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接入网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接入网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接入网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接入网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入网 接入网 AN 是现代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位于本地交换机和用户驻地网 CPN 之间 是一个独立于具体电信业务的信息传送平台 是整个通信网的 瓶颈 接入网 9 1接入网的概念9 1 1接入网的定义与界定1 接入网的定义独立于具体业务网之外的基础接入平台 它对上层所有业务流都透明传送 这个平台就是接入网 接入网在整个网络中的位置如图9 1所示 接入网 G 902建议中对接入网的定义是 接入网 AN 是由业务节点接口 SNI 和用户网络接口 UNI 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 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 组成的 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 并可由管理接口 Q3 进行配置和管理 它通常由用户线传输系统 复用设备 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和用户网络接口设备构成 其主要功能是交叉连接 复用 传输 但一般不包括交换功能 并且独立于交换机 它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 不做任何解释和处理 第9章接入网 现有的接入网有 用光纤接入的光纤接入网 如FTTB FTTC FTTH等 用铜线接入的铜缆接入网 如ADSL HDS VDSL等 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接入的混合接入网 如HFC CATV等 利用五类线接入的以太接入网 如LAN等 利用光纤 铜线或无线接入的电话接入网 如远端模块 远端用户单元等 接入网 2 接入网的界定如图9 2所示 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来界定 用户侧通过用户网络接口 UNI 连接用户终端 网络侧通过业务节点接口 SNI 与业务节点 SN 相连 管理侧通过Q3接口连接到电信管理网 TMN 接入网 从物理上讲 接入网可分为馈线段 配线段和引入线段 如图9 3所示 连接业务节点和局端设备之间的部分是馈线段 局端设备可以放在机房内 通过电接口与业务节点直连 也可以放在机房外 如某个小区中心 马路边或写字楼内 馈线段一般采用有源光接入技术 接入网 9 1 2接入网的模型1 接入网的参考模型接入网的协议参考模型是用来定义接入网中各实体间的互连关系的 它将接入网的传送网分为三层 电路层 CL 传输通道层 TP 和传输介质层 TM 如图9 4所示 1 电路层 CL 电路层是关于在电路层接入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 直接为用户提供通信服务 如电路交换业务 分组交换业务和租用业务等 按照提供的业务不同可区分为不同的电路层网络 2 传输通道层 TP 传输通道层定义了通道层接入点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 支持一个或多个电路层网络 为其提供传送服务 3 传输介质层 TM 传输介质层可进一步分为段层和物理介质层 段层是关于在段层接入点之间进行信息传送的功能层 能支持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层 如SDH通道 PDH通道等 物理介质层是关于具体传输介质的功能层 如光纤 双绞线 同轴电缆及无线电等 以支持段层网络 每一层网络包含三个基本功能 适配 终结和交叉连接 在电路层之上有接入承载处理功能AF 加上层管理和系统管理 形成了一个立体模型 接入网 2 接入网的功能模型接入网的主要功能有五种 即用户口功能 UPF 业务口功能 SPF 核心功能 CF 传送功能 TF 和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AN SMF 其功能结构如图9 5所示 1 用户口功能用户口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的UNI要求与核心功能和管理功能相适配 具体的功能为 终结UNI功能 UNI的激活 去激活 处理UNI承载通路 容量 UNI的测试和UPF的维护 A D转换和信令转换以及相关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2 业务口功能 SPF 业务口功能的主要作用是将特定SNI规定的要求与公用承载通路相适配 以便于核心功能处理 也负责选择有关信息 以便在AN系统管理功能中处理 具体功能为 终结SNI功能 SNI的测试和SPF的维护 将承载通路的需要和即时的管理以及操作需求映射进核心功能 特定SNI所需的协议映射 相关的管理和控制 3 传送功能 TF 传送功能为AN中不同地点之间公用承载通路的传送提供通道 也为所用传输介质提供媒介适配 具体功能为 复用 交叉连接 管理 物理媒介功能 4 核心功能 CF 核心功能位于UPF和SPF之间 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个别用户口承载通路或业务口承载通路的要求与公用传送承载通路相适配 CF可分布在整个AN中 具体功能为 接入承载通路处理 承载通路的集中 信令和分组信息的复用 ATM传送承载通路的电路仿真 相关的管理和控制 5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 SMF 接入网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协调AN内UPF SPF CF和TF的指配 操作和维护 也负责协调用户终端 经UNI 和业务节点 经SNI 的操作功能 具体功能为 配置和控制 指配协调 故障检测和指示 用户信息和性能数据收集 安全控制 协调UPF和SN 经SNI 的及时管理和操作 资源管理 通过Q3接口与TMN通信以便接收监视与接收控制 接入网 3 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接入网的物理参考模型如图9 6 其中灵活点FP和配线点DP是两个很重要的信号分路点 大致对应传统铜线用户线的交接箱和分线盒 SW 交换模块FP 灵活点 对应于传统铜缆的交接箱 RSU 远端交换模块DP 分配点 对应于传统铜缆的分线盒 RT 远端设备CPN 用户驻地网 接入网 9 2接入网的接口技术9 2 1接口类型接入网有三类主要接口 即用户网络接口 UNI 业务节点接口 SNI 和维护管理接口 Q3 可参见图9 2 1 用户网络接口 UNI UNI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 主要包括模拟二线音频接口 64kbit s接口 2048kbit s接口 ISDN基本速率接口 BRI ISDN基群速率接口 PRI 以及B ISDN的各种接口 接入网 2 业务节点接口 SNI SNI是接入网与SN之间的接口 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对交换机的模拟接口 Z接口 它对应于UNI的模拟二线音频接口 可提供普通电话业务或模拟租用线业务 另一种是数字接口 V接口 包括单独接入的V1 V3 VB1和综合接入的V5 1 V5 2 VB5 VB5 1 VB5 2 其中 V1 V3 V5 1 V5 2只支持窄带接入类型 VB1只支持宽带接入类型 而VB5原则上可支持现有的所有窄带和宽带接入类型 3 维护管理接口 Q3 接入网经过Q3接口与电信管理网 TMN 相连 以便统一协调对不同网元的各种功能的管理 形成用户所需要的接入和承载能力 实际组网时 AN往往先经由QAF Q接口适配功能 接口连到协调设备 MD 再由协调设备通过Q3接口连到TMN 接入网 9 2 2V5接口1 V5接口的概念V5接口是本地数字交换机用户接口的国际标准 V5接口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接口 支持不同的接入方式 提供综合业务 使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互通 降低了网络的整体成本 V5接口由三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组成 可以接模拟用户 ISDN用户和专用线 其中物理层 第一层 提供多个2048kbit s的电气和物理特性以及相应的物理层帧结构和通信规程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的规程为LAPV5 其目的是为了允许灵活地将不同的信息流复用到通信通道上去 第三层 网络层 的功能是协议处理 可以支持PSTN信令协议 控制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 BCC协议和保护协议等几种面向消息的协议 第9章接入网 根据连接的PCM链路数及AN具有的功能 V5接口分为V5 1和V5 2 限于篇幅 VB5在此不作介绍 V5 1接口由一个2048kbit s链路组成 固定时隙分配 对应的AN不具有集线功能 用于小规模的AN连接 V5 2接口可提供多达16个2048kbit s链路 支持集线功能 动态时隙分配和信令保护 用于中 大规模的AN连接 在接入网中 一个AN可以有一个或多个V5接口 每个V5接口可以连接到一个本地交换机 LE 或通过重新配置与另一个LE相连 即它不止连接到一个LE上 属于同一个用户的不同用户端口可以用同一个或不同的V5接口来配置 但一个用户端口侧只能由一个V5接口来服务 第9章接入网 2 V5接口的功能V5接口的功能是分层来描述的 如图9 7所示 第9章接入网 9 3接入网的分类在整个通信网中 接入网处于通信网的末端 直接与用户连接 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 接入网技术可分为有线接入 无线接入和综合接入三大类 有线接入是以铜缆 双绞线 光缆 同轴电缆等作为传输媒介的 目前主要分铜缆接入网 光纤接入网 混合光纤 同轴电缆 HFC 接入网三类 无线接入分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两类 无线本地环路 蜂窝与无绳系统以及连接用户终端与交换中心的微波一点对多点和卫星通信系统 都可纳入无线接入网的范畴 第9章接入网 9 3 1铜缆接入网多年来 电话用户是以铜线进行线路连接的 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提高铜线传输速率 实现宽带化和数字化 于是开发了数字用户线 DSL 技术 以解决高速率数字信号在铜缆用户线上的传输问题 铜缆接入也称为xDSL接入 它充分利用埋在地下的铜线资源 实现宽带接入 图9 8所示的是xDSL接入结构 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线 DSL 技术 按上行 用户到局端 和下行 局端到用户 的速率可以分为速率对称型和速率非对称型两类 其中x可以是A 即ADSL 或H 即HDSL 或V 即VDSL 等 第9章接入网 1 高速率数字用户线 HDSL HDSL是xDSL技术中最成熟的一种 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HDSL可传送2Mbit s速率的宽带信号 是一种双向对称的传输方式 上行和下行的速率相同 可利用现有电话线铜缆用户线中的两对或三对双绞线来提供全双工的1544kbit s T1接口 或2048kbit s E1接口 数字连接能力 无中继传输距离达3 5km 实现HDSL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采用先进高效的线路编码技术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2BlQ 无冗余的四电平脉冲幅度码 和CAP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的线路编码技术 如果采用两对铜线 每对铜线上传输速率可降为1168kbit s 而采用三对铜线 每对铜线上的传输速率可降为768kbit s HDSL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现有电缆实现扩容 并可以解决少量用户传输384kbit s和2048kbit s宽带信号要求 其缺点是要用两 三 对双绞线 需要对现有的用户线网进行改造 目前还不能传输2048kbit s以上的信息 传输距离限于6 10km以内 第9章接入网 2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ADSL ADSL是利用一对普通电话双绞线的高速不对称的传输技术 所谓的不对称 是指上行和下行的传输码率不相等 ADSL上行速率为64 384kbit s 下行可支持1 5 6Mbit s的传输速率 与此同时可进行电话通信 避免了用户侧的近端干扰 从而得以提高传输码率 延长了传输距离 目前在0 5mm线径上可将6Mbit s的传输速率信号传送3 6km ADSL采用频分复用 FDM 技术 将双绞线上的可用频带分为三个通道 上行信道频带为25 138kHz 主要用于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 下行信道频带为138 1104kHz 传统话音业务仍然占用20kHz以下的低频段 并通过无源滤波器等器件与数字信号分开 以保证在ADSL系统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传送电话业务 ADSL在铜质电缆的普通电话用户线上传送电话业务的同时 可向用户提供单向宽带 6Mbit s 业务和交互式低速数据业务 可传送一套HDTV质量的MPEG 2信号 或4套录像机 VCR 质量的MPEG 1信号 或2套体育节目质量的实时电视信号 能满足普通住宅用户近期内对视像通信业务的需求 ADSL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铜缆 线 网络 只需在线路两端加装ADSL设备就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 系统初期投资较低 设备装拆容易 灵活 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技术不成熟 设备成本高 与模拟视频不兼容 现有模拟电视机需有机顶盒进行数 模转换 随着ADSL技术的发展 先后推出的有ADSL ADSL2 ADST2 等升级系列产品 在速率 距离 性能上也都有所不同 第9章接入网 甚高速数字用户线 VDSL VDSL是在ADS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300m以下可传送比ADSL更高的速率 其最大的下行速率为51 55Mbit s 当传输速率降为13Mbit s以下时 传输距离可达1500m 上行速率为1 6Mbit s以上 VDSL系统的上行和下行频谱是利用频分复用技术 FDM 分开的 线路码可采用DMT 离散多音频调制 DWMT 离散小波多音频调制 和CAP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3种编码方式 VDSL上下行速率也是不对称的 其下行速率有52Mbit s 26Mbit s 13Mbit s三档 上行也有三档 19 2Mbit s 2 3Mbit s 1 6Mbit s VDSL是一种传输距离很短的宽带接入技术 当ONU离终端用户很近时 可与FTTC FTTB等结合使用 VDSL是电话网络发展的一个方向 第9章接入网 9 3 2光纤接入网1 基本概念光纤接入网 OpticalAccessNetwork OAN 是指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的接入网 一般指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采用光纤或部分采用光纤通信的接入系统 根据用户端的光纤网络单元 ONU 所设位置 光纤接入网有光纤到路边 FTTC 光纤到大楼 FTTB 以及光纤到户 FTTH 等几种形式 因此光纤接入网又称为FTTx接入网 光纤的类型有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和塑料光纤3类 单模光纤的损耗低 带宽宽 制造简单 价格低廉 在公用电信网 包括接入网 中已成为主导光纤类型 OAN具有频带宽 容量大 损耗低 防电磁干扰等优点 能提供双向交换意见式业务 主要业务有 普通电话业务 POTS 租用线 分组数据 ISDN基本速率接入 BRA ISDN基群速率接入 PRA n 64kbit s 2Mbit s 成帧和不成帧 单向广播式业务 如CATV 双向交互式业务 如VOD 等 第9章接入网 结构模型光纤接入网如图9 9所示 光纤接入网由4种基本功能块组成 光线路终端 OLT 用于提供骨干网与配线网之间的接口 光配线网 ODN 位于ONU和OLT之间 用于光信号的功率分配 光网络单元 ONU 以及适配功能块 为ONU和用户设备提供适配功能 第9章接入网 应用形式根据光纤接入网是否含有有源器件 电子器件 电子电源 可分为有源光网络 AON 和无源光网络 PON 两大类 有源光网络主要用于长途骨干传送网 包括光纤用户环路和PDH SDH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SDH技术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MSTP 技术等 如图9 10所示为常用的有源双星 ADS 型结构 有源双星结构中的最后一段链路由用户专用或少量用户共用 具有可以采用带宽窄 性能低的光器件的优点 但存在定位 供电及现场操作远端电气件等问题 且初期投资较大 第9章接入网 无源光网络全部由光分路器等无源器件组成 在以太网中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用户侧网络之中 可直接将以太帧封装到物理层 PON光纤接入网结构如图9 11所示 与有源的ADS相比 PON不用供电 投资相对较低 易维护 所以一般都采用PON结构 PON结构的优点是初期投入少 维护简单 易扩展 结构灵活 但要求高带宽 高性能的光设备和采用多址接入协议 可采用时分复用 TDM 波分复用 WDM 光功率分离等复用技术 第9章接入网 OAN的具体实现技术主要有两种 基于ATM技术的APON和基于Ethernet技术的EPON APON是ATM与PON技术相结合的方案 具有多业务 多比特率支持能力 这时带宽可统计复用 多个用户可共享带宽 动态分配带宽 因而信道资源利用率高 由于PON OLT是共用的 加上采用ATM后带宽是共享的 因此APON的突出优点是成本较低 APON系统的核心是在PON上采用TDM TDMA方式传输ATM信元 即每个时隙中放入1个ATM信元 APON的ITU T的相关标准是G 983 第9章接入网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 IP Ethernet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欢迎 在这种背景下 接入网中采用APON并无优势 其技术复杂 成本高 而且由于要在WAN LAN之间进行ATM与IP协议的转换 实现的效率也不高 于是人们提出了EPON的概念和方案 它是在与APON类似的结构和G 983建议的基础上 保留APON的精华部分 物理层PON 而用以太网代替ATM作为数据链路层协议 构成一个可以提供更大带宽 更低成本和更强业务能力的新的结合体 EPON 在接入网中用Ethernet取代ATM 符合未来骨干网IP化的发展趋势 最终形成从骨干网 城域网 接入网到局域网全部基于IP WDM Ethernet来实现综合业务的宽带网 主干线网中使用DWDM后单纤容量已达320Gbit s 但目前的接入网容量仍只是Mbit s级 而某些用户 如商业用户 路由器和高速工作站等已需要Gbit s级的接入速率 因此IPoverDWDM的接入技术将是今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9章接入网 9 3 3以太网接入网传统的以太网并不属于接入网范畴 它只是局域网的一种形式 然而其应用领域却正在向包括接入网在内的其他公用网领域发展 它也采用TCP IP协议 也利用以太网的帧结构和接口 能进行用户管理 安全管理 故障管理以及计费管理等 由于它给用户提供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能兼容所有带有标准以太网接口的终端 用户不需另配任何新的接口卡或协议软件 因而是一种较廉价的宽带接入技术 现在不少城域网 MAN 的接入部分都选用了以太网技术 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结构如图9 12所示 它由局端设备和用户设备组成 局端设备一般位于小区内或商业大楼内 用户端设备一般位于居民楼内或商业大楼的楼层内 局端设备提供与IP骨干网的接口 用户端设备提供与用户终端计算机相接的10 100BASE T接口 第9章接入网 根据使用媒体的不同 现已提出的以太接入网方案有以下几种 1 基于电话线的以太接入网 包括基于DSL的以太网EthernetoverDSL和Etherloop 2 光缆入户的以太接入网 可分为EPON和GTTH两种 3 光缆到小区或楼头 五类线的接入模式的以太接入网 FTT LAN 4 空中激光和无线电以太接入网 五类线入户以太网接入网特别适合于密集型的居住环境 这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给用户提供标准的以太网接口 能够兼容所有带标准以太网接口的终端 在光纤已经到小区或大楼的前提下 用户只需安装网卡就可以实现宽带到桌面 因而成为一种非常廉价的宽带接入技术 无论是网络设备还是用户端设备 均比ADSL CableModem等便宜 以太网费用每户在几百元左右 所以它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带接入方案 这种方式的每户接入速率可达10Mbit s 如有需要可达到100Mbit s 第9章接入网 9 3 4混合接入网 HFC 光纤 同轴电缆 HybridFiberCoax HFC 接入网是一种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 同轴电缆和光缆技术 射频技术 高度分布式智能形的接入网络 是通信网和有线电视 CATV 网相结合的产物 在HFC上利用线缆调制解调器 CableModem 可以实现理想的宽带接入 1 基本结构HFC网主要由馈线网 配线网和用户引入线三部分构成 其基本结构如图9 13所示 第9章接入网 工作原理HFC系统采用适当的调制技术和模拟传输方式 可综合接入多种业务信息 如语音 视频 数据等 当传输数字视频信号时 可采用正交幅度调制 64QAM 或正交频分复用 OFDM 当传输语音或数据信号时 可采用正交相移键控 QPSK 或OFDM 当传输模拟广播电视信号时 可采用AMVSB方式 HFC网络采用副载波频分复用方式 将各种图像 数据和语言信号通过调制器调制 同时在同轴电缆上传输 其频谱安排如图9 14所示 第9章接入网 整个信号的通频带为750MHz 其中5 42MHz留给上行信号使用 称之为回传通道 上行通道 主要用来传送电视 非广播业务及通信业务信号 45 750留给下行信号使用 称之为正向通道 下行通道 主要用来传输CATV信号 其中45 582MHz频段主要用来传输模拟CATV信号 由于每一通路的带宽为6 8MHz 因此可传60 80路电视节目 582 750MHz主要用来传送附加的模拟CATV或数字CATV信号 特别是视频点播 VOD 业务 第9章接入网 终端设备CableModem是一种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实现高速数据接入的设备 CableModem备有三个接头 一个接有线电视插座 一个接计算机 一个接普通电话 大多为外置式 通过标准10BASE T以太网卡和双绞线与计算机相连 CableModem终端是用户设备与同轴网络的接口 CableModem具有标准以太接口 可以连接单台PC 也可以连接多台PC或局域网 CableModem接收下行数据 经解调后传输到计算机 同时将上行数据信号进行射频调制 经本地网络传向前端 由于CATV网是共用传输系统 所以CableModem可以在CATV网上的某段或几段频率上进行数据调制和解调 其他频段仍可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CableModem具有安全管理功能 并支持多等级服务 可以提供虚拟域网服务 第9章接入网 9 3 5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是部分或全部通过无线电波这一传输媒质来连接用户与交换中心 因此 它除了能向用户提供固定接入外 还能向用户提供移动接入 与有线接入网相比 无线接入网具有更大的使用灵活性和更强的抗灾变能力 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尤其是在未来的个人通信中 无线接入网将会发挥有线接入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无线接入网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 建设周期短 2 在通信距离较长时 采用无线接入链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3 抗灾变能力强 4 能同时向用户提供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 第9章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分为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两类 属于固定接入的有 一点对多点微波系统 MARS 多路多点分配系统 MMDS 本地多点分配系统 LMDS 无线本地用户环 WLL 包括一点多址微波 固定蜂窝 固定无绳及它们的组合 直播卫星系统 DBS 甚小型天线地球站 VSAT 低轨卫星本地固定宽带接入 光无线接入等 移动接入包括 无线寻呼系统 无绳电话系统 集群通信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包括同步 中轨道 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等 这里主要介绍固定无线接入网 所谓固定无线接入网 是指从业务节点到用户终端部分采用或全部采用无线传输方式的接入网 固定无线接入开放的频段主要为3 5GHz 10 5GHz 26GHz 40GHz等 固定无线接入是无线技术的固定应用 具有建网快 容量大 业务接入灵活等特点 因此成为目前无线通信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 第9章接入网 1 3 5GHz固定无线接入3 5GHz固定无线接入是一种点对多点的系统 上行频段为3400 3430MHz 下行频段为3500 3530MHz 可用带宽为30MHz 上下行链路均采用频分双工 FDD 方式 典型的接入速率为8 10Mbit s 虽然不高 但仍属宽带 它主要为中小企业 小型办公室和小区住宅用户提供话音 数据 图像和Internet等业务 可以在有限的频带内 将多个用户的业务流汇聚到核心网络 3 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由基站BS 远端站RS和网管系统NMS等组成 系统组成如图9 15所示 3 5GHz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主要优点是建网速度快 覆盖范围广 3 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覆盖范围可达5 10km 甚至更高 雨衰对其影响较小 主要缺点是 系统容量仍然有限 可用带宽只有30MHz 与LMDS的1 3GHz带宽相比显然太小 这样对用户密集的服务区提供的带宽能力有限 尤其是类似VOD等业务很难开展 第9章接入网 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 LMDS LMDS系统为蜂窝式 工作在20 40GHz频段上 其中以28GHz居多 LMDS采用了多扇区 多小区的空间分割技术组网 可以复用频率 提高系统容量 每个服务区可拥有1 3GHz的带宽 典型的LMDS系统可支持下行45Mbit s 上行10Mbit s的传输速率 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由于其传输距离不超过5km 所以称之为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 LMDS是无线访问的一种新形式 其蜂窝式的结构配置可覆盖整个城域范围 可提供模拟和数字视频业务 如远程医疗 高速会议电视 远程教育商业及用户电视等视频业务和其他多种 语音 数据通信等 业务 第9章接入网 LMDS接入系统由3部分组成 基站系统 用户端设备和网络运行中心 NOC 各个基站的数据送入骨干网络 完成话音交换 ATM交换和IP交换等 并接入Internet等国际出口 系统一般设立网络运行中心 NOC 来管理服务区的设备和用户 LMDS的系统结构如图9 16所示 第9章接入网 LMDS基于MPEG技术 是从微波视频分配系统 MVDS 发展而来的 与传统点到点高速固定无线接入方式相比 LMDS为 最后1公里 宽带接入和交互式多媒体应用提供了更经济和更简便的解决方案 是对FTTx的有益补充 不仅可以代替光纤迅速建立起宽带连接 还可以建立无线局域网以及IP宽带无线本地环 由于LMDS使用的是微波频段的高端部分 属于开放频率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投资方面 具有网络建设投资少 开通快 建设周期短和运营成本低的特点 网络扩容也比其他宽带接入手段方便 可以减少设备的过量配置 组网机动灵活且易于管理 此外 LMDS系统的用户端设备相对简单 也是一个明显优势 LMDS的缺点是 雨衰太大 降雨时很难正常工作 传输距离很短 仅有5 6km左右 因而不得不采用多个微蜂窝结构来覆盖一个城市 而多蜂窝结构会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 第9章接入网 3 无线本地环路无线本地环路 WLL 是无线接入网的最简单形式 是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连接固定用户与交换局的一种本地环路 它只能提供固定无线接入业务 所以不包含复杂的移动性管理和越区切换功能 本地环路的基本结构如图9 17所示 其中 图 a 为有线本地环路基本结构 图 b c d e 分别为无线本地环路的四种不同结构 图9 17 b 是全无线化的本地环路 从用户到交换局的有线传输全部用无线传输取代 这种情况可以被称为无线到家庭 图9 17 c 是无线配线与引入线本地环路 这种环路是将有线本地环路中的配线段与用户引入线用无线链路替代 图9 17 d 是无线用户线本地环路 它只将有线接入网中的用户引入线用无线链路替代 图9 17 e 是无线馈配线用户线本地环路 这种环路将有线接入网中的馈线段和配线段用无线链路替代 第9章接入网 不同的无线本地环路结构有不同的实施方案 目前使用较多的实施方案有下面几种 1 固定蜂窝系统 2 无线市话系统 3 微波点到点系统 4 微波点到多点系统 5 专用本地无线环系统 第9章接入网 9 4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GCS 是现代智能化建筑综合数据传输的网络系统 是把建筑物内部的语音交换 智能数据处理设备及其他广义的数据通信设施相互连接起来 并采用必要的设备同建筑物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是计算机网络 有线电视 通信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融合和接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布线系统原则是 设备与线路无关 传统的布线方法是对不同的业务设备采用不同类别的电缆线 接插件 配线架 它们分别设计和施工布线 互不兼容 重复投资 管理拥挤 难以维护 难以满足设备更新 办公室扩充等新环境的发展 在综合布线系统上 设备可以进行更换与添加 但是设备之间的连线却可以不进行更换与添加 将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 统一设计 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 第9章接入网 综合布线系统是以无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 采用分层星型结构 传送速率高 具有布线标准化 接线灵活性 设备兼容性 模块化信息插座 能与其他拓扑结构连接及扩充设备 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作用是将建筑物中的计算机网络 电话通信 楼宇自控 监视系统 安保系统和不间断电源系统等合成一个结构一致 材料相同 管理统一的完整实体 在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中 综合布线系统目前主要有以下标准 1 ANSI EIA TIA568A 1995 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2 CECS72 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 CECS89 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9章接入网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1 以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 综合了所有的话音 数据 图像与监控设备 并将多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内 即任一信息插座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如计算机 打印机 电话机 传真机等 非常灵活实用 2 当用户需要变更办公室空间 搬动办公室或进行设备升级更新时 自行在配线架上作简单灵活的跳线 即可改变系统的组成和服务功能 不再需要布设新线缆和新插孔 大大减少了线路布放及管理上所耗费的时间和经费 3 可兼容各厂家的话音 数据设备 还可兼容模拟图像设备 且使用相同的电缆 配线架 插头和模块插孔 因而无论布线系统多么复杂庞大 不需要与不同厂商进行协调 也不需要为不同设备准备不同的配线零件以及复杂的线路标示与管理线路图 4 采用模块化设计 布线系统中 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 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标准件 易于扩充及重新配置 5 为所有语音 数据和图像设备提供了一套实用 灵活 可扩展的模块化介质通路 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各弱电系统分步实施 即需要实施其一子系统时只需将该系统的主机和终端直接挂在综合布线系统上 从而免除了用户在建楼时的后顾之忧 6 采用积木式结构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及数据设备 互联设备 网络管理产品方便地扩展进去 是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 第9章接入网 9 4 1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与智能大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综合布线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 即 建筑群布线子系统 垂直布线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 设备区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 大型布线系统需要用铜介质和光纤介质部件将6个子系统集成在一起 图9 18所示的是包含了其中主要4部分的模型图 CD CampusDistributor 建筑群配线架BD BuildingDistributor 建筑物配线架FD FloorDistributor 楼层配线架CP ConnectPoint 连接点TO TelecommunicationsOutlet 插座 信息端口 第9章接入网 9 4 2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一般采用高品质的非屏蔽双绞线UTP或光缆取代以往的同轴电缆和专用线缆 实现数据 话音和图像的高速传输 解决线间串扰和电磁辐射干扰等难题 利用型号齐全的适配器 就可以将几乎所有系统都纳入到结构化布线系统中来 1 产品选型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选型 楼宇间采用光缆连接 主干网为百兆光纤以太网 楼宇内的室内布线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