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1/3/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1.gif)
![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1/3/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2.gif)
![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1/3/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gif)
![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1/3/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4.gif)
![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7-11/3/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30383316-2504-431f-8bac-c368243b9ba55.gif)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因素、其他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林峥,物理因素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噪声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高温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手传振动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高气压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紫外辐射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微波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电工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高处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压力容器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肝炎病防治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视屏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高原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航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噪声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耳的解剖和生理,一、耳的解剖结构 1、外耳:起集音和导音的作用。 2、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四部分。其中鼓膜和三块听小骨对声音的传导起到重要作用。 3、内耳: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内耳道。耳蜗是听觉系统的重要结构,耳蜗的基底膜上,有非常重要的器官叫螺旋器(柯替氏器),在内耳中起了重要的感音作用,故称感音器。 外耳和中耳具有导音作用,内耳具有感音作用。,耳的解剖和生理,二、声音的传导 1、气导(空气传导):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 -前庭蜗窗-内外淋巴液-螺旋器- 听神经-听觉中枢正常情况下均由这条路径传导声音。,耳的解剖和生理,二、声音的传导 2、骨传导:声波直接经颅骨振动途径使外淋巴发生相应波动,并激动耳蜗的螺旋器产生听觉。由骨传导传入耳蜗的声能甚微,故无实用意义;但因骨导听觉在耳聋鉴别诊断中甚为重要,因而应予以注意。,声学的基础知识,一、声音的频率、频谱和频程 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人耳可以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20-20000Hz,这一频率范围的振动波称为声波。低于20Hz的称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称超声波。,声学的基础知识,二、声强和声强级三、声压和声压级声压大音响感觉强,声压小音响感觉弱。对正常人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或听阈。用对数量级来表示声压大小,即声压级,单位为分贝(dB)。普通谈话声压级为60-70dB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声级计就是用来测量声压级的仪器。四、声级声级不同于声压级,声级是通过滤波器经频率计权后的声压级,声级单位也是分贝(dB)。A声级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荐,用作噪声卫生评价的指标。,听力测试法,听力测试法又称测听法,其目的是通过测试,了解听觉功能的状态,区分听力障碍的程度和类型,对听觉系统的疾病做出诊断。归纳起来分为两类:1.主观测听法:包括耳语检查、秒表检查、音叉检查、纯音测听及语言测听等,这些方法需要检查者对测试声判断后作出反应,其测试结果的精度与受检者的主观判断关系密切,不过因其测试较为简便,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听力测试法,2.客观测听法:包括非条件反射测听、条件反射测听、阻抗测听和电反应测听。这些方法不需受检者作出主观判断,也不受意识的支配,故检查结果比较准确。,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纯音测听是临床听力测试中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检查项目。纯音听阈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以一定的声信号,在多次重复试验中,有一半以上的次数能正确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压级。纯音测听是属于主观听力测试范围,测试时给声途径可分为气导和骨导两类,分别绘制出气导和骨导的两条纯音听阈曲线,构成纯音听力图。,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纯音测听的给声频率分为: 低频(500Hz以下); 语频(500Hz、1000Hz 、2000Hz); 高频( 3000Hz、4000Hz 、6000Hz)。正常听力范围: 各频率听力损失均25dB。,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语频听力损失分级: 轻度听力损失 2640 dB 中度听力损失 4155 dB 重度听力损失 56 dB单耳语频平均听阈(dB):,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高频听力损失分级:以单耳高频( 3000Hz、4000Hz 、6000Hz)任一频率听力损失 最大值进行分级评判: 轻度听力损失 3045 dB 中度听力损失 4660 dB 重度听力损失 65 dB双耳高频平均听阈(dB):,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根据听力图可将耳聋(听力损失)分为:1.传导性聋(传导性听力损失) 特点:骨导阈正常,气导阈提高。 提示病变在外耳或中耳。,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2.感音神经性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特点:气导、骨导阈皆提高,无气骨 导差值。 提示病变在内耳或蜗后。,纯音测听(纯音听阈测试),3.混合性聋(混合性听力损失) 特点:气导阈及骨导阈皆提高,但存 在气骨导差值。 提示病变同时存在于中耳和内耳或蜗 后。,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环境中不需要、使人厌烦的、不同频率和强度杂乱无章的声音。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它具有声波的一切物理学特征。噪声的物理学特征通常指声压(声压级)、声强(声强级)和频谱分析。 生产过程中因生产性因素而产生的一切声音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性噪声。,生产性噪声的分类,1、根据产生噪声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机 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 声。2、根据噪声持续时间可分为:连续噪声和 间断性噪声。3、根据噪声声压起伏状态可分为:稳态噪 声和非稳态噪声。,职业性接触噪声的界定及主要行业工种,在生产环境中几乎都存在噪声,但职业性噪声接触一般是指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限值的作业环境中工作。几乎各行各业在生产中都会产生生产性噪声,但主要是机械加工业,如焊接、锻压、冲压、铆接、金属的机械切割,以及纺织业。,噪声的健康危害及主要临床表现,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以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但主要健康危害是听觉系统受损,表现以高频段听力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程度主要与噪声的强度和接触的时间有关,其发展过程由生理性反应逐步出现病理性反应。听力损失也由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步成为永久性位移。,噪声的健康危害及主要临床表现,生理性听力损失可分为听觉适应和听觉疲劳。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较强噪声中,听觉敏感性下降,主观感觉耳鸣,检查听力阈值可以升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后听力即可恢复。,噪声的健康危害及主要临床表现,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暴露在较强噪声中,听力明显下降,听阈升高15 dB,甚至30 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小时甚至二十几小时,听力才能恢复。这种暂时性听力下降又称暂时性听阈位移。如持续接触又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听觉疲劳将逐步演变为病理性听力损失,即永久性听阈位移,表现为噪声性听力损伤或噪声性耳聋。,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分类,根据接触噪声的性质和听力损伤的发生情况。噪声性听力损伤可分为慢性听力损伤和急性听力损伤。1、慢性听力损伤:指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而相对缓慢发生的听力损伤。职业性听力损伤则是长期暴露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没有适当的个人防护引起的听力损伤。职业病中的职业噪声性听力损伤或耳聋是指慢性听力损伤。,职业性噪声听力损伤的特点,早期听力曲线在30006000Hz处出现“V”型下陷,此时,工人无明显自觉症状。随着噪声接触工龄的增加,听力下降进一步发展,听阈位移逐步增大增宽,工人可对高频声感到困难,但对生活中日常交谈无影响。当听力损失累及500、1000、2000Hz语言频率,并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日常交谈能力将受到影响出现耳聋。此时,如在没有个人防护的情况下继续噪声接触,听力将进一步下降,耳聋症状亦更加明显。,职业性噪声聋的听力学特征,以高频下降为主、双耳对称、听力损失呈渐进性改变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伤的分类,2、急性声损伤(又称爆震性耳聋):系指受一次强噪声刺激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多因爆破,火器发射或压力容器爆炸等其他突发的巨响引起,其产生的噪声峰值强度常达140dB,同时伴有冲击波。也有接触一次较短时间(数小时)较强稳态或非稳态噪声而引起的耳聋,但较少见,这类人员多属噪声易感者。,急性声损伤的听力学特征,由于强噪声刺激和强烈的冲击波作用,不仅内耳发生损伤,中耳亦受到严重损伤,出现鼓室及内耳出血,鼓膜破裂。患者受震后,在发生耳聋的同时,常伴有剧烈的耳鸣、耳痛、甚至眩晕。急性声损伤双耳往往不对称,朝向声源的一侧较重,有时仅伤及单耳。,噪声的其他健康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除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外,也可对非听觉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影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 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 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2)高频段3000Hz、4000Hz、6000Hz双 耳平均听阈40dB;(3)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 41dB。,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内容a)症状询问: 1)有无中、外耳疾患史,如有无流脓、流水、耳痛、耳鸣、 耳聋、眩晕等症状;2)可能影响听力的外伤史、爆震史;3)药物史,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 布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氮芥、卡伯、顺铂、利 尿酸、水杨酸类、含砷剂、抗疟剂等;4)中毒史,如一氧化碳等中毒;5)感染史,如流脑、腮腺炎、耳带状疱疹、伤寒、猩红热、 麻疹、风疹、梅毒等疾病史;6)遗传史,如家庭直系亲属中有无耳聋等病史;7)有无噪声接触史及个人防护情况。,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b)体格检查:1)内科常规检查; 2)耳科常规检查;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纯音听阈测试;2)选检项目:声导抗、耳声发射。,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a)职业病: 职业性噪声聋(见GBZ49)。b)职业禁忌证: 1)除噪声外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 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 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 2)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 41dB 3)噪声易感者(上岗前职业健康体检纯音听力 检查各频率听力损失均 25dB,但噪声作 业1年之内,高频段3000Hz、4000Hz、 6000Hz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dB)。,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检查内容:a)症状询问:同上岗前;b)体格检查:同上岗前;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纯音气导听阈测试、心电图; 2)选检项目:纯音骨导听阈测试、声导抗、 耳声发射、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 注:听力测试应在受试者脱离噪声环境48h 后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周期:a)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 1年1次;b)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 85dB,2年1次。,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复查:下列情况需进行听力复查a)初测纯音听力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 40dB者;b)听力损失以高频为主,语言频率平均听力 损失25dB者,听力损失可能与噪声接 触有关时;C)语言频率平均听力损失40dB者,怀疑 听力损失系中耳疾患所致;d)听力损失曲线为水平样或近似直线者。,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性噪声聋(见GBZ49)。检查内容:同在岗期间,应急健康检查,检查对象:因意外或事故工作场所易燃易爆化学品、压力容器等发生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及强脉冲噪声可能致中耳、内耳或中耳及内耳混合性损伤,导致急性听力损失或丧失的现场职业接触人群(包括参加事故抢救的人员)。目标疾病:职业性爆震聋(见GBZ/T238)。,应急健康检查,检查内容:a)症状询问:如听力障碍、耳鸣、耳痛等;b)体格检查: 1)耳科常规检查:重点检查外耳有无外伤;鼓 膜有无破裂及出血,听骨链有无断裂等; 2)合并眼、面部复合性损伤时,应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科 室检查;C)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必检项目:纯音气骨导听阈测试; 2)选检项目:声导抗(鼓膜无破裂者)、耳声发射、 听觉诱发电反应测听、40Hz电反应测听;d)必要时进行作业场所现场调查;,应急健康检查,检查内容:e)医学观察: 1)无鼓膜破裂或听骨链脱位、听骨链断裂者应 在接触爆震后开始动态观察听力1-3个月; 2)鼓膜修补、鼓室成形以及听骨链重建术者动 态观察听力可延长至6个月; 3)并发急慢性中耳炎患者听力观察至临床治愈; 4)合并继发性中耳胆脂瘤的患者听力观察至手 术治疗后。,预 防,由于现阶段对噪声性聋的治疗依然十分困难,所以加强预防和积极采取听力防护措施尤其显得重要,其主要措施是: 1、认真开展健康监护工作。 2、控制噪声源。 3、加强个人防护。,高温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高温作业的定义,高温作业场所:指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h) 或84KJ (m.h) 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的气温时,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包括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高温作业即指在上述高温作业场所所从事的工作。,高温作业的类型及主要行业工种,根据生产场所的气象条件和微小气候的 特点,高温作业可分为:(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特点是高气温、高辐射强度和相对低湿度的干热环境。如火力发电厂、煤气厂的锅炉车间;冶金行业的炼焦、炼钢、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行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的车间;以及建材行业的制砖、陶瓷、玻璃、搪瓷的炉窑车间等。,高温作业的类型及主要行业工种,(2)高温高湿作业 特点是高气温、高气湿、低气流、低辐射强度的湿热环境。如纺织、印染、造纸的工业;潮湿的深矿井中作业等。(3)夏季露天作业 特点除受太阳直接辐射作用外,还受到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而且作业时间长,所以更容易发生中暑。如农场、建筑工地、筑路、露天搬运作业、大型体育竞赛等。,与高温中暑有关的生理、病理,人体散热的方式1.辐射 是散热最好途径。气温15-25c时,辐射散热约占60%,散热最多部位是头部(约50%),其次为手及足部。温度33c时,辐射散热降至零。2.传导与对流 通过对流,接触和靠近皮肤的冷空气变暖,变热的热物质分子离开,而较冷的物质分子则取而代之,逐渐又变热,如此反复进行。水传导较空气快240倍。3.蒸发 每蒸发1g水,可散发2.4kj(0.58kcal)的热量。,与高温中暑有关的生理、病理,人体的正常体温调节: 人体基础代谢、各种活动、体力劳动及运动,均靠糖及脂肪分解代谢供能发热;热量借助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排汗、呼吸、排泄等功能,通过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方式散发。正常人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人体体温在37左右。,与高温中暑有关的生理、病理,中暑时机体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主要表现在: 体温调节障碍,由于体内产热增加,散热障碍,体温升高; 大量水盐丧失,可引起水盐代谢平衡紊乱,导致体内酸碱 平衡和渗透压失调; 由于散热的需要,皮肤血管扩张,心率脉搏加快,心输出量 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易促发心律失常、心功能减弱或心力 衰竭。这时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 消化道血流减少,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减低, 淀粉活性下降,胃肠蠕动减慢,造成消化不良和其他胃肠 道疾病增加; 高温条件下若水盐供应不足可使尿浓缩,增加肾脏负担, 有时可见到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 神经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注意力和肌肉的工作 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及反应速度的降低等。,高温中暑的定义,中暑是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和(或)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它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多发生在夏季。疲劳、饥饿和体质虚弱者以及有高血压、甲亢、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容易发病。中暑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机体热平衡机能紊乱和水盐代谢紊乱。,高温中暑的分级、分型,按中暑临床表现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以其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常分为三型: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亦可有混合型,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特点,1.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为头昏、头痛、耳鸣、口渴、多汗、全身疲乏、胸闷、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特点,2.轻症中暑:除上述先兆中暑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可至38.5以上)。有的并有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症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特点,3.重症中暑 a.热射病(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主要是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热蓄积,体温不断升高,致使体温调节功能受损,出现高热,由于热的直接作用,使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发生损害。 临床表现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表现为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和多尿,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死亡率在10%-50%。,高温中暑的临床表现特点,b.热痉挛:主要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水和钠盐大量丢失,出现水和电解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保合同补充协议
- 外汇担保借款合同
- 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作业指导书
- 全新旅行社劳动合同
- 资产担保合同
- 水务管理与水质保障作业指导书
- 殡葬服务合同年
- 城市轨道与公共交通技术作业指导书
- 2025年内蒙古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5年货运从业资格哪里考
- 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 NB-T32042-2018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
- 中国电信入职流程
- 音乐学科阅读方案
- 宏观报告: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五大特点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二)含解析
- 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考试大纲
- 约束带的健康宣教课件
- EAM资产管理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
- 橙子信用查询报告
- 高一数学必修1课件组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