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衔接教育初探_第1页
心理衔接教育初探_第2页
心理衔接教育初探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到高中阶段心理教育衔接初探从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从少年期向青年初期(初三到高一)的转化过程,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两个相邻阶段,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正确认识学生在这个时期心理转折的特点,抓好心理教育的衔接,才能改善学生对转折期的心理适应状况,实现平稳过渡,是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此,我们注重了转折期心理教育,顺利实现了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迅速适应,使之要体现初中到高中心理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又要体现连续性和发展性,从而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顺利实施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一、 转折期心理教育不能有效衔接的原因学生出现许多不适应的现象,诸如学习上新的要求,与同学和班集体不协调,对老师不适应,特别是对高中阶段教学方式的不适应;引发初中段的“落后生”再度分化,出现“问题学生”等等。究其原因有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学内容等方面矛盾,更多的则为方法上矛盾,它需要初中到高中在不同阶段,不同层之间的密切联系,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心理教育功能。造成转折期心理教育不能衔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环境和学习需要的差异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非一贯制的教育模式,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后,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要求,学生往往感到不适应,高中的学习内容、形式和方法比较于初中更加复杂更加高深,造成许多学生不适应,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学业跟不上而出现弃学问题,继而出现违规违纪现象,甚至有走上犯罪道路的。2、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的差异初中到高中即是青年初期的起点期,同样是衔接的接合部,青年初期是走向独立生活,开始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的时期,是独立性和自觉性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急剧变化中,面临着更多的疑虑和问题,是道德、信念和理想形成的关键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在这个人生即特殊又关键的时期,如不能及时给予必要引导和教育,就会出现心理障碍和偏差。3、初、高中管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从管理模式看,独立的初、高中分段管理和教育,无论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还是教育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都缺乏自然的衔接。管理者因为没有从初中到高中的一体化教育视野,无法思考与实践初中到高中一体化心理教育,使心理教育出现缺层。另一方面,教师循环制教学,从高三返回接高一,容易把高一学生当作高三青年看待,教师自身的知识、经验、志趣、能力、气质、性格、思维方法也不尽相同,在选择和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时,也各不尽相同,也各具自己的特点。因而,完善的科学的整体优化组合不够,使心理教育与辅导实施,出现了真空和断档。二、 有“衔”有“接”,开展心理教育与辅导教育全程衔接的主导者是教师,主体是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到初中与高中学生的心理差异,有的放矢,才能避免衔接段心理教育与辅导的真空和断层,从而形成心理教育与辅导的整体格局,取得实效。(一)开展好新生入学教育,实现学生心理转换。心理教育与辅导不等于活动,但它融于活动之中,通过入学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领域中获得幸福感和成功感,同时,逐步认识到进入高中后不仅在学习、生活诸方面与初中的不同,而且表现为道德和情感的完善。我们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举办开学典礼,校领导讲话,提出要求。介绍学校情况,了解学校环境,谈期望,谈要求,谈理想。学习学生教育管理手册,明确是与非、善与恶、对与错。以班为单位开好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普法讲座,请司法所、派出所讲法制课。军训,训练队形队列等。总之,我校开展的入学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激励性,它让学生在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的环境中,有一种新颖又亲切的感觉,进而又按新的要求不断激励自我开发潜能,确立目标,寻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使心理教育衔接落在实处,收到实效。(二)系统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实现心理的衔接初、高中两个学段是即独立又密切联系的教育整体,根据整体原则对心理教育目标进行优化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要实现心理教育目标一体化,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再教育、再认识,以规章制度和日常行为规范为例。培养学生明确其内容和内涵,认知和评价自我,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认识,升华情感。二是正确的自我认识和个体心理健全,应以说教为主,举办心理讲座,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互通的主题班会,教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明确自我位置与同学、老师、班级、学校、社会的关系。三是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应注重从悦己、焦虑、交往和情感等几个方面开展探索,学会必要的心理调控方法,让学生以崭新的自我面对生活、学习,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同时,心理教育者适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改进方法初、高中阶段各有一套管理教育模式,初中教师扶持的较多,而高中则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了。“渐进”是事物正常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应根据渐进性原则,以学生现状为起点,从实际出发进行心理教育。倡导人性化管理和教育,克服生硬的教育和管理。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增加工作中民主作风,不应再以权威者身份出现,而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心理问题的参与者,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体;应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学会心理调控和道德选择。高一是学生世界观开始形成的时期,但是,智力水平还不高,看问题往往不全面,个性倾向还不稳定、不成熟,因此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引导、指导和关怀,更多地鼓励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展他们朝气和活力。可采用主题讨论法,心理互动法,民主对话法,比较鉴别法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上获得、印证情感认知;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培养巩固心理品质;训练、养成良好的心理定势。初、高中教师要加强相互交流,相互走访,相互介绍,从而达到相互了解。(四)改进学校管理,保证心理教育的衔接高中对比初中而言,学习内容更加复杂、高深、矛盾和评价更为严峻。大量全新的信息输入与学生原有的心理结构不相符合,这是学生进入高中感到不适应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就可能发展为“问题学生”,时间一长就可能引发“乱班”。另一方面,心理教育不仅是班主任、政教处的事,课堂教学是开展心理教育的主渠道,是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最经常的途径。因此,科任教师就应充分认识到,必须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在知识的传授上注意两个学段的衔接,而且要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接受性上注意两个学段的衔接。以托课堂教育的主渠道,注意“接”点,注意知识的衔接,精讲多练,防止学生“走神”,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注意分层教学,分层要求,避免因学习能力差异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悲观失望,导致学生性格变异。因此,我们在教学要求上倡导了“享受学习”,以培养学生兴趣为起点,创设成功的机遇,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使各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追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性,无论是一体化的学校,还是初、高中独立设置的学校,都需要把12年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