuSO4 15. 0.1 mol/kg 氯化钡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 参考答案: D(A) 0.1 mol/kg (B) 0.15 mol/kg (C) 0.2 mol/kg (D) 0.3 mol/kg16. 浓度为 0.1 mol/kg 的 MgCl2 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 ) 参考答案: D (A) 0.1 mol/kg (B) 0.15 mol/kg (C) 0.2 mol/kg (D) 0.3 mol/kg17. 质量摩尔浓度为 m 的 Na3PO4溶液, 平均活度系数为 ,则电解质的活度为: ( ) 参考答案: C (A) a(B)= 4 () (B) a(B)= 4() (C) a(B)= 27 () (D) a(B) = 27 ()18. 0.001 mol/kg K2SO4和 0.003 mol/kg 的 Na2SO4 溶液在 298 K 时的离子强度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B) 0.003 mol/kg (C) 0.002 mol/kg (D) 0.012 mol/kg 19. 在饱和 AgCl 溶液中加入 NaNO3,AgCl 的饱和浓度将: ( ) 参考答案: A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20. 298 K时, 0.005 mol/kg 的 KCl 和 0.005 mol/kg 的 NaAc 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分别为 (,1)和 (,2), 则有: ( ) 参考答案: A (A) (,1)= (,2) (B) (,1)(,2) (C) (,1) (,2) (D)(,1) (,2) 1. z(B)、r(B)及 c(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 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 B 离子迁移数 (t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 ) 参考答案: D (A) z(B) 愈大, tB 愈大 (B) z(B)、r(B) 愈大,tB 愈大 (C) z(B)、r(B)、c(B) 愈大 ,tB 愈大 (D) A、B、C 均未说完全2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水溶液中,带相同电荷数的 Li+、Na+、K+、Rb+、 , 它们的离子半径依次增大,但其离子摩尔电导率恰也依次增大,这是由于: ( ) 参考答案: B (A) 离子淌度依次减小 (B) 离子的水化作用依次减弱 (C) 离子的迁移数依次减小 (D) 电场强度的作用依次减弱 3在 Hittorff 法测定迁移数实验中,用 Pt 电极电解 AgNO3溶液,在 100 g 阳极部的溶液中,含 Ag+的物质的量在反应前后分别为 a 和 b mol,在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有c g 铜析出, 则 Ag+的迁移数计算式为( Mr(Cu) = 63.546 ) : ( ) 参考答案: C (A) (a - b)/c 63.6 (B) c - (a - b) /31.8 (C) 31.8 (a - b)/c (D) 31.8(b - a)/c4 298K,当 H2SO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 增加到 0.1 mol/kg时,其电导率 k 和摩尔电导率 m将: ( ) 参考答案: D (A) k减小 , m增加 (B) k增加 ,m增加 (C) k减小 , m减小 (D) k增加 , m减小5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 ( ) 参考答案: B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后减 (D) 不变6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0.011503 Sm2mol-1,在 298 K 时,测得LiCl 稀溶液中 Li+ 的迁移数为 0.3364,则 Cl-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m(Cl-)为: ( ) 参考答案: A (A) 0.007633 Sm2mol-1 (B) 0.011303 Sm2mol-1 (C) 0.003870 Sm2mol-1 (D) 7633 Sm2mol-17欲要比较各种电解质的导电能力的大小,更为合理应为: ( ) 参考答案: B (A) 电解质的电导率值 (B) 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值 (C) 电解质的电导值 (D) 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值 8在10 cm3 浓度为 1 moldm-3 的KOH溶液中加入10 cm3水,其摩尔电导率将: ( ) 参考答案: A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925时,m(LiI)、m(H+)、m(LiCl) 的值分别为 0.0117,0.0350 和 0.0115 Sm2mol-1。 LiCl 中的 t+为 0.34,当假设其中的电解质完全电离时, HI 中的 t+为 : ( ) 参考答案: B (A) 0.18 (B) 0.82 (C) 0.34 (D) 0.6610有下列溶液,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参考答案: C (A) 0.001 mol/kg KCl (B) 0.001 mol/kg KOH (C) 0.001 mol/kg HCl (D) 1.0 mol/kg KCl11. 有下列溶液, 其中摩尔电导率最小的是: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mol/kg NaCl (B) 0.001 mol/kg KOH (C) 0.001 mol/kg HCl (D) 1.0 mol/kg NaCl 12. 浓度为 1.0 moldm-3 的强电解质溶液,它的摩尔电导率数值近似于: ( ) 参考答案: B (A) 与电导率相等 (B) 是电导率的 1000倍 (C) 是电导率的 0.001倍 (D) 是电导率的 100倍13. 下列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浓度单位 moldm-3), 哪个溶液的电导率最大? ( ) 参考答案: D (A) 0.001 (B) 0.01 (C) 0.1 (D) 1.0 14. 1 molkg-1 K4Fe(CN)6 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 ) 参考答案: A (A) 10 mol/kg (B) 7 mol/kg (C) 4 mol/kg (D) 15 mol/kg15. Al2(SO4)3的化学势与 和 离子的化学势 + , 的关系为: ( ) 参考答案: C (A) =(+) + () (B) = 3(+) + 2() (C) = 2(+) + 3() (D) = (+)()16. 电解质 i 在溶液中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 i ( = ),下列判断i大小的说法哪个正确? ( ) 参考答案: C (A) i 1 (B) i 1 (C) A、B 都有可能 (D) i恒小于 117. 某一强电解质M v+ X v-,则其平均活度 a 与活度aB之间的关系是: ( ) 参考答案: D (A) a = a(B) (B) a = a(B)的平方 (C) a = a(B)的V次方 (D) a = a(B)的1/V次方 18. 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 ) 参考答案: B(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c) H2O (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 (A) (a) (b) (c) (d) (e) (B) (b) (c) (a) (d) (e) (C) (c) (a) (b) (e) (d) (D) (c) (b) (a) (e) 0 (B) Q H2O(g) 在 400 K 时的 rHm和 rSm分别为 -251.6 kJ/mol和 -50 J/(Kmol),则该 电池的电动势为:( ) (A) 1.2 V (B) 2.4 V (C) 1.4 V (D) 2.8 V 9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R, 则: ( )(A)QR0 (B)QRH (C)QRTS (D)QRU 10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 )(A) 金属的表面性质(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 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 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 11Li - Cl2电池结构如下: LiLiCl((饱和液)有机溶剂)Cl2(p)Pt 已知fGmLiCl(s) = -384 kJ/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值 E 为: ( )(A) 1 V (B) 2 V (C) 3 V (D) 4 V 12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KOH(0.1 mol/kg)O2(p) E1H2(p)H2SO4(0.0l molkg)O2(p) E2比较其电动势大小: ( ) (A)E1 E2 (C)E1= E2 (D)不能确定13已知: (1) 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 E1 (2) 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 E2, 则: ( )(A)E1=E2 (B)E1=2E2 (C)E1= E2 (D) E1 E2 14在298 K将两个 Zn(s)极分别浸入 Zn2+ 离子活度为0.02和0.2的溶液中, 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 (A) 0.059 V (B) 0.0295 V (C) -0.059 V (D) (0.059lg0.004) V15电池 Pb(Hg)(a1)Pb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 ( )(A) a1a2 (B) a1=a2 (C) a1100J (C) 1/2Cu2+(a=1) + Cl-(a=1) E1 (2)Cu(s)+ Cl2(p) Cu2+(a=1) + 2Cl-(a=1) E2 则电动势 E1/E2的关系是: ( )(A) E1/E2= 1/2 (B) E1/E2= 1(C) E1/E2= 2 (D) E1/E2= 1/49. 按书写习惯, 25时下列电池 H2(p)HI(0.01 mol/kg)AgIAg-AgAgIHI(0.001 mol/kgH2(p) 的电动势约为: ( )(A) 0.118 V (B) -0.059 V(C) 0.059 V (D) -0.118 V10. 某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1) H2(g) + 1/2O2(g) H2O(l) (2) 2H2(g) + O2(g) 2H2O(l) 用 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 表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 关系正确的是: ( )(A) E1 E2 K1 K2 (B) E1 E2 K1 K2(C) E1 E2 K1 K2 (D) E1 E2 K1 K211. 银锌电池 ZnZn2+Ag+Ag 的 (Zn2+/Zn) = -0.761 V, (Ag+/Ag)= 0.799 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E是: ( )(A) 1.180 V (B) 2.359 V (C) 1.560 V (D) 0.038 V 12. 已知 298 K时,下列电极电势: (Zn2+,Zn)0.7628 V, (Cd2+,Cd)-0.4029 V, (I2,I-)0.5355 V, (Ag+,Ag)0.7991 V, 下列电池的标准电动势最大的是: ( )(A) Zn(s)Zn2+Cd2+Cd(s)(B) Zn(s)Zn2+H+H2,Pt(C) Zn(s)Zn2+I-I2,Pt(D) Zn(s)Zn2+Ag+Ag(s)13. 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 0.059 V, 当盐桥拿走, 使两溶液接触, 这时测得电动势为 0.048 V, 向液接电势值为: ( )(A) -0.011 V (B) 0.011 V (C) 0.107 V (D) -0.107 V 14. 以阳离子从高活度a1迁往低活度a2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计算式为: ( )(A) E=-RT/(zF)ln(a1/a2)(B) ERT/(zF)ln(a2/a1)(C) E=-RT/(zF)lg(a2/a1)(D) E-2.303RT/(zF)lg(a1/a2) 15. 298 K时, 电池 Pt,H2(0.1p)HCl(a=1)H2(p), Pt 的总电动势约为: ( )(A) 20.059 V (B) - 0.059 V(C) 0.0295 V (D) - 0.0295 V16. 298 K 时,在下列电池的右边溶液中加入 0.01 molkg-1的 Na2S 溶液, PtH2(p)H+(a=1) CuSO4(0.01 molkg-1)Cu(s) 则电池的电动势将: ( )(A) 升高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17. 常用醌氢醌电极测定溶液的 pH 值, 下列对该电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 醌氢醌在水中溶解度小, 易于建立平衡(B) 电极属于氧化-还原电极(C) 可在 pH= 014 的广泛范围内使用(D) 操作方便, 精确度高 18. 不能用于测定溶液 pH 值的电极是: ( )(A) 氢电极 (B) 醌氢醌电极(C) 玻璃电极 (D) Ag,AgCl(s)Cl-电极 19. 下列电池中液接电势不能被忽略的是: ( )(A) Pt, H2(p1)HCl(m1)H2(p2), Pt(B) Pt, H2(p)HCl(m1)HCl(m2)H2(p), Pt(C) Pt, H2(p)HCl(m1)HCl(m2)H2(p), Pt(D) Pt,H2(p)HCl(m1)AgCl,Ag-Ag,AgClHCl(m1) H2(p), Pt20. 有下列两个浓差电池 (a1 2.06 (B) pH 2.72(C) pH 7.10 (D) pH 8.02 9.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Fe2+/ Fe) = -0.440 V ,(Ca2+/ Ca) = -2.866 V,(Zn2+/ Zn) = -0.7628 V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 ( )(A) CuFeZnCa (B) CaZnFeCu(C) CaFeZnCu (D) CaCuZnFe 10.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11. 在还原性酸性溶液中, Zn的腐蚀速度较Fe为小, 其原因是: ( )(A) (Zn2+/Zn)(平) (Fe2+/Fe)(平)(B) (Zn2+/Zn) (Fe2+/Fe)(C) (H+/H2)(平,Zn) (H+/H2)(平, Fe)(D) (H+/H2)(Zn) j0 (B) j j0(C) j= j00 (D) j= j0= 0 16. Tafel公式 =a+blgj 的适用范围是 : ( )(A) 仅限于氢超电势(B) 仅限于j 0, 电极电势稍有偏差的情况(C) 仅限于阴极超电势, 可以是析出氢, 也可以是其他(D) 可以是阴极超电势, 也可以是阳极超电势 17. 298K,101.325 kPa 下,以 1 A 的电流电解 CuSO4溶液,析出 0.1 mol 铜,需时间 大约是: ( )(A) 20.2 h (B) 5.4 h (C) 2.7 h (D) 1.5 h 18. 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A) 标准还原电势最大者(B) 标准还原电势最小者(C)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D) 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小者 19.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A) (Na+/Na) (H+/H2)(B) (Na) (H2)(C) (Na+/Na) (H+/H2) 20.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A) 表面喷漆 (B) 电镀(C) Fe表面上镶嵌Zn块 (D) 加缓蚀剂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一) 1. 气相反应 A + 2B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 并无 C,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当时间为 t 时,A 的分压为: ( )(A) p(A)- p(B) (B) p - 2p(A) (C) p - p(B) (D) 2(p - p(A) - p(B)2. 如果反应 2A + B 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 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 3.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k,则该反应是: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4. 某反应 A B,反应物消耗 3/4 所需时间是其半衰期的 5 倍,此反应为: ( )(A) 零级反应 (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5.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 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 为: ( )(A) 0 级反应 (B) 1 级反应(C) 2 级反应 (D) 3 级反应 6.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 kJmol-1, 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率常 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A) 4.5% (B) 90% (C) 11% (D) 50% 7. 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A) 简单反应 (B) 单分子反应(C) 复杂反应 (D) 上述都有可能 8. 1-1 级对峙反应 由纯 A 开始反应,当进行到 A 和 B 浓度相等的时间为: (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k2) ( )(A) t = ln(k1/k2)(B) t =1/(k1-k2)ln(k1/k2)(C) t = 1/(k1+k2)ln2k1/(k1-k2)(D) t= 1/(k1+k2)lnk1/(k1-k2)9. 反应 A B (I);A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延长反应时间(C) 加入适当催化剂 (D) 降低反应温度 10.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 Arrhenius 关系式能成立的范围是: ( )(A) 对任何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B) 对某些反应在任何温度范围内(C) 对任何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D) 对某些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11. 饱和分子间反应活化能一般都是: ( )(A) 比较小 (B) 167J/mol 以上(C) 不需要活化能 (D) 400J/mol 以上 12. 在反应 A B C,A D 中,活化能 E1 E2 E3,C 是所需要的产物,从动力学角度考虑,为了提高 C 的产量,选择反应温度时,应选择:( )(A) 较高反应温度 (B) 较低反应温度(C) 适中反应温度 (D) 任意反应温度 13. 反应 2A 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 ( ) (A) 与A0无关(B) 与A0成正比(C) 与A0成反比(D) 与A成反比A0为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14. 当一反应物的初始浓度为 0.04 moldm-3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360 s,初始浓度 为 0.024 moldm-3时,半衰期为 600 s,此反应为: ( )(A) 0 级反应 (B) 1.5 级反应(C) 2 级反应 (D) 1 级反应 15. 半衰期为 10 d 的某放射性元素净重 8 g,40 d 后其净重为: ( )(A) 4 g (B) 2 g (C) 1 g (D) 0.5 g 16.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 (A) 10 min (B) 20 min (C) 30 min (D) 40 min 17.X0Y0Z增加0.0050 mol/dm-3所需的时间/s0.10 mol/dm-30.10 mol/dm-3720.20 mol/dm-30.10 mol/dm-3180.20 mol/dm-30.05 mol/dm-336对于反应 X + 2Y 3Z,Z 增加的初始速率为: ( )(A) 对 X 和 Y 均为一级(B) 对 X 一级,对 Y 零级(C) 对 X 二级,对 Y 为一级(D) 对 X 四级,对 Y 为二级 18. 平行反应 A B (1); A D (2),其反应 (1) 和(2) 的指前因子相同而活化能不同,E1为 120 kJ/mol,E2为 80 kJ/mol,则当在 1000 K 进行时,两个反应速率常数的比是: ( )(A)k1/k2=8.13810-3 (B)k1/k2=122.8(C)k1/k2=1.5510-5 (D)k1/k2v=6.47104 19. 基元反应 A + B-C A-B + C 的摩尔反应焓 rHm E2,则有: ( )(A) k1 k2 (B) k2 k1(C) k2= k1 (D) 无法比较 k1, k2 的大小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一)物化试卷(二) 1.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 5/9 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 1/3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 反应是: ( )(A) 一级反应 (B) 零级反应(C) 二级反应 (D) 3/2 级反应 2.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1/2) 为 1/(k2c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1/4) 应为: ( )(A) 2/(k2c0) (B) 1/(3k2c0)(C) 3/(k2c0) (D) 4/(k2c0) 3. 某二级反应,反应物消耗 1/3 需时间 10 min,若再消耗 1/3 还需时间为: ( )(A)10 min (B)20 min (C)30 min (D)40 min 4. 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则该反应 的半衰期为:( )(A) 86580s (B) 900s (C) 1800s (D) 13000s5. 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k为 0.0462 min-1,反应物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 ,该反应的半衰期应是:(A) 150 min (B) 15 min (C) 30 min (D) 条件不够,不能求算 6. 在温度 T 时,实验测得某化合物在溶液中分解的数据如下: ( )初浓度c0(mol/dm-3)0.501.102.48半衰期t(s-1)4280885174则该化合物分解反应的级数为:(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7. 2M P 为二级反应,若 M 的起始浓度为1 moldm-3,反应1 h后 ,M 的浓 度减少 1/2,则反应 2 h后 ,M 的浓度是: ( )(A)1/4 moldm-3 (B)1/3 moldm-3(C)1/6 moldm-3 (D)缺少k值无法求 8. 某气相 1-1 级平行反应 M R;M S,其指前因子 A1= A2,活化能 E1E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 298 K 时 ,k1/ k2= 100,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