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规定: 直埋电缆的埋深不应小于0.7m,敷设时应做波浪形,最小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中的规定,聚氯 烯绝缘电力电缆为10倍外径。 2、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 3、管道敷设时,电缆管内径与电缆之比不得小于1.5。 4、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穿于钢导管内。 5、金属电缆支架、电缆导管必须接地(PE)或接零(PEN)可靠。 6、电缆在沟内敷设时,应遵循低压在下、高压在上的原则。 3.5.3直埋附设电缆的外护层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承受较大压力或有机械损伤危险时,应有加强层或钢带铠装。 (2)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出现位移的土壤中,电缆应有钢丝铠装。 (3)白蚁严重危害且塑料电缆未有尼龙外套时,可采用金属套或钢带铠装。 (4)除本条(1)(3)项外的情况,可采用不带铠装外护层。 5.2.2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同一通路少于6根的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在厂区通往远距离辅助设施或城镇等不易有经常性开挖的地段,宜用直埋;在城镇人行道下较易翻修情况或道路边缘,也可用直埋。 (2)厂区内地下管网较多地段,可能有熔化金属、高温液体溢出的场所,待开发将有较频繁开挖的地方,不宜用直埋。 (3)在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范围,不得采用直埋。 5.2.3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明敷的电缆,露出低坪上需加以保护的电缆,地下电缆与公路、铁道交叉时,应采用穿管。 (2)地下电缆通过房屋、广场的区段,电缆敷设在规划将作为道路的地段,宜用穿管。 (3)在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或道路挖掘困难的通道等电缆较多的情况下,可用穿管敷设。 5.2.4 浅槽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2)通道中电力电缆数量较少,且在不经常有载重车通过的户外陪电装置等场所 5.2.5 电缆沟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化学腐蚀液体或高温熔化金属溢流的场所,在载重车辆频繁经过的地段,不得用电缆沟。 (2)经常有工业水溢流、可燃粉尘弥漫的厂房内,不宜用电缆沟。 (3)在厂区、建筑物内地下电缆数量较多但不需采用隧道时,城镇人行道开挖不便且电缆需分期敷设时,又不属于上述(1)、(2)项的情况下,宜用电缆沟。 (4)有防爆、防火要求的明敷电缆,应采用埋沙敷设的电缆沟。 5.3 直埋敷设于地中 5.3.1 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 (2)未有防护措施时,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5.3.2 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沙层。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少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3)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教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带。 (4)位于城郊或空地旷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3.3 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 (2)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车行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m。 5.3.4 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麦设,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3.5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下方。 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3.5的要求。 百度搜索“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5.1.3 电缆敷设在同一通道中位于同侧的多层支架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的顺序 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 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 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 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原则来配置。 (2)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 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 支架,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需实行耐火分隔时,宜适当配置在不同层次的支架上。 5.1.4 同一层支架上电缆排列配置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迭置。 (2)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 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迭置。 (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35mm 空隙。 5.1.5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 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使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尽可能较小的原则来确定。未 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5.1.6 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与公用通讯线路相距较近时,宜维持技术经济上有利的电 缆路径,必要时可采取下列抑制感应电势的措施: (1)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2)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3)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5.1.7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管道上部。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相互间 距应符合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的规定 5.1.8 需抑制电气干扰强度的弱电回路控制和信号电缆,除遵照本规范第3.6.5 条第3.6.8 条规定外,当需要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在可能范围内宜远离;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 缆间距更宜较远。 (2)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和信号电缆,与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避雷器或 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宜在可能范围内远离。 (3)沿控制和信号电缆可平行敷设屏蔽线或将电缆敷设于钢制管、盒中。 5.1.9 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含有可能影响环境温升 持续超过5的供热管路。有重要回路电缆时,严禁含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 5.1.10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敷设电缆的要求。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 13 5.1.10.1 在可能范围应使电缆距爆炸释放源较远,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场所。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 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 (2)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73电缆线路 731电缆选择 7311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要求和产品技术数据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 (1) 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铝芯电缆;在振动剧烈和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规模较大的重要公共建筑亦宜采用铜芯电缆。(2) (2)埋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3) (3)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因电缆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 (4) (4)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不宜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如果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5) (5)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6) (6)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外护层。宜采用裸铠装电缆、裸铅(铝)包电缆或阻燃塑料护套电缆。 (7) (7)架空电缆宜采用有外被层的电缆或全塑电缆。(8) (8)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绝缘电缆。 (9)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 7312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条件进行校正。若选出的截面为非标准截面时,应按上限选择。 7313电缆线路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但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允许不作校验。 7314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当缺乏计算资料时,可按规定空气温度加5考虑。 7315当按短路热稳定条件确定的电缆截面大于按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截面时,应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宜选择在短路时允许温度高的电缆。 7316单根电缆穿管(管内无人工通风)并敷设于空气中,其长期允许电流的校正系数参照下列数值: (1)低压电缆截面在95mm2及以下时为090。 (2)低压电缆截面在120185mm2时为085。 (3)敷设在地中的单根电缆穿管时,其长期允许电流按敷设在空气中考虑。 7317电缆不允许长期过负荷,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如转换负荷等)不超过2h的过负荷能力可为:3kV为10,610kV为15。 7318沿不同冷却条件的路径敷设电缆线路时,其截面的选择见第8章有关规定。 732电缆埋地敷设 7321当沿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根数为8根及以下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设。 7322电缆在室外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070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并应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100mm厚的细砂或软土,然后覆盖混凝土保护板或类似的保护层,覆盖的保护层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 在寒冷地区,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电缆受到损坏。 直埋深度超过110m时可不考虑上部压力的机械损伤。 7323向一级负荷供电同一路径的双路电源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沟内。当无法分开时,可按本规范第4510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7324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 (1) 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过墙等处。 (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 (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020m处行人容易接触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7325埋地敷设的电缆之间及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的净距离,不应小于表7325所列数值。 7326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100mm。 7327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时,如电缆穿石棉水泥管保护,其长度应伸出热力管沟两侧各2m;用隔热保护层时应超过热力管沟和电缆两侧各1m。 7328电缆与道路、铁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路基1m。 7329埋地敷设的电缆长度,应比电缆沟长约152,并做波状敷设。 73210埋地敷设的电缆,接头盒下面必须垫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接头保护盒两侧060070m。 73211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设有生铁或混凝土保护盒,或者用铁管保护。当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冬季会造成冰冻时,保护盒应注沥青。 73212电缆沿坡度敷设时,中间接头应保持水平。多根电缆并列敷设时,中间接头的位置应互相错开,其净距不应小于050m。 73213沿坡度或垂直敷设油浸纸绝缘电缆时,其敷设水平高差不应大于表73213所列数值。 73214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73214所列数值。 73215电缆在拐弯、接头、终端和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装设明显的方位标志。直线段上应适当增设标桩,桩露出地面一般为015m。 733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7331当电缆与地下管网交叉不多,地下水位较低,且无高温介质和熔化金属液体流入可能的地区,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为18根及以下时,宜采用电缆沟敷设。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敷设。 7332电力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水平净距为35mm,但不应小于电缆外径。 7333电缆在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表7333所列数值。 7334电缆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7334所列数值。 7335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035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050m。在盐雾地区或化学气体腐蚀地区,电缆支架应涂防腐漆或采用铸铁支架。 7336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应做坡度不小于05的排水沟。积水可直接接入排水管道或经集水坑用泵排出。 7337在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但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并列敷设。 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7338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变电所围墙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此门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 7339隧道内采用电缆桥架、托盘敷设时,应符合本规范第911节的有关规定。并应每隔50m安装一个防火密闭隔门,桥架、托盘通过防火的密闭隔门或可燃性的隔板墙时,通过段的电缆应作防火处理。 73310电缆沟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每块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 73311电缆隧道的净高不应低于190m,有困难时局部地段可适当降低。 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一般为自然通风。 73312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的直径不应小于070m。 73313电缆隧道内应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 73314其他管线不得横穿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免隧道局部下降。 734电缆在排管内敷设 7341电缆排管敷设方式,适用于电缆数量不多(一般不超过12根),而道路交叉较多,路径拥挤,又不宜采用直埋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排管可采用石棉水泥管或混凝土管。 7342敷设在排管内的电缆,应按本章第7311款选用,或采用特殊加厚的裸铅包电缆。 7343电缆排管应一次留足必要的备用管孔数,当无法预计发展情况时,除考虑散热孔外可留10的备用孔,但不少于12孔。 7344当地面上均匀荷载超过100KN/m2或排管通过铁路及遇有类似情况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排管受到机械损伤。 7345排管孔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但电力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90mm,控制电缆的管孔内径不应小于75mm。 7346电缆排管安装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1)排管安装时,应有倾向人孔井侧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并在人孔井内设集水坑,以便集中排水; (2)排管顶部距地面不宜小于070m,在人行道下面的排管可不小于050m; (3)排管沟底部应垫平夯实,并应铺设不少于80mm厚的混凝土垫层。 7347在线路转角、分支处应设电缆人孔井,在直线段上,为便于拉引电缆也应设置一定数量的电缆人孔井,人孔井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 7348电缆人孔井的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80m,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070m。 735低压架空电力电缆 7351当地下情况复杂不宜采用电缆直埋敷设,且用户密度高、用户的位置和数量变动较大,今后需要扩充和调整以及总图无隐蔽要求时,可采用架空电缆。但在覆冰严重地区不宜采用架空电缆。 7352有关架空电缆线路的电杆和埋设要求见本章第 723条的有关规定。 7353架空电缆普通吊线或正吊线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辅助吊线强度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应心于2。 7354架空电缆线路每条吊线上宜架设一根电缆。杆上有两层吊线时,上下两吊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m。 7355架空电缆与架空线路同杆时,电缆应在架空线路的下面,电缆与最下层的架空线横担的垂直间距不应小于060m。 7356架空电缆在吊线上以吊钩敷架,吊钩的间隔不应大于050m,吊线应采用不小于7/D30mm的镀锌铁绞线或具有同等强度及直径的绞线。 7357架空电缆与地面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表7357所列数值。 736电缆保护管的加工与敷设 7361电缆保护管的内径应大于电缆外径的15倍。当电缆与城镇街道、公路或铁路交叉时,保护管的管径不得小于100mm。 7362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所穿入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见表73214所列数值。一根保护管的直角弯不得多于2个(但有中间接头盒,并便于安装、检修者可除外)。 7363保护管采用钢管时,其外表面应采用防腐处理,但埋入混凝土内的管子可不涂防腐漆。 7364当利用保护管作接地线时,管接头两侧应用跨接线焊接,若接头处采用套管焊接时可以例外。 电缆选型 电缆的型号组成与顺序: 1:类别、用途2:导体3:绝缘4:内护层5:结构特征6:外护层或派生7:使用特征 1-5项和第7项用拼音字母表示,高分子材料用英文名的第位字母表示,每项可以是1-2个字母;第6项是1-3个数字。 型号中的省略原则:电线电缆产品中铜是主要使用的导体材料,故铜芯代号T省写,但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除外。裸电线及裸导体制品类、电力电缆类、电磁线类产品不表明大类代号,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类和通信电缆类也不列明,但列明小类或系列代号等。 第7项是各种特殊使用场合或附加特殊使用要求的标记,在“-”后以拼音字母标记。有时为了突出该项,把此项写到最前面。如ZR-(阻燃)、NH-(耐火)、WDZ-(低烟无卤、企业标准)、-TH(湿热地区用)、FY-(防白蚁、企业标准)等。 数字标记 铠装层 外被层或外护套 0 无 - 1 联锁铠装 纤维外被 2 双层钢带 聚氯乙烯外套 3 细圆钢丝 聚乙烯外套 4 粗圆钢丝 5 皱纹(轧纹)钢带 6 双铝(或铝合金)带 8 铜丝编织 9 钢丝编织 电缆的型号表示含义: 1、 用途代码不标为电力电缆,K为控制缆,P为信号缆; 2、 绝缘代码Z油浸纸,X橡胶,V聚氯乙烯,YJ交联聚乙烯 三、导体材料代码不标为铜,L为铝; 4、 内护层代码Q铅包,L铝包,H橡套,V聚氯乙烯护套 5、 派生代码D不滴流,P干绝缘; 6、 外护层代码 7、 特殊产品代码TH湿热带,TA干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十堰市张湾区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唱指挥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热工检测仪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质量检查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运城市闻喜县2025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初三生物试题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宜兴市官林学区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第二次质量测试(5月)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临床中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日语中级听力》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冷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2025年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版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地质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 《公共资源交易主体信用评价实施指南》编制说明
- 中通服网盈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中国电信)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对比研究
- DB3707T 080-2023 奶牛接产助产及产后操作操作规程
- 绍兴银行社会招聘真题
- 《储水式电热水器的安全使用年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