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doc_第1页
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doc_第2页
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doc_第3页
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doc_第4页
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师大版中考科学之生命活动的调节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38分)2. (2分)通过探究蚂蚁的通讯,我们发现蚂蚁的通讯是靠( )A . 气味B . 表情C . 舞蹈D . 声音3. (4分)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 . 两者均增多B . 两者均未增多C .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D . 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4. (4分)人和高等动物在生殖过程中,胚胎发育初期(胎盘形成之前),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 A . 卵细胞的细胞质B . 卵细胞的细胞核C . 精子D . 母体5. (4分)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 . 乙烯B . 吲哚乙酸C . 赤霉素D . 生长激素6. (4分)如图表示新生命的孕育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卵细胞是在中产生的B . 精子在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C . 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的过程D . 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7. (4分)下列各项中,不是动物行为的是( ) A . 大雁南飞B . 雄鸡报晓C . 家燕筑巢D . 鸟无牙齿8. (4分)冠心病是由下列哪种血管发生病变而产生的:( )A . 主动脉B . 肺动脉C . 冠状动脉D . 冠状静脉9. (4分)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甲乙丙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51284A .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 . 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 . 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 .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10. (4分)(2015绍兴)对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种子萌发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情况B . 树林里一天后CO2浓度变化的情况C . 人体温度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D . 正常人饭后胰岛素分泌情况二、 填空题 (共4题;共36分)11. (12分)(2017绍兴)近年来,寨卡病毒在许多国家爆发和流行。寨卡病毒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新型疫苗研发,以有效地控制该传染病的流行。(1)对疫区进行灭蚊是预防该传染病措施的_。(2)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12. (9分)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先将左手放入甲盆,右手放入乙盆。一段时间后,两手同时放入丙盆,结果两手的感觉是左手感到_,右手感到_;说明_感受器分别感受不同皮肤温度的刺激,且这些感觉形成于_。 13. (6分)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_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_上。14. (9分)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回答下列问题:(1)若C表示人体肺部毛细血管网,则B代表的血管是_;流经C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_。(2)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_处的毛细血管。(3)如果C代表肾脏,当血液流经每一个肾单位时,经过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4)饭后如果血液流经C后,血液中的葡萄糖明显减少,则C代表_处的毛细血管。(5)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_(填“m”或“n”)端。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26分)15. (14分)胰腺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腺体,其中分布着神经和血管。下面是关于胰腺分泌胰液如何调节的问题进行的探究实验:取若干只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二只,其中A、B、C三组小鼠饥饿二天。实验一:用电刺激A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不用电刺激,A组小鼠不分泌胰液;实验二:切断B、C二组小鼠支配胰腺的神经,在B组小鼠的小肠上端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B组小鼠分泌胰液,直接向C组小鼠的静脉中注入取自于D组小鼠胃中的稀盐酸,C组小鼠不分泌胰液;实验三:剪取D组小鼠的小肠,刮取粘膜并用稀盐酸浸泡,将浸出液中和过滤后注入C组小鼠的静脉中,C组小鼠分泌胰液。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1)实验一可得出的结论是_。(2)实验二中切断神经的目的是_。(3)通过实验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_。16. (12分)某课题研究小组为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NAA)的作用,用玉米试管苗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浓度(mg/L)平均每株生根数(条)平均根长(cm)0.27.810.00.37.49.60.46.39.40.55.98.8(1)由表中数据可知,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确认“0.2mg/L是该实验最适宜的浓度”_(能或不能),理由是_。 (3)本实验的设计不够严谨,还需_。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