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大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doc_第1页
课程大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doc_第2页
课程大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doc_第3页
课程大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doc_第4页
课程大纲—《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 英文名称:Forty Studies That Changed Psychology课程代码: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开课单位:教育学院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等后续课程:人格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变态心理学等二、课程教学目标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这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以较少的课时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以后研读相关文献打下基础。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实际,主要选取能够运用到今后心理学相关实际工作过程、工作方法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采用活动途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文献阅读能力的提高。具体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心理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又是如何激发他人进一步研究的。(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从事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三) 素质目标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为自己从事心理学应用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应用的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三、学时安排章节序号教学学环节 时学节环 称名称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其它小计一引论516二生物学与人类行为213三知觉与意识516四学习和条件反射516五智力、认知和记忆213期中考试33六人的发展516七情绪和动机213八人格213九精神病理学516十心理治疗213十一社会心理学213期末考试33总 计4011354四、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一)考核方式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为考查课,需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试。(二)成绩评定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本学期课堂出勤率、课堂表现、师生交流互动、小组讨论、课内外平时作业、上课的精神面貌、言语方式、行为礼貌等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情况等项构成。期中成绩的评定由课程论文完成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的评定由课程论文完成情况构成。五、建议使用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推荐使用教材:罗杰霍克著.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教学参考资料:1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劳伦斯莱特.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莫顿亨特.心理学的故事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六、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引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实验中各种变量的含义,牢记几种基本的心理学实验范式,能够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和任务自己制定出合理的实验设计,并用适当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学实验中的各种变量教学难点: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的实例分析与应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心理学实验和它的各种变量一、什么是心理学实验?二、自变量三、因变量四、额外变量或自变量的混淆第二节 心理学实验范式一、斯图普测验二、加工水平效应三、词干补笔实验第三节 心理学实验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一、实验设计中的基本问题二、真实验设计三、准实验设计和非实验设计第二章 生物学与人类行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的世纪争论之一:遗传还是环境,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教学难点:视崖的实验范式的理解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小心视崖!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章 知觉与意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在了解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认知发展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知觉和意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催眠的相关知识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所见即所学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注视偏好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般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五节 类别天成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章 学习和条件反射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行为主义学派的经典实验的设计原理和设计过程,形成自己对于行为主义的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行为主义经典实验的过程教学难点:行为主义经典实验的设计思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情绪化的小阿尔伯特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敲敲木头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观察到攻击行为做出攻击行为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五章 智力、认知和记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罗森塔尔效应的实验过程,了解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中提出的八种基本智力元素,形成自己对于虚假记忆的观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罗森塔尔效应,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托尔曼的认知地图理论教学难点:托尔曼的认知地图理论的实验设计思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所想即所得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你在哪方面更聪明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心中的地图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感谢记忆!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六章 人的发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的过程,掌握皮亚杰的客体永久性实验的设计过程,了解科尔伯格的故事两难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哈洛的恒河猴实验,皮亚杰的客体永久性实验,科尔伯格的故事两难法,教学难点:控制力在你人生中的作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爱的发现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眼不见,不一定心不烦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你的品德如何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让你愉快的控制力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七章 情绪和动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观点,对微表情有所了解,适当的应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应激理论观点教学难点: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观点和实验设计思路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我能读懂你的脸!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生活、变化和应激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认知失调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观察你的情绪了吗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八章 人格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A型人格的特点,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A型人格的特点教学难点:罗特的控制点理论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你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吗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男性化、女性化还是双性化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和心脏赛跑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九章 精神病理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精神分析学派提出的防御机制理论,了解精神疾病的鉴定标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和应用教学难点:精神疾病如何鉴定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这儿,谁是疯子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你再次获得防御!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习得性抑郁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四节 拥挤导致行为失常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十章 心理治疗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心理治疗的各种手段和投射测验的使用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投射测验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恐惧症的治疗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四、教学内容第一节 缓解你的恐惧心理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二节 投射出真正的你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第三节 编个故事吧!一、理论假设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果的意义六、批评七、近期应用 第十一章 社会心理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对斯坦福实验的深入思考,明确心理学实验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设计教学难点:心理学实验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