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一、苦练基本功 冰心说“成功之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谁又知道,当初它的芽,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为了练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每天都要定时听少儿广播中的讲故事,学习播音员的语速,语调,我还特意买了有关讲故事、名师讲课的碟片,我不仅琢磨主持人的抑扬顿挫,表情变化,甚至要模仿她的一举一动。比如,请人发言,伸出手掌,以示尊重,而不是用手指去指。为了写好粉笔字,每天回到家,我都要临摹字帖,简直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除了苦练基本功以外,我的爱好就是读书。因为老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机智应变,左右逢源,才能胜任传承文化、教书育人的工作。由于自己的不懈努力,多次在教师节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 二、勇上公开课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根治自身的顽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真实实地展露你存在的问题,请他们毫不留情地给你做思想内源的外科手术,让你在痛苦中脱胎换骨。”事实确实如此,每上一节公开课,对自己都是一次洗礼,一次进步。多年来,对领导交给的授课任务,我从不推辞。并尽力向多方请教,精心预设,追求课堂的清新、活泼、开放,张弛有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感悟语言,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体现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1998年,我执教手术台就是阵地。上课伊始,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课前查了很多有关白求恩的故事以及有关国际主义精神的故事,在授课结束时,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补充这些资料,学生们兴趣大增,赢得了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啧啧称赞。2006年,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课放飞理想。虽然,我没有听过类似的课,但我敢于尝试,不怕失败。课后,镇上的一位领导说我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名师的“把脉”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同事的赞赏,让我看到了人生的价值。 三、勤写教后记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名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况且时代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老师的教学更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教学设计肯定要被淘汰。社会现实逼迫老师在不断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更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思路,在反思中前进。近几年,我养成了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无论是听课,还是上课,对课堂上的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哪怕是小小的创新,一闪而过的灵感,我都及时记录下来,并与相关的理论结合,对照,争取在下一节课中有新的突破。这样,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还提高了写作能力。 四、不断充电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成功的人,要教给学生知识,你就必须拥有比学生多得多的知识。在知识经济的现代社会里,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你稍稍迟疑,就会被远远的落下。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在做还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我每天都要上网学习,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文,发表很多网站的教学资源网,得到了其他老师的赞同,并由此网上的许多老师成为教学上的朋友,经常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交流自己在教学上的得与失,对自己的教学教育的方式方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将与这个老师一起合作一个自主合作式练习评析模式的实践与思考的课题,现在正在筹备阶段。除了认真参加各种培训以外,我还积极的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充电,在空余时间,我认真阅读了教学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师生沟通艺术、班主任心育艺术等教育教学的专著,对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提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十年的教学工作让我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无止境,如同艺术创作,它须我们用心去诠释,用心去呵护。真是:漫漫成长路,探索不放弃,多学多反思,课堂会精彩。名师成长研究专题三:我眼中的名师成长之路-探名师成长途径 我眼中的名师成长之路谈名师的成长历程在我看来,要成长为名师需经历以下的过程。爱教育,铸师魂:教师成长主要靠对教育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感情,来自于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正如特级教师江生老师说:“一根筋到底,爱教育,爱自己教的学科,既然做了,不喜欢也要做到底。”爱学生,生智慧:教师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用真诚、无私的爱去关怀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特级教师谢波老师说:要从心里热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会改变人生。愿吃苦,甘寂寞:名师们吃着别人不愿意吃的苦,乐于花着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敢于下别人不愿意下的苦功。特级教师鲁和平的成长告诉我们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师的成长要靠长期、扎实的实践。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生的事业,用生命、心灵和智慧来经营自己的教育事业。敢尝试,勤反思:命运厚爱勇敢的人,教学需要勇气,经常反思剖析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不断的实施变革,只有这样,教学技艺才能不断进步。识自己,形特色:人只有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重塑自己,从而成为一个理想的自己。特级教师杨崇理老师从立小志向开始,从做小学问开始,不断地向老教师、向书本、向社会、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追求。在尊重教育共性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教育个性和创造性,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勤思考,提质量:特级教师江生老师秉持“思索,继续不断地思索,以待天曙,渐进乃见光明”的精神,在思考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在思考中精心钻研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思考中用心设计每一节课,努力让教学成为艺术。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做科研,促成长:作为教师,必须要用有效的办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让学生投入到学习,融入到课堂的氛围当中。这就必须要在教学内容、方法、水平上不断创新!这些创新靠的是科研,没有科研,就没有创新!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使自己快速地成长。踏踏实实 持之以恒 勤勤恳恳 矢志不移我眼中名师的成长之路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林树赟名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名师,或许没有生活在我们中间。但仔细观察身边的名师,他们实际上就是有教育事业上的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典范。他们就是在教育事业上勤勤恳恳,矢志不移的楷模。当然名师的成长要靠顽强、自觉地学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意吃的苦,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要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报刊书籍学习;进修学习;名师的成长还要靠长期、扎实的实践。实干是基础,苦中能有乐。他们真是“累着,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从名师们的身上我知道在教学过程中,或许我们会取得成功,或许我们会有失败,但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热爱学生,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教学的趣味性自然会生发出来,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不管是他们的成长之路多么坎坷,但她们都是教育事业上踏踏实实,持之以恒的典范;他们就是在教育事业上勤勤恳恳,矢志不移的楷模。我没有名师的素质,但我应有向他们学习的志向。为了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并矢志不移的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积累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我想,坚持下去,我才能逐渐向专家型教师靠拢,逐渐完善自我,向我心目中的名师靠近! 我眼中的名师成长之路_探名师成长途径开发区一中 李墨华看了几个名师的成长经历,在对他们光环羡慕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坚持不懈,对他们的忘我的敬业精神,对他们的孜孜不倦的事业追求,由衷佩服!名师成长的经历不同,走过的路坎坷曲折,但他们又有惊人的相似!我们要向名师学习,从他们身上吸取“爱”的力量;克服惰性,不断学习,提升人格素养;不断总结,善于反思,做科研型教师!我眼中的名师成长之路张翠芹”纵观众多名师的成功经历以及我个人的体会,一个教师,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实践,就能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过得更充实,活得更快乐。要成为名师,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要热爱自己的事业一个人只有感觉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你真正感兴趣的,才会真正的投入,不懈的追求。对教师职业的喜爱在于它是一项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神奇工作,有那么一批又一批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自己的工作,茁壮成长,而自己又将在他们的成长中感受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绚烂。三、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在教师日复一日地进行有计划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困惑、压力和冲突,这时,不妨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对自己或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的教育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其中蕴含的理论,认识取得的经验,吸取教训。这就是反思。教师的反思不仅可以针对某一教育事件、教育行为,包括具体的一堂课,也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全面的分析、评判,这是一种持续实践过程的反思。比如在进行教学一个阶段后,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状况和接受情况、成效的体现及整个教学安排的经验和失误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以促进自己下一阶段尝试和研究的开展。名师成长研究从教师自身素质的角度看名师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田建民名师虽然各具特色,但名师的成长却有共性的特点,通过考察国内众多的名师成长足迹,研究影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我们不难看出成为名师的一些共同需要的自身素质因素。1、具有远大的理想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的心中没有明天、没有将来,那他就没有了生活的目的,如果没有为明天、为将来而奋斗的信念,那他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高远的志向的牵引。理想是远航的标灯,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相信大家都听过三个砌砖工人的故事,第三个工人正因为有了远大的理想后来才成为一名著名的建筑大师。2、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基础和根本;完善自我、战胜自我是成为名师的关键;实现自我是成为名师的永不满足的目标。“名师成长研究”课题中就有一阶段就是制订目标与学习、尝试阶段。课题组的每个人都拟订“个人发展计划”的任务。每个学员都在计划中正确地分析了自己,并订出了可行性的发展计划。名师的发展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课题组里每个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他们在同伴的互助中,相信自己在这个集体中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付诸实践,从而超越自己。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水准。通过一年的努力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距离名师只有一步之遥。3、严谨务实,恪尽职守高度的责任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是名师成长之路的基础,名师在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成为学生和同行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端端悬掛,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座山峰巍峨耸立。一位名师只有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志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才能激发出强劲的动力。另外,真正的名师应该在学生心中很伟大。名师之名不是靠宣传吹出来的,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不论教哪一个班级学生都很喜欢她,观其行,方知她对一切充满着爱心,她对工作充满爱,对同行、对学生充满爱。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每个细微的举动,都闪烁着一位名师处处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认认真真地干每一件事。教师的所为也是对学生尊重需要的满足。有的学生甚至连教师的字、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走路都模仿。教师的言传身教无处不在,无处不显,任何一件小事,一个小问题,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处处注意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我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的人格力量”。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讲:“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样的人。4、精湛的教学能力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名教师不易,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而且德能并重才能树立新世纪名师的形象。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机动的教育机智,是名师应必备的条件。有专家曾在一篇杂志上发表了自己对特级教师的看法,他说:“除了师德等条件以外,单从专业角度讲,这个特字可以体现为教学效果特别好(也就是相对的考试成绩好)、课堂教学特别好(绝大多数学生喜欢且绝大多数同行认可)、教学研究特别好(理论水平比较高或科研成果多)。”我认为这也是名师应该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肯定会影响教学效果的。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鮮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象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念。有这样一位数学老师她不论接教数学怎样差的班级,她都能使这班成绩有所转变,使学生喜欢数学,我们数学教师的任务不是单纯的教学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是名师的风格。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名师的追求所在。5、不断充实自我,超越自我随着事业的发展,如何补充知识来满足新的需要?面对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又如何做到不落后时代?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学习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格调。今天,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只有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才能拥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以几何递增的速度发展的今天,如果不学习是很快就会被时代所抛弃的,知识的更新是何等的快。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时代发展需要名师,社会呼吁名师,人民期盼名师,教师成为名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名师的成长需要环境,在教师本身具备了条件的同时,如果有一个宽松、理想的发展环境能使名师如鱼得水的发展,那他们的成长就会更快。这个环境一般是由上级领导部门这个大环境和学校这个小环境提供的。如我校的名师成长研究课题就为名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教师在这里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在同行的互助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在这里不断地跃上数学教育的新台阶、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这就我参与“名师成长研究”的初浅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五、环境氛围是名师成长的外部要素。名师的成长与环境氛围有很大关系。一方面,这个环境是指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名师成长也离不开宽松、舒畅的学校环境。尤其是教研、科研、学术的良好氛围,对名师的成长关系极大。当然我们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太难教,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魏书生语)其实,好的环境和差的环境都能培养出名师。我们要走自主成长之路,毕竟,一切支持和帮助都代替不了教师自身的努力。 如何才能成长为名师李艳平,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崇高的职业理想是名师成长的动力要素。名师成长主要靠内驱力,内驱力来自于对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情感,来自于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崇高的事业心、强烈的敬业精神是名师的“师魂”。一个教师有了“师魂”,先进的理念是名师成长的关键要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名师成长的基本要素,良好的环境氛围是名师成长的外部因素。名师的成长要靠长期、扎实的实践。实干是基础,苦中能有乐。他们真是“累着,并快乐着”,体验着一种神圣的幸福感。 教师工作的内容就是教学和研究,教学促进研究,研究提高教学。这是一条人才学上有一条定律,一个人的智能结构呈正三角形(三边相等),底线(基础知识)构成宽度,两边(情感和能力)的交叉点就是智能发展的高度。基础知识的宽度和厚度决定智能发展的高度。爱因斯坦说:“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的思考与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同时要始终处理好“博”与“精”的关系,要把时间、精力、经验、智慧依次集中在一个个成果的创造上,要一步一步的攀登。在攀登的最后阶段,要特别注意集中,集中的程度就是攀登的高度。爱因斯坦有一位亲密的朋友叫米凯尔贝索,知识渊博,思维敏捷,鉴赏力强,对爱因斯坦的许多发现都起过“助产士”的作用。爱因斯坦十分感慨地说:“在整个欧洲,我找不出一个比他更好的知音。”但贝索自己终生无所建树。爱因斯坦认为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兴趣爱好太广泛了”,以致使他的时间、精力和才华不断的向四面八方流失,而没有一个始终一贯的主攻方向,所以虽然才华横溢,而终不能出类拔萃。 我眼中的名师成长之路 探寻名师成长的途径滨州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 李云霞通俗地说,名师就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敬重”的教师。名师要有完善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精湛的教艺和超群的业绩。若要成长为名师,那绝不是偶然的,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一、职业理想是名师成长的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应是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催生思想,用新的理念设计课堂;名师应是有教育智慧的老师,能把握住教育的热点,不断地去反思和打磨,产生个人的教育智慧;名师还应该是有个性魅力的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心灵,形成并展示出个人的风采和优势。1、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不仅学会书本的东西,特别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总理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大教育观。2、爱心比理念更重要做为名师,应该是挚爱的化身,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成人生的最大追求。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我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3、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惟有教师人格的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二、脚踏实干是名师成长的基石教师只有抱着实干、肯干的态度,投身教育事业,不抱怨,埋头干。勤勤恳恳备课,扎扎实实上课,时时刻刻反思,兢兢业业学习,点点滴滴进步。这是每个教师成长必须经历的道路。1、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自己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潜能的唤醒者,学生知识品性的促进者,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者我们不断的充实自己,才会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感到无限快乐,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使学生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的发展。读书,会让你的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性。2、只有干字当头,才能成就未来教学质量无法彩排,只有肯付出才会有收获。有一位专家曾说过自己的成功秘诀:“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名师的成长应立足于教育实践去开展教研。名师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与质量决定于日常的教学研究。应该时刻以教学研究为滋养,只有教学研究才能够为名师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只有以教研为滋养的成长才能够具有持久的发展动力。在教育工作中,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我想这或许是我能取得点滴成绩的关键所在吧。没有哪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有志于成为优秀教师的老师们,应从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身上受到启迪,尽快拿起笔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如有精力,每学期写一两篇经验总结、教研论文,持之以恒,几年以后,会大受其益。三、课堂改革是名师成长的关键教育,首先是人学。教师应该永远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相信学生,用真诚、无私的爱去关怀学生。“儿童的眼睛,儿童的情感,儿童的心理,构筑了我的内心世界。是的,正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的智慧。我想说: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犹如字字箴言,不绝于耳。1、及时更新观念走进新课改,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师生观,创建新的课堂模式。实现“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才能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教学中,常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让自己和学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多一些生机与活力,就会展现出生命的灵动,就会激发出思维碰撞的火花,成为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培育的土壤。2、勇于实践创新教师的成长要靠长期、扎实的实践。只有在踏踏实实的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塑造灵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我们发挥才智、谱写青春事业华章乐彩的立体大舞台。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地走进课堂,但有的学生听课却是提不起精神,恹恹思睡?为什么我们有时花大力气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不理想?为什么我们把自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学生,毫无保留,学生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种原因,但我觉得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还没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没有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出共同的乐曲。我们应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新课改给了我们自由演绎的舞台,舒展灵动激扬生命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一起探索成长。新课改不仅是教材的开放,更是教学方式的更新,教学过程也被不断地丰富和生成着,我们让“创新的思想”成为我们的“教学习惯”,站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去迎接时代的挑战。四、磨课反思是名师成长的法宝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Posner)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只有看清自己,接纳自己,才能重塑自己。“要当一流的老师,就要当一流的学生”。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只有经常反思,加强研究,才能够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充足的养料,才能够具有持久的成长动力。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永远在内心保持一份宁静、一份谦逊、一份志存高远的人格特质,不断丰富的自己知识和学养,不断地向同行、向书本、向社会、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不断地反思,从而把自己的职业理想打造成自己成长的内驱力,保持鲜活的事业心和强烈的敬业精神。1、反思学习行为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实践才能提高实践的效率。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反思自身的学习行为,及时了解近段时间自己是否有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自己所学的内容是否有利于自身的进步和成长,是否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2、反思教学活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使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一个名师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冷静、持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看自己的教学是否达到教育理论所预测的目标,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如果不能,那么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要怎么去调整。只有在这种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才能促使自身不断成长。而磨课犹如蛹化为蝶一样,只有经历了在丝茧中坚持不懈地挣扎,完成质的嬗变,才可能有振翅飞舞的一天。磨课是痛苦的,又是快乐的,痛并快乐着成长着,这就是磨课的感觉,一种幸福的感觉。记得在广东省第二届高中语文中青年教师现场阅读教学大赛上我执教石钟山记,虽然从抽签到上课只有24小时,但仍经反复磨课,体重都减了2斤,真是“为伊磨得人消瘦”!但此番磨课换来的是登上山顶后的那种心旷神怡,那是不经攀登的艰难所体会不到的淋漓酣畅。该课不仅在省里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还得到了省评课专家的好评被推荐为文言文授课的样板课。从一次次磨课经历与一次次反思中,我明白了磨教材是基础、磨学生是关键的道理。我在不断的磨课和公开课中锤炼课堂教学技巧,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使课堂艺术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 家居色彩搭配培训课件
- 灭火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培训
- 2025混凝土承包合同简易范本
- 2025紫菜软件ERP实施服务合同
- 2025年签订买卖合同需留意的法律问题
- 2025存量房居间买卖合同
- 2025国内域名转让合同范本
- 2025智能音箱采购合同
- 2025手游代理合同范文
- 国企统战工作总结汇报
- 《含能材料与应用》课件
-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考试试题
- 真实的PBL真实的挑战:项目式学习设计指南
- 水果批发市场项目商业计划书
- 前庭大腺囊肿护理查房课件
- 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
- 高考数学刷题:全国一模套卷(12套含答案)
- 绿化人员缺岗应急预案
- JGJ366-2015 混凝土结构成型钢筋应用技术规程
-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