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docx_第1页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docx_第2页
精致语文:精实的学生活动.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实的学生活动徐杰我爱语文工作室 精实的学生活动,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精美而实在的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智能、训练思维的语文实践活动。精实的学生活动,要求教师将教学目标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试做,去进行,去完成。听、说、读、写,是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学生活动,使这些活动精美一些,实在一些,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要实现学生活动精实,应该努力做到:“听”得更真切一些,“说”得更灵动一些,“读”得更入味一些,“写”得更实在一些。下面具体阐述。“听”得更真切一些。在一堂课上,最频繁的活动,就是“听”的活动。听,是接收信息,但是不能止于接收信息,还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新的信息,所以,“听”往往需要与“说”、“评”等活动结合起来。教学海燕,可以播放一段课文的配乐朗诵,然后让学生说说从朗诵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海燕形象,这样的“听说”,就是整体感知课文;在教学中经常有背景资料的介绍,不妨要求学生在听背景介绍以后,迅速提取该段资料的关键词,或者复述主要内容,这样的“听说”,就是提炼概括;在个别朗读以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评价朗读情况,在出现不同观点的争论时,让学生来评判这样的“听评”,就是启发思考。可见“听”得更真切,就是老师将“听”与“思”打通,让学生在听课的时候,脑子有事做。在语文课堂上学会倾听,既是礼仪的需要,更是亲近语文材料、保证其他形式语文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说”得更灵动一些。教师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本身的特点,设计一些集中的灵动的“说”的活动,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课文集美式的“说”。对于一些写景抒情的美文,肢解性的分析、零打碎敲式的提问,都不是好方法。不妨试试“课文集美”。比如,教学紫藤萝瀑布,可以用“这一株紫藤萝真美啊,它美在”的句式进行集中说话训练。妙点揣摩式的“说”。对于一些重要语段,要进行品味赏析,以期达到“精析一段,带动一篇”。不妨试试“妙点揣摩”。比如,教学济南的冬天,精析课文第4小节,可以这样来揣摩妙点:“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它妙在”对比分析式的“说”。请看鲁迅先生雪的一个教学片段:“对比分析课文前三段与后三段,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充分活动,从内容、角度、语言风格、用笔侧重四个方面“说”出了两者的不同点。可见,这样的“说”是一种深层次的细腻、透彻的文本分析。微型话题式的“说”。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提炼出若干个微型话题,学生围绕这些话题,读读,说说,说说,读读。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么一篇篇幅比较长的文章,如果采用传统的提问式来组织教学,往往会变成满堂问,学生必然缺少“整块” 的时间静思默想。但假如让学生围绕 “说说爸爸的无情;说说爸爸的苦心;说说英子的成长” 这样三个微型话题进行读书和说话,与文本的对话活动将更加集中更加充分。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灵动地“说”,不是漫无目的七嘴八舌,而是要基于文本解读,有目标、有主题地“说”。所以,对于“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读”得更入味一些。“读”,是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如果语文教师只让学生重复机械地读,无论读多少遍,都仅仅是一种低层次的平面滑行。“读”,要有指导。比如,对三峡的朗读,可以这样指导: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读好领起字的延长音学生慢慢地就会找到朗读文言的感觉。“读”,要体现层次。比如,余映潮老师对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做了这样的设计: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这四次朗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的朗读有情有味,渐入佳境。“读”,要有创新。有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朗读材料进行艺术加工,这就是朗读的创新设计。比如雪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朔方雪的形象,教师设计了“演读”这个环节。请看演读设计:(女领)朔方的雪,永远如粉,如沙 。(男领)旋风忽来 ,便灿灿地生光,蓬勃地奋飞。(众合)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闪烁!旋转!升腾(男领)在无边的旷野上 。(女领)在凛冽的天宇下。(男女合)闪闪的 、旋转的 、升腾的(众合)是雨的精魂!(女领)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男领)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众合)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学生如此入情入味地演读,对于积累名言佳句、体验母语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写”得更实在一些。阅读课上的“写”,无论是缩写、扩写、仿写,还是续写、改写,都能有效地带动阅读与理解,它既是语言积累的运用,也是积累语言的过程。目前语文课堂上“写”的活动,存在着一些华而不实的现象:“写”得不实在,只重辞藻不重内容;“写”得不实用,所写内容貌似与文本解读有关,实则离题万里;“写”得不充分,追求形式,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匆匆动笔,草草收场;“写”得不细腻,写前无指导,无示范,写后交流评点不到位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地反思,教学中要改变这种状况并努力让课堂上的“写”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