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卫生院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 目目 录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结构专业结构专业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专业设计说明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绿色建筑专篇绿色建筑专篇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环境环境保护专篇保护专篇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节能设计专篇节能设计专篇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防火设计专篇防火设计专篇 第九部分第九部分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分析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分析 及运营成本分析及运营成本分析 2 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方案设计总说明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建筑专业设计说明建筑专业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 位于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大院内 总用地面 积为 2668 6 平方米 本工程项目拟于场地内建设四层业务用房一栋 拟建业务用房占地面积为 497 1 平方米 拟建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为 2066 3 平方米 其中底层建筑面积为 514 7 平方米 二 四每层建筑面积为 497 1 平方米 屋面层建筑面积为 60 3 平方米 2 2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手册 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 88 3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 2013 年版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05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6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 2012 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05 8 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45 003 2012 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3 3 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 1 项目名称 那梭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 建设单位 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 建设地点 防城区那梭镇中心卫生院大院内 2 业务用房为四层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为三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耐火等级二 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 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3 本工程项目建筑总占地面积为 497 1 平方米 建筑总面积 2066 3 平方米 四 设计指导思想四 设计指导思想 1 以现有医院发展条件为契机 规划优美的医疗就医环境 形成医院新的景观与经济增长 点 2 业务用房应成为那梭中心卫生院的标志性建筑 3 建筑应为高科技 高情感 高智能化的结合体 4 利用城市设计的手法 研究医院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五 设计理念五 设计理念 业务用房的建筑设计以 生态医院 为理念 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强调对环境的尊重 包括院区所在的大环境及院区内部的小环境 通过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力争使整个建筑群与 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使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看到绿树 蓝天 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激发 其对生命的渴望和战胜病痛的意志 从而达到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 同时工作人员常年工作 于此 能身心舒畅 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益 1 1 绿色医院 生态医院 绿色医院 生态医院 将绿色建筑 生态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医院的建筑设计中 满足病人生理 心 理 社会等各方面的需求 使医院成为病人的绿色家园 2 2 科学化的功能分区 科学化的功能分区 根据医疗活动的内部规律和医院管理的需要 合理划分各功能区 各区之间既联系方便 又不互相干扰 3 3 简洁的流线设计 简洁的流线设计 合理组织院区内各种人流 车流 物流以及建筑内部的各种流线 使之简洁顺畅 互不 干扰 动静分离 洁污分流 4 4 理性化的平面组合 理性化的平面组合 业务用房呈长方形内廊布局 主入口位于业务用房的西侧 在西侧形成探视广场 东西立 面采用规整统一的外墙开窗形式 形成理性化的立面效果 5 5 立面造型设计 立面造型设计 造型设计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善结合 追求新建筑的外部造型 使传统语汇与现代建筑语 汇在该建筑上融合 达到有主题有思想有创意的外观特征 六 设计思考六 设计思考 一 总平面布置 一 总平面布置 在总图布置中 考虑到卫生院形象及前区广场等因素 将业务用房尽可能向东 向北靠 与原有门诊大楼靠近连接 两栋建筑形成 L 字形布局 1 1 出入口 出入口 1 那梭中心卫生院在基地西南侧设总出入口一个 2 业务用房出入口 门诊出入口 病房探视出入口 污物出入口设在大楼的南面 最大程度 的避免了对主要功能区造成影响 布局合理利用方便 2 2 道路系统及停车场 道路系统及停车场 1 建立院区完善的院内道路交通系统 满足医疗功能的实现 2 本工程在院区南侧设一个生态停车场 3 3 日照通风 日照通风 所有病房有尽可能多的日照和自然通风 大多数用房采用天然采光 使病人和医生有一 个舒适的医疗就诊环境 4 4 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 绿化景观设计在总平面设计中 对病员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业务用房西 侧探视广场适当布置景观绿化 二 建筑单体部分 二 建筑单体部分 1 1 标志性建筑 标志性建筑 追求建筑的标志性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要求建筑单体本身具有典雅纯净的特征 体现 了医疗建筑的品质特征 3 2 2 平面功能 平面功能 设计平面采用紧凑的布局 有明确的分区和方便的内外联系通道 一层为急诊 检查 治疗用房 二层为内科 外科 中医科用病房 三层为妇产科 卫生科病房 四层为手术 室 公共卫生服务用房 手术室功能特点 手术室设置在四层 明确划分清洁区 污染区 无菌区 流程合理 顺畅 流程 手术患者 手术部门口处 换车 由手术部护士推车送至手术间 手术医生 护士 换鞋 浴厕 换手术衣 鞋 洗泡手消毒 手术室 手术的医生 稍事休息 留医嘱 更衣 换鞋 通出 手术器械 敷料 无菌库 穿透式存放柜 手术室 密封消毒 无菌库 3 3 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的设计特点 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的设计特点 1 西立面主墙面设计与东侧立面采用相同的设计母题 使整个建筑具有典雅整体的外观形 态 2 建筑外墙设色合理 具有现代建筑的新颖特征 3 护理单元的平面与立面造型的有机对话 体现了功能与造型的有机统一 4 4 建筑单体的消防设计建筑单体的消防设计 1 封闭楼梯间 本工程为多层建筑 耐火等级为二级 两个楼梯间均为封闭楼梯间 开间分别为 3 9 米 和 2 7 米 2 安全疏散距离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的要求 病房部分安全疏散距离 袋形走 道 20 米 两个封闭楼梯间安全疏散距离为 30 米 本工程满足消防要求 5 5 建筑层高 建筑层高 建筑层高 一层 4 1 米 二 三 四层 3 6 米 室内外高差 0 45 米 建筑总高度 15 35 米 6 6 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4668 6 拟建业务用房占地面积 497 1 拟建业务用房总建筑面积 2066 3 容积率 1 17 建筑密度 31 3 绿地率 29 7 绿地面积 1386 道路及其化公共用地面积 1823 9 床位数49 床 机动车停车位6 辆 非机动车停车位50 辆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结构专业设计说明结构专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4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10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11 7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 2011 8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 T50105 2010 9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08 年版 2 2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 1 本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2 基本风压 W0 0 75KN m2 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3 本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 05g 建筑场地类 别属 II 类场地 设计特征周期值为 0 25s 场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 丙类 三 设计使用荷载三 设计使用荷载 1 办公 病房 会议室 上人屋面 2 0 KN 2 诊室 输液室 休息室 盥洗室 收费室 检验室 2 0 KN 3 大会议室 4 0 KN 4 走廊 候诊 休息区 2 5 KN 5 楼梯 3 5 KN 6 手术室 3 0 KN 7 药库 杂物室 污物室 库房 5 0 KN 8 电梯机房 7 0 KN 四 结构设计四 结构设计 1 结构体系 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2 结构分析计算 采用中国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的 PKPM 结构设计计算软件 2010 3 基础设计 根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给排水专业设计说明 一 一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2009 年版 2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 T50106 2010 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06 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06 2014 年版 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05 4 6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 2002 7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 88 8 全国民用建筑筑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 2009 年版 9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 2005 10 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二 二 给水系统给水系统 1 水源 本工程生活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网 从小区西北处干管接入一条 dn90 的 PE 给水管 2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 26 6m 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 4 37m h 生活用水量估算表 用水单位用水定额 L p d 用水单位使用时 间 h 小时变化 系数 最大时用水 量 m3 h 最高日用水 量 m3 d 备注 病床300病床 49242 51 5314 7 医务人员150人员 2582 00 943 75 绿化及道 路浇洒用 水 3L m2 d1000m221 01 53 不可预见 用水量 0 402 15按最高 日用水 量的 10 合 计4 3726 6 3 给水系统 本工程为市政水压直接给水系统 三 排水系统三 排水系统 1 医疗大楼最高日排水量约 23 94m3 d 最大小时排水量约为 3 93m3 h 排水系数 0 9 2 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 即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 3 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处理后与其它废水一起排放 四 雨水系统四 雨水系统 6 4 5 雨水系统 暴雨强度公式 t t1 mt2 min Q q F L S 式中 设计重现期 P 2a 设计降雨历时 t 5min 管道的综合径流系数 0 9 延缓系数 m 2 降雨强度为 4 87L s ha 天面雨水经雨水立管排至室外散水沟 五 医疗垃圾处理五 医疗垃圾处理 医院的生活垃圾 医疗垃圾 放射性沾染垃圾 生物组织垃圾等 单独停放 处理 外 送 其余普通生活垃圾压缩后外送 放射性沾染垃圾停放区域有放射性防护设施 生物组织 垃圾有临时冷藏设施 所有医疗垃圾应送至当地卫生 环保部门指定的医疗垃圾处理站处理 处置 六 污水处理六 污水处理 1 病区粪便污水经化粪池予处理后 经院区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站 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污 水处理站 院区污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 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要求 的排放标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道 2 放射性废水经衰变池处理后排放 七 节水措施及计量方式七 节水措施及计量方式 1 公共卫生间洗脸盆采用非手动式开关水龙头 所有给水龙头为陶瓷芯水龙 头 小便器一 律采用感应式开关 2 给水管道采用阻力小的塑料给水管道 3 生活供水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 4 全部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 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5 设表计量 本工程总进水管设水表计量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电气专业设计说明电气专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 2008 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2011 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2010 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13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05 6 医疗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 2002 7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 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2009 9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49 88 10 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 二 设计范围二 设计范围 1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 2 有线电视 电话及宽带网络弱电系统 3 病房护理通信系统 4 防雷保护 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三 供配电系统三 供配电系统 1 本工程应急照明按二级负荷供电 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手术室按二级负荷供电 备用电 源采用 UPS 电源持续式供电 其它按三级负荷供电 设计用电总容量为 125KW 2 本工程电源采用电压为 380 220V 三相五线制低压电源供电 由卫生院内附近变配电室引来电 源 电力电缆穿钢管保护埋地引至总配电箱 原有变压器容量应满足本工程所需负荷容量 3 室外电源进线 电源进线采用 YJV 0 6 1KV 4X120 1X70 电力电缆均穿钢管保护埋地引入 4 开关底边距地 1 4 米暗装 普通插座底边距地 0 3 米暗装 壁式空调插座底边距地 2 5 米暗装 柜式空调插座底边距地 0 3 米暗装 电开水器插座箱底边距地 1 5 米暗装 配电箱在配电间内 底边距地 1 5 米明装 5 四 照明系统四 照明系统 1 电视进线采用 SYWV 75 9 射频电缆 水平支线采用 SYWV 75 5 射频电缆 电话进线采用 HYA 25x 2 0 5 电话电缆 电话支线采用 RVS 2X0 5 网络进线预埋钢管 SC40 各层水平 支线采用六类 4 对对绞电缆 所有弱电线路竖井内穿金属线槽敷设 线路公共走向 走道 的部分线路在吊顶内穿金属线槽敷设 由线槽引出至弱电插座的支线穿半硬质阻燃塑料管在 吊顶内或沿墙 地板暗敷 2 所有弱电系统的设备调试均应由承包商按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调试 五 病房护理通信系统五 病房护理通信系统 1 根据需要在每个护理区域设置病房呼叫系统 呼叫主机设于相应的护士站 呼叫分机设于各病 房的病床床头 各病房门口小门灯可显示各病房的呼叫状态 走廊内显示屏可显示正在呼叫状 态的病床号 2 病房内的呼叫分机安装于床头上方的医疗设备带上 或距地 1 3 米装 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 距地 0 6m 装 小门灯门框上 0 2 米居中位置安装 呼叫主机安装于护士站墙面 底离地 1 5 米挂壁装 3 所有线路穿阻燃塑料管在吊顶内或墙内暗敷 六 防雷六 防雷 1 根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2010 本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 N 0 1044 次 a 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2 屋面接闪线 采用 10 热镀锌圆钢沿屋面女儿墙顶 梯顶敷设并焊接成闭合通路作为屋面接 闪线 屋面接闪网网格 10mx10m 或 12mx8m 接闪网支持卡应均匀布置 间距为 1 米 转角处为 0 5 米 支高为 0 1m 接闪杆 在屋面女儿墙各阳角及梯顶四端角各设置一接闪杆 接闪杆应就近与屋面接闪线焊 接联通 接闪杆采用 12 热镀锌圆钢 杆高 0 5 米 3 凡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 铁爬梯 金属网架 天线 金属管道等 必须就近与屋面接闪线可靠 焊接 4 引下线 利用混凝土框架柱内两根 16 对角主筋通长焊接作防雷引下线 其下端与接地体 可靠焊接 上端伸出天面与屋面接闪线焊接 并在室外地坪下 1m 处焊出 40 x4 热镀锌扁钢 伸出室外 距外墙皮的距离应大于 1m 供雷电流卸流及与人工接地体连接用 建筑物四 角的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上 0 5 米处设测试点 5 为防止雷电波侵入 凡进入本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缆的金属外皮等均应在进出处与接地 体焊接 6 为防止过电压侵入低压线路 在进线总配电箱处设有 SPD 浪涌保护 七 接地及安全措施七 接地及安全措施 1 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体 避雷接地 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共用地极 其接地电阻要求 R 1 欧 如实测电阻达不到要求 应适当增加人工接地极 2 本工程应作总等电位联结 将建筑物内所有的金属管道 金属构件 接地干线 PE 干线连接 成一体 并可靠接地 以上做法参见国标图集 02D501 2 有关页次 3 接地体 利用基础梁底板两根 16 主筋通长焊接 并与建筑物四周独立基础内主筋焊通 联 成闭合的电气环路 并联成接地网 以上所有焊接 搭焊接的焊缝长度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 6 倍或扁钢直径的 2 倍 凡埋地焊接处要刷沥青防腐 明焊接处要刷银粉 涂防腐漆 4 接地保护 本工程配电系统采用 TN S 接地保护系统 PE 干线在入户处重复接地 与 MEB 端子 箱作总等电位联结 整个接地系统连接良好 进线电缆的金属铠装外皮和穿线保护钢管应接地 所有电气装置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 包括电气设备外壳 及安装高度低于 2 4m 的灯具外壳 等 均应与 PE 线可靠连接 平面图上不再标注 保护地线干线 建筑物内水管等金属管道 等均应作总等电位联结 接地极与避雷地极共用 第五部分第五部分 绿色建筑专篇绿色建筑专篇 一 绿化设计一 绿化设计 因用地紧张 绿化采用条状绿化为主 结合停车位种植落叶乔木 地面铺植草砖 绿化物种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的植物 乔木 灌木 地被植物相结合 观叶植物和开花植物相结合 构成多 层次 多色彩的绿化体系 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吸滞道路尘土 隔离城市道路噪音污染 降低 入口处风速 为建筑入口创造较好的小环境 二 节能设计二 节能设计 建筑拟采用 240 厚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作为外围护结构 水泥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 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的生产节约土地资源 不用浪费大量的耕地 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 有较好的保温 隔热 隔声 防火性能 综合性能优异 价格低廉 应用较为广泛 水泥聚苯板阻燃 低烟 无融化 无滴落 耐腐蚀 抗老化 是符合新防火标准的较理想保 温材料 三 建筑自然通风三 建筑自然通风 业务用房东西两侧均有直接对外的采光通风窗 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 30 四 节材四 节材 尽量采用本地建筑材料 节约运输费用 降低建筑成本 使用耐久性好建筑材料 高强度钢 高性能混凝土 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 五 无障碍设计五 无障碍设计 建筑入口广场设计为无障碍广场 业务用房大楼内设有无障碍电梯 方便残疾人到达各层 每层均设有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六 避免光污染六 避免光污染 建筑选用低反射率玻璃 未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 不对周边建筑和道路上行人造成光污 染 七 水电节能设计七 水电节能设计 1 公共卫生间洗脸盆采用非手动式开关水龙头 所有给水龙头为陶瓷芯水龙 头 小便器一律采 用感应式开关 2 给水管道采用阻力小的塑料给水管道 3 生活供水充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 4 全部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 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5 设表计量 本工程总进水管设水表计量 6 选用高效节能光源及灯具 荧光灯采用电子镇流器或带电容补偿的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以节约能 6 源 第六部分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专篇环境保护专篇 1 1 建筑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筑设计的环境保护措施 建筑拟采用 240 厚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作为外围护结构 水泥聚苯板保温隔热材料 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的生产节约土地资源 不用浪费大量的耕地 矩形孔页岩烧结多孔砖 有较好的保温 隔热 隔声 防火性能 综合性能优异 价格低廉 应用较为广泛 水泥聚苯板阻燃 低烟 无融化 无滴落 耐腐蚀 抗老化 是符合新防火标准的较理想保 温材料 2 节省建筑材料 尽量采用本地建筑材料 节约运输费用 降低建筑成本 使用耐久性好建筑材料 高强度钢 高性能混凝土 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的用量 3 避免光污染 建筑选用低反射率玻璃 未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 不对周边建筑和道路上行人造成光污 染 4 避免水污染 院区设有污水处理站 医疗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二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二 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1 污染防治措施 1 在混凝土搅拌营地设置污水沉淀坑 将搅拌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集中在沉淀坑中进行一段 时间的沉淀处理 然后再外排或回收用于清洗车辆 道路洒水等 2 水泥混凝土 搅拌站应有防尘措施 操作人员要配备必要的劳保防护用品 施工料场 预制场和搅拌站等选址应设置在距地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00 米以外 尽量远离居民区 以 减少施工扬尘对居民的影响 料场的建设严禁破坏生态环境 尽可能保护好原地貌 完工后全面 恢复 3 夜间对噪声较强的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要进行限制 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工点 应按规 定申领夜间施工证 同时发布公告最大限度地争取民众支持 并采取移动式或临时声屏障等防噪 声措施 2 生态恢复与利用措施 工程结束后 临时场地应及时清理 清除油渍和垃圾 平整地面 尽量恢复原有地貌和植被 以达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协调 减少或消除对景观的视觉污染 1 清运场地设备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 拆除临时建筑物 对拆除的固体废物 应集中收集处理 2 清理场地表层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 特别是垃圾 废弃土等 不得就地倾倒或堆放 应 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或按有关规定处置 3 场地平整覆土 场地平整后 尽量利用原来施工前剥离的表层土进行回填 没有可利用 回填土的应对场地进行松土整治 以利于后续的恢复 第七部分第七部分 节能设计专篇节能设计专篇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05 2 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DBJ45 003 2012 二 本工程相关节能办法二 本工程相关节能办法 1 墙体材料 采用页岩烧结多孔砖 2 建筑防水 采用 70 厚水泥聚苯板节能保温防水屋面 3 空调节电 安装分体式空调 空调设备能效比不低于 3 2 4 照明节电 所有公共楼梯间照明灯具均采用声光控延时开关控制 本工程所采用的照明灯具及 其光源均采用高效节能型环保产品 5 公共卫生间洗脸盆采用非手动式开关水龙头 所有给水龙头为陶瓷芯水龙头 小便器一律采用 感应式开关 6 给水管道采用阻力小的塑料给水管道 7 卫生间内的洁具 除大便器外 用红外线感应冲洗设备 8 生活供水良分利用市政自来水压力 9 排水系统要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 对城市污水处理起了节能作用 10 设计中所选设备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严禁采用国家规定的淘汰的低效高耗能设备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防火设计专篇防火设计专篇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50140 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3 建筑和有关工种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 二 设计范围二 设计范围 1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2 灭火器配置 三 水源三 水源 本工程消防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网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