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入门_第1页
人像摄影入门_第2页
人像摄影入门_第3页
人像摄影入门_第4页
人像摄影入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像摄影入门 对不起,请问可以帮我们照张相吗?你回过头,一对情侣正在热切的看着你,一款相机伸到了你面前,当然,你无法拒绝这样的请求,伸手接过了相机 不知道你有多少次外出时遇到这样的场景,反正我是很多次了。对于摄影者来说,人像是最常遇到的拍摄题材之一,除了本身它非常吸引人外,在生活中也是最常见到的。实际上普通的用户使用相机绝大多数用于拍摄人物。在个人爱好上,有的人可能并不怎么喜欢拍摄人像,觉得不用关心这个问题,然而要完全避免人像拍摄几乎是不可能的,除了偶尔要为朋友和家人拍点生活旅游照外,还要应付外出时需要你帮忙拍照的陌生人:想想如果背着一堆器材的你,在热切的盼望下却拍出了极为失败的照片,那是多么丢脸的一件事啊。因此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说,只要你拥有相机,就应该掌握一点人像摄影的常识。这篇东西试图阐述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帮助大家掌握人像摄影的基本点。要注意的是,本文针对的是初学者,希望能帮助避免大多数导致失败的因素,但要真正拍出出色的照片,却要靠大家自己的努力了。 基本要素 基本技术要点 基本的技术包括拍摄时的选择焦距、对焦、曝光等基本操作,这些东西不是成功拍摄人像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在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似乎不必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因为今天的设备已经很先进了。但对初学者来说,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这些方面。 拍摄人像时,主体作为一个活动的、有意识的动体,往往很容易令拍摄者分心,结果导致了对焦不准的情况出现。而许多人等被摄者摆好姿势,匆匆忙忙拿起相机就拍,也常常会导致对焦情况不理想的情况出现。常犯的毛病是没有留意对焦点,即向哪里对焦的问题。相机通常都是默认在镜头中心点进行对焦的(很多相机会有一个指示点),拍出来的照片画面中这一点的位置最为清晰。如果拍摄的人物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大的话,问题并不明显,但如果人物不在画面中心或景深小的话(很不幸这恰恰是许多成功的照片的主要因素),人物的清晰度就会有问题了。正确的方法是,拍摄时先对准主体对焦,然后再调整画面拍摄。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往往在画面中占很大的比例,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对焦呢?人像最重要的部分常常是脸部,而眼睛又是脸部器官中最具表现力的,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对眼镜对焦,以保证眼睛的清晰。当然仅有眼睛清晰也是不够的,必须保证鼻尖也清晰,这样的话,即使采用很小的景深,只要保证眼睛和鼻尖清晰,整个脸部就是清晰的。对脸部对焦的另一个好处是使你在对焦时可以留意到人物的表情,方便捕捉生动的表情。 说明:人物占画面很大比例,景深很小,要确保眼睛清晰 为了方便拍摄场景、姿势不断变化的人物,进行人像拍摄时很多时候都是手持相机进行拍摄。这时就需要留意快门的速度,如果快门速度比较低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影像模糊不清。如果是拍摄动态的人物,就必须采用大光圈或更高的 ISO 值,以提高快门速度,才有可能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1/8s, f9.3,说明:手持相机拍摄,如果快门速度低,会造成影像模糊不清。 1/74s, f4.7,说明:采用更大的光圈,提高快门速度,确保影像清晰 焦距的选择也是不可忽略的,现在的数码相机多数可以变焦,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则尽量不要选择广角端,因为有可能会导致人物影像的变形,一般来说,采用 80mm 左右的焦距较为适合。(注意这里指的是等效于 135 相机的焦距,而不是数码相机的实际焦距,一般数码相机会标示等效于 135 相机的焦距) 说明:采用广角端拍摄特写,影像变型 说明:采用中焦距拍摄特写,影像正常 人像摄影的曝光一般是根据人物的皮肤进行的,这样可以保证人物的正确曝光和肤色的正常显示,如果拍摄的人物肤色较为黝黑,可以适当减少曝光值。如果拍摄女性或儿童的话,不妨适当过曝,使肌肤显得更白。 说明:正常曝光 说明:曝光补偿加 0.3 说明:曝光补偿加 0.7 说明:曝光补偿加 1.0 结论:适当过曝可使肤色显得更白基本构图 对于任何画面来说,构图都是影响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照片也不例外。对初学者来说,组织复杂的构图要素是很困难的,但依然有一些基本的要素可以让我们避免犯错。 人像摄影中首先要考虑的构图要素是幅面。普通数码相机拍出来的照片并不是正方型的,而是长方型的,因此幅面有两种:水平幅面和垂直幅面。具体采用什么幅面,需要根据表现形式而定,由于人的体形特点,在拍摄单人照片时,通常采用垂直幅面。水平幅面则适合表现非直立的人像和集体人像。 不管采用什么幅面形式,画面中的人物形状、色彩、线条等因素都必须均衡,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作为主体的人应该处在画面的什么位置才适合呢?初学者常常把人物四平八稳的放在画面的中央,这样虽然没有什么错,但画面容易流于死板单调。实际上,有一个经典的黄金分割法则可以让我们参考,就是让主体处于画面黄金分割的位置上,可以产生协调而不单调的构图效果。黄金分割的比例约为 0.618,我们可以取接近的 2:3,这样黄金分割的位置就是在画面 1/3 或 2/3 的地方。我们可以用线条把画面垂直和水平各分成均等的三块,所产生的交叉点就是画面的最佳兴趣中心,我们可以把人物适当的安排在这些位置上。当然,由于人并不是死板一块的,因此我们需要考虑把表现的重点放在黄金分割的位置,例如人的头部或者眼睛(如果人物在画面中比较大的话)。如果非要把表现的重点放在画面中心的话,那么可以在姿势和其它方面采取一些变化,使画面保持生动。另外这里要注意,如果头部是侧向的,则应使空白较多的一边对着脸部,这样比较符合我们的视觉习惯。 图:010.jpg,说明:可以用三等分来大致确定黄金分割的位置 图:011.JPG,说明:空白较多一边在头后部,感觉稍微有些不舒服 图:012.JPG,说明:空白较多一边对着脸部,比较符合视觉习惯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的形体是构成画面线条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形体构成的线条形状常常有三角形、对角线、平行线、曲线、L 形等等,不同的形状有不同的表现力,如三角形安定稳重、对角线具有动感、L 形可以收拢呼应左右宽阔画面等等,这些构图形式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应用。 图:013.JPG,说明:对角线构图 值得注意的是,人像摄影的主体通常是人,因此在拍摄时必须突出这一点。要突出人物的形象,最简单的做法是让人物在我们的画面中尽量大一点。这一点是初学者常常忽略的问题,使得拍出来的人物在画面中只占很小的一点位置,画面的感染力大打折扣。 图:014.JPG,说明: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太小 图:015.JPG,说明:让主体在画面中比例大一点,可以大大增强感染力 另外还要注意人物在画面的剪裁,如果不是全身照的话,势必要截取人物的部分。怎么样截取,从哪里开始截取也会影响构图和美感,一般来说,常用的截取部位包括:膝盖以上、齐腰、胸部以上、肩部及头部、头部。如果剪裁得不好,有可能会给人怪怪的感觉。 对于数码相机而言,利用工具剪裁照片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我们可以把拍摄后的照片重新剪裁,使构图更好。基本光线的运用 光线无疑是摄影的关键之一,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光线及它对人像摄影的影响,我们就没有办法拍出成功的照片。 光线有很多种特性,其中方向常常影响人物表现。光线可分为直射光和散射光,直射光直接照射在人物上,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明暗反差明显,产生明显的阴影,而散射光是间接四处反射的光线,没有明确的方向性,明暗反差不明显,阴影不明显。 直射光的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可分为正面光(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及逆光。正面光方向与相机镜头相同,人物受光平均,清晰明亮,阴影及明暗反差较少,缺乏层次。前侧光指在主体前方一定角度方向(30-60 度的光线,能产生丰富的明暗对比和适中的阴影,立体感强,适于表现质感和表情。侧光指位于主体 90 度侧面的光线,由于主体只有一半受光,因此影像明暗参半,富有戏剧效果。侧逆光从主体后方一定角度(30-60 度投射,主体的边缘产生反光,而正面大部分处于阴影中。逆光则是在主体后面投射的光线,可以造成强烈的轮廓或剪影效果。直射光在垂直方向上还可以分为顶光、高角光、平角光和低角光。顶光是由主体正上方投射的光线,低角光是从主体下部投射的光线,这两种光线产生违反我们视觉习惯的阴影,因此在人像摄影中一般较少采用。高角光从高于视平线的方向投射,是符合我们欣赏习惯的主要用光形势。平角光方向与视平线等高,能清晰表现和刻画主体。 图:018.JPG,说明:正面光 图:019.JPG,说明:前侧光 图:020.JPG,说明:侧光 图:021.JPG,说明:侧逆光 图:022.JPG,说明:侧逆光可以产生漂亮的轮廓反光 图:023.JPG,说明:逆光 图:024.JPG,说明:逆光可以用来制造剪影效果 当然在实际拍摄环境中,极端的单一方向光线是不多见的,往往是各种直射和反射光线的综合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要确定主要的光线方向,采用什么方向的光线因人而异。在人像摄影中,前侧光往往是最普遍的。 散射光因为光线柔和,因此有一种说法是,散射光比较适合表现女性、儿童和优雅的人物形象。在阴天和多云的时侯,周围的光线就属于散射光,而强烈的阳光属于直射光。 在拍摄时,很多情况下人脸部会产生难看的阴影,或脸部的亮度不够,这时就要适当的补充一些光线,减少脸部的阴影,增强亮度。对普通摄影而言,最常用补光方式有两种:反光板和闪光灯。反光板可以把适当的光线反射到阴影部位,减少阴影。对于初学者而言,当然不一要采用专门的反光板,实际上,任何可以反射光线的东西都可以排上用场,例如白色的画纸、浅色或银色的太阳伞等等,用反光板的好处是效果自然,而且可以事先知道补光的效果,但操作相对不便。由于内置闪光灯是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标准配备,因此利用闪光灯来补光非常方便,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的满足我们的需要,不过需要留意与环境光的配合以及闪光强度的问题。 图:025.JPG,说明:侧逆光,左脸部光线偏暗 图:026.JPG,说明:用一张简单的 A4 白纸对左脸颊补光,左脸颊亮度增加(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可以使用反光更强的东西或专门的反光板 图:027.JPG,说明:用内置闪光灯补光,整个脸部被均匀照亮 在室外阳光强烈的情况下,采用顺光或前侧光效果可能并不适合,因为人的眼睛会因为强烈阳光的照射而眯起来。此时可以采用侧逆光,安排人物背面侧对着太阳(当然这时要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侧逆光能使主体边缘产生漂亮生动的反光,因此是很多人(包括我的偏好,如果拍摄的对象是染发的年轻女孩子,采用侧逆光产生漂亮的头发反光将使你大吃一惊,有机会一定要试试哦。 图:028.JPG,说明:强光下顺光拍摄,人的眼睛会眯起 图:029.JPG,说明:背对强光可以使神情自然,适当补光即可增强表现力 只要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注意以上的基本准则,就可以拍出中规中矩的人像照片。为了做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以增强照片本身的表现力。 注意背景 拍摄人像要注意背景的选择,好的背景能和主体人物相互呼应衬托,而一个凌乱的背景会破坏画面的构图,并使主体无法突出。为了使主体突出,避免背景的干扰,一个常用的方法是使景深变得很浅 例如采用大光圈和长的焦距等,这样背景就会模糊,使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清晰的主体上。当然如果不加区别的一味采用这个办法也不见得是好事,很多人一味追求模糊背景,以为背景模糊就是成功的人像照片,其实不然,很多情况下背景往往也是表现和衬托主体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之外,如果景深太浅,也不利于清晰的捕捉人物动态,加上对数码相机而言景深普遍较大,因此背景选择显得更为重要。 图:030.JPG,说明:背景凌乱,特别后面的三角架干扰了主体的表现 图:031.JPG,说明:改变角度避开凌乱背景,并尽量使背景模糊 我们常常可以利用背景的对比来使主体更加生动,例如质地粗糙的背景与光滑的肌肤或衣料对比;残旧的环境与时髦的人像对比;年幼的孩童与古老物件对比等等,这些都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照片的感染力。 使用闪光灯 室内拍摄时,光线常常不足够,使用闪光灯是理所当然的。使用闪光灯拍摄人像的最大问题是很容易产生讨厌的红眼现象:这是因为闪光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反射而造成的。绝大多数的相机都有防红眼功能,即正式闪光拍摄前利用一系列短促闪烁强光迫使人眼的瞳孔收缩,以减轻闪光在眼睛视网膜上的反射。不过这种办法常常并不十分奏效,补救的办法是改变拍摄的角度,尽可能使人物的眼睛不要正对着镜头,又或者利用反射闪光。 图:032.JPG,说明:完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红眼现象特别严重 图:033.JPG,说明:眼睛不正对着镜头,减轻红眼现象 由于闪光灯的光线很强,因此如果正面照射的话,人物可能会显得不自然,同时也可能会在人物的背后造成难看的阴影,如果无法采用反射式闪光的话,我们应该注意被摄者的背景,尽量避免让被摄者过于靠近浅色的墙壁而留下阴影,也应该与被摄者保持一定距离,以免闪光过强,使被摄者曝光过度。 在许多情况下,如 Party、表演等情况下,使用闪光灯会破坏原有的光线,使现场的气氛无法体现出来,此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而采用提高感光度的办法来保证正确曝光,许多新式的数码相机可以调节 ISO 值。 闪光灯的另一个问题是范围有限,因此拍摄夜景人像时,常常导致主体人物光线充足而背景一片漆黑,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慢速同步快门的功能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采用慢速同步快门时,快门的速度比较慢 闪光过后快门依然开启以对较暗的背景曝光,所以应注意让被拍者在闪光过后依然保持不动一会,否则可能会导致影像模糊。利用快门速度慢的特点,夜间拍摄时还可以刻意制造一些特殊的效果,如利用公车驶过形成的光带作为背景等。 图:034.JPG,说明:夜间使用闪光灯,主体后面场景曝光不足,一团漆黑 图:035.JPG,说明:使用慢速闪光同步,后面的场景得到正确曝光 图:036.JPG,说明:慢速快门还可以制造一些特殊效果捕捉神态 在人像摄影中,人物神态的捕捉往往是照片成功的关键,因为生动的神态才是最能表现人物特性的地方。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构图和光线也许不成问题,但要成功的捕捉生动的神态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普通人像摄影中,因为我们的主体人物往往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模特,因此在镜头面前会变得拘禁和不自然,结果拍出来的人物很容易死板僵硬。 要捕捉到自然生动的神态,首先要让被拍者放松下来,因此拍摄者的沟通技巧就很重要了,鉴于普通的摄影多为家人或朋友,这一点应该不成问题。拍摄者可以一边和被拍者聊天,一边观察,发现好的神态就立即拍下来。也可以先让被摄者摆好姿势,然后告诉他你正在调整,还没开始,然后等他放松时趁其不备拍摄。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让被拍者从事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把这个过程适当的拍下来,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一点对定不住的儿童来说尤其有效。当然偷拍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要捕捉到自然生动的神态,时刻通过相机取景框观察是很重要,一旦出现我们想要的神态,就要立即按快门拍摄下来。遗憾的是,大多数数码相机属于非单反取景方式,不利于清晰的观察人物的神态,而且快门延迟也是大敌之一。一个好的办法是多拍摄,或者采用连续拍摄,这样可以挑选出神态比较好的照片。这一点对于拍摄成本基本固定的数码相机来说尤为适用。 图:037.JPG, 图:038-1-64s-f5.3.JPG, 图:039-1-53s-f5.2.JPG,说明:多拍几张,可以选择较好的神态 注意色彩 一张成功的照片,色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鲜艳的色彩可以使照片拥有更强的美感和感染力,在拍摄人像时,有可能的话,应该让被摄者换上鲜艳的衣服,特别是女性和儿童,可以轻易的让画面更富冲击力。另外还需注意色彩的搭配,不要让相同或不协调的色彩冲撞,诸如黑色衣服的人物站在黑色的背景前这样的错误应该尽量的避免。虽然色彩的和谐搭配是一门不易掌握的学问,但只要多注意明暗对比、冷暖对比,还是可以尝试出成功的照片的。一般说来,使用中性的颜色如黑、白、灰与鲜艳的冷暖纯色对比,大致不会犯错误。例如灰色的墙衬红衣的人,或白衣的人衬绿色的草坪等。 图:040.JPG,说明:鲜艳的色彩可让照片更有感染力 如何摆姿势 拍摄人像时,被摄者的姿势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痛的问题,拍摄者和被拍者往往都不知道应该怎么站、怎么坐、手脚怎么摆等等。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套路而言,因为毕竟人的姿势是最为灵活丰富的。对于大多数被拍者而言,一个让他们感到轻松舒服的姿势也许就是一个好姿势,因为这时候人的体态和神情是自然的。然而对于拍摄者而言,几个简单的做法也许会有所帮助:我们首先要根据背景、环境和目的决定被拍者的主要姿势,例如是站姿、坐姿、蹲姿还是躺姿,是否依靠某样东西等;然后确定拍摄的角度,例如是正面照还是侧面照,是仰拍还是俯拍等;然后我们看看是否需要辅助的物品,例如眼镜、玩具、花什么的;这些确定后我们就可以一边通过构图一边尝试调整被拍者的姿势,例如头部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眼睛看哪个方向?手放在背后还是前面?是否需要托着头部?腿部是并立还是交叉?身体朝向哪一个方向?等等。一般说来,曲线形的姿势较具美感,因此要尽量避免平直的姿势,虽然不一定要做到专业式的 S 形,但身体的倾斜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稍微动一下,效果就会大大不同。 图:041.JPG,说明:身体倾斜并不难 在半身像中,特别要注意头部与肩部的位置,如果让头部和肩部都平直的对着镜头,往往会显得很死板,只要让肩部向一边倾斜一点,头部向反方向平衡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把肩部适当转动一个角度,让 3/4 的肩部对着镜头,就可以构成经典的规范姿势,我们常常可以在肖像画中看到这种姿势。 图:042.JPG,说明:头肩平直对着镜头,显得较死板 图:043.JPG,说明:肩部稍微向一边倾斜,头部自然反向平衡,效果就会大大改善 图:044.JPG,说明:经典规范姿势:前 3/4 肩对着镜头 图:045.JPG,说明:经典规范姿势:后 3/4 肩对着镜头 如果是拍摄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照片,情况可能会更为复杂一点,一般来说,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几个人采用相同的姿势,例如同一姿势站着或同一姿势坐着等,而应安排不同而又相呼应的姿势,例如一个站一个坐,一个直立一个倾斜,或者眼睛、脸部、身体的朝向各不相同等等。 图:046.JPG,说明:两人合照,相同姿势显得死板 图:047.JPG,说明:一站一坐,互相呼应,效果截然不同 图:048.JPG,说明:脸部朝向不同,简单易行,效果不错使容貌更上相 对于专业摄影来说,评价一张照片往往有很多尺度,而对生活上人像摄影来说,尺度往往只有一个,而且是非理性的,那就是是否好看,特别是对被摄者本人来说。许多人往往关心的是:怎么让拍出来的人物好看?也就是说怎么使人上相?在拍摄年轻女性时尤为如此。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特别复杂,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避免人物的缺点,使人物更上相。总的来说,一个人上相与否无非取决于几个因素:脸形、五官搭配、皮肤纹理和体态。我们在拍摄时,要了解不同拍摄对象的特点,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人物的体态上有所欠缺,则可以通过不同的姿势和衣着来调整,例如腿部不够修长笔直,则可以少用直立姿势,或只拍半身像;如果不够高,可以尝试采用仰角拍摄等。如果人物皮肤有瑕疵,除了化妆补救外,还可以采用正面光照明和适度过曝的方法,让皮肤肌理消隐。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很多影楼写真照片就采用了这一招)当然,还可以加上采用柔焦镜的办法,数码相机的话用 Photoshop 就可以搞定了。 图:049.JPG,说明:仰角拍摄,显得更高 五官的搭配是很难改变的,化妆可以适当补救,不同的神态也会有所帮助,例如有的人笑起来比较好看,就不妨多下点功夫。另外拍摄的角度也很重要。我们看一些搞笑片的时候,有时会听到一些类似我这边脸靓一点的对白,其实这不单纯是一种噱头。人脸的左右两边实际上确实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自然存在哪一边比较上相的问题。如果一下子分析出被摄者哪一边脸比较上相有困难的话,我们可以在条件许可时先拍摄正面脸部的照片,然后复制分成两半,把左边脸和左边脸拼接,右边脸和右边脸拼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哪一边比较好看。 就脸型来说,拍摄出来的效果取决于拍摄的角度,一般来说,瓜子脸比较上相,因此我们可以在不改变容貌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看起来像瓜子脸的角度。在大多数情况下,从 30-60 度侧面拍摄可以做到比较好的效果。 图:053.JPG,说明:多数情况下,侧面拍摄效果较好 因人而异 人是有差异的,因此拍摄不同类别的人手法也应该各不相同。例如拍摄女性可能采用柔和光线,而拍摄男性则可能采用较强的侧光,或者适当利用能表现男性特点的道具;拍摄活泼的人用鲜艳的颜色,拍摄老成的人用沉稳的颜色。这里要注意的是,拍摄儿童通常应该与他的视线等高,这样可以充分表现儿童的特点和心理,而在拍摄初生婴儿时,不要使用闪光灯,以免伤害他的眼睛。 图:054.JPG,说明:利用摩托车来表现男性 采用滤镜风景摄影中,我们常常使用各种滤镜来调节效果,在人像摄影中也一样可以。例如用柔焦镜制造柔焦效果,用滤色镜调节色温等。由于数码相机本身已经具有许多效果功能,而且拍摄后照片可以方便的在软件中调节,因此滤镜的作用已经不那么明显。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常用的 PL 镜来减少人像的反光,使肤色的表现更好。 只要我们掌握了以上的法则,慢慢加以体会应用,就一定可以使我们的人像拍摄效果大大改观。当然,这些法则并不是铁律,为了更好的表达拍摄者的意图,实际上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改变。 不管怎么样,多拍多练习是颠扑不破的法则。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 CCD 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 f56 调大一级到 f4、或更大一级的 f28 等。请大家千万不要记错。从下面的几幅图中,大家一定可以清楚地看到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 及 f4 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 CCD 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快门拍摄参数:光圈 f8、快门 3s拍摄参数:光圈 f2、快门 1/1000s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 1/4 秒、1/60 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 1/30 秒、1/60 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 1/30 秒便是 1/60 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 1/30 秒则是 1/15 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也是我们之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在大家对光圈和快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最佳的曝光效果呢?首先,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创作思路。比如我们打算抓拍动作较快的瞬间,那么第一个要保证的因素便是快门,比如 1/125 秒的快门速度便基本可以抓拍到行人的步行动作,而不会使人物变虚。在确定了快门的速度后,再根据当前的光线和想要达到的景深效果来选择光圈的大小。事实上,通过不同快门和光圈的组合,其所达到的曝光量是相同的,只是它们所适合的拍摄环境及拍摄出的效果不同而以。比如在充足的阳光下使用 1/125 秒快门和 f11 的光圈,其获得曝光量与快门和光圈分别为 1/250 秒、f8 是相同的。景深前景清晰 背景模糊背景清晰 前景模糊 在上面一段中我们提到了“景深”的概念,在拍摄中合理地利用景深的效果可以为我们拍摄的照片起到不可轻视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更加突出你所要拍摄的对象。景深是指在一次镜头聚焦调节中,所成影像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间的距离,而这部分画面应该具有可以接受的清晰细节。在实际操作中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此外,景深还有两个重要的效应:1、微距拍摄时的景深比被摄体在较远的位置的时候要小;2、如果在光圈和景物距离都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越长,得到的景深越小。所以大家现在便可以得知,景深大小(也被称为深浅)的控制其实也就是对光圈大小的控制。我们来看一下上面的照片,景深在照片中的运用,以及它所能表现出的效果。对比上下这两张照片,我们不难看出它们的拍摄对象都是相同的,只是两个拍摄主体处在不同的空间(即一前一后),那么我们通过合理的运用光圈的大小来控制景深,便可以突出我们想要拍摄的主体的那一层空间,而其他空间的物体则会变得虚化。这两张照片正是分别对应一前(叶子)一后(花朵)两个空间物体来拍摄的,而它们的效果也表现的完全不同。而如果虚化的部分越模糊,则我们便称这时的景深越浅,反之则景深越深。操作除去自动拍摄模式外(光圈、快门均由相机自动调配),对光圈和快门的使用共有三种操作方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和手动模式。光圈优先:顾名思义,光圈优先便是以我们自行手动设定的光圈数值为准,再由数码相机根据当时的环境及光线自动给出快门参数加以配合。当在同一环境内,光圈越小所进入的光线也越少,此时相机便会延长快门的曝光时间。光圈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A”来表示。快门优先:同光圈优先的类似,快门优先便是由我们手动来设定快门的速度,而光圈的大小则由相机自动加以配合。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持拍摄,快门的速度最好不要低于 1/60 秒,不然很容易出现握不稳相机,而使画面模糊的情况。当然,假如定力足够或使用脚架,便不用担心稳定的问题了。快门优先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S”来表示。 手动模式:相机的光圈、快门全交由我们自己来进行设定,这就是全手动模式。不过这对使用者的水平和要求就要相对较高了,但好在数码相机的拍摄照片不计成本,并且还能够即拍即现,所以有时也不妨用它来试试手。手动模式在数码相机上一般用“M”来表示。总结今天同大家一起了解了一下光圈与快门在拍摄时所起的作用,以及景深的特点和拍摄效果。概括来说就是:光圈越大,光线进入越多,快门便可以加快,但是景深较短浅,画面只有局部(某一空间)清楚,从而突出了主题;而假如光圈越小,光线进入越少,快门则要放慢,这时景深较深,画面大部分都会很清楚。怎么样,现在大家是不是都理解了呢?至于实际的操作嘛,我们还是留在下一次的文章中再向大家做详细地介绍和讲解,可千万不要错过哦。要学好摄影首先要学好关于光线的知识,因为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摄影实际上是在与各种光线打交道。 光线是大家的熟悉的,它的许多属性大家也都或多或少的了解,如颜色和强弱就是大家最直观能感受到的。光线还有许多属性并不那么直观和广为人知,但却与摄影息息相关,因此在正式动手拍摄之前先来了解一下光线的基本特性是有好处的。我们以后在拍摄中考虑光线和色彩问题时可以常常回来重温一下。 大家在学物理的时候都知道,光的本质是一种波,而颜色取决于光的波长。通常的白色光,是由一系列不同波长的连续光波混合而成的,我们可以把不同波长的光线分离出来,转变为各种颜色的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也就是雨后彩虹呈现的各种颜色。 我们知道物体是有颜色的,而且物体的颜色是由光线的颜色而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物体的颜色和环境光线是一回事。实际上,物体的颜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的能力。例如,白光照射下,看上去呈绿色的物体是因为它吸收了大部分的其它波长的光线,而反射了大部分绿光的缘故。当然,如果照射物体的不是白光,而是其它颜色的光线,那么决定物体呈现颜色的法则就相对复杂一点,涉及到加色法和减色法,下面会谈到这一点。另外有的物体自己就会发光,颜色当然和发出的光线相关,而有的物体可以透射光线,颜色就和透射出来的光线相关,总之,物体的颜色与其本身的属性及经过它的光线的颜色相关。 三原色原理可能大家都听过了,即白光可以由红、绿、蓝三色光等量叠加而成,即红光+绿光+蓝光=白光。而当这三种光不等量混合时,就会产生其他颜色的光,只要改变混合比例,就可以产生出几乎所有颜色的光,因此红光、绿光、蓝光被称为三原色光。 另一方面,白色光并不仅仅只能由红、绿、蓝三色光叠加而成,实际上两种色光也可以相加成为白光,例如红光+青光=白光、绿光+洋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如果两种色光叠加成为白光,这两种光就互为补色光。由上面可以看出,红光和青光互补、绿光和洋红光互补、蓝光和黄光互补。了解光的互补原理,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进行色彩构图。 利用这三种原色光的叠加来产生彩色影像的办法称为加色法。而利用三原色光的互补光叠加过滤光线而产生彩色影像称为减色法,即通过青色、洋红和黄色三原色素分别吸收红、绿和蓝光,按一定的组合,也可以得到几乎任何一种颜色。我们知道,在数码相机上有采用 RGB加色法方式来捕捉光线产生图像,也有采用 CYMK 减色法的方式(多为比较高级的相机采用)。 除了上面这些光线的物理特性外,由光线呈现出来的色彩也有其特有的属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也就是所谓的色彩三要素,这几个要素也是与摄影密切相关的属性。 色相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颜色,是指色彩之间的主要区别,例如红、绿、黄等等。我们已经知道,色相这一属性是由光线的波长决定的。明度则是色彩的亮度,即明暗,通常用反射率来表示。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度,即鲜艳程度。它取决于颜色成分中白、黑、灰成分的比例,含白、黑、灰的成分越大,饱和度就越小。 人眼对色彩的这三个要素都是很敏感的,例如人眼可以识别 180 种色相,而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察觉 1%的反射率变化。另外,这三个要素也可以互相影响,例如人眼对不同颜色的敏感度不同,因此不同颜色在反射率相同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明度感觉。而当明度变化时,饱和度也跟着变化,通常明度适中时饱和度最大,当明度增加时,由于白光成分增加,饱和度减少,当明度减少时,由于灰色成分增加,饱和度也减少。 了解色彩的三要素,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拍摄时掌握色彩的表现,而且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的进行后期调整时,Photoshop 中就直接提供了这三要素的调整功能。 色彩还有一个对我们拍摄至关重要的属性,就是色温!色温决定了我们拍摄出来的影像的色彩表现。很多时候,初学者拍摄出来的影像色彩表现不准确,存在偏色现象,往往就是没有注意色温问题。 色温其实是表示光线中光谱成分的一个概念,而并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样指光线的温度。所谓光谱成分,可以简单理解为各种成分光线的混合比例。也就是说,色温其实表现了不同成分的光线的混合比例。例如某种光线中红色光的成分较多还是蓝色光的成分较多。 色温这个称呼其实与其标准的测定方法有关:当把某种金属黑体从绝对零度开始加热,随着温度的逐渐增高,这个金属黑体从没有任何辐射光到发出辐射光,这种辐射光的成分随着金属黑体的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辐射光不同成份混合的情况就可以用金属黑体的绝对温度来表示。例如当金属黑体的温度为 1000K 时,辐射光为暗红色,色温表示为 1000K,而白色光的成分与金属黑体温度在 5500K 时发出的辐射光成分相同,因此就称白色光的色温为 5500K。 在拍摄时,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色温表示了红、蓝光的成分比例,由等量红、绿、蓝色光混合而成的白色光色温为 5500K,当红光成分越多时,色温就越低,影像越偏红,而蓝色光成分越多,则色温越高,影像越偏蓝。 色温的存在,给我们的拍摄造成了很多麻烦,因为光线成分的不同,会对物体颜色表现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同一张白纸,在色温较低的光线下颜色会偏红,在色温较高的光线下会偏蓝,而不是我们想要表现的白色。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眼会根据环境光线的色温自动调节,因此我们在现场看到的白纸,无论色温如何,感觉上还是白色的,但如果变成影像的话,就会给人偏色的感觉,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码相机中提供了白平衡的功能,可以手动或自动校正影像的色温表现,还原物体的正常颜色。我们以后会专门论述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多数情况下,色彩对摄影的影响更多的归结为心理因素而不是物理因素,我们以后会陆续提到这个问题。目前我们只需要了解以上光线和色彩的基本知识就够了。当然对初学者而言,这些概念虽然重要,却可能是相当乏味的,不管怎么样,在专注拍摄的时候偶尔回来重温一下这些基础知识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实际上是有方向的,而且很多情况方向性还很明显。方向明显的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会留下阴影,而这些阴影和被照亮的部分一起,构成了我们感知的一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