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正监督试题A卷答案.doc_第1页
地质正监督试题A卷答案.doc_第2页
地质正监督试题A卷答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质监督试题A卷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5 C B A B D 6-10 B C B D A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5 6-10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什么是异常高压地层,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答:地层压力大于静水柱压力梯度1.03的地层。地层沉积的速度过快,地层孔隙流体未及时排出造成地层压力超过静水压力。2.什么是白云岩岩,什么是白云岩化作用? 答:1)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50%以上)构成的岩石。属碳酸盐类岩石,外形似石灰岩,以加盐酸起泡微弱区别于石灰岩。2)在成岩过程中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的作用。3.井漏应该收集哪些资料?答:应收集井漏的起至时间,井深,层位,岩性,漏速,漏失量及处理经过等。4.地化录井对现场的指导意义岩石热解分析技术中S0、S1、S2三个参数含义分别是什么?答:S0:表示在90温度条件下检测到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为气态烃,mg/g; S1:表示在300温度条件下检测到的单位质量岩石中烃含量,为液态烃,mg/g;S2:表示在300600温度条件下检测到的单位质量岩石中胶质、沥青质组分含量,为裂解烃,mg/g;5岩屑描述分层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岩屑描述分层主要根据新鲜砂岩、泥岩及其他岩性出现的百分比含量的变化,同时要参考钻时参数。四、问答题(1题10分;2题目10分;3题15分)1、影响气测资料的因素: 1)气油比:气油比高,气测异常明显;稠油和重质油的气油比低,气测异常不明显。2)地层压力: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柱压力时气测异常明显,反之,钻井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很多时,测不到气测异常。3)岩石物性:泥岩吸附油气后其气测值较储层高,泥岩裂缝含油气时也会显示气测高值;当液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对于高渗透层,由于侵入深,进入钻井液中的油气浓度会降低,气测呈低值。4)钻井液性能:密度大,钻井液柱压力就大,气测呈低值;粘度大脱气困难,气测也呈低值;失水量大泥饼就厚,地层中气体难于进入钻井液中,气测呈低值,后效也不明显。5)钻井速度:钻速快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就多,气测值就高。6)钻井液处理剂:有的化学处理剂在井内产生一些有机或无机气体,使气测值升高。2、钻井时发生溢流(井涌)会发生哪些现象? 答:1)泥浆密度降低,粘度升高,失水增大,气显示大,气泡多。2)返出流量增大,泥浆池液面上升及泥浆槽满,外溢。 3)返出流量不均匀,忽大忽小甚至断流或喷似涌浪。4)泵速增大而泵压反而下降。5)起钻时灌不进泥浆或灌入量小于计算的灌入量甚至井口的泥浆发生外溢。6)后效气体显示增大,持续时间较长。3.碳酸盐岩、火成岩、变质岩在岩屑描述上应注意哪些内容?答:以肉眼观察为主、结合镜下观察进行描述。1)、划分储集类型:肉眼直观研究储渗空间形态、大小、缝洞孔分布特征及含油情况,是划分碳酸盐岩储集类型的有效手段和途径。2)、统计缝洞面孔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可统计大于0.2毫米以上的缝洞孔面孔率,分别计算缝面孔率,孔洞面孔率,以及各占的比例。3)、分析裂缝组系:利用岩心肉眼观察,确定各组裂缝走向与倾向的关系,进行裂缝系统分布特征和力学性质的分析。4)、注意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和白云石)及含有物(硅质、石膏质、泥质、砂质和生物化石)的变化,按岩性定名规范,当上述含有物超过一定比例时均参加定名。5)、结构:结晶粒状、生物碎屑状、鲕状、溶蚀状、重结晶状、白云化及去白云化等。6)、构造:层理、结核、缝合线、斑块、节理、缝洞等。7)、充分采用薄片分析方法,帮助准确定名。8)、含油气描述:含油部分主要描述滴水试验情况,对于含气的岩心要求做浸水试验,含油气变化情况要进行二次观察描述。要充分结合出筒显示及整理过程中的观察记录,综合叙述其含油气特征,准确定级。附:碳酸盐岩、火成岩定名主要依据其岩石中矿物的种类,次要依据岩石中的其他物质成份。着重突出岩石的缝洞发育特征,与岩石储集油气性能有关的结构、构造特征。五、计算题:(10分) 地层压力 50.2Mpa (50.2/0.098)KSC解:压力系数= = = 静压(深度/10)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