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doc_第1页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doc_第2页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doc_第3页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doc_第4页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助学方案(人教新课标精品原创)一、字词扫描1会读会写第九课谈生命- 12 -骄奢(形声字:娇)清吟中考资源网荫庇(yn b)(同音误写:蔽)荫蔽(yn b)树阴(yn)芳馨(xn)怡悦(y)云翳(y)一泻千里(同音误写:泄)休憩(q)枭鸟(xio)第十课那树倒坍(tn)压路机轧死人(y)引颈受戮(l)(形声字:戳chu)周道如砥(d)佝偻(gu lu)(脊背向前弯曲。)紊乱(wn)虬须(qi)第十一课地下森林断想瘠薄(j b)沉湎(min)孱弱(chn)(形声字:潺) 百鸟啾啾(ji)遮天蔽日(同音误写:庇)万籁俱寂窥测狼嗥虎啸(ho)沙砾(l)嶙峋(ln xn)愤懑(mn)第十二课人生瞻望(zhn)(形声字:詹、赡shn)攫取(ju)臆测(y) 馈赠(ku)挖掘(ju)鲑鱼(gu)2会译会用中考资源网第九课谈生命第十课那树倒坍:倒塌。周道如砥:这里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中考资源网引颈受戮: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做抵抗而死。星临万户:星星光临到千家万户。即每家每户都能看到星星。第十一课地下森林断想瘠薄:土地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沉湎:深深地迷恋着,不能自拔。愤懑:愤慨生气。孱弱:瘦弱;软弱无能。遮天蔽日: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中考资源网浩瀚无垠:形容广大;繁多。袅袅烟云:形容烟云缭绕上升。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百鸟啾啾:各种鸟都在鸣叫。指春天来了。隐姓埋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第十二课人生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攫取:掠夺。增益:增加。臆测:主观的推测。中考资源网馈赠:赠送(礼品)。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二、文句采撷中考资源网课内积累1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中考资源网5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中考资源网6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7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8火山制造了峡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9虽然相对无言,却是心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中考资源网10人生就是这样:专注地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中考资源网11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12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外采撷1、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揭示了风看似微弱实际无坚不摧的力量。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回首千年前的国土西部,有古人曾经留下其石大如斗、 戍客望边、大漠穷秋、平沙莽莽的诗言词句。”这里的“石大如斗”出自本诗的“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平沙莽莽”出自本诗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3、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4、望月有感中写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自伤孤寂的比喻句为“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篷5、望月有感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三、文学资讯第九课谈生命中考资源网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日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她父亲谢葆璋参加了甲午海战,抗击过日本侵略军,后在烟台创办海军学校并出任校长。冰心出生后只有个月,便随全家迁至上海,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大海陶冶了她的性情,开阔了她的心胸;而父亲的爱国之心和强国之志也深深影响着她幼小的心灵。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第十课那树王鼎钧,1925年生,笔名方以直,山东人,现旅居美国。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漩涡昨天的云等15种及小说、评论多种。第十一课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的赤彤丹朱(1995年)。第十二课人生作者勃兰兑斯,丹麦文学评论家。选自世界散文精华欧洲卷。四、基础演练第九课谈生命1、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清吟 yn 枭鸟 xioB、荫庇 yn 芳馨 xnC、怡悦 y 杜鹃啼血 t中考资源网D、惊骇 hi 休憩 q2、对“不是每一条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B、 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C、 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常青。3、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把生命比做一江春水,描绘出奔流入海的壮观画面,豪放中又不失浪漫。B、 生命的历程应当有欢乐和痛苦,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成熟。C、 作品结尾暗示人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幸和痛苦,它为编织美丽的人生创设了机遇。D、我们个人的生命是渺小卑微的,因而也是痛苦和美丽的。4、冰心将生命比喻成“一江春水”、“一棵小树”,请你再写出两个比喻句,表现你对生命的理解。(1) (2) 参考答案中考资源网1、D 2、C 3、D 4、略第十课那树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屹( )立不动 倒坍( ) 引颈受戮( )豁然开旷( ) 虬( )须 周道如砥( )2语句“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中“咬”“骨粉”和“呻吟”这几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3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假如没有了绿,小鸟就没有了家园,我们目之所及全是灰白色,你会有怎样的感受?4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早期的“那树”的?表达了作者对“那树”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4三方面的内容是(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2)大树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3)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大树状貌不凡,实为世间珍奇之物,又代表着一种古老的田园风光,一种平和、安详的精神;大树通人性、讲人情,不见其利己,只见其利他,甚至有某种特殊神性,自久远的年代以来静静地、默默地庇护着人类。作者对“那树”充满了敬意和赞美之情。第十一课地下森林断想中考资源网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沉湎( ) 孱( )弱 浩瀚无垠( )袅袅( )烟云万籁( )俱寂 启迪( ) 徘徊( )( ) 愤懑( )2地下森林断想作者是 。“断想”意思是 。3、仿照下面语句中画线句子的句式特点,以“大海”为描写对象写两句话。“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4文章最后一句话:“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会屈服啊!”饱含深刻的哲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1 min chn yn nio li d pi hui mn2张抗抗 片断感想3略4提示: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锤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沧海横流,天地翻覆,方显英雄本色;火尽烟灭,劫后余生,更知生命可贵。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莫不如此。第十二课人生1人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 (国别)文学评论家 (姓名)。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shng( )心悦目 精力充pi( ) 攫( )取停滞( )不前 馈( )赠 瞻( )望3“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说都是相同的?4阅读第七节,概括说说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5仿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20字以内。例句: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仿句:奋斗说:人生就是 勤劳说:人生就是 困难说:人生就是 挫折说:人生就是 参考答案中考资源网1丹麦 勃兰兑斯 2赏 沛 ju zh ku zhn3“往上走”意味着年龄的增长,越老经历的事越多,所以见到各种事物都“似曾相识”。4一是贪欲:占有欲极强,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控制人和事物;二是坚强: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爱冒险,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这些都是课文的原话节录,或是从原话提炼出来的。5示例:成功道路上一行行坚定的脚印 收获希望时洒下的一滴滴汗水 前进道路上的一丛丛荆棘 优美乐章中一串串低音五、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谈 生 命冰 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 , 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 ,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的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岩前阻,他愤激的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的起伏催逼,直到他过了,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的一泻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的流着,低低的吟唱着,轻轻的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的望见了大海,呵!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流入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生命又像一棵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呵!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歌唱,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将他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再有一番的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的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的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1、“生命是什么”与“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为什么对前者“不敢说”而对后者“能说”呢?请根据文意或语境写出你的理解。 2、在文中作者分别将生命比成“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并加以充分展开,请联系作者思路,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请分别说明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意思。(1) 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 (2) 愿你生命中有足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充满哲理性的语言,对生命过程进行了形象的描述,抒发了一位世纪老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和绝唱。B.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许多句子不乏深刻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斜阳芳草里,看到了夹岸桃花”,就使人感受到生命晚景的瑰丽。C. 本文结构严谨,开合自如,行文上非常注意前后照应,如结尾一段中说“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就与第一段对江流入海过程的叙写完全照应。D. 本文反复说“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又说“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这些看似与本文积极乐观的主题不太和谐的略带宿命和伤感的文字,应作正话反说理解。参考答案1“生命是什么”涉及到对生命本质的终极回答,而“生命像什么”则可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选择切入角度,引出了下文生命过程的形象化描绘,便于作者抒发对生命的独特感受。(意思对即可)2“一江春水”侧重于阐明生命的力量(或生命的美好),“一棵小树”则侧重于揭示生命的价值;两个比喻的内涵相互补充,形象而又完整地阐明了生命的过程和意义。(意思对即可,要联系作者思路,用意,语言表达应清楚明白。)3(1)生命是一种过程,生生息息是自然规律,显示了“生而何欢,死而何惧”的平常心。(2)希望人们能承受更多的与生命相生相伴的快乐与苦痛,用以构筑一生的完美。(以上回答意思对即可)4 A中考资源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树旁的公共汽车站搬了,树下的水果摊搬了,不远处的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廿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礼,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啊!所以那树,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在星空下仰望上帝。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