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纲要 98目 录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与环境6一、发展基础6(一)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日益显现7(二)现代服务业呈现圈层分布特征8(三)商贸商务与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凸显8(四)金融、物流、信息、创意、科教、旅游休闲功能区初具规模9(五)服务贸易及外包业务稳步发展9(六)多方合力推动功能区良性发展10二、发展环境10(一)主要机遇10(二)主要挑战13第二部分 总体发展思路16一、指导思想16二、规划原则16(一)体现城市战略与定位16(二)体现城市特色与品质16(三)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17(四)体现重大设施的支撑17(五)体现与相关规划的衔接17三、发展目标18(一)总体目标18(二)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20四、推进策略20(一)“中调”引领20(二)“亚运”推动21(三)“创新”驱动21(四)“转型”促动22(五)“总部”带动22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24一、总体布局24二、“一区聚合,双轴驱动”25(一)“一区聚合”25(二)“双轴驱动”26三、“三心拓展,四极辐射”27(一)“三心拓展”28(二)“四极辐射”29四、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31(一)八大功能区的划分31(二)八大功能区的发展导向33第四部分 规划与发展重点35一、中央商务区35(一)发展思路35(二)主要集聚区36二、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40(一)发展思路40(二)主要集聚区41三、南部新型商贸旅游区44(一)发展思路44(二)主要集聚区45四、东北部科技创新核心区47(一)发展思路47(二)主要集聚区48五、东部生产服务区51(一)发展思路51(二)主要集聚区52六、东南部知识创新及文体服务区55(一)发展思路55(二)主要集聚区56七、北部空港经济区60(一)发展思路60(二)主要集聚区61八、南沙海港经济区66(一)发展思路66(二)主要集聚区66第五部分 区(县级市)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规划指引69一、越秀区69(一)规划依据69(二)规划指引70二、海珠区71(一)规划依据71(二)规划指引72三、荔湾区73(一)规划依据73(二)规划指引74四、天河区75(一)规划依据75(二)规划指引76五、白云区77(一)规划依据77(二)规划指引78六、黄埔区79(一)规划依据79(二)规划指引80七、萝岗区81(一)规划依据81(二)规划指引82八、南沙区83(一)规划依据83(二)规划指引84九、番禺区85(一)规划依据85(二)规划指引86十、花都区86(一)规划依据86(二)规划指引87十一、从化市88(一)规划依据88(二)规划指引89十二、增城市89(一)规划依据89(二)规划指引90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和政策92一、建立工作体系92二、明确实施步骤92三、创新管理机制94四、强化规划引导94五、完善基础设施95六、建立考核机制95七、制定促进政策96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广州要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建设成为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广州要成为“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就必须坚定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率先实现经济发展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经济的转变。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是新时期广州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的重要举措,是实施 “中调”发展战略,促进城市新一轮产业布局优化的重要载体。为促进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依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广州市城市规划(20012010)、广州城市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市商业网点规划(20032012)等,特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期限为2009年2020年。第一部分 发展基础与环境一、发展基础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是指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空间上相对集中、由一个或若干个发展组团(集聚区)有机聚合而主导产业较突出的特定区域。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一般由功能区集聚区具体产业项目三级体系构成。当前,广州正处于新一轮产业结构升级、布局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强化广州城市功能和经济竞争力必然的战略选择。2008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4849.1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9.0,成为国内仅次于北京而最接近 “服务经济” 国际上认为,“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或者说,是指服务业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发展阶段的中心城市,这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规划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从空间分布看,中心城区与外围区(县级市)呈现联动发展的格局,其中,中心城区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处于城市核心的天河和越秀两区服务业增加值合计超过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0%,充分体现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与特征;同时,随着广州城市建设的不断拓展和行政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处于中心城区外围的服务业组团也迅速崛起,并呈分类集聚的发展特征。总体上看,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初始萌芽、90年代的加速形成及“十五”以来的有效规划与培育,广州已形成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的良好基础与雏形框架。(一)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日益显现“十五”以来,广州以物流、会展、商务、信息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且呈现分类集聚态势,服务业功能区数量迅速增长,类型更加丰富。在数量上,广州已从20世纪80年代末仅有的环市东、流花路、沿江路等少数几个商贸商务集聚区发展到目前天河IT圈、科学城、大学城、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琶洲国际会展区等几十个服务业功能区。在类型上,也从比较单一的传统商贸型演变为包括商务、会展、创意、物流、文化、教育科研、生态旅游等各行业在内的多元发展态势。(二)现代服务业呈现圈层分布特征由于各主导产业特性不同,发展要求不同,广州服务业功能区分布逐步呈现明显的空间特性。其中,中央商务区(CBD)、会展会议区、商业中心区、文化艺术区、创意产业园、历史文化旅游区等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大学城、科学城、体育城、批发园区、软件园、高技术服务区等专业性服务区主要布局在城市中圈层,而国际物流园区、汽车产业服务区、生态旅游度假区等则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圈层。(三)商贸商务与总部经济效应日益凸显广州历来是华南商贸中心,商业文化底蕴深厚,商贸商务类功能区发展成熟。在商业中心方面,沿中心区东、南向主干道,已先后形成上下九、北京路、天河路及正在形成天河东部商贸文化区、番禺长隆万博商业中心等都会级商业区;在CBD方面,环市东、东风路、天河北等区域商务环境日趋成熟,番禺及开发区一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打造总部经济基地方面成效显著。其中,以环市东东风路为主要区域的总部经济成为推动越秀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入驻越秀区的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逾100家,开发区也引入世界500强100多家,成为异军突起的总部经济区,而完善中的珠江新城正快速形成最重要的总部企业集聚中心。(四)金融、物流、信息、创意、文化、科教、旅游休闲功能区初具规模随着城市中心的逐步南拓东移,天河北金融区趋于成熟,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广州科学城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加快推进,未来将成为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和载体。广州现代物流已规划形成“3 + 5”(三大国际性物流园区和五大区域性物流园区)的空间发展格局,物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以大学城、亚运新城、清华科技园广州创新基地等为标志,广州新的科教文化功能区逐步形成。以软件和信息外包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为特色的信息服务业在天河软件园、黄花岗信息园、番禺数字家庭产业基地、南沙资讯园迅速兴起。伴随着新城开发与旧城改造,广州创意产业园、广州设计港、联星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产业功能区迅速崛起,并自西向东逐步形成工业设计动漫与影视传媒软件与网络游戏动漫衍生品等适度分工的产业链。此外,广州旅游功能明显提升,随着番禺长隆旅游休闲区、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长洲庙头历史文化旅游区等功能区不断推进,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凸显。(五)服务贸易及外包业务稳步发展预计2008年国际收支平衡表项下的服务贸易收支总额将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居全国大城市前列。初步形成了软件、动漫、创意设计、金融、物流等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和特色服务外包示范园区,涌现一批技术基础雄厚、产业规模较大的产业群体和以承接系统软件设计、数据处理、系统应用和基础技术服务、企业内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为主要业务的服务外包企业群体,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国际服务外包中心。(六)多方合力推动功能区良性发展广州大部分服务业功能区是由政府推动的,如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大学城、科学城等,这些功能区投入大、周期长,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也涌现了许多由民营资本、社会力量推动发展的服务业功能区,如“文化星城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由省文化厅、海珠区政府、联星村等共同发起建设,而万博长隆商业旅游休闲区的建设主要由外资和民营企业推动。总体来看,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服务业功能区推进工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功能区布局相对散乱,总体规划水平不高;中心城区职能过度集中,对拓展区域承接功能、培育力度不够;功能区内产业链不完整,分工协作较差,企业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集群效应有待提高;大部分功能区及集聚区还处于规划建设起步阶段,交通、道路绿化、公共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对产业扶持不够,功能区发展空间受到较大限制,发展后劲受到一定影响。二、发展环境(一)主要机遇1. 世界服务经济新趋势带来的机遇目前,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超过60%,服务贸易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服务消费占所有消费额的1/2左右 据世界经济年鉴(2004)有关指标估算。在此背景下,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服务外包迅猛发展,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以服务外包、高端制造业和技术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目前全球跨国公司选择离岸服务外包的企业总比例已经上升到45%,全球服务外包市场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成为新时期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引擎。跨越式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利于广州加速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和建设国际大都市,从而确保在新一轮竞争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大都市是现代服务业生长和国际服务外包的集聚地,而大都市服务业布局逐步由单一、集中的大型中心商贸区模式,演变为在级差地租和交通布局引导下的分散化、多类型、多中心集聚模式。以上服务经济趋势及都市服务业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广州服务业功能区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2. 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机遇目前,我市正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战略,努力突破土地、资源、环境、人口等瓶颈制约,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推进祥和广州、文化广州、生态广州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端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我市工业布局基本完成,今后全市产业战略重心将逐步转向服务业,在这一背景下,规划发展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将有利于广州经济布局的优化提升。3. “中调”战略实施带来的机遇 “十五”以来,通过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城市空间实现了有效“突围”,拉开了城市骨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鉴于老城区交通、环境等问题日益突出,广州开始加大对中心城区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功能完善,城市发展将逐步实现从空间拓展为主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这对主要位于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一个有利契机,而构建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将有助实现这种空间战略转移。4. 市场需求日益壮大带来的机遇近年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和以汽车、石化为代表的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同时珠三角地区己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通讯设备、轻工产品制造基地,为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功能区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随着CEPA的深化实施,广佛都市圈、泛珠三角和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入,加速了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服务市场的拓展,使广州服务周边地区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2010年广州举办的亚运会,也将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及相关功能区建设注入新的动力。5. 广州都市圈发展阶段带来的机遇目前,广州正处于由工业化后期向“服务经济”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处于以发挥极化效应为主的都市圈发育阶段上。随着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广州在珠三角都市圈中的交通枢纽、信息中心、金融控制、总部中心等功能日益突出,必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提出更高要求,以集聚更多的战略资源和高级要素。加快规划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顺应中心城市功能转型及对战略性服务资源集聚的内在要求。6. 国家政策引导带来的机遇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进一步强化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特别是大城市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的政策框架。广东省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明确提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全力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带。这些政策措施包括广州市制定的配套政策,将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制度环境。(二)主要挑战1.来自产业升级和人居环境改善的迫切需求目前,广州已经具备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良好基础,但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离“首善之区”的定位要求仍存在一定的距离。产业方面,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较小、发展方式较粗放、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低,尚缺乏完备的产业链条、内生集群效应较低的优势服务业。人居环境方面,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广州硬件设施及软环境相对薄弱,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尚有差距,社会事业和民生福利水平有待提高。2.来自国内中心城市的激烈竞争目前,国内主要中心城市都以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园、大学城、科学城、CBD等战略性高端服务功能区或集聚区的规划与发展,力图抢占新一轮城际竞争的“制高点”。而走在最前面的上海更是率先规划、启动和完成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根据“十一五”规划,上海拟规划建设20个左右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建筑规模将达800万平方米左右,重点集聚以金融、物流和各类专业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企业,这必将对国内外相关高级服务资源形成强大吸引力,也对后来者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3.来自省内各大城市的区域竞争近年来,省内各大城市纷纷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2007年,深圳市政府以一号文形式发布了关于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市范围内重点规划建设五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有效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在主要现代服务业领域,省内各大城市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以会展业为例,深圳“高交会”成为“广交会”的有力竞争对手,东莞、珠海等城市纷纷凭借“电博会”、“航博会”等知名展会,争夺高端会展资源;在金融、物流、创意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也存在激烈的区域竞争。总体上看,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将面临省内发达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在资源和需求上的有力挑战。4.来自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战略性功能区建设往往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如对金融企业的税收优惠将直接影响金融商务区建设,能否对城市中的工业用房、农村经济发展用地、集体物业等在用地性质、用地指标等方面实行灵活务实的政策,将关系着服务业功能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保税物流政策则直接影响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等等。而国家出于调控与统筹发展的考虑,在这些政策上时有调整,一些支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及不确定性。第二部分 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建设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定位,以“中调”战略为统领,以增强集聚辐射与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以实施“退二进三”工作为契机,按照“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功能集成、资源集约”的原则,优化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划建设一批既体现城市战略地位,又凸显区域特色的功能区,使之成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支持,进一步提高广州服务输出带动能力、集聚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和“组织之城”的核心功能,把广州建设成为服务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二、规划原则(一)体现城市战略与定位充分体现“中调”战略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中心城区的功能优化与转换,加快外围新城的功能承接、促进外围城区与中心城区的协调发展。同时,围绕建设“首善之区”和国际大都市的新发展定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总部经济、创意之都、生态城市发展,通盘考虑总体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二)体现城市特色与品质空间布局要充分凸显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这一商业城市的最大特色,将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优化提升传统优势服务业相结合,充分展现高品质、专业化、人性化的“广州服务”。同时,体现广州作为多功能综合性国际化城市的地位和潜力,加大金融、信息、物流等高端服务功能的布局。此外,顺应广州城市“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发展趋势,着眼于产业集群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力求功能区区位特征与产业特色相统一,在不同区域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服务功能区。(三)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在空间上,既要重视主城区的功能布局,又要考虑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农村地区的发展,中心城区无疑是现代服务业布局的主要承载区,但对于新拓展区和生态涵养区,也应布局一定数量和适宜类型的功能区。在时序上,充分考虑城市未来发展趋势,注重远近结合,以当前已形成的产业、功能布局为基础,同时适度考虑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潜力区域,力求现状与未来、存量与增量有机结合。(四)体现重大设施的支撑机场、港口、地铁、铁路枢纽、通信网络等既构成城市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围绕这些基础设施形成的产业体系及经济组团往往构成一个地区的独特功能区和重要增长极。作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发展应充分体现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五)体现与相关规划的衔接首先,功能区规划要贯彻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想,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协调。其次,功能区带有空间规划的性质,其操作性必然受城市规划的影响,因此,功能布局还要以广州新一轮总体规划所确定的空间策略为指导。此外,功能区规划还应注意与广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广州商业网点规划、广州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纲要、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上位或专业规划相衔接,立足在这些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与细化。三、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规划发展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聚度高、辐射力强、文化内涵深厚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有效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实现产业布局的优化,促进金融、物流、信息等生产服务业集聚发展,整合优化餐饮、商贸等生活服务业空间布局,显著增强广州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广州的城市形象,精心打造和形成岭南风韵与都市时尚相融、提升生活与增值生产并重的新时代“广州服务”品牌,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服务珠三角、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在国内外具有较强影响力、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具体目标如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的服务业功能区。优化提升一个核心功能区,拓展完善五大新兴功能区,规划新建两大国际枢纽物流经济区。到2015年,力争使八大功能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总量的80%以上。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巩固,金融、信息、创意、中介、文化、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80%。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到2015年,服务业“多中心、组团化”集聚趋势进一步凸显,中心城区工业集聚点基本完成搬迁和改造,旧厂房和历史建筑实现向服务经济形态转变,楼宇经济比重进一步上升。同时,沿大型交通设施和依托区域中心(如新城组团、产业基地、中心镇)的布局日益明显,一批规划新城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点上集聚”与“面上平衡”同步改善。提高都市辐射能级。到2015年,广州现代服务企业对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总部经济比重显著上升,总部型企业业务收入中来自市外业务的比重达到50%以上,服务企业“走出去”取得积极成果,服务外包取得突破性发展,服务外包出口保持年均30% 引自广州市外经贸局的增长率,培育形成一批特色服务外包园区、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和一批知名服务外包品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各区域功能区发展布局,在引导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业主要向中心城区集聚的同时,加大新城区和远郊区现代服务业布局力度,引导批发市场、区域物流等向城市外围迁移,形成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到2015年,各区之间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系数 区域差异系数主要以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为基准明显缩小。(二)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各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如下:启动示范阶段(20092010年):建立市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推进体系,逐步探索形成各部门、各区(市)协调推进机制;制定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其他指导性文件,明确推进功能区建设的工作路线图;分别在中心城区、规划新城、远郊地区筛选确定首批代表性集聚区,启动并基本建成一批示范性集聚区及其重点支撑项目。全面推进阶段(20102015年):在示范性集聚区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市功能区建设,基本形成成熟完善的工作推进机制,逐步完善集聚区建设绩效评估考核机制,基本落实政策、投入、队伍、奖励等相关保障措施,逐步建成一批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使得绝大多数集聚区进入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2/3左右集聚区开始动工建设,半数以上集聚区完成土建工程而进入产业招商发展阶段。四、推进策略从现状条件看,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规划发展的推进策略应主要着眼于以下五个方面,即“中调”引领、“亚运”推动、“创新”驱动、“转型”促动、“总部”带动。(一)“中调”引领重点体现广州“中调”战略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和“腾笼换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公共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中央商务、高端商业、创意产业、文化旅游类集聚区,巩固中心城区的金融控制、总部经济、信息中心等高端服务功能。同时,迁出部分不适宜中心城区发展的工业及远城性、低层次服务业,通过资源整合,加快新城地区重点功能区域开发建设,形成新兴服务功能组团和富有潜力的区域增长极。(二)“亚运”推动以承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提升广州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塑造具有“活力广州、体育强市”特色的“亚运城市”形象。配合“亚运”战略的实施,按照“多中心、多功能”和“场馆建设带动地区发展”的原则,重点规划建设集体育、文化、会展、旅游、商务于一体的亚运新城。(三)“创新”驱动以广州“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目标,以广州高新区为龙头,以广州科学城和大学城为主体,统筹整合各类科技园区资源(包括创业园、软件园、信息园、动漫园等),进一步构建面向21世纪的新型科教文化区和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推进服务业领域的自主创新,建立官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服务业创新体系,以先进技术推动现代服务业。围绕建设“创意之都”,充分利用广州智力、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规划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以天河软件园和广州大学城为示范基地,着力发展3G移动通信网络、数字家庭产业、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进一步提高城域网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提升广州“国际信息港”辐射力及对各类功能区的支撑力。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科普教育和推广活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法律的宣传应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文明守信的道德力量和创新能力。(四)“转型”促动充分利用现有工业用地、工业区、工业旧厂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功能完善,以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批发市场为重点形成新型生产性服务功能区。以各类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完善配套与功能拓展,规划形成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科技研发型功能区;依托大型重化工业基地,延伸发展工业原材料交易中心(市场);对近郊工业区,进行产业转型和功能提升,发展特色专业型服务功能区。以机场、港口、铁路枢纽站为依托,构筑保税物流,实行区港联动,加强深水港、内河港与国际空港的联结,规划形成物流型生产服务功能区。(五)“总部”带动通过政府规划推动、行业商会的大力推介和总部企业的示范带动,进一步优化商务及投资环境,营造广州作为华南总部企业集聚中心的良好形象,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集团来穗设立总部、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信息中心等高能级部门,进一步完善优势产业链条,提高总部机构业务与本地产业的融合度,大力引进和发展法律、会计、咨询、广告、设计、创意、策划等专业服务业,建立健全有广州特色、规范、诚信和与国际接轨的中介服务体系,强化都市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增强总部经济的植根性。以广州新世纪CBD为核心,逐步延拓推动白鹅潭经济圈、白云新城、番禺新城(万博长隆汉溪经济区)、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开发区等成为新的总部经济集聚地,规划形成“一核引领,多心支撑”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第三部分 空间布局一、总体布局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不同类型的服务功能区呈现不同的分布特征,具有不同的区位要求。一般而言,城市CBD和都会级商业区一般位于企业总部集中、消费群体庞大、交通通达性良好的城市核心区,批发市场重点布局于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枢纽附近,科技园区一般位于科研力量集中区域或大型产业基地周围,会展会议区大多布局于环境幽雅、生态良好、交通便利的近郊区,创意产业园重点布局于中心城区工业旧厂房及部分历史性建筑区域内,物流功能区一般靠近港口、空港、开发区及铁路、公路枢纽性站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大多位于以山林区为主的生态涵养区域。以上普适性经验应成为我市进行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规划布局的基本参考。根据城市功能区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功能区规划原则,广州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总体布局构想是:依托广州“千年商都”和“现代化大都市”的综合优势,以增强广州新时期“四大功能” 即广州市在近期召开的九次党代会上提出的“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外向带动功能和文化引领功能”。为导向,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战略,积极培育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白鹅潭周边地区、白云新城地区、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等核心地区,依托产业发展带和交通枢纽设施,拉开产业布局,整合空间资源和发展要素,发展地区性综合服务功能区,全力打造 “一区聚合、双轴驱动;三心拓展、四极辐射”的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进一步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总体发展格局。二、“一区聚合,双轴驱动”着眼于优化提升中心城区,实施“中调”战略,调优综合环境,调高产业结构,调强核心功能,调活存量资产,调精重点区域,努力打造以珠江新城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着力构筑新城市中轴线商务轴和广州东南部创新轴等两大标志性发展轴,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一)“一区聚合”主要由“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共同构成广州新世纪CBD。该区域以高端服务功能为主导,以金融、商务、会展、信息、高端零售、法律会计等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培育城市一级功能和服务品牌,形成集聚效应,最终将其打造为商务和总部资源高度集聚、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由于该CBD处于广州的核心区位,是“总部经济”的主要基地,体现了“产业高地”意涵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是城市能级的重要标志,因此,对该区域应精心打造,吸聚更多的高级要素和战略资源,使其成为其它功能区后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基石。(二)“双轴驱动” 广州的城市发展始终呈现“双轴驱动”的空间特征。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位于中心城区的两大标志性商业轴以北京路商圈为核心的老城区中心商业轴和以天河城商圈为核心的新城市中轴线商务发展轴,体现了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文脉,体现了传统岭南文化与现代都市文明的有机融合,成为广州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随着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国际生物岛、清华创新科技园等一系列功能区的崛起,在广州东南部地区正在形成新的轴极发展雏形创新发展轴。由此,广州在未来一段时期将逐步形成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新的“双轴”格局以新城市中轴线为依托的商务发展轴和以东南部知识创新区为依托的创新发展轴。1. 商务发展轴主要依托新城市中轴线向两端拓展,北起广州大道北,南至番禺市桥中心区,以珠江新城和天河城商圈为核心,通过广州大道与地铁三号线串联起天河北金融区、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长隆旅游度假区、汉溪商业中心、万博商业中心、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市桥中心商业区等一系列重要节点,依托快速轨道交通、现代商务设施、大型购物中心和完善的商务金融服务功能,拓展时尚体验消费,增强高端服务功能,着力打造充分体现广州“现代商都”特色的标志性商业亮点、华南地区现代商务中心“第一品牌”。2. 创新发展轴主要依托东南部东二环、南沙港快速路和地铁4号线等“双快”交通系统的支撑,自北向南串联天河软件园高唐园区、广州科学城、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清华创新科技园、亚运新城、南沙资讯科技园等主要节点,形成一条基于知识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主题轴,即“创新发展轴”。该轴依托东部发达的交通、信息网络和科教文化园区的有力支撑,结合萝岗新城、广州新城、南沙新城等区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与东、南部两大工业制造业基地相联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大学教育、软件动漫、金融创新、风险投资、创投服务、检验检测、服务外包等科技、信息服务业,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产业发展与综合服务并重、既适于创业发展又适于生活居住、具有创新引领作用的发展轴,构筑广州大都市发展的新支柱、新动力,充分体现广州由传统单一商业性城市向多功能综合性大都市的升级,体现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与动力转型,体现广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形象。三、“三心拓展,四极辐射”主要着眼于对整个大都市区的拓展优化,依托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着力建设主服务中心、辅服务中心和新服务中心三大都会服务中心,有效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交通、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服务功能的有机扩散;精心打造北部空港经济区、南部南沙海港经济区、东部萝岗科技服务区、西部商贸创意区四大生产性服务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一)“三心拓展”“三心”是指三大都会服务中心,包括:1. 核心功能型服务中心即城市中心区。主要包括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区大部分及白云区南部,大体相当于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区域(包括白云新城),总面积近25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该区域规模虽然不大,但总体发展成熟,科教文化发达,智力资源密集,信息资源丰富,高能级功能主体众多,并以金融、商贸、会展、商务、信息、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为主,具备中央商务、中心商业、科研教育、行政外事等城市一级职能,主要承担总部经济、金融服务与监管、信息中心、国际交往等区域组织统筹职能,是广州大都会核心功能的集中体现和主要载体。2. 产业功能型服务中心即中心城区以外、二环以内的服务中心,距中心区半径在20公里左右范围内,主要包括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亚运新城、奥体新城、新客站新城、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等体现产业功能的特色服务中心。这类服务中心土地资源相对充足,交通条件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新兴服务业充满活力,是广州新型商贸中心、次级商务区、区域物流基地、知识创新基地以及知名的文化、体育活动区,体现了都会功能的自然延伸,是原中心城区功能外移和新兴功能区成长的重点区域。3. 地区综合型服务中心即位于城市外围地区或二环高速以外的服务中心,主要包括市桥、番禺新城、南沙、荔城、街口、萝岗新城及一些较成熟的中心镇等若干服务中心。其共同特点是:大多属于为本区域提供行政、生活后勤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发展为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园区、生态旅游区等提供后勤服务的房地产业、商业和社区服务业,逐步建成形态美观、生态协调、交通便利、信息通畅、具有较强现代服务产业集聚能力的地区综合服务中心。(二)“四极辐射”体现广州服务于整个都市圈的功能,依托广州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功能组团优势,构筑“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科技服务区、商贸创意区”等现代服务功能辐射极。1. 空港经济区即北部空港经济区,包括花都、白云、从化部分区域。依托机场重点发展为国际航空、国内航空和高附加值的仓储、中转、加工、包装、快递、配送、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空货运、航空快递物流,大力发展航空指向性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建成以航空物流和航空商务服务为主的国际化经济区。2. 海港经济区即南部海港经济区,包括南沙港周边区域。充分利用南沙深水港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和航道条件,“依托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加快建设国际化、多功能、综合性的国际海港物流中心和华南国际航运中心的组合营运中心,以远洋国际物流为导向,大力发展以集装箱转运为主的港口货物运输业,以及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仓储配送等相关产业。重点建设龙穴岛综合性国际物流基地、小虎石化仓储物流基地和沙仔岛汽车物流基地,形成国际性物流枢纽。3. 科技服务区即东部科技服务区,包括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等。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辐射带动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积极建设与创新功能相配套的信息、金融、商务及环保设施、具有高质量城市生态环境和便捷的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并具有高效的投资管理软环境的融产、学、研、商、住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新型科学园区,形成广州科技创新服务的核心区。同时,积极拓展和引导广州科学城发展服务外包,建设广州国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的重要示范园区。4. 商贸创意区即西部商贸创意区,包括上下九商圈、十三行商圈、白鹅潭经济圈及一系列创意产业集聚区。打造专业市场板块经济,延长专业市场商业价值链,建设区域性的产品设计、商品交易、流通加工、产品展示、价格形成和信息发布的中心。加快广州设计港和沙面国际交流中心建设,将其建成以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务设计等为主的生产设计基地;稳步拓展信义国际会馆,将其建成集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商务会展、观光休闲、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结合大坦沙的自然环境优势,引进以艺术创作与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打造“研发设计创意岛”,推进产业创意化、创意产业化。四、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一)八大功能区的划分根据以上总体布局框架,以城市规划为依据,以重大战略为指导,以错位发展为原则,围绕打造岭南风韵与都市时尚相融、调谐生活与增值生产并重的“广州服务”,重点规划发展定位明确、各具特色的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其中,在核心圈,着力建设广州大中央商务区(CBD)和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等两大功能区;在拓展圈,重点打造南部新型商贸旅游区、东北部科技创新核心区、东部生产服务区、东南部知识创新与文体服务区等四大“外拓型”功能区;在辐射圈,集中打造北部空港经济区和南沙海港经济区等两大“远城型”功能区,最终形成支撑广州21世纪都会功能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合理空间格局。广州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概要功能区名称地理区位与范围功能定位与特色中央商务区主要由“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组成,未来进一步涵括邻近的滨江休闲商务带和白云新城高端商务区。主要形成以商务、会展、金融服务为主题的大中央商务区发展格局。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位于荔湾区及海珠区部分老城区。主要包括白鹅潭经济圈、广州创意产业园等。主要依托区内旧厂房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和遍布老城区的专业市场改造,建成广州西部并辐射佛山地区的商贸中心及创意产业基地 。南部新型商贸旅游区位于番禺区西北部,主要包括长隆汉溪万博商业中心、铁路新客站商贸物流区、市桥中心区、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等四大组团。主要依托便利交通条件和已有商业资源布局,逐步发展为广州新型都会级商贸中心区,成为广州中心城区商业功能最重要的战略接替带和延伸区。东北部科技创新核心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邻近天河区一带,以天河软件园、黄花岗信息园为信息服务区,含广州科学城、五山科教文化区等高技术研发创新与智力密集区。以天河软件园、黄花岗信息园、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建成支撑广州产业发展、辐射珠三角的华南地区最高水平的信息服务、科技和金融创新中心。东部生产服务区位于广州科学城以东东部拓展轴上,包括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大沙地“回”字型商圈区、广州开发区配套服务区、萝岗新城、新塘商贸物流中心、增城汽车产业基地配套园区等集聚区 。主要依托广州东部产业密集带形成生产服务功能区,建成主要服务东部或东莞地区的区域生产服务功能区。东南部知识创新与文体服务区位于番禺大道(南沙港快速路)以东,东至珠江,包括海珠科技产业基地、国际生物岛、广州大学城、数字家庭产业园、节能科技园、清华科技园、星力动漫产业园、亚运新城等主要节点。以大学城建设和举办“亚运会”为契机,优化番禺东部产业结构,打造大学城科技产业带,形成以高等教育、科技研发、生物医药、网游动漫、体育休闲等产业为主的广州东南部产、学、研创新发展区和新型文化体育休闲区。北部空港经济区位于花都区南部和白云区北部,主要包括空港国际物流园区、机场商务区、联邦快递转运中心配套产业园区等园区,进一步涵括广州国际品牌总部经济产业基地、南国汽车城、狮岭皮具城、广州国际名店城、新白云机场配套商贸服务区、黄金围现代物流园、帽峰山休闲度假区等集聚区。主要依托新白云国际机场,共同形成带动珠三角、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临空产业经济区和国际时效物流基地。南沙海港经济区位于南沙中南部,以南沙国际深水港以及位于港口后方的国际物流园区为核心,包括邻近的南沙科技创新服务区、南沙国际汽车产业服务区和南沙新城综合服务区。主要依托南沙深水港,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临港经济带动区和广州三大国际物流枢纽基地之一。(二)八大功能区的发展导向八大功能区未来发展的导向是:“精心打造一个核心功能区,优化提升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扩建完善南部新型商贸旅游区,高起点规划东部生产服务区和东南部知识创新与文体服务区,重点培育三大强辐射新功能区”。1. 精心打造核心功能区中央商务区(CBD)强化中央商务区在全市服务业功能布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加快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员村地区和琶洲会展区建设的同时,积极优化天河北和环市东东风路商务带,科学规划白云新城布局,大力推动滨江休闲商务带等区域的发展,将CBD打造成广州现代化大都市的“硬核”。2. 优化提升西部商贸文化创意区依托区域内大量旧厂房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和遍布老城区的专业市场改造,大力推进专业市场的升级和创意产业的培育,优化提升上下九商圈和十三行商圈,着力打造白鹅潭经济圈,逐步提高广州对珠江西岸地区的辐射能级。3. 扩建完善南部新型商贸旅游区在进一步优化提升市桥商业中心区的同时,以广州新火车站建设为契机,加快新火车站商贸物流区和万博长隆汉溪经济区建设,致力打造广州未来新的都会级商业中心。4. 高起点规划东部生产服务区和东南部知识创新与文体服务区以服务于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举办“亚运会”为契机,规划建设广州(黄埔)临港商务区等东部生产服务区,使以生产服务为特征的东部、以科、教、文、体公共服务为主导的东南部区域成为广州城市功能外拓的新亮点。5. 重点培育三大强辐射新功能区立足原城市发展规划,依托广州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着力建设“空港经济区”、“海港经济区”和“科学城”三大最具辐射力的新功能区,进一步体现广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和区域增长极效应。第四部分 规划与发展重点按照产业功能区的规划机制,产业功能区一般由功能区集聚区具体产业项目三级体系所构成,在宏观规划定位上一般以功能区为主导,在实践操作上则以集聚区为“抓手”。因此,各现代服务业功能区规划发展的重点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一是重点功能区规划范围和发展思路;二是功能区所属各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与思路;三是各集聚区发展重点及主要推进项目。根据前述战略布局,广州将重点规划发展八大现代服务业功能区。一、中央商务区(一)发展思路依托中心城区的综合优势,加快空间整合和环境优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CBD产业集聚度、区域形象和配套建设水平,着力发展国际金融、商务会展、信息服务、文化传媒等高端服务业,在继续优化提升环市东东风路商务带和天河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CBD功能和范围,重点建设以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员村琶洲地区为主体的中央商务核心区,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吸引高能级功能主体集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各种专业服务,逐步将CBD建设为体现华南核心城市职能的商务金融核心区和国际交流中心,成为展示广州新城市形象的 “窗口”和总部经济的主要载体。(二)主要集聚区1. 珠江新城-员村CBD(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和员村地区。以商务服务业为主,重点发展金融、专业服务和商业房地产业,同时,配套宾馆酒店、交通服务、文化娱乐、高级居住、高档零售等辅助功能,力争到2010年将珠江新城CBD建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题01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作文选材技巧-【同步作文课】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写作深度指导(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 幼儿园小班音乐《红眼睛》课件
- 西京学院《影像设备创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数控技术与编程》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冰淇淋素描课件
- 核心制度课件
- 管理会计实务 课件情境3、4 谋而后定:企业战略执行的有效工具、做好企业的战略参谋官
-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科学教育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移动机器人原理与技术 课件 第7、8章 移动机器人语音识别与控制、移动机器人的通信系统
- 河北省2012土建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含定额总说明)解读
- 中工商计算公式汇总.doc
- 深圳市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标准(第三版)2003
- 洁净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方案范本
-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开题报告
- 钢筋桁架楼承板施工方案
-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毕业设计
- 176033山西《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定额说明及计算规则
-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试点输电线路建设的通知国家电网
- 国内外动画研究现状述评
- 装配式活动板房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