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2)虽有其槁暴,不复挺者(通“又”,再;通“曝”,晒)(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2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2)金就砺则利古义:文中指金属制成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3词类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使弯曲)(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其曲中规(弯曲的弧度)(3)名词作状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日)/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4)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不能十步(跨十步,至十步)(5)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专一)二、文言虚词1而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连诃,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于(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介词,向善假于物也3之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4焉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也”表示判断)(2)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用“者也”表示判断)(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用“者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1)鞣(之)以(之)为轮 (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3倒装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取之、于蓝青,状语后置)(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己参省,状语后置)(3)善假于物也(于物假,状语后置)(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师 说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授”,传授) (2)或师焉,或不焉(通“否”)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吾师道也(动词,学习)(2)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4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以为师,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2) 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3)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高明的地方)二、文言虚词1而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小学而大遗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3其 (1)代词,那些。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2)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代词,他的。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其皆出于此乎 ( 5 ) 副词,加强感叹语气。 其可怪也欤4于 (1) 介词,比。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 介词,向。 而耻学于师 (3) 介词,对于。 于其身也 (4) 介词,从。 皆出于此乎 (5) 介词,被。 不拘于时5乎 (1) 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 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译为“比”。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其皆出于此乎(4) 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唉”、“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也(1) 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为惑也终不解矣(3) 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其可怪也欤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之”)(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之”)3倒装句(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4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自余为僇人(通“戮”,引申为有罪)(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2古今异义 (1)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义:这样之后 今义:表承接,接着 (2)颓然就醉 古义:倒塌,文中指身子倾倒的样子 今义:精神萎靡不振 (3)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就这样 (4) 则凡数州之土壤 古义:土地 今义:地球陆地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3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动词,走到尽头)(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4词类活用 (1) 形容词用作动词。 穷山之高而止(走到尽头)/穷回溪(走到尽头)/ (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始指异之(以为异) (3) 形容词用作名词。 自远而至(远处) 萦青缭白(青山,白水) (4) 名词用作动词。 外与天际(连接)/ 卧而梦(做梦)/ 故为之文以志(写作文章) (5) 名词用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箕踞而遨(像箕畚一样)二、文言虚词1而 (1) 连词,表修饰。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2) 连词,表承接。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 (3) 连词,表转折。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而莫得其涯/而不知其所穷/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4) 连词,表条件,才。 穷山之高而止2之 (1) 助词,的。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2) 代词,它。 始指异之(指西山)/ 故为之文以志(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知日之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为 (1) 动词,成为。 自余为僇人/不与培蝼为类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2)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2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也”,表判断) 3.定语后置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赤 壁 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樽”,酒杯;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东望武昌(状语,向东)(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2)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3) 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4)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5) 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使端正,整理)/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 1而 (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 (1) 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凌万顷之茫然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食 (4) 代词,它、它们。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于 (1) 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 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1) 语气词,表示疑问。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 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3) 形容词词尾。 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状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状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谓倒装)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状语后置) 阿房宫赋一、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遮断,遮蔽 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 今义:行走(3)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天气 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4)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义:指宫室建筑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5)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今义:怜悯,值得怜悯2一词多义(1)一 六王毕,四海一(动词,统一)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形容词,全部,所有)(2)缦 廊腰缦回(名词,无花纹的帛,这里名词作状语,像绸带一样) 缦立远视(形容词,久长)(3)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副词,达到顶点)奈何取之尽锱铢(动词,取尽)(4)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动词,让)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连词,假使)(5)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动词,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动词,爱护) 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3词类活用 (1) 数词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2) 名词作状语。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向北,向西)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像绸带一样)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把鼎、把玉、把金、把珠)(3) 名词作动词。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出现虹)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出现龙)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唱歌,弹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化为焦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当作铛、石、块、砾)(4) 动词作名词。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指金玉珠宝之物)(5) 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二、文言虚词1焉 (1)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盘盘焉,囷囷焉 (2) 句末语气词。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2而(1) 连词,表承接。 骊山北构而西折/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2) 连词,表转折。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其(1) 代词。 杳不知其所之也(指宫车)/ 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代六国)/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秦国)(2) 代词,自己的,作定语。 使六国各爱其人4于(1) 介词,到。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2) 介词,表比较。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5之 (1) 动词,往,去。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 助词,的。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3) 代词。 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财物)/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代秦人)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也”,表判断)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者也”,表判断)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疑问代词“何”表疑问)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代词“奈何”表疑问) (3)谁得而族灭也(疑问代词“谁”与“也”表疑问)3省略句 (1)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谓语“有”) (2)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省介词“于”) (3)几世几年,摞掠(于)其人(省介词“于”)4倒装句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南亩之农夫多,状语后置) (2)秦人不暇自哀(哀自,宾语前置)5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举”有被攻占之意,意念被动句)六 国 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 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到结局 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 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先例,旧事 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 古义:两次 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 古义:不起身赴秦 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9)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2) 名词作动词。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自取下策)/义不赂秦(坚持正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4) 形容词作名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一词多义 (1)兵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 暴霜露(动词,暴露) 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 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5)终 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 (7)向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 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 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因果。 赂秦而力亏(2) 连词,表修饰。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 连词,表转折。 而秦兵又至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燕虽小国而后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4) 连词,表并列。 二败而三胜/与赢而不助五国也(5) 连词,表承接。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之(1) 助词,的。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胜负之数,存亡之理(2)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较秦之所得/诸侯之所亡/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马脑山养殖户合同
- 2024楼顶广告牌安装合同范本
- 房产交易资金托管服务合同
- 社区环境卫生维护合同
- 授权经营合同范本
- 房屋建筑工程协议2024年
- 标准伤残赔偿协议书参考
- 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广东B卷)(考试版)A4
- 【人教版系列】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专项测评(含答案)
- 关于离婚协议书的撰写指南
- 生态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区病案质控中心汇报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教育局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 《万维网服务大揭秘》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2024年新华社招聘应届毕业生及留学回国人员129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美食行业外卖平台配送效率提升方案
-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芯片设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