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1页
1.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2页
1.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3页
1.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4页
1.绪论-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教研组 1 中医学绪论 中医教研组 2 学习目的 1 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及应用2 熟悉中医护理学的各个发展时期的重要著作与成就3 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方法 中医教研组 3 一 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教研组 4 夏商和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医教研组 5 一 中医学的起源 夏商周 淮南子 修务训 山海经 东山经 中医教研组 6 二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中医教研组 7 中医教研组 8 中医教研组 9 黄帝内经 可分为 灵枢 素问 伤寒杂病论 可分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金元四大家 刘河间 刘元素 火热论 寒凉派张子和 张从正 攻邪论 攻下派李东恒 李杲 脾胃论 补脾派朱丹溪 朱震亨 相火论 滋阴派 中医教研组 10 3 理论的突破 陈无择的 三因极 病症方论 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中医教研组 11 3 明清时期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主要成就 总结了16世纪前我国的药物学 纠正了以往本草书中的错误 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 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 丰富世界科学宝库 中医教研组 12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整体观念 二 辨证施护 中医教研组 13 一 整体观念 1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 人体结构的整体性 2 人体基本物质的同一性 3 人体机能活动的联系性2 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1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 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中医教研组 14 二 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包括辩证和施护辩证 就是通过中医的四诊 收集资料 通过分析 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 性质 部位 发展阶段和邪正关系来判断麽中性质的证 施护 在变阵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的好方法 是解决护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 是辨证的最终目的 中医教研组 15 辨证施护要充分应用中医 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等原则 先明确三个概念 病 即疾病 是指有病因 病机 发病形式 发展变化以及转归预后的一定规律的病理全过程 如感冒 痢疾 哮喘等 证 有证据之意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包括疾病的病因 病变部位 性质 程度 邪正之间的关系等 症 主要是指症状 是疾病的外在表现 如发热 咳嗽 头痛等 中医教研组 16 举例 P105感冒 风寒感冒 恶寒 发热 头痛 风热感冒 发热 微恶风 病 证 症 中医教研组 17 所谓 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疾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区已近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或出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所以表现不同的证型 因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就有异 例如 感冒有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不同 风寒感冒当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当辛凉解表 所谓 异病同治 是指不同的疾病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性质相同的证 可采用相同的方法治疗 中医教研组 18 同样的所谓 同病异护 是指同一种疾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区不同或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 或出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因而采用不同的护理原则 措施和方法 所谓 异病同护 是指不同的疾病 由于在发展过程中 出现了性质相同的证 可采用相同的护理原则 措施和方法 比如 胃下垂 子宫下垂 脱肛等式不同的疾病 但都表现为中气下陷的证候 都可采用补中升提的护理原则与方法 中医教研组 19 三 中医护理学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辩证施护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 所谓 三分药 七分养 这 七分养 就是针对护理工作重要性的概括 中医护理独特的生活起居护理 情志护理 饮食护理 用药护理 针灸 推拿 拔罐 刮痧等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技术与方法 可以达到康复保健作用 防止疾病的复发和确保较好的医疗效果 中医教研组 20 四 中医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 正确对待两种医学理论体系 二 要熟记中医护理基本内容 三 善于运用分析 推理 综合的方法 四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针灸 推拿 拔罐等 中医教研组 21 作业 思考题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中医教研组 22 第二章 中医护理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教研组 23 学习目的 1 掌握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 熟悉阴阳 五行的基本概念 3 了解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教研组 24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五行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 人体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 并用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 从而指导预防 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 用以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教研组 25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 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 是对宇宙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 向日光为阳 背日光为阴 引申 凡是活动的 在外的 上升的 明亮的 温热的 功能的 兴奋的 无形的 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 凡是静止的 在内的 下降的 晦暗的 寒冷的 物质的 抑制的 有形的 功能减退的都属于阴 中医教研组 26 事物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其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1 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 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3 比较对象不同 其阴阳属性亦可发生改变 中医教研组 27 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阴阳对立制约2 阴阳互根互用3 阴阳消长平衡4 阴阳相互转化 中医教研组 28 三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用于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四 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 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 中医教研组 29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 五行的概念 五行即是木 火 土 金 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二 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五行的主要特性 1 木 生长 柔和 能曲能直 2 火 温热 上升 3 土 生化 承载 受纳 4 金 沉降 肃杀 收敛 5 水 滋润 下行 寒凉 闭藏 中医教研组 30 三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中医教研组 31 四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 五行的相生相克 1 五行的相生 即是相互滋生 助长 促进之意 是指木 火 土 金 水之间存在着某一行对另外一行具有资生和促进的作用 2 五行相克 相互克制 抑制制约之意 二 五行的相乘相侮 1 五行相乘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与相克次序相同 意义不同 2 五行相侮 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 即反克 又称 反侮 母子相及 相生 中医教研组 32 如下表 3 制化 制约 克制 化生 变化 木 肝 火 心 土 脾 金 肺 水 肾 木 肝 木 肝 水 肾 火 心 金 肺 土 脾 中医教研组 33 五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