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孤独之旅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语文2,课时:13,课前准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 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三、 自学课文,思考主人公杜小康的遭遇以及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四、 学生提前看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二、 教学课题 孤独之旅【知识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2、理解环境描写在文章的作用。【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 1、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三、 教材分析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孤独,是生活给予人生成长的一道美丽又残酷的题目,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文中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教读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环境、细节描写对人物刻画、主题表达的重要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自读中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朗读中进入情境,体会作品意蕴;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四、 教学方法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的文采修饰,符合少年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五、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积累字词。(1)注音 嬉闹( )凹地( )掺杂( )胆怯( ) 撅( )给予( )觅食( )撩逗( ) (2)释义 厚实:丰富、富裕。 嬉闹:嬉笑打闹。撩逗:挑逗、招惹 一落千丈: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置之不理: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2、作者作品简介: 【百度视频】/v_show/id_XMzA0MzQ3ODQ0.html【百度图片】 /news/attachement/jpg/site3/20100301/9032459191422175881.jpg【百度图片】/20080414/Img214065552.jpg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等。小说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和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辉,曾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并被搬上荧屏。 (二)课内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百度歌曲】不想长大/m?ct=134217728&lm=-1&word=s.h.e%B8%E8%C7%FA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成长是我们每个人所必经历的阶段。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我不想不想长大”,为什么不想长大?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快乐有烦恼,有喜悦也会有忧愁。当然,我们还能体会到一种凄凉、酸苦的滋味那就是寂寞与孤独。如果说成长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那么“孤独”也应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人生题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孤独,让生命在孤独中更加灿烂无比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看看本文的主人公杜小康是怎样在孤独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百度视频】/u56/v_NjQ3MDAxOTc.html1、通读课文,概括文章故事内容。 杜小康和父亲一起去放鸭子,经受磨难,逐渐变得成熟、坚强的故事 2、速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道破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们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跳读课文品味文章的心理描写。 1、默读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思考: 在离家牧鸭的过程中,杜小康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由茫然、恐惧害怕、胆怯孤独、单调不再忽的恐慌坚强、长大,请找出文中体现这些心理活动的语句。 (教师点拨:抓住几个时间段:刚刚出发时-到达芦苇荡时-在芦苇荡安顿后-住段时间后-雨过天晴后) ( 1、)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的水。 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刚刚出发时) (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镇定下来。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驱除杜小康的恐慌。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到达芦苇荡时) (3、)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父子俩也一天一天地感觉到,他们最大的敌人,也正在一步一步地向他们逼近:它就是孤独。(在芦苇荡安顿后) (4、)后来,父子俩心里都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空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住段时间后) (5、)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长大了,坚强了。(雨过天晴后) 2、对杜小康来说,文题“孤独之旅”中的“孤独”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教师小结: 背井离乡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 前途迷茫与无知的孤独空旷浩渺环境的孤独 (二)赏读课文,品味文章的环境描写 【百度图片】/20100713/2605285_162843833158_2.jpg【百度图片】/attachments/201008/27/1494440_1282887134h589.jpg【百度图片】/2008-12-15/200812159311597_2.jpg 文章的自然环境描写很多,也很精彩,可以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作者主要围绕鸭群、芦苇荡、暴风雨这三个方面来写的。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朗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小组探讨,分组进行,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方面,小组发言) 教师小结:以较大的篇幅描写鸭子,以鸭群的变化折射杜小康的成长;以芦苇作为人物心理变化的见证;暴风雨成了杜小康成长的催生力量。面对芦苇荡中极其可怕的暴风雨,杜小康在暴风雨中搏斗,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文章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为人物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舞台,对表现杜小康的成长起到了烘托、暗示、促进、推动的作用。 (三)精读课文,探究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百度文库】 /blog/u/yangzhishang/archives/2010/6224.html面对眼前的环境的孤独与寂寞,杜小康的心理由恐慌、胆怯、害怕最终走向了坚强。经过这一段心路历程,杜小康变得坚强、勇敢,成熟起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杜小康吗?你眼中的他是怎样的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他是一个不怕困难,勇敢坚强的少年,懂事,有责任心,坚毅勇敢、通情达理,理解父母苦衷,体贴父母疾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坚强的男子汉 (四)交流感悟 课堂检测1、(学生自由发挥,交流)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结合现实,谈谈这节课给了你哪些收获? (1)人克服了困难,战胜了困难,取得了胜利;并且使自己在斗争中成熟坚强起来。 (2)课文告诉我们:人除了要战胜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要战胜自我。 (3)小说启迪我们:少年要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最终赢得了胜利,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长感。 (4)人由幼稚到成熟,这是生命中的一种渴望与追求。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成长的催化剂,使人成熟、奋进。 2、突然遭受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历经恐惧茫然,在忙然恐惧中磨练,磨练后的坚强,他长成了小小男子汉。而此时许多经历了地震的孩子们,就像以前的杜小康一样(出示图片)他们正承受着恐惧、孤独、悲伤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作为同龄人的你一定想安慰鼓励他们吧,说出你最想说的话。【百度图片】/lady/2008/5/19/20080519154856fc7de.jpg(五)拓展延伸,内外结合:成长,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而这过程绝非永远“一帆风顺”,它往往充满辛酸,饱含痛楚、屈辱与泪水。成长,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孤独,就是其中最贵重的一笔,是生活或早或晚都要给予每个人的一道残酷又美丽的题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一定有过孤独的时候,请同学们把经历过的故事用自己的口说出来。(六)总结 【百度歌曲】不想长大/m?ct=134217728&lm=-1&word=s.h.e%B8%E8%C7%FA 那个油麻地的少年杜小康,在经历了“孤独之旅”后,变的成熟了、坚强了,长大成人了。因为那份孤独已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雕刻了他的灵魂。的确,人生旅途,并非时时一帆风顺,但只要你们勇敢去面对,就会收获成功与喜悦。有一首歌曲是这么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下面,我们一起唱响这首歌曲,祝愿同学们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谱写出一首健康的成长之歌。(七)板书设计 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 环境衬托) 成长之旅 (八)【作业设计】 杜小康和父亲赶着成熟的鸭群,载着满舱的鸭蛋,欣然而归,一路上那些来时景物又一次印入他眼中,他的感受会有何变化?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不着“欣喜”二字,却能像曹文轩一样写出欣喜之情。 (三)、课外拓展: 1、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丑小鸭、韩麦尔、闻一多、贝多芬、鲁滨逊、夸父、孔子、居里夫人等等) 【百度图片】/category/10002/2005/11/18/images/10002_20051118_834.jpg/kewentupian/sujiao/no2/1/shitiesheng2.jpg设计说明: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笔者发现杜小康式的孤独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孤单、寂寞,而是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的孤独。鉴于此,笔者作了这一体现人文性的设计,引导学生调动积累,展开联想,联系以前的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文本的拓展,从而逐步丰富学生对“孤独”的内涵及价值的体认。 2、有时,孤独是一根针,刺痛着我们脆弱的心;有时,孤独又是一朵花,灿烂着我们的灵魂。相信同学们也一定有过让自己感到孤独的经历和感受,有请同学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的“孤独之旅”。 3、结语:孤独是生活恩赐给人类的一杯苦酒,当我们喝下这杯苦酒时,品味其中的苦涩时,我们不禁要发出感慨同学们,孤独不是绝望、自闭,消极堕落,孤独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孤独是一种境界。当我们与孤独不期而遇时,不应悲伤,不应消沉。我们应当学会勇敢的面对。(点击幻灯片)最后赠给大家一首诗面对:粉红色的风/拂起斑斓的飘带/翩然的诱惑/如蝶/翻飞在心/银白色的瀑布/溅起的火焰/灼痛了山的脊背/岩石重重叠叠的诗稿/承载暮霭沉沉的冷笑/选择面对/默默谱写无悔的青春。 六、 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百度视频】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视频)/v_show/id_XMzQ3OTMwMjA=.html七、 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描述的是一个农村孩子放鸭子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有点距离,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细读文本,真正读进去,感悟杜小康经历的孤独及成长历程。在读懂课文后,我又引导学生重点品读赏析文中一些景物描写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积极引导,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不太合理,课堂前半部分学生研读课文花的时间过多,后面景物描写探究不充分,整个课堂显得前松后紧,以后教学中应注意改进。八、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山东省 学校:青州市谭坊镇谭坊初级中学 姓名:董福华职称: 一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书行业中标合同样本
- 人防车位购买合同样本
- 乡村河道桥梁承建合同标准文本
- lpr利率贷款合同样本
- 公司承包飞机合同样本
- 修路工程合伙合同标准文本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 串货合同标准文本标准文本
- 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 世界的人口教案
- 校长在中考复习备考研讨会上讲话:聚焦中考命题核心!靶向突破薄弱环节
- 2025年湖北省八市高三(3月)联考化学
- 健康管理师的心理健康指导试题及答案
- 3.2《做自尊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德育测试试题及答案
- 设计院挂靠合作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参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
- 上海市松江区届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5年浙江省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高频必练考试题(附答案)
- 《影视照明技术》课件:照亮影视作品的灵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