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836.14-2014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与《GB 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和更新:
-
标准名称调整:2014版标准将名称改为“爆炸性环境”,更加侧重于描述环境特征,而2000版标准则直接提及“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侧重点在于电气设备的应用。
-
国际标准接轨:2014版标准在内容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相关标准IEC 60079系列进行了更紧密的对接,提升了标准的国际化水平,有助于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与贸易。
-
场所分类方法优化:新版本对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分类方法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提供了更精确的分类指导,帮助识别和评估不同区域的爆炸风险,以确保选用合适的防爆措施和电气设备。
-
定义和术语更新:随着技术和理论的发展,2014版标准对一些关键定义和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新增,使得标准表述更加准确清晰,便于理解和应用。
-
考虑因素增加:新标准在场所分类时考虑了更多因素,如可燃性粉尘与气体的共存情况、通风条件的详细划分等,提高了分类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
风险评估方法改进:引入了更为系统和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强调基于风险的分类理念,要求在确定场所分类时综合考虑爆炸性气体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和浓度等因素。
-
附录和示例丰富:为了增强实用性和操作性,2014版标准增加了新的附录和示例,为实际工作中的场所分类提供了具体指导和参考案例。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05 颁布
- 2015-10-16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CS2926020 K 35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 . 代替 : GB3836.142000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 场所分类 : 爆炸性气体环境 ExlosiveatmosheresPart14 Classificationofareas p p : Explosivegasatmosphere (IEC60079-10-1:2008,Explosiveatmospheres Part10-1:Classificationofareas-Explosivegasatmosphere,IDT)2014-12-05发布 2015-10-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 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 . : 目 次 前言 引言 范围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2 1 术语和定义3 2 总则4 4 安全原则 4.1 4 场所分类的目的 4.2 5 场所分类程序5 5 总则 5.1 5 释放源 5.2 6 区域类型 5.3 6 区域范围 5.4 6 通风6 9 总则 6.1 9 通风的主要类型 6.2 9 通风等级 6.3 9 通风的有效性 6.4 9 文件7 9 总则 7.1 9 图纸 记录表和数据表 7.2 、 10 附录 资料性附录 释放源的示例 A ( ) 11 附录 资料性附录 通风 B ( ) 16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危险场所划分举例 C ( ) 29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可燃性薄雾 D ( ) 44 图 危险场所区域优选符号 C.1 29 图 危险场所分类示意图 C.2 43 表 通孔对不同释放等级的影响 A.1 12 表 独立通风对区域类型的影响 B.1 22 表 在V 中多重释放的求和程序 B.2 0 22 表 多个 级释放的求和程序 B.3 1 23 表 危险场所分类数据表 第 部分 可燃性物质明细及其特性 C.1 1 : 42 表 危险场所分类数据表 第 部分 释放源明细表 C.2 2 : 42 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 . : 前 言 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 爆炸性环境 分为以下部分 GB3836 : 第 部分 设备 通用要求 1 : ; 第 部分 由隔爆外壳 保护的设备 2 : “d” ; 第 部分 由增安型 保护的设备 3 : “e” ; 第 部分 由本质安全型 保护的设备 4 : “i” ; 第 部分 由正压外壳型 保护的设备 5 : “p” ; 第 部分 由油浸型 保护的设备 6 : “o” ; 第 部分 由充砂型 保护的设备 7 : “q” ; 第 部分 由 型保护的设备 8 : “n” ; 第 部分 由浇封型 保护的设备 9 : “m” ; 第 部分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11 : ; 第 部分 气体或蒸气混合物按照其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的分级 12 : ; 第 部分 设备的修理 检修 修复和改造 13 : 、 、 ; 第 部分 场所分类 爆炸性气体环境 14 : ; 第 部分 电气装置的设计 选型和安装 15 : 、 ; 第 部分 电气装置的检查与维护 16 : ; 第 部分 正压房间或建筑物的结构和使用 17 : ; 第 部分 本质安全系统 18 : ; 第 部分 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 19 : (FISCO); 第 部分 设备保护级别 为 级的设备 20 : (EPL) Ga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GB3836 14 。 本部分代替 爆 炸 性 气 体 环 境 用 电 气 设 备 第 部 分 危 险 场 所 分 类 与 GB3836.142000 14 : , 相比 主要的技术变化如下GB3836.142000 , : 增加了高闪点液体在压力下释放的可燃性薄雾的爆炸危险 见附录 ( D); 在释放速率中给出了很多液体和气体释放速率估算的热力学计算公式 见 ( A.3)。 本部分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 爆炸性环境 第 部分 场所分类 爆炸性 IEC60079-10-1:2008 10-1 : 气体环境 英文版 ( )。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9) 。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 南阳防爆电气研究所 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合隆防爆电气 : 、 、 有限公司 深圳市锦铭科技有限公司 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光防爆电气有限公司 中石化青岛安 、 、 、 、 全工程研究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军 谢绍建 吴旭东 郑振晓 石晓贤 李晓宁 张卫华 赵红宇 : 、 、 、 、 、 、 、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3836.142000。 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 . : 引 言 在可能出现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数量和浓度达到危险程度的场所 应采取防爆措施避免出现爆炸危 , 险 的本部分提出了能够评定防止点燃危险的基本准则 并且给出了可用于降低这类危险的 。GB3836 , 设计和控制参数指南 。 GB3836142014/IEC60079-10-12008 . : 爆炸性环境 第14部分 场所分类 : 爆炸性气体环境1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可能出现可燃性气体 蒸气或薄雾的危险场所分类 见注 注 和注 GB3836 、 ( 1、 2 3), 作为支撑正确选择和安装这些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的基础 。 本部分适用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 见注 由于出现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可能产生点燃 ( 4), 危险的场所 但不适用于以下场所 , : 煤矿瓦斯气体 a) ; 火炸药加工和制造 b) ; 出现可燃性粉尘或纤维可能引起的危险的场所 见 c) ( GB12476.3); 超出本部分所涉及的异常灾难性事故 见注 d) ( 5); 医疗室内 e) ; 居民住宅 f) 。 本部分不考虑间接损害带来的影响 。 术语的定义和解释基于危险场所分类的主要原则和步骤一并提出 。 对于特定工业或特殊应用的危险场所范围的详细要求建议 可参照相关行业的设计规范 , 。 注1 可燃性薄雾可与可燃性蒸气同时形成或出现 尽管在压力下释放液体也可能产生可燃性薄雾 但本部分未考 : 。 , 虑液体的危险 由于闪点 在这些情况下 严格使用气体和蒸气的区域划分可能不适合作为设备选择的基础 ( ), , 。 可燃性薄雾的资料见附录 D。 注2 依据 对设备进行选择和安装时 对薄雾危险不作要求 : GB3836.15 , 。 注3 对本部分来说 危险场所是指三维区域或空间 : , 。 注4 如果影响可燃性物质的爆炸特性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则大气条件就包括在基准大气压力 和温度 : , 101.3kPa 上下波动的变化 20 。 注5 本部分所述的灾难性事故的概念是属于那些不可预料的事故 例如 压力容器爆裂或管道破裂 : , , 。 注6 在任何加工装置内 不考虑其大小 除与电气设备相关的点燃源外 还可能存在很多点燃源 在这个意义上 : , , , 。 , 为了确保安全 必须采取适当预防措施 也可采用本部分对其他点燃源进行判断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电工术语 爆炸性环境用设备 GB/T2900.352008 IEC60050(426):2008,IDT 爆炸性环境 第 部分 设备 通用要求 GB3836.12010 1 : (IEC60079-0:2007,MOD) 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 GB/T53322007 (IEC60079-4:1975,IDT) 对 的第 次补充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 部分 点燃 IEC60079-4A IEC60079-4:1966 1 4 : 温度试验方法 FirstsupplementtoIEC60079-4 (1966),Electricalapparatusforexplosivegasatmos-pheresPart4:Methodoftestforignitiontemperatu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