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隋唐法律制度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隋朝法律制度第三节唐朝立法成就第四节唐朝法律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第五节唐朝司法制度本章重点 开皇律 及其历史地位 唐律疏议 的主要内容本章难点 唐律疏议 的主要内容 基本精神和历史 1 第二节隋朝的法律制度 一 立法活动 一 开皇律 开皇三年 苏威 牛弘等人修新律而成 共12篇 500条 上承汉律下开唐律 二 大业律 隋炀帝于大业二年命牛弘大业三年月完成 内容与开皇律基本相同 篇目有所增加 共18篇 2 二 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一 法典的篇目体例十二篇五百条 二 确立封建五刑制度 死刑法定为绞 斩两等 流刑 3 徒刑 4 杖刑 5 笞刑 3 三 首创 十恶 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不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重罪十条 反逆大逆 叛 降 恶逆 不道 不敬 不孝 不义 内乱 4 四 扩大官僚贵族特权 八议 首创 例减 3 赎刑制度 4 官当 制度 5 第三节唐朝的立法成就 一 立法思想 一 重视法律 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 立法宽简 划一 稳定 三 严明法制 一断以律 6 第三节唐朝的立法成就 二 唐律疏议 的制定与成就 一 过程1 武德律 的制定 唐高祖武德年间 以 开皇律 为基础增加53条新格制成 唐立法的开端 7 第三节唐朝的立法成就 二 唐律疏议 的制定与成就 一 过程2 贞观律 构筑唐律的基本框架贞观十一年完成 十二篇 五百条 1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2区分两类反逆罪 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3确定了五刑 十恶 八议 请 减 赎 类推 死刑三复奏 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8 第三节唐朝的立法成就 二 唐律疏议 的制定与成就 一 过程3 永徽律 及 永徽律疏 唐高宗永徽二年 以贞观律为基础 编篡了永徽律十二篇500条 永徽三年 制定 律疏 次年颁布 与律合 永徽律疏 后世称 唐律疏议 9 第三节唐朝的立法成就 二 唐律疏议 的制定与成就 二 唐律疏议 的内容与结构1 名例 六卷五十七条 唐朝法定的罪名 刑名及定罪量刑的适用原则 它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2 卫禁 二卷三十三条 皇帝 宫殿 太庙 陵墓及关津 镇戍 边防 要塞等警卫守备方面的法律规定3 职制 三卷五十九条 国家机构的设置与编制 各级官吏的选拔 任用 违纪 失职 渎职 贪赃 枉法等行政方面的规定强化官吏职责 惩治职务犯罪 4 户婚 三卷四十六条 户籍 土地 赋役 婚姻 家庭 继承等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10 5 厩库 一卷二十八条牲畜饲养 畜牧管理 仓库保管 官物出纳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其基本精神在于严格畜牧生产管理 保障国家资财不受损失 6 擅兴 一卷二十四条 兵役征发 军事指挥 武器管理 作战纪律和工程兴造 工匠役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其立法重点在于严密控制军队和各种服役人员 7 贼盗 四卷五十四条 严厉镇压贼盗犯罪8 斗讼 四卷六十条 斗殴 伤害与控告 诉讼9 诈伪 一卷二十七条 主要是关于惩治欺诈 假冒 伪造 伪证等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10 杂律 二卷六十二条 未列入其他各篇的罪名 集中规定于本篇 主要包括驿站交通 计量铸币 市场管理 医疗卫生 公共设施 环境保护 工程建设 社会治安 伦常关系等各个方面 11 11 捕亡 一卷十八条 对以上各篇所规定犯罪行为进行缉捕捉拿 以便及时定罪量刑的有关规定 12 断狱 二卷三十四条审讯 判决 刑罚执行 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 前十篇属于实体法内容 后两篇属于程序法内容 第一篇 名例 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性质 第二篇 卫禁 至第十篇 杂律 相当于刑法分则性质 捕亡 和 断狱 两篇则相当于刑事诉讼法性质 12 三 法律形式 律律是 正刑定罪 的刑事法规 主要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刑事镇压的法律条文 相当于近代的刑事法典或其单行特别法规 令令是国家基本制度方面法律规范 主要是对国家体制 政权组织以及各种制度规定的规范性准则 13 三 法律形式 格格是皇帝针对某些机关或个人颁布的各种制敕 指示的法律汇编 主要是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所遵循办事的具体法规 它虽然渊源于专制君主所颁布的某些制敕 但必须经过法定的 编录 活动 才能 取堪久长行用者 上升为国家的正式法律形式 式式是国家各级机关行政活动的办事细则与公文程式 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 14 四 唐六典 1 玄宗开元年间经十余年时间修定了 唐六典 2 六典 六官之典3 它以 以官统典 为原则 实行 官领其属 事归于职 的方法 将内容分为治职 教职 礼职 政职 刑职 事职六部分 共 卷 涉及唐代三省六部及各寺监等封建国家机关的设置 奖罚 俸禄 休致 执掌等内容 4 影响 15 五 格后敕 与刑律统类1 格后敕 制敕的简单汇编 出现于唐开元年间 制敕中的一部分 经过司法机关的整理 修订 成为正式的法规 格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731年 颁布 格后长行敕 将制敕中具有法律效力的部分编成 格后敕 颁行天下 2 大中刑律统类 的出现唐宣宗时制定 16 第四节唐朝法律对社会的全面调整 一 行政法律 一 政权体制1 三省六部2州 县 17 二 职官1 任用 1 科举考试 2 择人有事 身 言 书 判 一曰身 取其体貌丰伟 二曰言 取其词论辨正 三曰书 取其楷法遒美 四曰判 取其文理优长 四事皆可取 则先乎德行 德均以才 才均以劳 3 三注三唱唐朝 六品以下官吏选中后由吏部主办官员拟定应授何职 通常都是从九品的县尉 这便是所谓 注 注后唱名 不愿者可以申请改注 改注以两次为限 总计即是 三注三唱 18 2 考课 1 岁课 基层 州县主持 2 定课 全国 吏部主持 3 标准 四善二十七最一曰德义有闻 二曰清慎明著 三曰公平可称 四曰恪勤匪懈3 致仕 七十 19 三 民事立法 一 权利主体 行为能力1 良 贱之分 1 良 士农工商 2 贱民 20 二 所有权1 均田制口分田 少壮受田 老死后要还给官府 永业田 可以继承 户婚律 规定有 卖口分田 之罪 但 疏议 又说口分田可以卖充宅及碾硙 邸店 自狭乡迁往宽乡时可以卖 永业田在家贫无以供葬时可以出卖 碾硙 利用水力启动的石磨 邸店 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 交易 寓居的行栈的旧称 21 2 动产保护3 拾得物的物权归属 4漂流物的物权归属 22 4埋藏物的物权归属 唐令 规定 诸官地内得宿藏物者听收 他人地内得者 与地主中分之 即古器形制异者 悉送官酬其值 唐律 杂律 规定 诸于他人地内得宿藏物 隐而不送者 计合还主之分 坐赃论减三等 若得古器形制异 而不送官者 罪亦如之 23 三 契约1买卖契约 1 不动产A只能买卖政府许可买卖的土地B法定程序 申请 政府文牒 过割赋役C立券 写明四至D地上物随之转让 2 动产A 立券 大宗买卖必须立 市券 即必须使用官式 税迄后盖官印的 契约文书 B 瑕疵担保 24 2 借贷契约 1 出举 有利息 禁止取息过律 2 负债 无利息 必须提供担保 如负债者逃 保人代偿 诸负债不告官司 而强牵财物过本契者 坐赃论 疏议 曰 谓公私财物 违契不偿 应牵掣者 皆告官司听断 若不告官司而强牵财物 若奴婢 畜产 过本契者 坐赃论 25 四 亲属继承制度1 婚姻 1 结婚A结婚途径 报婚书 有私约 受聘财B六礼C悔婚 D不得 违律为婚 同姓不婚 良贱不婚 不得娶逃亡妇女 监临官不得娶所监临之女为妻妾 不得妄冒为婚以及不得恐吓娶 强娶为婚等 E不得 嫁娶违律 26 2 离婚A 出妻 B 和离 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 不坐 疏议 说 若夫妻不相安谐 谓彼此情不相得 两愿离者 不坐 C 义绝 D 违律为婚 和 嫁娶违律 E妻子不能休夫 妻妾擅去者 徒二年 因而改嫁者 加二等 27 四 亲属继承制度2 家庭 1 财产支配权 祖父母父母在 子孙不得别籍异 2 教令权 责罚权 送惩权 3 主婚权 诸嫁娶违律 祖父母父母主婚者 独坐主婚 3 继承制度 1 宗祧继承 嫡长子诸立嫡违法者 徒一年 2 财产诸子均分 3 户绝 28 四 经济法律 一 税赋1 租庸调法 2 两税法 29 四 刑事法律规范 一 刑罚 笞刑五等 10 50杖刑五等 60 100徒刑五等 徒一年 徒一年半 徒二年 徒二年半 徒三年 流刑三等 流二千里 流二千五百里 流三千里 死刑二等 绞 斩 30 二 刑法原则 1 十恶 疏 议曰 五刑之中 十恶尤切 亏损名教 毁裂冠冕 特标篇首 以为明诫 其数甚恶者 事类有十 故称 十恶 1 谋反 谓谋危社稷 疏 议曰 案公羊传云 君亲无将 将而必诛 谓将有逆心 而害於君父者 则必诛之 左传云 天反时为灾 人反德为乱 然王者居宸极之至尊 奉上天之宝命 同二仪之覆载 作兆庶之父母 为子为臣 惟忠惟孝 乃敢包藏凶慝 将起逆心 规反天常 悖逆人理 故曰 谋反 31 2 谋大逆 谓谋毁宗庙 山陵及宫阙 疏 议曰 此条之人 干纪犯顺 违道悖德 逆莫大焉 故曰 大逆 3 谋叛 谓谋背国从伪 疏 议曰 有人谋背本朝 将投蕃国 或欲翻城从伪 或欲以地外奔 4 恶逆 谓殴及谋杀祖父母 父母 杀伯叔父母 姑 兄姊 外祖父母 夫 夫之祖父母 父母 疏 议曰 父母之恩 昊天罔极 嗣续妣祖 承奉不轻 枭镜其心 爱敬同尽 五服至亲 自相屠戮 穷恶尽逆 绝弃人理 故曰 恶逆 32 5 不道 谓杀一家非死罪三人 支解人 造畜蛊毒 厌魅 疏 议曰 安忍残贼 背违正道 故曰 不道 6 大不敬 谓盗大祀神御之物 乘舆服御物 盗及伪造御宝 合和御药 误不如本方及封题误 若造御膳 误犯食禁 御幸舟船 误不牢固 指斥乘舆 情理切害及对捍制使 而无人臣之礼 疏 议曰 礼者 敬之本 敬者 礼之舆 故礼运云 礼者君之柄 所以别嫌明微 考制度 别仁义 责其所犯既大 皆无肃敬之心 故曰 大不敬 33 7不孝 谓告言 诅詈祖父母父母 及祖父母父母在 别籍 异财 若供养有阙 居父母丧 身自嫁娶 若作乐 释服从吉 闻祖父母父母丧 匿不举哀 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疏 议曰 善事父母曰孝 既有违犯 是名 不孝 8不睦 谓谋杀及卖缌麻以上亲 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 小功尊属 疏 议曰 礼云 讲信修睦 孝经云 民用和睦 睦者 亲也 此条之内 皆是亲族相犯 为九族不相协睦 故曰 不睦 34 9 不义 谓杀本属府主 刺史 县令 见受业师 吏 卒杀本部五品以上官长 及闻夫丧匿不举哀 若作乐 释服从吉及改嫁 疏 议曰 礼之所尊 尊其义也 此条元非血属 本止以义相从 背义乖仁 故曰 不义 10 内乱 谓奸小功以上亲 父祖妾及与和者 疏 议曰 左传云 女有家 男有室 无相渎 易此则乱 若有禽兽其行 朋淫於家 紊乱礼经 故曰 内乱 35 十恶重惩A本人处重刑B株连亲属C预谋即犯罪D不可宽待 死刑立即执行 36 2八议 请 减 赎 当 免等特权法制度 1 八议是对八种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优待的法律规定 凡属议亲 议故 议贤 议能 议功 议贵 议勤 议宾之内的特权人物 犯死罪者可以奏请皇帝减死为流 犯流罪以下 依法减刑一等 但犯十恶等重罪者 不适用八议 2 请规格低于议 指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 八议者期亲以上亲属及五品以上官吏 犯死罪者上请皇帝裁决 流罪以下 例减一等 3 减对象为七品以上官吏 上请者祖父母 父母 兄弟 姊妹 妻 子孙等 犯流罪以下 例减一等 4 赎凡八议 上请及享有减的权利者 以及九品以上官吏和七品以上官吏亲属 犯流罪以下可以钱赎罪 但被判处加役流等重刑者不适用 5 当指以官职抵当徒罪 一般公罪比私罪加当徒刑一年 37 3 其他 1 老幼废疾者减免刑罚原则 诸年七十以上 十五以下 及废疾者 犯流罪以下依律师收赎B八十以上 十岁以下 及笃疾 犯反逆 杀人应死者上请 盗及伤人者亦收赎 余皆不论 九十以上 七岁以下 虽死罪不加刑 38 3 其他 2 同居相隐原则 诸同居 若大功以上亲 及外祖父母 外孙 若孙之妇 夫之兄弟及兄弟妻 有罪相为隐 部曲 奴婢为主隐 勿论 即漏露其事及语消息亦不坐 3 自首减免刑罚原则 诸犯罪未发而自首者 原其罪 自首不实不尽者 以不实不尽之罪罪之 其于人损伤 于物不可备偿 事发亡 越度关及奸 并私习天文者 不在自首之列 39 4 共犯区别首从A共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犯罪B共犯罪以 造意 为首 倡首先言谓之造意 处重刑 随从者减一等 家人共犯 只坐家长 C监临主首为犯 以监主为首 5 区分公 私罪原则公罪 缘公事致罪 而无私曲者 从轻私罪 不缘公事 私自犯者 从重 40 6 合并论罪 诸二罪以上俱发 以重者论 等者从一 7 累犯加重原则三入科刑 谓 怙终其事 而要 峻之以法 用惩其罪 三犯徒者 流二千里 三犯流者 绞 8 类推原则 诸断罪无正条 其应出罪者 则举重以明轻 其应入罪者 则举轻以明重 41 9 化外人处罚原则A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 各依本俗法 属人主义B异类相犯者 以法律论 属地主义 42 二 主要罪名1 危害国家安全2 侵犯人身安全 1 六杀 1 谋杀 指预谋杀人 2 故杀 指事先虽无预谋 但情急杀人时已有杀人的意念 3 斗杀 指在斗殴中出于激愤失手将人杀死 4 误杀 指由于种种原因错置了杀人对象 5 过失杀 指 耳目所不及 思虑所不至 即出于过失杀人 6 戏杀 指 以力共戏 而导致杀人 43 2010 58 乾隆五十一年 四川发生一起杀人案 唐达根与宋万田本不相识 因赴集市买苞谷遂结伴同行 途中山洞避雨 宋万田提议二人赌钱 后宋万田得赢 唐达根将钱如数送上 归途 宋万田再次提议赌钱 唐达根得赢 宋万田声称唐达根耍骗不肯给钱 唐达根与之争吵进而双方互殴 争斗中唐达根将宋万田打死 依据 大清律例 及 大清律辑注 你认为唐达根有可能被官府认定犯下列哪些罪行 A 唐达根系没有预谋 临时起意将宋万田打死 应定 故杀 B 唐达根系恼羞成怒 欲夺赌钱故意将宋万田打死 应定 谋杀 C 唐达根系无心之下 斗殴中不期将宋万田打死 应定 斗殴杀 D 唐达根系无怨恨杀人动机 以力共戏 将宋万田打死 应定 戏杀 44 2 保辜制度 诸保辜者 手足殴伤人限十日 以他物殴伤人者二十日 以刃及汤火伤人者三十日 折跌支体及破骨者五十日 殴 伤不相须 余条殴伤及杀伤 各准此 限内死者 各依杀人论 其在限外及虽在限内 以他故死者 各依本殴伤法 45 3 六赃 指 唐律 规定的六种非法获取公私财物的犯罪 1 受财枉法 指官吏收受财物导致枉法裁判的行为 2 受财不枉法 指官吏收受财物 但未枉法裁判行为 3 受所监临 指官吏利用职权非法收受所辖范围内百姓或下属财物的行为 4 强盗 指以暴力获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5 窃盗 指以隐蔽的手段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行为 6 坐赃 指官吏或常人非因职权之便非法收受财物的行为 46 四 唐中后期刑法的变化1 轻法改重法2 酷刑连五代 47 第四节司法制度 一 司法机关 1 中央司法机关 大理寺 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 负责审理百官与京师徒以上案件 重审死刑及地方上送疑难案件 刑部 中央司法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