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是什么 - 卡片精读王喜亮 对作者说复旦大学宗教学博士。热爱思考,热爱阅读。千里雪原泛夜光,诗情人意两茫茫。前村无路凭君踏,路也迢迢夜也长。哲学是什么(上)-精读(本书 分为上下两部分,两周完成学习)Day 11 导论2 哲学家的样式3 苏 格拉底的方法4 哲学家研究宇宙和人性5 开放式的哲学思考6 传统 西方哲学的限度7 当代 应用:海德格 尔与纳粹主义(一)8 当代 应用:海德格 尔与纳粹主义(二)Day29 认识论10 唯理 论 (一)11 唯理 论 (二)12 经验论13 康德的调和(一)14 康德的调和(二)Day315 形而上学与心灵哲学16 形而上学17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18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19 自由意志问题20 身体与心灵21 身心关系的其他说法Day422 科学哲学23 近代科学的基础24 科学的可证伪性(可否证性)25 科学与社会建制Day526 伦 理学27 义务论28 康德的义务论29 功利主义30 批判功利主义1 导论在媒体高度发达的现代,许多为了博人眼球的文章,特别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些文章,常常以非黑即白的姿态传达观点, 许多人惊呼它们太有道理,然后手指一点转发到朋友圏。但如果细细思考,你会 发现,他们的论证理由通常是由“我有一个朋友”之 类的个例组成,逻辑推理也非常混乱。事实上,这些文章带给你是基本的鲜活有趣的语言造成的感官刺激。更重要的是,这些人是没有个人价值观的,他们只是结合现在的热点,然后迎合大部分读者的观点,所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常常发表一些前后打脸的言论。那么,我们要如何避免被这样的信息影响呢?我们又要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笔者认为,学习哲学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于学习哲学的意义,笔者在此借用另一位哲学教授罗伯特所罗门的话: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事哲学,而在于是接受一种廉价的、没有挑战的替代品,还是试图进行真正的思考。作为一本经典的哲学入门书籍,哲学是什么实际上是在教你“做哲学”,用以往伟大的哲学家和哲学思想作为启发,使你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哲学。这本书旨在教给你用合理的方法把你的观念整理成好的哲学,在此,笔者也建议与原书一起阅读。如果你从未了解哲学,相信这本书会带给你最好的体验。在开始阅读本书之前,我们可以试着思考以下问题: 哲学是什么? 哲学家们在做什么?据说,如果你想要刁难某位哲学家,那么不妨问问他“哲学是什么?”。哲学(Philosophy),源于古希腊文, “philo”意味着“爱”,“sophy” 意味着“ 智慧”,那么“哲学”这个词的原初涵义就是“爱智慧” 。哲学是对智慧的热爱。“智慧”的涵义非常广泛,一切对真善美的追求都可视为智慧的表现。在古希腊神话中,女神雅典娜就是智慧的化身,猫头鹰则代表了她的形象,于是哲学一向以“密涅瓦的猫头鹰”自称。 (“ 密涅瓦 ”即雅典娜拉丁文 Minerva 的音译)猫头鹰总在黄昏来临之际起飞,所以哲学就像猫头鹰一样与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坚持着一种冷静的观察和低调的沉默。在古代希腊时期,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所谓哲学家不仅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思考,还将这种理论身体力行,“知识”与“行为”是合一的。作者认为,想要了解哲学家们在做什么,最好的办法是找出其中一位哲学家来瞅瞅。作者为我们选取了一切时代中最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2 哲学家的样式在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前 469-前 399),最喜欢在城邦的广场上与人辩论事物的本质:什么是善?什么是美?什么是正义?诸如此类。他认为,我们的眼睛常常会欺骗我们,感 觉是不太可靠的,而他最想探究的正是隐藏在可见事物背后的恒定的“真实”,这种真实可以通过不断的追问反思来接近。但是出于政治安全的考量,在苏格拉底 70 岁高龄时被雅典人投票判以死刑。在之前跟雅典人的申辩中,苏格拉底最后说道:“我去死,你们去活,将来谁更好,只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相信人的灵魂是不朽的 ,它在人出生的时候被赋予在肉体里。对于灵魂来说,肉体是一所监狱,所以在死亡的那刻,灵魂从肉体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自由。在死前的最后一刻,苏格拉底还在跟学生们讨论“ 灵魂不朽”的问题,时间到了便坦然喝下了狱卒送来的毒酒,慷慨赴义,以身殉道。在哲学史上,苏格拉底的死成为对后世的一个拷问。首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是雅典人投票通过的,也就是说,苏格拉底死在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城邦中。 在今天,我们称之为“ 多数人的暴政”。数量的多寡并不意味着掌握真理的确否,在二十世纪的纳粹大屠杀中,这种“平庸的恶”表现得更加极端。一群不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思精神的人,如何确证他们的“大多数”就代表了真理呢?更多的情况下,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是一群非理性的“群氓”,在大革命时代更是如此,情绪上的激动往往代替冷静的思考做出了决断。其次,苏格拉底对于他的不公正的判决并没有反抗,而是坦然接受了它。他的学生克力同有足够的钱救他出狱,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没有用不义的逃跑来反抗不义的判决。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问题在于:我们应当遵守城邦中的法律,但是,当这个法律本身不够正义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遵守?还是说,我们就可以肆意妄为?思考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哲学。3 苏格拉底的方法苏格拉底与人们讨论问题的方式非常独特,他从来不承认自己对某个问题握有什么知识,而是先让对方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然后苏格拉底开始发问,在循序渐进的辩难中,对方发现自己最终得出了一个与自己之前完全相反的结论。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的辩论方法,被后世称为“苏格拉底的方法 ”(Socratic method)。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一位接生婆,所以苏格拉底经常自称也是一个“知识的产婆”,他自己本身并不生产,却帮助别人把他已经孕育的知识生产出来。苏格拉底有三名最著名的学生:柏拉图、色诺芬和克力同。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中最卓越的一位,苏格拉底死的时候,他才 28 岁。柏拉图作为一个亲眼目睹了自己师长死亡的年轻人,他深深地、永久地受到了与苏格拉底关系的影响,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柏拉图此后撰写的浩繁著作当中。后人了解苏格拉底的形象,也都是来源于柏拉图的著作,有争议的是,柏拉图著作中的苏格拉底到底是柏拉图的文学想象,还是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这一点后人并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柏拉图早年著作中的苏格拉底形象比较可信。柏拉图的著作都是用对话体,以一种戏剧式的题材来表达人物的性格和思想。这衍生出哲学的另一个向度,即:对话(dialogue)。“ 对话”有两层涵义:1. 辩论双方都不是某种真理的确定持有者,也不是卫道士,双方都没有掌握确定可靠的答案,而是在做一种尝试性的探索。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我不 认为自己有智慧,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对于自己其实一无所知的自知之明。2. 哲学式的探究永远是在进行时态,思考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那些所谓能给出确切答案的人其实正是无知的表现。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的铭文“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比 较确切的意思是 说,人应当认识自己作 为一个人的限度,人毕竟只是人而不是全能的神明,人对问题的探究永远是在一个对话交流、往复辩难的过程中,但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结束。4 哲学家研究宇宙和人性古希腊以来的哲学家主要研究两个领域:宇宙和人间。研究宇宙的生成演变规律的学问被称为“ 宇宙论(cosmology )”;而关于人性或人的生活的学 问,则包括伦理学、政治学、认识论等。 简而言之,前者是一个更宏观的领域,后者则是一个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相对微观的领域。被认为是第一位哲学家的泰勒斯(Thales,约前 625-前 547)曾因专心仰望星空而掉进井里,被路过的一个女仆嘲笑。但泰勒斯却因观察星象而预见到未来的气候,提前垄断了当地的橄榄油榨生意而迅速暴富。作为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研究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宇宙,从而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观点。在他之后的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约前 610-前 546)和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前 588-前 526)也分别提出了万物的本原是“无定形”和“气”的主张。他们被合称为“ 米利都学派” ,因他们生活的地方“米利都” (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城邦)而得名。米利都学派的另一个贡献是他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将事物的运行或变化看作是自然而不是神灵干预的结果。此后还有所谓“伊壁鸠鲁学派”,因学派的创始人伊壁鸠鲁而闻名,该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单个的原子,它构成了宇宙的基础。另一方面,苏格拉底虽然曾经也研究过宇宙,但后来他的视线从天上转回到人间,重新思考人间的事物,思考真善美的本质,思考人应该具备的正确行为。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他们三人被后人称为“古希腊三哲”,基本奠定了西方哲学的主流传统。尤其是亚里士多德,被号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不仅研究了人、动物、植物,还研究了天文、数学与逻辑,称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此外,“斯多葛学派” 则试图在这个宇宙的自然律与人的伦理生活之间找到某种平衡,通过认识这个宇宙的自然运行规律,人也可以通过这种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在一种合乎规律的状态中,人可以破除“激情”的纷扰而实现内心的宁静。著名的罗马皇帝马可 奥勒留就是一位斯多葛学派的代表,他留下了著名的沉思录。5 开放式的哲学思考古希腊哲学家对宇宙和人性的思考与认知,一直影响到今天。相对于今天积累已久的知识学问,我们也许会认为两千多年前的初期哲学形态过于简单甚至幼稚,但无可否认的是,早期哲学家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样式,它几乎包括今天的所有学科,物理学、天文学、心理学、植物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它是一颗刚从土壤中长出的树苗,尚未成熟,只是枝叶没有今天这样多。可 见,古希腊哲学家更关注“整体”作为“整体”的人,以及作为“整体” 的宇宙,而不像在今天已经变得支离破碎的人性、学问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古希腊哲学构成传统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现当代的学科体系也是从那时代的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所以有人会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之母”。放在今天这句话也许不太适用,但用来诠释古希腊时期的早期哲学,是大致可以的,因为那时代的哲学家更关心“ 整体”。多数情况下,哲学家对宇宙或人性的思考不会对生活的现实世界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并不能因此全盘否定哲学思考的价值。哲学始终是“密涅瓦的猫头鹰”,总在黄昏来临之际起飞,它与喧嚣的白昼始终是有距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哲学与人的生活毫无关系,而毋宁说,哲学家与任何人一样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但与此同时,他保持着一份对于现实的冷静克制,使得他能够在不断的反思追问中反馈给他的同胞一种善意的提醒。哲学思考是一种开放式的思考,它的所有解释都只能作为特定时空下的解释,后世的每一代人都需要对以前的解释重新思考,答案从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哲学追问也是建立在前人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创新中有继承,返本而开新。同时,哲学家也不应当对他给予别人的提醒而感到骄傲,正如苏格拉底的自知之明一样,哲学家始终保持对自身限度的认知,在反省现实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返回到自己的内心“认识你自己” !6 传统西方哲学的限度就哲学本身作为“ 爱智慧”这一涵义而言,那么无论古今中外,都可以有哲学,有哲学家。智慧是具有普遍性的,不分南北,无论肤色,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追问问题的方式。传统的西方哲学主要局限在少数“白种男人 ”中间:地域上,主要局限在欧洲大陆;肤色上,以白人为主;性别上,几乎全是男人。西方哲学家 们在这种局限中看待的问题,都是在一种西方的“有色眼镜 ”中来讨论的,使得他们认为哲学探讨的方式必须是一种逻辑分析的理性方式,甚至认为女人天生不具有逻辑思考的能力,因此不适合学哲学。18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一些僵硬的道德教条。此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哲学需要闲暇,这种闲暇构成了哲学思考的一个基础,但这对于大部分需要操劳度日的人来说,始终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条件。归纳而言,传统西方哲学的局限主要包括:地域、性别、肤色、思维、阶级等几个方面。这使得传统的西方哲学成为少数有闲阶级的一种特别占有物。这个领域排斥了其他地域,如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排除了女人汲取智慧的权利,甚至固化了哲学思考的特定方式(一定是一种逻辑的、演绎的论说方式)。它也奢侈地要求“闲暇” ,使得哲学与生活分离,而不是寓哲学于生活,在事上磨练,而这正是传统中国哲学的核心与精髓。在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的是,哲学应当是什么样子的?7 当代应用: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一)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他的代表著作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 / Sein und Zeit)是二十世纪的哲学经典,不仅澄清了传统西方哲学的许多问题,还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在哲学、解释学、美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并持续影响到现在。然而在他的生平中,却有一段不可抹去的污点,因为他曾在纳粹上台后出任过大学的校长,并有过一些支持纳粹的言行。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哲学家与他的哲学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天才” 与“德性”的问题。1. 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某个“无德” 或品行不端的天才?2. 某个人在某个领域内可能是一个世所罕见的具有天赋异禀的人,然而就某些人类应当具有的德行与操守方面表现颇为缺失的时候,我们怎么看待他的才华与德性之间的失衡?3. 我们仍然应当尊重一个失德的天才吗?还是更应该尊重一个具有美德但才华平庸的人?4. 才华,德性,二者孰轻孰重?5. 有才而无德,有德而无才,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标准来权衡?我们权衡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来权衡二者的轻重?这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问题。例如,在中国历史上的宋徽宗,就一个皇帝而言,他是非常失职的;但作为一个卓越的画家,他又足以名垂千古。再设想一下,一个颇具才华的科学家却服务于一个邪恶的政党,利用他的才华助纣为虐时,我们应当怎样评判? 如何看待天才与德性的问题我们可以追问:知识是中立的吗?一个科学家服务于一个造福于人民的团体,或是服务于一个纳粹的团体,二者在价值上的意义是一样的吗?或者,采用一种更流行的说法: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也就是说,就科学家本身掌握的知识而言是中立的,相对客观的,但科学家本身在知识的应用上,却有他选择的余地。他可以选择造福于人民,也可以选择服务于暴政,但这种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会产生道德归咎的伦理行为。因为,在一个生活的共同体内,每个人都应当为自己曾经做出的行为负责。一位科学家为纳粹造原子弹,或者为摧毁纳粹而造原子弹,两种选择产生的伦理后果是截然不同的。 道德与成败然而,这里还有另一个问题:所谓“道德” 的定义是否是一种“成王败寇” 的结果?是否在历史的争战中,胜利的一方总是能够占据道德的“话语权”,胜利的一方总能够找到理由说明自己是道德的一方?换句话说,假如当年希特勒在“二战”中胜利了,成功地独揽大权,那么,曾经为他服务的科学家是否会被今天的人们奉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道德是否一直遵守了一种“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直在粉饰那些得胜的强者,而抹黑那些失败者?这个问题涉及到了道德的基础。道德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是人的共同经验,还是权力,还是某个先天就存在的东西?这个基础决定了道德评判的权利,即:谁有权利来判断另一个人是否有道德?是多数人的意见,还是胜利的强者,还是所谓的上帝?8 当代应用: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二)回过头来,我们可以思考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问题。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哲学家及其哲学之间的关系?二者应当是紧密一致的,还是说可以存在某种分离?在此,我们可以重新思考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 。 浅层含义这句话的浅层意思是说,某个人如果具备了某种美德,那么说明他已经具备了对这种美德的认知;反过来说,假如一个人犯错或作恶,说明他对这种美德是无知的。简而言之,一个人犯错是由于他无知,假如他 对 德性有知,那么他是不会去犯错的。这种说法遭到了后世很多人的批评。批 评的观点认为,一个人犯 错,也可能是有意为之,虽然他明知某种事情是不应当去做的,但是他仍然执意去做了。这种批评有充足的现实理由:明知而故犯。例如,小偷明知偷东西不对,却仍然去偷。这种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自己身上也经常发生。 深层理解但是,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还可以这样来理解:所谓“无知”导致的罪恶并不是对作恶行为本身的无知,而是对行为本身的“目的”的无知。小偷偷东西并不是对偷窃行为本身无知,而是对偷窃行为后果的一种无知,因为他也许以为, 偷东西可以改善自身的生活,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想要追求幸福,但是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以及追求幸福的手段各不相同。“知识 ”首先是对幸福的正确理解,换句话说,我们理解的幸福应当是一种“真正意义上 ”的幸福,而不是一种幸福的表象。其次,我们的所有行为应当理解为是一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或手段。正确的“知识”配合正确的“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那么,“恶行”的来源并不是由于他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意识,而是他对幸福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他以为的幸福生活其实只是一种幸福的表象,但是他为此付出了错误的行动。 什么是幸福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这句话包括两层意思:第一,一个人必须首先要认识到灵魂中的所谓“完满德性”是什么?第二,他应当在一生的行为中实践这种完满的德性。一个人“幸福 ”的实现,不仅要 “认识”得好,还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得好, “认识”与“行为”应当是相匹配的。“幸福”就是完满的“认识”与完满的“行动”的“合一”。那么,哲学就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它还是一种行动,二者在古希腊哲人那里是不能分裂的。反过来看海德格尔与纳粹主义的问题,就他的哲学而言,海德格尔无愧于一个伟大哲学家的称号,然而在实践上,却也存在不可抹去的污点。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在他身上的这种“ 知识” 与“行为”的分裂呢?这是否影响到我们对他的哲学的怀疑呢?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可以给予我们启示。但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思考和答案,哲学式的问题始终是包容而开放的。思考与讨论:1. 在你的意识中,哲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2. 说说你对“ 认识 你自己” 这句话的理解。3. 你觉得哲学作为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以及谋生职业三者间的差别是什么?4. 天才与德性哪个更重要?为什么?5. 你怎样理解“ 德性即知 识,无知即罪 恶”这句话?9 认识论你有没有想过,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在了解一棵树的形状或一辆车的部件?而你又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你也许会说,我是通过亲身观察一棵树或一辆车的方式来了解它们的;而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则是从书本或是课堂上老师的讲授知道的。那么,问题在于:对于事物的认识,我 们是以什么标准来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呢?这涉及到我们认识的能力以及认识来源的问题,也就是本章所要讲的重点。近代科学的飞速发展是 16 世纪以后的事情,这一时期经过了文艺复兴“人”的觉醒,人性价值的高扬,以及对人的理性能力的肯定,从而将人从宗教的桎梏当中解放出来,迎来了理性的黄金时代。我们一般称 16-18 世纪为“理性启蒙运动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家高举人的理性能力,主张一切都应当经过理性的检验,而不再是毫不怀疑地接受。如同苏格拉底所说的“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一样,启蒙思想家也认为, “没有经过理性检验的思想是不值得相信的 ”。哲学家们对理性认识的执着,对这一时期的科学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毫不奇怪,这一时期很多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他们对于“确定性”的寻求,导致他们一直想要获得某种能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也就是认识的根基。对这一根基认识的不同,在这几个世纪里分化为了两个主要的哲学流派,我们一般称之为“唯理论”以及“经验论” 。 所谓“ 唯理论” ,是认为我们认识外界事物的基础是我们的“理性” ,这个理性是我们先天固有的; 而“ 经验论” ,则认为我们对所有事物的认识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感觉经验,正是通过我们的感觉经验(眼耳鼻舌身)我们才真正认识到身边的事物。这两派的思想家各有他们的理论根据,谁也无法压倒对方,遂在 18 世纪出现了近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康德(Kant,1724-1804),对这两派思想进行了批判的继承与综合。10 唯理论(一)唯理论的主要代表有: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这里主要介绍笛卡尔以及莱布尼茨。1.笛卡尔的方法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1650),法国人,被称为是 “现代哲学之父”,这是因为笛卡尔提出的问题及思维方式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四百年的哲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他提出的问题的框架之下展开的,或者是对他的继承,或者是对他的一种回应。笛卡尔同时也是一位数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我们学习的解析几何,仍然得益于笛卡尔的数学成就。笛卡尔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基于他的两部哲学著作: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Discourse on the Method of Righty Conducting the Reason and Seeking for Truth in the Sciences)(简称谈谈方法),以及另一部第一哲学沉思录(Mditations mtaphysiques)。笛卡尔的方法主要是探究的方法(method of inquiry)以及怀疑的方法(method of doubt): 笛卡尔的“ 探究的方法 ”,是一种从潜在的“未知” 推演出结论的方法,而不是从一个具体的前提出发来分析并得出结论; 笛卡尔的“ 怀疑的方法 ”,即不接受任何未经验证的指导原则,除非它得到了清楚明白的检验。笛卡尔的这两种方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摒除了对传统权威的依赖,而将哲学思考建立在理性论证的基础之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导致了现代认识论的转向,即研究的重点不再是外界的事物,而是人本身的认识能力。笛卡尔怀疑的方法是一种彻底的怀疑,它怀疑我们习以为常的一切,譬如习惯、权威,最后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存在 ”。不能认为笛卡尔的这种怀疑是无谓的,他的这种怀疑其实是在寻找一个我们认知的基石。在传统上,这个基石叫“存在论”,即形而上学( Metaphysic),它探讨的是“存在”的根基。传统哲学中,形而上学优先于认识论,但笛卡尔的方法颠倒了这个次序,使得认识论优先于形而上学,即在探讨对“ 存在” 问题的认识之前,应当先探讨我们本身的认识能力。11 唯理论(二)笛卡尔的怀疑方法可以归结到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 (Cogito ergo sum / I think therefore I am)。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这样 的: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可以怀疑的,但是不管我在怀疑什么,一个不可 怀疑的事情是,作为怀疑的主体“我”是始终存在的。换句话说,不管我是在确证什么或者怀疑什么,比如我 怀疑地球的存在,或者确证张三的存在,这个怀疑或确证的对象是没有保证的,唯一完全有保证的是,作为怀疑或确证的主体“我”是始终存在的。连带着这个问题而来的是两个核心的问题: 我们认识事物的前提是什么? 以及什么样的标准才能衡量我们的认识为真?对于第一个问题,笛卡尔的答案是:认识事物的前提是人的理性,而不是感觉。所以笛卡尔想要建立一套普遍的经得起严格证明的科学体系。对于后一问题,笛卡尔的答案是:衡量认识为真的标准是清楚性(clearness)和明白性(distinctness)。也就是说,能够清楚明白地知觉到的东西就是真的。2.莱布尼茨的发展实际上,笛卡尔的答案还不够清楚明白,莱布尼茨则发展了他的说法。莱布尼茨将真理分为“ 推理的真理” 和“事实的真理”。 “推理的真理”对于“推理的真理 ”,莱布尼茨诉诸于两个定律: 矛盾律(law of contradiction)和排中律(law of the excluded middle)。矛盾律的原则是:A 和 B 如果相互矛盾,则不能同时为真。(“张三是班长” 与“张三不是班长” 二者相互矛盾,不能同时为真。)排中律的原则是:A 和 B 如果相互矛盾,则可以通过排除其中一个来得到正确结论。(排除了“张三是班长” ,则“张三不是班长” 为正确的事实。) “事实的真理”对于“事实的真理 ”,莱布尼茨提出了另一种原则:充足理由律(principle of sufficient reason)。充足理由律的原则是:没有任何事实是真实的或存在的,也没有任何陈述是真的,除非它有一个充足的理由说明它应该如此而不是其他样子,但是这些理由常常不为我们所知。举个例子,我们在生活中遭遇某种不幸,那么,在这件事情发生的背后,一定有着它必然要如此发生的充足的理由,只是我们无法知道这些理由是什么。12 经验论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休谟、贝克莱、洛克、培根、霍布斯。这里主要介绍洛克及休谟。1.洛克的“白板说”经验论者将人类的认识来源确定为人的感性经验,即我们的身体所感知到的经验。洛克的学说重要的是所谓的“白板说”。他认为,在我们出生时,我 们的心灵就像是一块“白板 ”(blank tablet),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往这块白板上涂画上各种东西,这便是我们认识的基础,也是我 们认识的来源。 “白板说”对于那些不能用经验证明的东西来说是一个有力地武器,即如果我们不能通过经验来获得对某种事物的认识,那么这种认识就是不可靠的。这个问题最明显的对象是信仰的“上帝 ”。上帝是在人的感性经验之外的,我们既不能看到听到上帝,也无法触碰到上帝,所以上帝的存在在经验上是无法证明的。另一方面,洛克的学说也有他的不利之处,即:既然知识是来源于经验的,而上帝在人的经验之外,那么上帝这种观念又是从何处得来的呢?如果观念必然来自经验,则上帝观念的存在又说明我们其实有对于上帝的经验。这显然又是矛盾的。2.休谟休谟是上述代表人物中最犀利的经验论者。犀利在于,当他彻底贯彻经验论的立场时,暴露出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休谟认为,根据刺激心灵的程度来划分,人 类心灵中的所有知觉可以分为“印象”和“观念”。“印象”包括诸多的感觉、激情和欲望; “观念”则指这些感觉、激情、欲望所引发的一系列知觉。观念又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简单观念类似于印象,而复杂观念是由诸多简单观念组成的,是 诸多印象的集合体。我们的观念要么是感觉印象的复制品,要么则是由这些复制品经过复杂组合而成的。在上帝的问题上,我们显然没有关于上帝的印象,因 为我们没有来自上帝的感觉,因此上帝观念在经验上是完全没有基础的。接着而来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因果联系” 问题。既然我们获得的都只是一些简单观念或由简单观念构成的集合体,那么我们对于真理的寻求就变得很成问题。因为,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去获得某物的基本属性,水是湿的,火是 热的,等等,但这些都只是感觉而已,它不能推导出新的知识。例如,我 们给一壶水加热,然后我们的眼睛看到水沸腾,手可以感觉到水的热度,但我们的经验不能得出结论说:是火导致了水的沸腾。火给水加热,然后 导致水沸腾, 这是一条因果链条,但这一因果链条却不是经验而是逻辑推导的结果。休谟的因果难题几乎解构了科学的基础,因为现代科学正是建立在归纳、演 绎的因果逻辑之上的。13 康德的调和(一)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无疑是西方现代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一位哲学家。他终身未婚,一辈子生活在他的出生地德国柯尼斯堡,深居简出,一生只出 过一次远门。他的作息时间极为规律,每天起床喝咖啡、看 书、写作、教书,典型的学者生活。他每天下午三点半按时出门散步,甚至他的邻居们都根据康德出门散步的时间来校准钟表。 康德的“三大批判”及相关著作康德留给哲学界最重要的经典著作是他的“三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实践理性批判(Kritik der praktischen Vernunft /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断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 Critique of Judgment)。这三部著作分别研究的是 “真” 、“善”、“美”,分别回答了“我可以知道什么?” 、“我该怎么做?”、“我可以希望什么?”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第二个属于伦理学,第三个属于美学。但康德将这三个问题统称为:人是什么?哲学毕竟是研究“人”的学问,尽管一直以来哲学家研究的问题千奇百怪,但都没有离开“人”这一立足点。哲学家是人,他们研究的也是“人” ,他们所思所想的,都没有离开“人性” 的范围,他们都是以一种人性的有限性来研究人本身的,始终没有离开“人啊,要认识你自己”这一句名言。康德的贡献是与他的著作联系在一起的,他不仅留下了“三大批判”,还著有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等重要的伦理学作品,此外还撰写了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等宗教研究作品。可见,在康德的思想体系中,“人” 始终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人既不是一个“单子” ,也不是社会的一个螺丝钉,而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思考的理性主体。依靠自身的理性,人可以为自己在宇宙和社会中的地位,建立他自身的法则和根基。 感官与理性分析对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偏颇,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系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从而为现代科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方法论指导。经验论者将人类认识的来源归结为感官的经验,而唯理论者则将这一来源归结为人先天固有的理性能力。而康德认为,仅仅只靠经验,则人类所获得的一切都只是一些杂乱的感觉,我们看到、听到、触摸到等诸多感觉,并不能提供给我们任何新的可以普遍化的知识,统统只是一些难以名状的感觉而已。比如,桌上有一块糖,眼睛看到它的形状、颜色,鼻子闻到它的气味,手可以触摸到它的质地(软/硬),舌头可以品尝到它的味道 这是经验论者认为的知识的唯一来源。唯理论者则会认为,我们之所以能认识到这块糖,是因为在我们的心灵中,本身就具备了接受这些的理性认识的能力。康德则认为,“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是我们所有思考的根基,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范畴之下展开的,依靠这两个范畴,我们的感官提供给我们诸多的感觉,它们是作为“ 现象” 呈现给我们的,然后我们的理性能力依靠诸种“范畴” 、“属性”来规范我们获得的所有感觉。眼睛看到,嘴巴尝到,然后我们依靠范畴如“红色”、“甜的”来规范我们感官获得的这种感觉。无疑, “红色”及“甜的”是我们的理性赋予这块糖的属性,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属性来形容这种感觉,这些都属于“现象界 ”。14 康德的调和(二) 区分现象和本体在“现象”之外,康德还划分了“物自身” ,即 “本体”。 康德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对“现象”和“本体”的区分,他 为 人的理性划定了界限,同 时又确立了科学研究的基础。所谓“物自身”,就是在人的判断认识之外,自在自 为的东西。 比方说一个球,它作为独立于我们之外的一个整体,有着一个属于它自己的世界,我们对这个球的认识,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从特定的角度和距离去看待它。我们往往只能一次性看到球的一部分,若要看到球的背面和侧面,我们就得转动球体,但在 转动的过程中,时间在流逝,而球本身则在时间的流逝中处于不断地变动之中。我们能够认识到的,都是本体呈现给我们的“现象”,作为“物自身” 的本体始终是不可知的。感官从物体那里获得的“感觉”其实都是真的,比如一块白色的东西,在我们的器官没有缺陷的情况下,得到的信息(形状、颜色、味道)其 实都是一样准确的,可能出现错误的是我们对它的判断(盐/糖/其它)。正如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不断在流淌,每一秒钟,我们所站的位置都在发生变化,人本身也在变化。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穷究一个事物的全体,因为每个事物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特殊的,都有它特定的时间领域和空间位置,人也如此。就像那个球体,我们不可能脱离飞速流逝的时间来认识它,而它本身在每一个时间都有它的特殊状态;我们也不可能在同一时间看到这个球体的全部,看到这面,则看不到背面,转动它的位置,则无法逆转时间的流逝。人和物都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人的理性其实是一种有缺陷的理性,它有着无法克服的限度,它并非万能。思考与讨论:1. 你认为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什么?2. 经验论和唯理论,你更赞同哪一方的观点?3. 康德是如何看待事物的“本体” 的?4. 你如何理解“ 时间 ”和“空间”?5. 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说法认为,“没有不可 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你是否同意?15 形而上学与心灵哲学在生活中,您也许有过这样一种体会:有时候觉得生活是如此的不真实,仿佛一场梦境,真真假假,难以辨认。尤其是在身 边的亲朋好友离开人世,或者自己在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的时候,更容易产生一种“人生如梦 ”的感觉。“人生如梦” 是中国古人经常有的一种感慨,人生苦暂, 时光飞逝,生死隔绝,以及命运的玩弄,都会让我们有这样一种感慨。感慨之后,我们会惯性地回到原来的日常生活,因为我们习惯了这样一种“ 真 实” ,产生“人生如梦” 的感觉不过是一时兴起而已。中国人喜欢以“ 梦” 来述说现实,又把现实比拟成 “梦” 。您也许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有一天庄子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发现自己难以分清到底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在庄子的境界里,这叫“ 物我两忘”,“物”和“我”已经合二为一了。您也 许还知道红楼梦以一场“太虚幻境”开场,演绎出一段纷繁复杂的世界,然后又以回归幻境收场:“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 和“ 假”,“有”和“无” 也合二为一了。尽管如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从来不会混淆“ 梦境 ”与所谓的“现实”,那么,您是否注意到了,您分辨“现实”和“梦境”的标准是什么呢?本章要讲的大概类似于这样的问题。16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一个源自古希腊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死后的几百年,一些哲学家们在研究他的著作和手稿时发现,在他的关于物理学的著作之后,还有一些关于“ 存在” (Being)问题的研究。因此将这些著作简单地命名为“metaphysics”,“meta”意味 “在之后”,“metaphysics”的原义即为“在物理学之后”,后世给它的名称就叫“形而上学”。物理学在古希腊研究的是物 质的客观实体,而在物理学之后研究的则是超自然的比较玄妙难懂的东西,这就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并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的范畴涵盖很广,既包括事物范畴的定义和划分,也包括对事物属性的研究(形状、颜色、大小等),还包括对时间、空间以及灵魂的研究。我们大部分人对“ 形而上学” 的理解大多来自学校的政治教育,因此对它的解释可能是那句背诵了许多次的“形而上学指的是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实上,这仅仅是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对它的定义,并非主流哲学对它的认知。传统哲学的两大阵营是“ 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是先进的,唯心主义是落后的,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唯物主义,等等。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也将这两个阵营分成是“ 心软的” 与“心硬的”,唯心主义者是心软的哲学家,而唯物主义者是心硬的哲学家。说他们“心软” ,是因为这些哲学家不忍将世界看成是冷冰冰的无人情的世界,而唯物主义者则更愿意将这个世界看成是一个冷酷的、天地不仁的世界。事情也许远非如此简单,但大致可以说,困扰哲学史上众多哲学家的一个重大问题,即“精神”(心灵)与“肉体” 的关系,从这一问题延伸开去,则分化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以及“ 心物二元论”这几种形态。 唯物主义者主张,空间中的物理对象是唯一存在的东西,而其它如心灵或精神其实都不过是物理对象的混合物。 唯心主义者则认为,心灵或精神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其它的东西不过是心灵或心灵中的观念。 二元论则认为,世界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物,不能简单化约为一方。17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和二元论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观念主要有:认为世界是水/火 /气/土等元素,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阴阳/五行则是这 种思想的主要代表。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 南镇观 花” 的例子,则经常被当作唯心主义的典型,原文摘录如下: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 )还有一个庄子的典故,出自庄子外篇 秋水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在这两个例子当中,若从比较浅显的层次来看,王阳明和庄子都犯了无知的错误,将人/ 花、人 /鱼混为一谈,将花 /鱼的存在看成是与“我”连为一体的存在,而不知道人与花/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主体,二者的存在是互不干涉的。之所以将这两个例子判为唯心主义,是因为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认为王阳明和庄子将人与花/鱼混为一谈,而其实他们的存在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观点,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的,将人与花 /鱼各视为两个独立的主体,花/鱼都不依赖于人的存在而存在,他们是自在自为的。这种观点也就是王阳明的友人和惠子的观点。但王阳明和庄子的观点却是从“境界论”上谈的,将人与花/鱼二者合为一体,“物 ”与“我”合二为一,不将花/鱼当作是完全外在于我的一个对象,而是一个始终没有离开并融化在我的心灵中的主体。不将物完全视为物,也不始终执着于我之为我,用庄子的话来讲,便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 天下),与物共“逍遥游”。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里也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种“民胞物与 ”、“天人合一”思想才是中国哲学中最高的境界。传统西方的形而上学主要是一种心物二元论,将精神与肉体二分。这种二分思想的典型代表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深受柏拉图影响的基督教神学,从而古希腊与古代希伯来两大思潮汇合为过去两千年西方文化的主流。近现代以来,传统的形而上学尤其是它的心物二元论遭到了许多批判,但仍然无法否定它在哲学思想史上的问题价值。形而上学思考的问题是如此的根本而难以回避,但这些问题又是如此难以回答,永远只能是无休无止的争论。18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在开始学习本张卡片的内容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有自己选择的能力吗?还是从出生便已经被决定了? 当我们在人生的关节点上做出重大决定时,真的是我们自己在做决定,还是说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将我们推向了它想要达到的结果?以上就是哲学史上最古老而最难以解决的问题: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这个问题从基督教神学角度来理解也许更为容易。根据圣经的说法,上帝在创世初期用泥土造了一个人,名为“亚当” (Adam )。在希伯来语里,这个词既有“人”的意思,也有“尘土”的意思。所以上帝对这个亚当说: “你本是尘土,终将归于尘土” 。上帝看这个男人过于寂寞,怕他孤单,就取出男人的一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来帮助他,这个女人名叫“夏娃” (Eve)。从此男人要离开自己的父母,与妻子结合。一开始,上帝让这两人住在伊甸园里,看管上帝的园子,吩咐他们园子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吃,只是中间的两棵树(“智慧树”与“生命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吃了就会死。后来园子中出现一条蛇,诱惑这个女人说,其实上帝说的并不是真的,吃了园中树上的果子也不一定会死。于是,女人摘了智慧树上的果子,自己吃了,也劝她的男人吃了。面对上帝的指责,男人对上帝说:“ 果子是你赐给我的那个女人给我的”,女人则辩解说:“是那条蛇诱惑了我,我才吃的” 。于是,人类最早的这两个始祖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这一对男女被永远逐出伊甸园,男人终生要劳作到汗流浃背才能得以糊口,女人则要忍受生儿育女的痛苦,还要受男人的管辖,至于那条蛇,则终生只能靠自己的腹部走路。这也许是一个人类错失永生的“神话” ,但这个故事有着重大的思想意义。首先,上帝祝福了男女间的配偶关系,所以人应当过正当的婚姻生活,独身并不是上帝最初的旨意。其次,在“生命树” 与“智慧树”之间,人类选择的是智慧,而不是永生,但智慧树毕竟不是生命树,这也就意味着,人拥有的智慧不能让他获得永生,人终究还是会死的。吃了智慧果子的人开始狡辩,为自己撇清关系:男人:是你给我的那个女人给我,我才吃的。(男人责怪上帝以及女人)女人:是那条蛇诱惑了我,我才吃的。(女人责怪蛇)这是人类在吃了智慧果之后的第一次推卸责任。在离开伊甸园之后,亚当和夏娃有了自己的孩子,即该隐和亚伯,但不久便发生了第一起谋杀案:哥哥该隐杀了弟弟亚伯。离开伊甸园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尔虞我诈争战流血的残酷历史,同时又注定了人的本性不会真正去汲取历史的惨痛教训,似乎唯一能获得的教训是:人类从来不吸取教训。19 自由意志问题自由意志问题涉及的是道德责任的问题:谁应当为行为负责?正如亚当向上帝推卸的说法,上帝给了他夏娃,而夏娃诱惑了他,所以他可以责怪夏娃,更可以责怪上帝,因为这个女人是上帝给他的!而女人则责怪那条蛇,因为是蛇诱惑了她。由此推导下去,那条蛇应该责怪谁?我们也许可以认为:如果是上帝创造了那条蛇,则应当责怪上帝,因为是上帝创造了它,允 许它 诱惑了人类,而上帝又回过来责怪人类!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我们有时也会责怪自己的父母:是你们把我造就成这样的!在这个逻辑当中,道德归咎的主体一直在循环:上帝责怪人类的背叛,人类责怪上帝保留了犯罪的可能。上帝:我创造了你,你却背叛了我。人:不是我背叛了你,而是你没有把我造得足够好。问题在于:上帝为什么不造一个完全听从于他的人,而要留给人选择的余地?假如人对上帝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不就免除了人们犯罪背叛上帝的危险了吗?(完全决定/赋予自由)更深一层的意义是,表面上我们有选择做一件事情的自由,但选择的能力却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这种能力有可能是先天决定的。我们确实可以选择,但在我们选择的背后似乎有某种力量在决定我们的选择,我们也可能只是这种力量的玩偶。当我们追究一个罪犯的犯罪责任时,我们可以指责他对其他人人身的伤害,但是,再进一步想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他去犯罪呢?他也许出生在一个破碎的穷困的家庭,也许没有受过教育,也许没有工作的能力并且被一种恶劣的环境所包围,但这些因素能说是他自己能够完全决定的吗?从一出生开始,他就被种种条件和环境裹挟,他既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不能选择自己的国籍,不能选择自己的性别,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也不能选择出生的家庭条件,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