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气血津液辨证_第1页
2017年9月气血津液辨证_第2页
2017年9月气血津液辨证_第3页
2017年9月气血津液辨证_第4页
2017年9月气血津液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血津液辨证,主讲人:卢小玲2017年9月19日,回 顾,气血津液基本知识,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气血津液,二、气,气血津液,二、血,气血津液,三、津液,气血津液辨证概念,是 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理论,分析气、血、津液异常所反映的病证的辩证与诊病方法。中医诊断时,运用气血津液理论去辨别分析判断病人的病情资料,从而确定其气血津液的具体病机,证型的思维过程和辩证方法,就是气血津液辩证。 气血津液辩证是八纲辨证在气血津液不同层面的深化和具体化,也是对病因辩证的不可或缺的补充。,主要内容:,气病辩证血病辩证气血同病辩证津液病辩证,主要内容:,气病辩证血病辩证气血同病辩证津液病辩证,气的病变常先于精、血、津液的病变而出现,具有致病广泛、多变并常引起血、津液、精髓病变等特点。气病的证型,归纳起来,不外以下七类,其中,气虚证和气滞证分别是其虚证和实证的基础证型。,气病辨证,气病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概念】,元气不足,脏腑机能活动减退。,气短声低,少气懒言,或自汗,【临床表现】,【成因】,生成不足(先天、后天不足),耗损太过(年高体弱、久病耗伤),体倦乏力,神疲,眩晕,舌淡嫩,脉虚,心,脾,肺,气血不足,动则加重,【辨证要点】,神疲,,乏力,,气短,,脉虚,,动则加重,气虚证,辨证依据:,以少气懒言、身倦乏力、自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无力、动则加重为辨证依据。,气虚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概念】,由于元气升举无力所引起的以脏器下垂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成因】,气虚进一步发展,【辨证要点】,气虚要点,气虚之象,神疲、乏力、气短、眩晕、自汗,动则加重,陷证,脘腹重坠,食后益甚,(胃下垂),久泻久痢,甚则脱肛,阴挺(子宫脱垂),脏器下垂,气陷证,辨证依据:,以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不止及脏器下垂,加上气虚证的一般表现为辨证依据。,【临床表现】,【成因】,七情内伤,【概念】,某一脏腑或经络气机阻滞不畅所形成的证候 。,因虚而滞(阳虚、气虚不运等),局部胀、闷、疼痛。,实邪内阻(痰、饮、水、湿、瘀、食、虫、石),时轻时重,部位不定,呈胀痛、窜痛、攻痛特点,气行则舒,嗳气、矢气、肠鸣后减轻,与情志有关,【辨证要点】,胀、闷、痛,,特点,气行则舒,,与情志有关,气滞证,肝、脾胃、肺,气逆、气闭,气滞日久,血瘀、化火、生湿等,常见气滞脏腑,气滞证,辨证依据:,以胀闷疼痛、部位不固定、脉弦为辨证依据。,气滞证,肝郁气滞证 肝脾不调证 肝胃不和证,气滞以胀痛为主要表现,肝郁气滞,肝脾不调证、肝胃不和证,胃气失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临床表现】,(脏腑)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形成的证候,【概念】,咳嗽,气喘,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辨证要点】,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头痛、眩晕等,肺气上逆,肝升太过,眩晕、头痛,甚至昏厥、咯血,气逆证,辨证依据:,以肺、胃、肝等脏腑气机上逆所现证候为辨证依据。,病案分析:,证名:肺气虚证辨证分析:本证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所致。 肺气亏虚,宣降失常,气逆于上,且宗气生成不足,呼吸功能减弱,故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动则耗气,故动则益甚; 肺不布津,聚而为痰,随肺气上逆,则咳痰清稀; 气虚卫外不固则自汗; 脏腑机能衰退,则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虚之征,主要内容:,气病辩证血病辩证气血同病辩证津液病辩证,血是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最宝贵的营养物质,它必须有规律地在脉管内循环运行而布散周身。血的基本病机,不外乎血液不足和血行失常两方面。本节把血病分为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和血寒证四类分别加以论述。,血病辨证,血病辨证,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临床表现】,血液亏虚,机体失于濡养所形成的全身性虚弱的证候 。,【概念】,【辨证要点】,【成因】,生少(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耗多(出血、情志化火暗耗阴血、虫积耗伤),色淡白,心血虚,面、唇、舌、甲色淡白,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神疲,肝血虚,头晕,眼花,目涩,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色淡,经闭,脉细无力,面、唇、舌、甲色淡白,脉细,血虚证,辨证依据:,以面色萎黄、或面、舌、唇、爪甲色淡白、脉虚为辨证依据。,血虚-心血虚证、肝血虚证、心肝血虚证,瘀血内阻所致的证候 。(在经之血/离经之血),【概念】,【成因】,1、寒凝血脉,血行不畅(最常见) 2、热与血结,血热妄行(血溢脉外) 3、气虚/气滞,气不行血 4、外伤出血,瘀阻于内。,【临床表现】,疼痛,刺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间尤甚。,肿块,体表青紫包块,或腹内癥积,按之不移,出血,色紫暗,有血块,色脉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皮下紫斑,腹壁青筋,下肢青筋,丝状红缕,舌瘀斑瘀点,舌下络脉曲张,脉涩、结、代等,血瘀证,【辨证要点】疼痛、肿块、出血色紫有块、脉涩,血瘀证,辨证依据:,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肿块固定、出血色紫有块、皮肤紫斑,唇舌、指甲青紫、脉涩为辨证依据。,【临床表现】,火热内炽,迫及血分所表现的证候,【概念】,【辨证要点】,身热口渴,斑疹吐衄,烦躁谵语,舌绛,脉数,【成因】,外感(温热),内伤(气郁化火等),出血:(各部位)吐,衄,便,崩(上部多见),色深红,热象:热、红、黄、干、数、乱,斑疹、疮痈,舌脉:舌绛,脉数疾,血热证,辨证依据:,以各种出血症状和实热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临床表现】,寒凝络脉,血行滞缓所表现的证候。,【概念】,【成因】,外感(寒邪),内伤(阴寒内盛等),寒象:冷、白、清、痛、迟、踡,青紫色:皮肤青紫,口唇青紫,经色紫暗,血寒证,本证以手足局部疼痛,肤色紫暗、脉沉迟或涩。,【辨证要点】,辨证依据:,以身体局部冷痛、痛处肤色青紫发凉或妇女少腹冷痛等血寒症状为辨证依据。,病案分析:,孙某,男,28岁。腹痛泻泄已两年余。 时轻时重,一周前因受到情志伤害腹痛 腹泻加重,痛时既泻,泻后痛渐减,日 行45次。并伴有胸胁胀闷、嗳气少 食,舌苔薄白,脉弦而缓。 要求写出:证名诊断;辨证分析,证名:肝脾不调证 辩证分析:本证为脾气亏虚,肝气横逆犯脾所致。 脾气本虚,又兼肝气所犯,气机郁滞,木郁乘土,脾土运化失职,故腹痛泻泄。因泻后郁滞气机有所缓解故疼痛渐轻。 肝气郁结,经气不利,疏泄失常。则胸胁胀闷、嗳气少食。 舌苔薄白,脉弦而缓为肝郁脾虚之象。,病案分析:,管某,女,26岁。 1999年7月21日初诊:胃脘连左胁窜痛半年,近1个月加重。 半年前因生气引起左胁窜痛连及胃脘。近又遇怒,胃脘及左胁胀痛,食后嘈杂,呃逆,吐酸,心烦少寐,食欲尚好,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稍膩,脉象弦缓。 要求写出:证名诊断;辨证分析,证名:肝胃不和证 辩证分析:本证为肝气郁滞横逆犯胃, 胃失和降所致。 因生气而致气机升降失调,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故胃脘及左胁胀痛。 肝失疏泄,失于条达故烦躁,少寐。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食后嘈杂,呃逆,吐酸。 舌红苔薄黄,脉弦缓为肝胃不和之象。,主要内容:,气病辩证血病辩证气血同病辩证津液病辩证,1、气血两虚 2、气滞血瘀 3、气虚血瘀 4、气不摄血 5、气随血脱,气血同病,要点:既有气病,又有血病,气血同病辨证,气血病变关系归纳,气虚,血虚,气滞,血瘀,出血,气脱,无以生化,无以载气,气滞血凝,血停气阻,血不循经,停聚体内,气随血脱,无力推动,气不摄血,血液耗散,例:心脾两虚证 心血不足脾气亏虚症候,病案:,曲某,男,38岁,藏族干部, 1998年5月4日初诊,病已年余,心悸怔仲,失眠,健忘,头晕,食欲逐渐减退,有时腹胀便溏,全身乏力,下午两肢浮肿,用脑过度时诸证加剧。舌体胖舌质淡,舌苔厚白而滑。脉虚缓。,辩证:思虑劳倦,伤及心脾,久则心脾两虚。治法:补心健脾,安神益智处方:丹参27g,麦冬9g,党参15g,黄芪10g,莲子肉18g,炒枣仁24g,夜交腾21g,炙百合16g,益智仁8g,焦山楂7g,茯神14g,水煎服,日1剂。,主要内容:,气病辩证血病辩证气血同病辩证津液病辩证,津液病辨证,津液不足证,水液停聚证,【基本概念】由于律液亏少,失去其濡润滋养作用所出现的以燥化为特征的征候。多由燥热灼伤津液,或因汗、吐、下及失血等所致。【临床表现】口渴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病机分析】本证以皮肤口唇舌咽干燥及尿少便干为辩证要点。,津液不足证,(1)水肿:是指体内水液停聚,泛滥肌肤所引起的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临床将水肿分为阳水、阴水两大类。(2)痰饮:痰和饮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水液停滞所产生的病证。,水液停聚证,(1)水肿,阳水【基本概念】发病较急,水肿性质属实者,称为阳水。多为外感风邪,或水湿浸淫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眼睑先肿,继而头面,甚至遍及全身,小便短少,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光亮。并兼有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台,脉象浮紧。或兼见咽喉肿痛,舌红,脉象浮数。或全身水肿,来势较缓,按之没指,肢体沉重而困倦,小便短少,脘闷纳呆,呕恶欲汪,舌苔白腻,脉沉。【病机分析】本证以发病急,来势猛,先见眼睑头面,上半身肿甚者为辨证要点。,阴水【基本概念】发病较缓,水肿性质属虚者,称为阴水。多因劳倦内伤、脾肾阳衰,正气虚弱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呆食少,大便溏稀,面色晃白,神疲肢倦,小便短少,舌淡,苔白滑,脉沉缓。或水肿日益加剧,小便不利,腰膝冷痛,四肢不温,畏寒神疲,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病机分析】本证以发病较缓,足部先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不起为辨证要点。,(2)痰饮,痰证【基本概念】指水液凝结,质地稠厚,停聚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而引起的病证。常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临床表现】咳嗽咯痰,痰质粘稠,胸脘满闷,纳呆呕恶,头晕目眩,或神昏癫狂,喉中痰鸣,或肢体麻木,见瘰疠、瘿瘤、乳癖、痰核等,舌苔白腻,脉滑。【病机分析】本证临床表现多端,所以古人有“诸般怪证皆属于痰”之说。在辨证上除掌握不同病变部位反应的特有症状外,一般可结合临床表现作为判断依据。,饮证【基本概念】指水饮质地清稀,停滞于脏腑组织之间所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机能衰退等障碍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咳嗽气喘,痰多而稀,胸闷心悸,甚或倚息不能半卧,或脘腹痞胀,水声漉漉,泛吐清水,或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肢体浮肿,沉重酸困,苔白滑,脉弦。【病机分析】本证主要以饮停心肺、胃肠、胸胁、四肢的病变为主。,病案:,张某,男,44岁,干部,2009年5月3日初诊:上感半年,现仍头昏而重,口中发粘,吃饭不香,食后泛恶欲呕,大便不实,小便清长,体倦乏力,舌淡红,苔厚膩,脉濡弱。 要求写出:1.证名诊断 2.辨证分析。,诊断:寒湿困脾证 辩证:外感寒湿之邪,乘脾阳不振之机,入里困脾,致使脾运失常。 寒湿之邪,内侵于脾,中阳受困,脾之纳运失常故吃饭不香,食后泛恶欲呕,口中发粘。脾阳不振,体倦乏力。 湿性粘膩,湿蒙清阳,头昏而重。 寒湿下注,大便不实,小便清长。 舌淡红,苔厚膩,脉濡弱,寒湿之象。,病案讨论,刘某,女,60岁,工人。年轻时产多乳众, 工作及家务较劳累。八年来常感神疲乏力,腹 胀便溏,未经系统治疗,病情时好时犯。 半个 月前又因劳累而发作,现自觉阴户中有物突出, 并有下坠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